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兩種放療計劃系統(tǒng)用于鼻咽癌螺旋斷層調(diào)強放療計劃的劑量學比較

2023-10-23 04:38:30蘇燦森孫文釗黃曉
關鍵詞:劑量學顳葉靶區(qū)

蘇燦森 孫文釗 黃曉 延

1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華南惡性腫瘤防治全國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鼻咽癌診治研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食管癌研究所,廣州 510060;2 東莞松山湖東華醫(yī)院放療科,東莞 523120

鼻咽癌是我國,尤其是廣東、廣西地區(qū)高發(fā)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由于鼻咽癌解剖學及生物學的特殊性,放療或以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被公認為其有效的根治性治療手段[1]。近年來,放療技術不斷發(fā)展進步,調(diào)強適形放射治療(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技術具有強大的劑量調(diào)制能力,可在提高靶區(qū)劑量的同時降低靶區(qū)周圍重要危及器官不必要的照射劑量,從而減輕鼻咽癌患者放療早期和晚期的不良反應,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3],提高腫瘤的局部復發(fā)控制率和患者的總生存率[4]。IMRT已逐漸成為鼻咽癌患者放療的常規(guī)手段[5]。螺旋斷層放射治療(tomotherapy, TOMO)技術是IMRT 的方式之一,其具有比常規(guī)加速器更強的調(diào)制能力。陳欣等[6]比較了12 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TOMO 計劃、IMRT 計劃和容積弧形調(diào)強放射治療(VMAT)計劃,發(fā)現(xiàn)TOMO 計劃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治療中對復雜靶區(qū)的調(diào)制能力更強。崔珍等[7]比較了140 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TOMO 計劃與常規(guī)直線加速器的IMRT 計劃,發(fā)現(xiàn)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IMRT 中,TOMO較常規(guī)直線加速器放療劑量的均勻性更好、劑量梯度更大,可以更好地保護正常器官。目前,放療計劃系統(tǒng)Ray Station 7(V6.99,瑞典Ray Search 公司)中添加了多個模塊,其中之一是用于設計螺旋斷層調(diào)強計劃的模塊。本研究對比分析Ray Station 7(V6.99)和目前臨床上常用的TOMO(Hi-Art@5.1.3,美國安科瑞公司)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對復雜病種鼻咽癌設計放療優(yōu)化治療計劃的劑量,評估Ray Station 7 治療計劃系統(tǒng)的螺旋斷層調(diào)強計劃設計模塊在臨床應用中的可行性,為鼻咽癌患者選擇更優(yōu)的螺旋斷層調(diào)強計劃提供參考的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 年5 至12 月于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完成TOMO 治療計劃的15 例鼻咽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11 例、女性4 例,年齡(44.0±17.7)歲。納入標準:①組織病理學檢查結(jié)果證實為鼻咽癌;②既往未接受過放療;③放療照射范圍只包括頭頸部。排除標準:①鼻咽癌已向其他器官轉(zhuǎn)移;②鼻咽癌復發(fā)。 將15 例鼻咽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CT 圖像、治療計劃、治療計劃的劑量文件、靶區(qū)及器官勾畫的結(jié)構(gòu)文件)從TOMO治療計劃系統(tǒng)導出至Ray Station 7 治療計劃系統(tǒng)中,并在該系統(tǒng)中建立相應的CT 密度曲線,以便進行治療計劃的設計。所有患者的放療計劃均采用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所有患者均于治療前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的原則。

1.2 CT 掃描與CT 圖像的獲取

所有患者均采取仰臥位,雙手自然下垂并攏,頭頸部用熱塑膜固定。在患者體表和面罩上做好標記并貼好鉛點,使用Big Bore 型大孔徑CT(荷蘭飛利浦公司)進行掃描,管電壓140 kV,管電流350 mA。掃描范圍覆蓋整個靶區(qū),掃描上下界在靶區(qū)的基礎上各多出10 cm,掃描層厚3 mm。掃描后通過DICOM 將CT 圖像傳至TOMO 治療計劃系統(tǒng)自帶的工作站。

