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悅
萬事有心,人間有味,將生活的苦酒盡數(shù)咽下,沖入鼻腔的是人生的香醇與趣味。時時采擷生活中不起眼的美好,才能諦聽生命的囈語,感悟人間的大境界。
采擷美好,留存小趣味,也能獲得大境界。為生存而努力奔波或許是每個人人生的必修課,而能否將苦難中的小趣味釀成甘酒,是一個人能否觸摸到大境界的關鍵。以江蘇高郵為起點,汪曾祺嘗到了“鼓立飽滿”的瑪瑙櫻桃,品味了“醬油湯煮很多蒜瓣”的鱔魚米線。他說:“人生必須有熱愛之事,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的意義?!庇谑撬麑⒚朗撑c寫作當作趣味,用酸甜苦辣咸稀釋了戰(zhàn)火紛飛的沉重,收獲輕盈、優(yōu)雅的大境界。
體悟人間趣味,是生生不息的希望的寄托。當人生的硝煙四起,四面楚歌之時,仍有人能用心體悟生命僅存的歡樂。呼蘭河畔寂寞紅,蕭紅隱去一生凄苦,把故園春時的花朵和蝴蝶,夏時的火燒云和蟲鳴,秋天的月光和寒霜,冬天的飛雪和麻雀,用一根精巧的繡花針,疏朗有致地繡在一起,是她慘淡一生的希望之所。對沈從文而言,從書寫山水的文字之美,到研究服飾的沉默之美,他堅守自己的趣味,人生便從寂寞中折射出希望。希望不息,趣味便可帶悲苦中的我們走向大境界。
滄海橫流,當今社會能體悟人間趣味者寥寥。當“擺爛”之風盛行,我們更應努力搜尋生活的趣味。體悟人世的快樂與趣味,才能迎來生命涅槃重生的升華。
在奔跑中成長,在歷練中熱愛,是對生命崇高的禮贊。人總是要努力向前走,平凡的人生同樣需要踏踏實實的腳步,品味人生之味,就是對生命的愛與尊敬。人世間,多歧路,所以《人世間》的周家三兄妹磕磕絆絆,熱愛著光字片的泥濘與質樸。平凡的人生是他們的趣味,他們唱響了生命的贊歌。每個人的生活同樣是一個世界,趣味在心,希望在前。
趣味與境界,看似毫不相關,實則二者相輔相成,并不矛盾。將趣味融入大境界中,具有更大價值。徐夢桃熱愛自由式滑雪,她正因為帶著這份熱愛,才有了要為國爭光為國奪冠的境界。“千秋不老春”的銀發(fā)知播們通過趣味滿滿的授課方式,向大家傳授知識,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將趣味課堂融入不服老、無私奉獻、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大境界之中。這種“夢幻聯(lián)動”可謂結合巧妙,在趣味十足的講解中體現(xiàn)了開拓進取的人生境界。享受那些小趣味,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態(tài)度得以改變,從而有利于提高我們的人生境界。
關心柴米油鹽、日出日落,我們所擁有的僅僅是現(xiàn)在,所以請不要停止發(fā)芽的心情,歡歡喜喜活在當下。當然別忘記時常抬頭開拓眼界,在時代的舞臺上散發(fā)光彩,心懷“再多蕭瑟處,光明總會來”的大境界。
點評
文章的題目《人間有味》,簡潔而有韻味,給人許多想象的空間,正需要我們從中品味出不一樣的境界。文章開篇的語言有一種詩意的美感,且富有豐富的哲理,既形象典雅,又令人回味,給人一種先聲奪人的感覺。另外開頭還把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美好和人間大境界結合起來,巧妙地表明了作者的觀點。文章主體部分的論述更是精彩,它沒有像一般文章那樣只是寫生活中的樂趣,而是將論述的視角投射在苦難和寂寞上。汪曾祺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把美食和寫作當作自己的小趣味,從而收獲了輕盈、優(yōu)雅的大境界。蕭紅和沈從文的例子更是把小趣味變成了自己希望的寄托,希望不息,趣味便可帶悲苦中的我們走向大境界。生活中不都是樂趣,有時更多的是困境。面對困境,是消極對待,還是積極進取,作者在接下來的論述中選擇了后者,并展開了充分的論證。作者列舉《人世間》周家三兄妹的事例,強調“平凡的人生是他們的趣味,他們唱響了生命的贊歌”。在此基礎上,文章還通過列舉徐夢桃和銀發(fā)知播們的事例,進一步論述了趣味和境界的關系,將趣味融入大境界中,具有更大價值。文章結尾作者再次用簡潔形象的語言,照應開頭,升華了文章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