張洪軍
“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古代醫(yī)家把臨床用藥禁忌編成歌訣,大意是甘草不能跟甘遂、大戟、海藻、芫花同用;烏頭不能跟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及同用;藜蘆不能跟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同用。因為朗朗上口便于記憶,這些歌訣流傳至今,初級醫(yī)生開方時都會盡量避開。但臨床經驗豐富、醫(yī)術精湛的醫(yī)師辨證準確,講究有其證用其藥,也可能會用到歌訣中提及的禁忌配伍。比如國醫(yī)大師朱良春就將海藻和甘草同用,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大等;或將海藻、甘遂與甘草同用治療胸腔積液,效果都不錯??梢娊膳c否,不能一概而論。
其實,中藥配伍很有講究?!渡褶r本草經》就有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除了“單行”是指用單味藥治病之外,其他都是講配伍關系。
相須將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以增強療效,比如臨床常用的“白虎湯”中,就用石膏與知母配合來增強清熱瀉火的效果。
相使將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藥物,或功效雖不相同但治療目的一致的藥物配合應用,以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以提高主藥的療效。比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在一起,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效果。
相畏指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抑制,比如,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減輕或消除。
相殺指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正如上面提到的,生姜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反過來說,生姜“殺”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相惡指一種藥物能使另一種藥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原則上應予避免。但也有可利用的一面。比如,干姜與黃芩共用,互相降低藥效。
相反指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原則上應避免。
一些常見的食療方、家常菜,仔細思量,也暗合了中藥配伍的“七情”。例如黃芪桂圓湯,黃芪性溫、補氣,桂圓(龍眼肉)也是溫補氣血的,一起燉湯不但味道好,滋補氣血效果更好。這可理解為食療中的“相須”。
當歸生姜燉羊肉,羊肉補虛益血,當歸、生姜溫血散寒,一起烹煮溫補作用更好。這可理解為是食療中的“相使”。
白蘿卜與人參,很多人感覺人參補氣,白蘿卜破氣,是“相惡”,所以服人參時就不能吃蘿卜。其實也有可利用的一面。比如人參配以消積導滯的蘿卜籽(萊菔子),對脾虛食積氣滯的人,反而有助于消化順氣,對需要補氣又容易食滯脹氣的人其實是好事。可見準確辨證,靈活用好藥物、食材才可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