1.3 靶區(qū)勾畫

由2 名具有5 年以上工作經(jīng)驗的放療科醫(yī)師在TOMO 治療計劃系統(tǒng)工作站上逐層勾畫靶區(qū)和正常器官的結(jié)構(gòu),包括鼻咽癌原發(fā)病灶的大體腫瘤靶區(qū)(gross tumor volume,GTV)(GTVnx),雙側(cè)淋巴結(jié)病灶的GTV(GTVnd),原發(fā)病灶侵犯區(qū)域的臨床靶區(qū)(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CTV1),CTV1和GTVnd外擴+GTVnd所在淋巴引流區(qū)+需要預防性放療的陰性淋巴引流區(qū)的CTV(CTV2)。在腫瘤所有GTV(GTVnx、GTVnd)和CTV(CTV1、CTV2)的基礎上向各方向外擴3 mm,對應生成鼻咽癌原發(fā)病灶的計劃靶區(qū)(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PTVnx)、雙側(cè)淋巴結(jié)病灶的PTV(PTVnd)、原發(fā)病灶侵犯區(qū)域的PTV(PTV1),CTV1 和GTVnd外擴+GTVnd所在淋巴引流區(qū)+需要預防性放療的陰性淋巴引流區(qū)的PTV(PTV2)。所有外擴后形成的結(jié)構(gòu)在皮膚附近的,均需向皮膚內(nèi)方向縮3 mm,形成最終的PTV。

1.4 放療計劃的設計

TOMO 計劃的窗射野大小均為2.51 cm,螺距為0.287,調(diào)制因子初設為3.8,劑量網(wǎng)格為精細模式,對應計算網(wǎng)格為0.195 cm×0.195 cm。X 射線能量為6 MV,劑量率固定為886 MU/min。硬件配置為2 個6 核的Xeon 5645 CPU(中央處理器)。

Ray Station 7 計劃設計的條件與TOMO 計劃基本相同,其射野對應的固定鉛門為2.51 cm,螺距為0.287,對應計算網(wǎng)格為0.225 cm×0.225 cm。該治療計劃系統(tǒng)中無調(diào)制因子設置項目,但可以設置治療時間的上限,為了使2 種計劃具有可比性,在Ray Station 7 計劃優(yōu)化時參考了TOMO 計劃的執(zhí)行時間。X 射線能量為6 MV,劑量率為880 MU/min。硬件配置為12 核的Xeon Gold 6128 CPU(中央處理器)和NVIDIA Quadro P6000 的GPU(圖形處理器)。

Ray Station 7 和TOMO 計劃對應的不同PTV的處方劑量相同:PTVnx為6 000~7 200 cGy,PTVnd為6 000~6 996 cGy,PTV1 為5 400~6 600 cGy,PTV2 為4 800~5 940 cGy,治療次數(shù)為30~33 次。

Ray Station 7 和TOMO 治療計劃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參數(shù)均使用劑量-體積直方圖(DVH)對靶區(qū)和危及器官的劑量目標進行約束。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設計的計劃采用相同的劑量學評價指標,即95%的處方劑量至少要覆蓋95%的靶區(qū)體積。按TOMO 計劃中每例患者放療計劃PTVnx的平均劑量(mean of the dose,Dmean)對對應Ray Station 7 計劃的劑量分布進行劑量歸一。

1.5 評價指標

比較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的V100、V95(100%、95%處方劑量覆蓋靶區(qū)的體積占靶區(qū)總體積的百分比),D1%、D98%、D99%(覆蓋靶區(qū)1%、98%、99%體積的劑量),均勻性指數(shù)(homogeneity index,HI),適形指數(shù)(conformity index,CI)。CI 和HI分別采用以下2 個公式計算。

