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惠芳
在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中,認知沖突經常發(fā)生,時而強烈,時而微弱。由于其難度的不同,對學生造成的沖擊程度也不同。有的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絆腳石”,阻礙著學生的進一步學習發(fā)展;有的則成為學生學習的“助推器”,推動學生主動地去探究、學習,去獲取更多的知識和經驗。教師要把握好知識間的聯(lián)系,努力去捕捉學生學習中的“認知沖突點”,以大綱為依據(jù),高效地使用教材,巧妙地挖掘和利用這些“阻礙”或“動力”,創(chuàng)設具有強烈認知沖突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小學生產生認知沖突的特點
1.時時發(fā)生,頻繁而散亂
當學生有意或無意地開始學習,認知沖突便隨之產生。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著各種各樣的知識,積累著方方面面的經驗。這些知識經驗的不斷學習和獲取,一次次地沖擊著他們,也就形成了一次次的認知沖突,極其頻繁,也非常散亂。當學生去學習一種他以往沒有接觸過或者了解過的知識時,認知沖突便自然產生了;當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以期獲得更進一步的拓展和提升時,認知沖突也會隨之產生。這些頻繁發(fā)生的認知沖突,不斷更新他們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不停重塑他們已有的知識結構,逐漸建構屬于他們的知識體系。
2.人人發(fā)生,強弱有不同
不同知識的學習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認知沖突,相同知識的學習對不同的學生也會帶來不同的認知沖突。對個體來說,認知沖突的產生,要受到原有的知識經驗、個體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需要程度、個體在學習知識時的接受程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教學“認識面積”這一課時,我們發(fā)現(xiàn),鄉(xiāng)村學生的答案比較單一,所列舉的基本是課堂上學過的內容,而城鎮(zhèn)學生的思維顯然發(fā)散得多。
3.可以改造,富有可塑性
頻繁給學生帶來沖擊的認知沖突,其強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的特點,具體結合教學的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梢酝ㄟ^設計具有懸疑性的活動來進行放大,讓沖突來得更強烈些,形成懸念,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也可以根據(jù)需求設計富有層次的活動,降低沖突的強度,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就能相對輕松地逐步掌握知識。由此引導學生更加有效地展開學習。
二、基于認知沖突的教學活動設計
1.積極引導,讓沖突更加聚焦
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它與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學生也在日常生活與平時的學習中,積累了不少知識與經驗。這些知識與經驗的積累,都為數(shù)學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教師要設計一定的教學活動,組織引導學生提取相關知識經驗,以便更好地進行數(shù)學學習。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并不是全都能促進學習,有時候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第一次聚焦:什么是“面”?
上課伊始,教師板書“面”,同時提出問題: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學生的回答多種多樣,確實,“面”這個字所能表達的意思非常豐富。學生回答后,教師最后小結: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數(shù)學中的“面”。“面”的含義如此豐富,在進行數(shù)學學習時,就集中到一個點。一下子將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了過來。
第二次聚焦:如何表示“面”?
物體都有“面”,如何將“面”表示出來呢?在眾人的想法中,學生天天接觸到各種物體的面、圖形的面,接觸得已經非常多了,應該都有所了解,甚至是有所掌握。事實情況真的如此嗎?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助力學生有針對性地提取真實的已有經驗:
正方形(1)和長方形(2)中有“面”嗎?(試著用彩筆標記一下)
當問題進一步聚焦,學生在知識經驗的提取時,認知沖突就分外凸顯。有的學生認為,“面”就是這樣的一圈——這是將“面”和周長混淆起來了(見圖1);有的學生涂了“面”的一部分,認為這就是“面”——可能他知道什么是面,但不夠嚴謹(見圖2);還有的學生則是把整個圖形的面全部涂滿(見圖3)。這么多的表達,到底哪種才是“面”的正確表達呢?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再次聚焦,亟待問題的解決。通過這樣的操作活動設置,教師讓每一位學生都真實地反映出了對于“面”的認識——有正確的、有錯誤的,也有認識不全面的,認知沖突進一步聚焦。針對學生的這些情況,教師緊接著提出問題:
你會選擇哪種方法來表示“面”(見圖4~6)?
