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木
黃河從遙遠的天邊緩緩流淌進西北這一方土地,并在這里蜿蜒流淌,哺育著華夏大地上的中華兒女。生活在黃河岸邊的人民就地取材,以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黃河流域繁衍綿延。有這樣一位女子,她多年與黃河泥土為伴,用泥土訴說著蒼茫粗獷的人間故事。
我認識王老師源于一部微電影,那時學校舉辦了有關(guān)傳統(tǒng)文化的比賽,在學校老師的引薦下我認識了王老師。王老師是自治區(qū)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其所制作的“樂陶泥人”在國內(nèi)外均有參展,屢獲國內(nèi)外獎項。我懷揣著滿滿的敬意聯(lián)系了王老師,前往她的非遺制作坊,一同感受泥土中的奇妙故事。
在不大不小的展廳里,碼放著一個個精美的泥人,這些泥人神態(tài)各異,動作千奇百怪,雖靜止著,看似沒有任何生機,可一旦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泥人仿佛具有某種靈魂,這種靈魂我覺得可以用兩個字概括,那就是“生活”。王老師給我講解了這些泥人的故事,她的泥人是專門反映大西北農(nóng)村老百姓的家長里短。當我來到她的作品《一個村子的故事》系列面前,她不再說話,讓我去靜靜地觀察,感受這些泥人的故事是否與我小時候的時光相重逢。其中一幅剪窗花的作品令我十分癡迷,作品中農(nóng)村婦女們圍坐在炕上,其中一位在煤油燈下靠著黑煙熏染花樣,像是流水線工程,再遞給后面的婦女剪紙窗花……一套流程下來,一幅精美絕倫的窗花便在她們靈巧的雙手下被裁剪出來,將其貼在窗戶上,預示著溫馨美滿的新年即將到來。我不禁想起我的姥姥,她也愛剪窗花。幼時,農(nóng)閑時家里總會聚滿婦女,她們說說笑笑,談論著生活中的故事,在一派歡聲笑語中剪裁出許多寓意美滿的窗花。我看著泥人手里的窗花,它們已經(jīng)不僅是簡單的物品,而代表著婦女們對來年新生活的聲聲向往與祝福??吹竭@里,我望向王老師,不由得贊嘆,這或許就是王老師成為匠人的原因——她關(guān)注著生活中的一切,又深深懂得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最終服務于生活。
之后,王老師又熱心地邀請我來到制作坊,讓我親手感受一下泥人的制作過程。那一小塊泥坯看上去是那樣普通,我學著王老師的手法擺弄著它,手觸碰到泥坯時,感受到的并不是小時候玩過家家時所用的水和泥的感覺,它有一種別樣的細膩感,這種細膩感就像是母親那般無私的愛。我詢問王老師其中緣由,王老師為我介紹了這些泥土的來源。這些泥土均來自黃河,是黃河岸邊的淤泥,黃河從上游帶來了泥沙,流到這片一望無際的平原時流速變得緩慢,慢慢沉淀積累下來。這淤泥中沒有太多雜質(zhì),且黏性極好,正所謂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民,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其產(chǎn)物為這樂陶泥人提供了其最本質(zhì)、也最富有自然氣息的原材料。將泥土采集到筐內(nèi),再將其帶回家曬干,碾碎,然后過篩,只留下最細膩的部分,然后這部分泥土就可以用來制作泥人。就像王老師所說,制作泥人不能著急,我們得一步一步走,如果急功近利,泥人就會做壞,每一步都在考驗著人的耐性,如果說這過程有多難,其實沒有多難,貴就貴在堅持。我跟著老師的制作步驟一步一步來,顯然這對于沒有一點美術(shù)頭腦的我來說是無比困難的,而在王老師的手中,柔軟的泥坯不再是一個單薄的無生命的物體,那一小塊土坯,漸漸地有了頭型,甚至連眼睛都被塑造出來,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王老師手下的泥人單看眼睛就可以知道他的生活一定是歡樂與幸福的。反觀我,手中的泥坯只腦袋形狀,且由于功力不足,只能斷斷續(xù)續(xù)制作,不過越做越氣餒,人物的模樣也變得越來越抽象難懂,活脫脫有些“印象派”風格。王老師夸贊我,新手能做到這樣已經(jīng)很不錯了,這些都是要經(jīng)過反復鍛煉才能做好,她已經(jīng)制作了無數(shù)個日夜,從年輕時就開始傳承這項非遺文化一直到現(xiàn)在,在未來,她將繼續(xù)傳承好這項她一生所熱愛的藝術(shù)。
王老師現(xiàn)在供職于一所中學,擔任美術(shù)教師,這所中學也是我的母校。我看著王老師一絲不茍地制作泥人,注意泥坯上各種人物的小細節(jié),再將其用手工工具勾勒出來,不禁詢問王老師,在學校普及泥人的意義在哪里?王老師沒有絲毫猶豫,僅僅說了兩個字:“傳承!”聽到這兩個字,我肅然起敬,心想,這或許蘊含著王老師對泥塑將近一生的愛。
傳承,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它匯聚著中華優(yōu)秀文化千百年來從未中斷的精魂,潛藏著一代又一代人不置可否的默契,更是中華文明得以不斷延續(xù)的路徑。王老師在傳承,她決心將這份非遺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它。她深入校園,將非遺帶進學校,讓學生實踐操作,了解這項非遺更為本質(zhì)的東西,使學生不再只拘泥于傳統(tǒng)的課本,讓他們有機會從小接觸并了解中華傳統(tǒng)非遺文化。與此同時,我還想起之前見過的一位剪紙老師,她的家人一開始很反對她學習剪紙,認為這是本末倒置,沒有前途,她甚至也懷疑過自己是否選對了道路,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在黨和政府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大力保護與支持下,目前她成為了自治區(qū)級的非物質(zhì)傳承人,還開了一家國潮店,將剪紙與現(xiàn)在的流行元素相結(jié)合,打造了一批年輕人非常喜歡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
拍攝完微電影,我和王老師告別。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感嘆著這一切。在干燥的西北大地,黃河帶來了細膩的泥土,而這些細膩的泥土經(jīng)由女子的妙手幻化成生生不息的故事……王老師的泥人也正是中國全體非遺人的縮影——勤勞的華夏兒女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生活珍品,在一代代傳承中,逐漸豐滿成熟,最終服務于最廣大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