式中:TV(P)為處方劑量覆蓋靶區(qū)的絕對體積(ml);V(P)為處方劑量的劑量線在患者體內(nèi)包繞的絕對體積(ml)。

式中:Dp為處方劑量。

比較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的重要危及器官的以下劑量學指標:基于脊髓外擴形成的計劃危及器官靶區(qū)(planning organ at risk volume of spinal cord,PRV-SC)的D1ml(PRV-SC 中包繞1 ml 體積的等劑量線對應的劑量)、V50Gy、V40Gy、V30Gy(PRV-SC中50、40、30 Gy 對應的等劑量線包繞的體積占PRV-SC 的百分比)、Dmean,基于腦干外擴形成的計劃危及器官靶區(qū)(planning organ at risk volume of brainstem,PRV-BS)的D1%(覆蓋PRV-BS 1%體積的劑量)、V60Gy(PRV-BS 中60 Gy 對應的等劑量線包繞的體積占PRV-BS 的百分比)、Dmean,雙側(cè)腮腺的Dmean,雙側(cè)顳葉的Dmean、V60Gy(顳葉中60 Gy 對應的等劑量線包繞的體積占顳葉體積的百分比)。

比較同一例鼻咽癌患者的放療計劃在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中的劑量-體積直方圖和平面劑量分布圖。

記錄2 種計劃的優(yōu)化時間和執(zhí)行時間,用于分析比較2 種計劃的效率。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v19.6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的雙側(cè)檢驗(方差齊)。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靶區(qū)劑量學指標的比較

Ray Station 7 計劃和TOMO 計劃的靶區(qū)劑量學指標的比較見表1。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設計的所有鼻咽癌治療計劃均達到臨床要求。Ray Station 7 計劃的PTVnx的V100明顯大于TOMO 計劃,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ay Station 7 計劃的PTV1 和PTV2 的V100、V95均略小于TOMO 計劃,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Ray Station 7 計劃的PTV2 的CI、TV(P)低于TOMO 計劃,V(P)大于TOMO 計劃,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Ray Station 7 和TOMO 計劃的PTVnx的V95、HI、CI、D1%、D98%、TV(P)、V(P),雙側(cè)PTVnd的V100、V95、D1%、D99%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圖1A為1 例鼻咽癌患者在Ray Station 7 和TOMO 治療計劃系統(tǒng)中的靶區(qū)劑量-體積直方圖的比較。圖2 為該例患者在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中的平面劑量分布圖的比較。

圖1 Ray Station 和TOMO 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在鼻咽癌患者(患者女性,47 歲)放療計劃中靶區(qū)(A)和重要危及器官(B)的劑量-體積直方圖 TOMO 為螺旋斷層放射治療;PTVnx 為鼻咽癌原發(fā)病灶的計劃靶區(qū);PTV1 為原發(fā)病灶侵犯區(qū)域的計劃靶區(qū);PTV2 為以原發(fā)病灶侵犯區(qū)域的臨床靶區(qū)(CTV1)和雙側(cè)淋巴結(jié)病灶的大體腫瘤靶區(qū)(GTVnd)外擴+GTVnd 所在淋巴引流區(qū)+需要預防性放療的陰性淋巴引流區(qū)的計劃靶區(qū);PTVnd 為雙側(cè)淋巴結(jié)病灶的計劃靶區(qū);L 為左側(cè);R 為右側(cè);PRV-SC 為基于脊髓外擴形成的計劃危及器官靶區(qū);PRV-BS 為基于腦干外擴形成的計劃危及器官靶區(qū);OR 為危及器官;Parotid 為腮腺;TP Lobe 為顳葉Figure 1 Dose-volume histogram diagrams of planning targets (A) and organs at risk (B) of a patient (female, 47 years old)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ith Ray Station 7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and TOMO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圖2 鼻咽癌患者(患者女性,47 歲)的放療計劃在Ray Station 7 和TOMO 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中的平面劑量分布圖 A~C 分別為Ray Station 7 治療計劃系統(tǒng)中頭部、頸部的平面劑量分布圖;D~F 分別為TOMO 治療計劃系統(tǒng)中頭部、頸部的平面劑量分布圖。圖中同一種顏色的線條代表同一劑量大小的等劑量線。TOMO 為螺旋斷層放射治療Figure 2 Planar dose distribution of radiotherapy plans for a patient (female, 47 years old)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Ray Station 7 and TOMO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表1 15 例鼻咽癌患者Ray Station 7 計劃與TOMO 計劃的放療靶區(qū)劑量學指標的比較(±s)Table 1 Dosimetry index comparison of the Ray Station 7 plan with TOMO plan for the radiotherapy target in 15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 ±s)

