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軍
今年過生日,朋友送我一匣徽墨,那種手工的墨錠。
我有很多墨錠,小時候父親給我一大盒各式各樣的老墨,有一些是曾經(jīng)用過的,長短大小不一。多年來我也逐漸積攢了一些,我曾多次說:再好的墨汁也趕不上普通的墨錠。我也曾無數(shù)次地想用硯臺研墨代替墨汁,因為懶,終究沒能實現(xiàn)。
其實好多事物隨著時代的進步產(chǎn)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生活中有好多這樣的事例,比如寫信,比如戲劇,比如……好多好多。有時候也頗感惋惜甚至痛心疾首并企圖拼命挽回,就像失足的戀人在我的腕間慢慢地滑落,墜入萬丈深淵……
去年,我買了一只筇竹杖,杖高兩米,十三節(jié)。筇竹是實心的,竹節(jié)特別粗大,古時候是文人的心愛之物。買來受到老妻好一陣奚落:不老不少的弄個拐棍干啥?我說:你看,好一支筇竹!正直挺拔,光潤可愛,挑一挑畫軸,晾一晾衣服,總有用處的。蘇東坡說,“竹杖芒鞋輕勝馬”,提著竹杖,腳蹬草鞋,跑得比騎馬還快,可見竹杖不是拐棍啊。
杖當然有拐棍的功能,人老了行動不便拄支拐棍,叫扶杖。但杖還有更重要的派場,比如代表身份地位的權杖、法杖,蘇武持的節(jié)杖等。說到節(jié)杖,早就是一種象征,現(xiàn)在還會說“某某外國使節(jié)……”由此可見,杖除了支撐身體之外,更具有擺譜拿架子的功能。
杖的材質多種多樣,有君王用的金杖,僧人用的錫杖,仙人用的玉杖等。文人多用竹杖、藜杖、藤杖、木杖。
古代文學作品中,寫自己用拐杖是中國古代文人的特色。在他們的筆下,不僅喜歡寫拐杖,就是拐杖的材質也是有許多講究的(不同于西方及中國20世紀前期的文明棍,西方的杖與“權”聯(lián)系在一起,如巴爾扎克的拐杖上鐫刻的是“我用它打碎一切障礙”),這里寓含著中國古代文人獨特的心理,寓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信息,這種信息在宋人身上體現(xiàn)得尤為集中。
宋代,關于杖的詩詞句子則彌望皆是。如秦觀:“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依胡床?!标懹危骸安∫缼渍泉q能出,老愛風光未忍違?!秉S庭堅:“春風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讀中興碑?!眳俏挠ⅲ骸岸剔记鄬?,笑季隱閑追,雞社歌舞。”徐鉉:“杜牧舊居憑買取,他年藜杖愿同歸。”張元干《虞美人》:“杖藜幽徑踏余花,對卻綠陰青子,問年華。”曹勛:“一筇煙雨,幾處松篁,恨我求閑,已成遲暮。”朱敦儒:“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擔花。”高觀國:“水減堤痕,秋生屐齒,瘦筇喚起登高意?!标愒势剑骸按潴瘫闶菀校瑔柧拼箺?,影里那人家?!壁w必象:“辦一枝藤,蠟一雙屐,縱步翠微深處。”洪適:“終日倚枯藤,細看浮云變?!睆堅桑骸笆萏匍e倚看鋤藥,雙芒鞋,雨后常著?!薄爸舨咚山希e酒酹三高?!痹鴰祝骸胺砻⑿讨癫?,踏遍山南與山北?!笔泛疲骸白砬迮d,瘦策過橋,黃帽青鞋?!泵穲虺迹骸耙安哌^寒水,山童護衲衣?!毙飙^:“憑高散幽策,綠草滿春坡。”范成大:“病憐楖栗隨身慣,老覺屠蘇到手遲?!碧K軾:“江邊曳杖桄榔瘦,林下尋苗蓽拔香。”不勝枚舉。
杖的用法也多種多樣,可倚,可柱,可持,可曳。
杖還具有其他的功能,比如打草驚蛇、驅趕惡犬之類的。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用途,杖頭可以掛酒葫蘆沽酒。相傳晉代的阮修老師經(jīng)常把百枚銅錢掛在扶杖頭上,遇到酒家便進去買酒來喝。阮修乃是阮籍的侄孫,“百錢掛杖頭”的故事在《世說新語》和《晉書·阮修傳》中均有記載。
阮修這個人真真是愛酒愛到了極點,窮得飯都吃不起了,還要在杖頭掛百錢以便隨時沽酒。這點喜好的極致也著實是令人佩服的。所以“杖頭錢”也成為了指代買酒的熟典,歷代詩文中多有出現(xiàn)。如唐人王績《戲題卜鋪壁》:“但逐劉伶去,霄隨畢卓眠。不應長賣卜,須得杖頭錢?!标懹巍堕e游》其二:“好事湖邊賣酒家,杖頭錢盡慣曾賒。壚邊爛醉眠經(jīng)日,開過紅薇一架花?!?/p>
因了這個典故,竹杖的飾物歷來只掛銅錢和葫蘆。
歷代的畫作里多有文人持杖的描繪,可見持杖是文人的一種常態(tài),無論年長與否,不管身體狀態(tài)如何,不持根杖都不好意思出門。
現(xiàn)在的人除了部分老人和體疾者幾乎沒有持杖的了,還有一種登山杖,算是助力工具。民國時偶有持杖的,也大多是年邁老人。
受西方的影響,民國時也時興柱杖,稱作“文明棍”,不過和中國的文人杖比起來,總覺得少了一些文化的內(nèi)涵。
白云蒼狗,時代更替。許多事物,不管你多么熱愛、多么不舍,都會漸行漸遠,最終成為一種記憶,甚至,連記憶也沒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