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玲
契訶夫的短篇小說《苦惱》寫了一個叫姚納的車夫,他的孩子死了,他很想把這種喪子之痛跟人說說,但是偌大的一個彼得堡竟無人愿聽。最后他只好把悲傷說給他的那匹小馬。契訶夫說,你們不知道這個車夫有多大的悲傷,如果這個時候他的胸膛裂開,那種悲傷滾滾而出,是會淹沒整個世界的。
劉震云的小說《我不是潘金蓮》的主人公李雪蓮是個普通的中國農(nóng)村婦女,她為了證明那一句“我不是潘金蓮”,花了二十年的時間,這二十年,親人、身邊人、全世界沒人聽,她只好把這話告訴自己家里的一頭牛。
世界很大又很小,大到能盛下山川湖泊,小到連一個人的喜怒哀樂都無處盛放。我曾經(jīng)教過一個女生,原來學習很好,后來母親去世,父親另娶別人。后媽只照顧自己的孩子,對她不聞不問。父親忙于工作顧不上管她。班里有男生欺負她,同學們也不理她,她的成績下降到中下游,她的世界幾乎要塌掉了。幸虧這個時候,班里新?lián)Q了一個班主任,接納了她,傾聽到她的不甘,知道她渴望向上,渴望擺脫周圍環(huán)境的桎梏,傾聽到她與命運抗爭的聲音。老師勉勵她努力拼搏,她最終如愿考上了想去的高中。
世界上有些人說話就是沒人聽,很多人都是不受重視的人,這個班主任看到了被忽略的人,聽到了被忽略的話,包括被忽略的情感。但是世界上還有很多孩子無人理睬,如果他們在絕望無助的時候,有老師、家長能穩(wěn)穩(wěn)地接住他們,就像被風雨打濕羽毛的小鳥被托在掌心,有人幫他們梳理羽毛,進行心理重建,那么他們不還是奮發(fā)向上、矞矞皇皇的少年嗎?
心理學上有個術(shù)語叫“共情”,是指體驗別人內(nèi)心世界的能力。如果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悅納,就會感到愉快、滿足。教育者能與學生共情,傾聽他們內(nèi)心的聲音,理解他們的無助與彷徨,掙扎與迷茫,在關鍵時刻施以援手,那么他們就一定可以振翅高飛。
教育家蔡元培說:“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币粋€人如果和外界交流得到的是積極回應,他就會更愿意和外界交流;得到的是消極的回應,則會關閉自己。所以人格的形成是在和外界交流中不斷形成和發(fā)展的。那些性格偏激或心理脆弱的少年,很多是在心靈的至暗時刻,得不到積極回應和傾聽從而走上不歸路的。
在教育的漫漫長路上,提高育人本領,惟愿從傾聽和了解學生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