表1 15 例鼻咽癌患者Ray Station 7 計劃與TOMO 計劃的放療靶區(qū)劑量學指標的比較(±s)Table 1 Dosimetry index comparison of the Ray Station 7 plan with TOMO plan for the radiotherapy target in 15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 ±s)

注:TOMO 為螺旋斷層放射治療;PTVnx 為鼻咽癌原發(fā)病灶的計劃靶區(qū);V100、V95 分別為100%、95%處方劑量覆蓋靶區(qū)的體積占靶區(qū)體積的百分比;D1%、D98%、D99%分別為覆蓋靶區(qū)1%、98%、99%體積的劑量;HI 為均勻性指數(shù);TV(P)為處方劑量覆蓋靶區(qū)的絕對體積;V(P)為處方劑量的劑量線在患者體內(nèi)包繞的絕對體積;CI 為適形指數(shù);PTV1 為原發(fā)病灶侵犯區(qū)域的計劃靶區(qū);PTV2 為以原發(fā)病灶侵犯區(qū)域的臨床靶區(qū)(CTV1)和雙側(cè)淋巴結(jié)病灶的大體腫瘤靶區(qū)(GTVnd)外擴+GTVnd 所在淋巴引流區(qū)+需要預防性放療的陰性淋巴引流區(qū)的計劃靶區(qū);PTVnd 為雙側(cè)淋巴結(jié)病灶的計劃靶區(qū)

項目 Ray Station 7計劃(n=15)TOMO計劃(n=15) t值 P值PTVnx V100(%) 97.5±2.1 94.9±3.9 2.74 0.031 V95(%) 99.7±0.3 99.8±0.2 -1.01 0.398 D1%(cGy) 7 008.5±746.5 6 996.0±767.0 0.35 0.231 D98%(cGy) 6 628.0±577.0 6 548.8±577.3 0.05 0.812 HI(%) 6.2±2.7 6.3±2.6 0.90 0.312 TV(P)(ml) 105.8±58.1 104.5±57.7 0.07 0.312 V(P)(ml) 229.7±168.8 200.2±137.8 0.25 0.357 CI(%) 59.8±26.1 64.0±24.3 0.04 0.943 PTV1 V100(%) 98.5±1.4 99.1±0.9 -3.19 0.011 V95(%) 99.3±0.7 100.0 -4.96 0.004 PTV2 V100(%) 98.6±1.1 98.9±0.9 -2.91 0.025 V95(%) 99.1±0.9 99.8±0.2 -4.38 0.002 TV(P)(ml) 917.8±291.2 924.6±288.6 -0.15 <0.001 V(P)(ml) 1 244.0±402.4 1 153.2±6.8 0.93 0.029 CI(%) 74.8±5.7 79.2±8.3 -3.61 0.006 PTVnd(左側(cè))V100(%) 98.5±1.5 98.1±1.9 -0.51 0.563 V95(%) 99.7±0.3 100.0 -1.51 0.308 D99%(cGy) 6 511.0±500.0 6 487.1±483.5 -0.54 0.056 D1%(cGy) 6 824.0±571.0 6 815.7±562.6 0.24 0.340 PTVnd(右側(cè))V100(%) 98.7±1.2 96.6±3.4 0.46 0.624 V95(%) 100.0 100.0 -0.31 0.673 D99%(cGy) 6 496.0±484.0 6 493.3±466.6 0.05 0.904 D1%(cGy) 6 851.0±583.0 6 807.0±587.5 0.75 0.136

2.2 重要危及器官劑量學指標的比較

Ray Station 7 計劃和TOMO 計劃的部分重要危及器官劑量學指標的比較見表2。Ray Station 7計劃的PRV-SC 的D1ml、V30Gy、V40Gy和Dmean明顯高于TOMO 計劃,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Ray Station 7 計劃右側(cè)顳葉的Dmean低于TOMO 計劃,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種計劃的PRV-SC 的V50Gy,PRV-BS 的D1%、Dmean、V60Gy,雙 側(cè) 腮 腺 的Dmean,左 側(cè) 顳 葉 的V60Gy、Dmean,右側(cè)顳葉的V60Gy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圖1B 為1 例鼻咽癌患者在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中的重要危及器官劑量-體積直方圖的比較。圖2 為該例患者在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中的平面劑量分布圖的比較。