學生將之與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比對、選擇,發(fā)現(xiàn)用第三幅圖(見圖6)最能夠表示出“面”。在兩者之間的對比碰撞中,提升了學生的認知能力,也進一步拓展、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經驗。
2.實踐操作,讓沖突去弱留強
了解了什么是“面”、什么是“面積”,接下來就是要進行面的大小比較了。在比較面的大小這一方面,學生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一些大小明顯不同的圖形,他們完全可以獨立地進行比較。教師立足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經驗,利用新舊知識、比較方法的差異,在操作中直接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得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深入感悟“沖突”,同時激活自己的思維并想盡辦法去嘗試解決這種沖突。
教師是這樣設計操作活動的:
你能比較下面兩組(1和2,A和B)圖形面積的大小嗎(見圖7~10)?
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圖形1和2,由于它們面積的大小非常明顯,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經驗,直接通過觀察法(也可以是重疊法),一下子做出了判斷并得出了結論:圖形2的面積比圖形1的面積大。并且這一結論也得到了班級學生的一致認可。
而對于圖形A和圖形B呢?依據(jù)以往的經驗,學生立即進行了知識的正遷移,也嘗試著用觀察法或者是重疊法進行兩個圖形大小的比較,結果卻發(fā)現(xiàn)比不出結果。那怎么辦?有的學生束手無策,更多的學生則注意到了教師還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材料,可以借用。于是他們借助教師提供的材料各顯神通,試著去比較。有的用教師提供的剪刀,通過一次次圖形的重疊、剪、比,最終得出了結果;有的借用教師提供的方格紙,將方格紙鋪在圖形的上面,通過數(shù)兩個圖形內部的格子數(shù)得出了結果;還有的用自己的手指作為參照物,來測量這兩個圖形的大小,得出了自己的結論……當然,也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盡管自己嘗試了一些方法,還是沒能得出最后的結論。
本次操作活動中,第一組進行得非常順利,一下子就比較出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但第二組則根本比不出兩個圖形的大小,通過大家開動腦筋、苦苦思索和嘗試、集思廣益,才最終找到方法、得出結果。兩次操作比較,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給學生造成了強烈的認知沖突。在這樣的操作活動中,學生分外渴望解決問題,在嘗試的過程中,也對這一沖突有了更加深入的感知和理解。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我們必須讓他們直面“沖突”,為他們創(chuàng)設探究的階梯,引導并促使他們溫習舊知,發(fā)展舊知,最終促進新知的形成。
3.交流思辨,讓沖突層層突破
有了具體的操作探究為基礎,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活動體驗。有的立即做出了判斷,有的可能還沒有頭緒,也有一部分學生雖心有所悟,但卻進入了“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tài)。這時候,教師要抓住機會,推波助瀾,讓學生用語言再現(xiàn)自己的探究過程,將化解認知沖突的過程演繹為學生的思辨過程,不斷推進學生的學習。
以下為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的交流:
第一位學生說:我只要用兩根手指,就填滿圖形A整個圖形了,而圖形B我要用三根手指才能填滿,因此,圖形B的面積大。并在實物投影上進行了演示。顯然,這位學生認為自己找到了方法、得出了結論。有沒有道理?有一定的道理,但顯然,她的方法并不完全正確。
她一說完,馬上有同學進行反駁:這樣只是比較出兩個長方形的寬度不同,但是它們的長度也是不同的,你并沒有比較出結果。同學的反駁,指出了這一方法的不正確的地方,也使這位學生馬上發(fā)現(xiàn)在自己的錯誤所在。
那可以怎么比呢?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
有學生接著提道,可以利用教師提供的方格紙來解決問題,并且?guī)е鴪D形和方格紙在實物投影上進行了演示。根據(jù)他的演示,大家發(fā)現(xiàn),將方格紙鋪在圖形上,通過數(shù)圖形中包含了幾個小方格,果然一下子得出了結果。大家也根據(jù)這位同學的敘述,一一進行了嘗試。看來,這個方法果然能輕松解決問題。
馬上又有學生提出:這個方法不行。因為我們考試的時候可能會遇到這樣的題目,可那時候并沒有教師提供的方格紙了!他一眼就看到了這個方法的局限性。那該怎么辦?這就需要找到一種更加方便的辦法。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
教師通過“設置問題挑動思維”,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接著讓學生“進行辨析整理思維”,從“沒有結論”到“錯誤的結論”到“正確結論”,再到方法的優(yōu)化,學生積極思考,充分表達,深刻展望。在表達中,學生也再次進入深層思考,不斷澄清模糊認知甚至是錯誤認知,去偽存真,合理優(yōu)化,逐漸構建出清晰的新知。這樣的思辨活動,幫助學生厘清了思維的脈絡,并借助數(shù)學語言有力地推動了深度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愛德校區(qū))
責任編輯:莊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