表2 15 例鼻咽癌患者Ray Station 7 計劃與TOMO 計劃的重要危及器官劑量學指標的比較(±s)Table 2 Dosimetric index comparison of the Ray Station 7 plan with TOMO plan for the organs at risk in 15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 ±s)

表2 15 例鼻咽癌患者Ray Station 7 計劃與TOMO 計劃的重要危及器官劑量學指標的比較(±s)Table 2 Dosimetric index comparison of the Ray Station 7 plan with TOMO plan for the organs at risk in 15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 ±s)

注:TOMO 為螺旋斷層放射治療;PRV-SC 為基于脊髓外擴形成的計劃危及器官靶區(qū);D1 ml 為PRV-SC 中包繞1 ml 體積的等劑量線對應的劑量;V60 Gy、V50 Gy、V40 Gy、V30 Gy 分別為60、50、40、30 Gy 的等劑量線包繞的體積占對應危及器官體積的百分比;Dmean 為平均劑量;PRV-BS 為基于腦干外擴形成的計劃危及器官靶區(qū);D1%為覆蓋靶區(qū)1%體積的劑量

項目 Ray Station 7計劃(n=15)TOMO計劃(n=15) t值 P值PRV-SC D1 ml(cGy) 3 750.0±250.0 3 443.6±309.3 3.34 0.006 V50 Gy(%) 0.03±0.03 0 1.96 0.190 V40 Gy(%) 0.7±0.7 0.1±0.1 6.71 <0.001 V30 Gy(%) 52.3±29.1 44.6±22.9 3.16 0.001 Dmean(cGy) 2 705.5±535.5 2 619.4±413.9 2.46 0.002 PRV-BS D1%(cGy) 4 880.0±1 600.0 5 254.6±755.1 -1.29 0.058 Dmean(cGy) 2 511.0±792.0 2 397.0±310.6 -1.29 0.141 V60 Gy(%) 1.6±1.6 3.6±3.6 -0.54 0.621左側(cè)腮腺Dmean(cGy) 3 986.5±836.5 3 953.1±425.6 0.52 0.381右側(cè)腮腺Dmean(cGy) 4 223.0±708.0 4 205.1±800.2 0.41 0.091左側(cè)顳葉Dmean(cGy) 1 891.5±845.5 2 077.1±573.0 -0.31 0.587 V60 Gy(%) 6.7±6.7 6.5±6.5 0.28 0.244右側(cè)顳葉Dmean(cGy) 1 639.5±594.5 2 150.3±735.6 -1.55 0.031 V60 Gy(%) 4.0±4.0 5.8±5.8 -0.37 0.126

2.3 優(yōu)化時間的比較

Ray Station 7 計劃的優(yōu)化時間明顯短于TOMO計劃[(3.00±0.58)min 對(120.00±17.00)min],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2.31,P<0.01)。

2.4 執(zhí)行時間的比較

Ray Station 7 計劃的執(zhí)行時間為(611.0±94.2)s,TOMO 計劃的執(zhí)行時間為(612.2±94.3)s,兩者接近,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3,P>0.05)。

3 討論

對于鼻咽癌放療患者,TOMO 在劑量學方面較常規(guī)IMRT 有明顯的優(yōu)勢,其明顯提高了靶區(qū)劑量的適形度和均勻性[8],更好地保護了正常組織和危及器官[9]。 本研究比較了2 種治療計劃系統(tǒng)對鼻咽癌患者做的螺旋斷層調(diào)強計劃,結(jié)果表明,在相同的優(yōu)化條件下,2 種鼻咽癌螺旋斷層調(diào)強計劃在劑量學上存在微小差異,均可滿足臨床要求,但二者優(yōu)化時間的差別較大。

2 種計劃對于靶區(qū)處方劑量的覆蓋基本一致,均達到了臨床要求。除Ray Station 7 的PTVnx的V100較TOMO 大,二者PTVnx的其他劑量學指標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二者幾乎均可100%覆蓋PTVnd,且PTVnd所有劑量學指標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二者的PTV1 和PTV2 所有劑量學指標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Ray Station 7 計劃的PTV1 和PTV2 的V100、V95均 低 于TOMO 計劃,但二者的靶區(qū)覆蓋均在98%以上,均滿足臨床劑量學的要求。Ray Station 7 計劃PTV2 的TV(P)小于TOMO 計劃,V(P)大于TOMO 計劃。Ray Station 7 計劃PTV2 的CI 小于TOMO 計劃,但均>70%。綜上,2 種計劃的靶區(qū)劑量學指標接近。

鼻咽癌發(fā)生于頭頸部,因此放療會影響大量重要器官。為了數(shù)據(jù)的規(guī)范統(tǒng)一,我們只選取了部分危及器官的劑量學指標進行比較。危及器官中脊髓的劑量限量最為重要。Kirkpatrick 等[10]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每天200 cGy 的常規(guī)放療中,與劑量受量為5 000、6 000、6 900 cGy 對應的脊髓疾病的發(fā)生率分別為0.2%、6%、50%。本研究中Ray Station 7 計劃PRV-SC 的V30Gy、V40Gy、V50Gy均高于TOMO 計劃,PRV-SC 的Dmean也比TOMO計劃高約100 cGy,但2 種計劃PRV-SC 的D1ml均不超過4 000 cGy,均符合臨床要求。

除脊髓外,腦干的劑量限量也十分重要。張石川等[11]對105 例鼻咽癌化療患者的腦干劑量進行長期隨訪及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放療的單次劑量不超過200 cGy 的情況下,將腦干的最大劑量(Dmax)限值放寬到6 600 cGy 并嚴格控制外放邊界為1 mm 后,D1%<6 300 cGy 對于腦干是安全的,且有利于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中,2 種計劃PRV-BS 的D1%、Dmean均<6 300 cGy,在臨床劑量限量范圍內(nèi),且Ray Station 7 計劃的D1%低于TOMO 計劃。

鼻咽癌的放療射野會穿過全部或部分腮腺組織,會不可避免地引起患者口干、急性腮腺炎等腮腺損傷癥狀[12]。Li 等[13]對142 例頭頸部癌癥患者放療2 年后的腮腺功能進行隨訪觀察,結(jié)果表明,放療劑量>25 Gy 時,腮腺的損傷明顯加重,當放療劑量>45 Gy 時腮腺損傷最大。本研究中,2 種計劃左側(cè)、右側(cè)腮腺Dmean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腮腺Dmean均<45 Gy。

放射性顳葉損傷是鼻咽癌患者行根治性放療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患者會出現(xiàn)記憶功能部分受損和雙側(cè)顳葉灰質(zhì)體積萎縮的癥狀[14],其嚴重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5]。吳奕珊等[16]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T 分期、顳葉受照的最大劑量(Dmax)和Dmean是鼻咽癌患者放療后顳葉放射性損傷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中,Ray Station 7 和TOMO 計劃雙側(cè)顳葉V60Gy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Ray Station 7 計劃右側(cè)顳葉的Dmean小于TOMO 計劃。

Ray Station 7 的計劃優(yōu)化時間遠短于TOMO計劃,其主要原因可能有3 個。(1)二者最大迭代次數(shù)的設置不同。TOMO 計劃在鼻咽癌治療計劃優(yōu)化時,為了達到理想的劑量分布,最大迭代次數(shù)通常設置為500 次,計劃系統(tǒng)需完成500 次迭代且中途不會停止,如果將迭代次數(shù)設為100 次,優(yōu)化和最終劑量計算的總時間約為40 min,而迭代次數(shù)為500 次時,其花費時間更長,約為3~5 h 不等。Ray Station 7 計劃的最大迭代次數(shù)通常設置為50 次,但其在迭代30 余次時已達到收斂條件并終止,這一過程可在數(shù)分鐘內(nèi)完成。(2)二者優(yōu)化算法的差異會對優(yōu)化時間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3)二者所依托的硬件的差別較大,Ray Station 7 治療計劃系統(tǒng)的中央處理器(CPU)的主頻比TOMO 治療計劃系統(tǒng)高,其使二者的計劃設計所需時間存在巨大差異。但造成二者硬件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是Ray Station 7 治療計劃系統(tǒng)采用的圖形處理器(GPU)加速方法可以極大地節(jié)省計劃優(yōu)化時間和劑量計算時間。盡管TOMO 治療計劃系統(tǒng)采用了多線程的中央處理器(CPU)計算,但其優(yōu)化時間和劑量計算時間仍然較長。(4)二者計算網(wǎng)格的不同也會對優(yōu)化時間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TOMO 的計算網(wǎng)格為0.195 cm×0.195 cm,Ray Station 7 為0.225 cm×0.225 cm,因此同樣體積條件下TOMO 治療計劃系統(tǒng)計算的數(shù)據(jù)量更大。

Ray Station 7 計劃的執(zhí)行時間與TOMO 計劃接近,相差僅1.1 s,二者計劃執(zhí)行的效率相當。

不同放療計劃系統(tǒng)的放療劑量會受到物理技師對計劃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能力和熟悉程度的影響,這也是2 種計劃的執(zhí)行時間存在微小差異的原因。在臨床實踐中,物理技師通常會反復修改優(yōu)化參數(shù)以達到最佳的臨床目標。

綜上所述,在相同的劑量學優(yōu)化條件下治療復雜病種鼻咽癌患者時,Ray Station 7 治療計劃系統(tǒng)和TOMO 治療計劃系統(tǒng)優(yōu)化的計劃存在微小的劑量學差異,但二者均可滿足臨床要求。Ray Station 7 治療計劃系統(tǒng)在保護危及器官脊髓方面稍遜于TOMO 治療計劃系統(tǒng),但其脊髓限量在臨床劑量限量的范圍內(nèi),2 種計劃中,腦干、腮腺、顳葉的劑量學指標大體相同,同時也符合臨床劑量學的要求。但因本研究中的研究對象均為鼻咽癌患者,故其他腫瘤患者的螺旋斷層調(diào)強放療計劃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比較。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蘇燦森負責論文的撰寫、數(shù)據(jù)的提供與分析;孫文釗負責論文的撰寫、數(shù)據(jù)的提供與分析、方法的建立、論文的審閱;黃曉延負責方法的建立、論文的審閱

猜你喜歡
劑量學顳葉靶區(qū)
ICRU95號報告:外照射實用量及其對劑量學的影響
輻射防護(2023年1期)2023-04-29 00:44:03
放療中CT管電流值對放療胸部患者勾畫靶區(qū)的影響
放療中小機頭角度對MLC及多靶區(qū)患者正常組織劑量的影響
MRI影像與CT影像勾畫宮頸癌三維腔內(nèi)后裝放療靶區(qū)體積的比較
記性不好?因為久坐“傷腦”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胸壁放療臨床劑量學研究進展
額顳葉癡呆伴肌萎縮側(cè)索硬化1例
鼻咽癌三維適型調(diào)強放療靶區(qū)勾畫的研究進展
行為變異型額顳葉癡呆診斷標準的進展
T2期鼻咽癌旋轉(zhuǎn)調(diào)強與固定野動態(tài)調(diào)強計劃的劑量學比較研究
织金县| 梅州市| 南开区| 突泉县| 天津市| 尼玛县| 永丰县| 漾濞| 揭阳市| 贡山| 临桂县| 鲜城| 无棣县| 黑水县| 芮城县| 嵊泗县| 遂宁市| 仲巴县| 巴楚县| 南汇区| 卢湾区| 东台市| 巴彦县| 台南县| 贞丰县| 重庆市| 郴州市| 胶南市| 法库县| 苗栗市| 新野县| 伊宁市| 保靖县| 彰化市| 金坛市| 工布江达县| 广宁县| 禄劝| 秦皇岛市| 冀州市| 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