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肝臟特異性對比劑在肝臟腫瘤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2023-10-27 06:35:26聶芳居勝紅
放射學實踐 2023年9期
關鍵詞:肝膽肝細胞結節(jié)

聶芳, 居勝紅

肝臟MRI無輻射影響、組織分辨率高且可行多參數(shù)評估,超越了傳統(tǒng)多期增強CT提供的血流灌注評估。近年來,由于肝臟特異性對比劑的應用,肝臟MRI在肝臟腫瘤評估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肝臟特異性對比劑包括可被有功能的肝細胞攝取的肝臟特異性對比劑和可被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攝取的超順磁性氧化鐵顆粒。最常見的肝臟特異性對比劑是釓塞酸二鈉(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已在臨床應用超過十年,其兼具細胞外對比劑(extracellular contrast agent,ECA)和肝臟特異性對比劑的特性,在增強動態(tài)期早期分布于血管和血管外-細胞外間隙,隨后逐漸被肝細胞攝取,并在肝膽期(hepatobiliary phase,HBP)排泄至膽管[1,2]。Gd-EOB-DTPA增強MRI(EOB-MRI)既可提供肝臟病變在動態(tài)期的血流灌注信息,還可提供關于肝臟及膽系功能的定性和定量信息[1-4]。這一特點使EOB-MRI在肝臟腫瘤的檢測與定性、治療決策、肝臟及膽系的結構及功能評估方面具有重要價值。本文將討論EOB-MRI的成像原理和技術、在肝臟腫瘤臨床應用的現(xiàn)狀和進展及其作為影像標志物在新興領域中的應用價值。

EOB-MRI成像原理和技術

1.成像原理

Gd-EOB-DTPA在增強動態(tài)期早期分布于血管和血管外-細胞外間隙,其后被肝細胞攝取的多少取決于肝細胞竇膜側和小管側兩種不同的機制[1,2]。在正常情況下,肝細胞竇膜側表達的兩種轉運體在肝細胞攝取Gd-EOB-DTPA中起關鍵作用,即有機陰離子轉運多肽(organic anion-transporting polypeptide,OATP)1B1和1B3。OATP1B3被認為是主要的轉運體,其表達程度與肝膽期的強化程度呈正相關[5,6]。隨后,肝細胞攝取的Gd-EOB-DTPA通過小管側表達的多藥耐藥相關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 2,MRP2)的作用被排泄到膽小管中。肝細胞內(nèi)的Gd-EOB-DTPA也可通過竇膜側表達的MRP1和MRP3回流至肝竇。MRP1和MRP3通常呈低水平表達,但在病理情況如膽汁淤積時可上調(diào)。Gd-EOB-DTPA在靜脈注射后約1 min即開始被肝細胞攝取,肝實質在15~20 min(肝膽期)呈高信號,缺乏肝細胞功能的肝臟腫瘤在肝膽期無攝取,從而可獲得足夠的腫瘤/肝實質對比。

約50%的Gd-EOB-DTPA經(jīng)膽系排出,50%經(jīng)泌尿系統(tǒng)排出,這種雙重清除途徑可在肝臟或腎臟功能受損時相互代償,從而確保更高的安全性。從影像學角度分析,肝臟病變在肝膽期的影像特征與功能性肝細胞的數(shù)量及以上分子在肝細胞膜上的表達水平和活性有關。肝膽期強化模式通常有四種[5,6]:①無攝取和/或低信號:缺乏OATP1B3的表達,可見于良性和惡性病變,如血管瘤和轉移瘤;②彌漫性攝取:其程度隨轉運體的表達而變化,常見于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和FNH樣病變、脂肪肝、腺瘤(β-catenin激活亞型)和分化良好的HCC;③邊緣環(huán)狀強化:主要見于FNH和轉移瘤;④中心區(qū)強化:被稱為“釓云征”,可由于纖維間質導致對比劑滯留(如膽管癌)或OATP1B3異常過度表達(如部分肝轉移瘤)。

2.成像技術、偽影及對策

EOB-MRI成像技術需考慮藥效學、給藥方案、MRI序列類型和圖像采集時間。

動態(tài)期:EOB-MRI肝血管和肝實質的強化程度低于ECA-MRI,主要原因是盡管Gd-EOB-DTPA的T1弛豫率約為ECA的兩倍,但其Gd濃度僅為ECA的1/4,且注射劑量為ECA的1/2[1,7],因此優(yōu)化MR動態(tài)增強各期尤其是動脈期的成像方法,對評估肝臟腫瘤的強化情況非常重要。MRI技術的發(fā)展使快速成像(如并行成像、靈敏度編碼、壓縮感知、非笛卡爾采集技術等)有可能改善EOB-MRI動態(tài)期成像效果[8,9],但仍需更多臨床研究來驗證其臨床價值。

另一個問題是短暫性急性呼吸困難,其在注射Gd-EOB-DTPA后偶爾發(fā)生(發(fā)生率約5%~18%),會導致動脈期圖像運動偽影。多種策略可用于減少這種現(xiàn)象引起的問題,包括:①行多動脈期采集;②緩慢注射對比劑(1~2 mL/s),之后注射30~40 mL生理鹽水;③將對比劑稀釋至50%;④檢查前訓練患者屏氣;⑤檢查期間給氧[1,2,10,11]。

EOB-MRI的門脈期和移行期與ECA-MRI或多期增強CT門脈期和平衡期存在差異[1]。這種差異在靜脈給藥后120~180 s更顯著,因此平衡期不適用于EOB-MRI,而建議使用“移行期”。因此,2018版肝臟成像報告和數(shù)據(jù)系統(tǒng)(LI-RADS v2018)提出EOB-MRI只能在門脈期觀察“廓清”征象,移行期和肝膽期“廓清”征象可作為輔助惡性征象[12]。

肝膽期:與ECA相比,肝膽期是使用肝臟特異性對比劑的主要優(yōu)勢之一。此期可提供肝細胞功能信息,現(xiàn)已被認為是肝膽疾病的無創(chuàng)影像標志物。在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中注射Gd-EOB-DTPA后10~20 min,以肝實質增強為主。具有脂肪抑制和各向同性體素的梯度回波T1WI能夠獲得高分辨率的多平面圖像,有利于識別微小病變,尤其是包膜下或血管周圍的病變。T1WI可采用與動態(tài)期相同的翻轉角采集,通常在10°~12°之間,增加翻轉角可提高病變與肝實質之間的對比噪聲比,提高病變檢出率[13]。Gd-EOB-DTPA在肝膽期被排泄至膽管中,此時膽系被對比劑充盈并排入十二指腸,可行膽管造影檢查提供膽系結構和功能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評估膽總管囊腫或膽瘺等情況則要在注射對比劑后2 h采集圖像[14]。

3.方案優(yōu)化

EOB-MRI掃描方案必須確保在最佳時間采集不同的序列,從而優(yōu)化工作流程。在注射對比劑后至肝膽期的10~15 min期間可以采集T2WI(MRCP除外)和擴散加權成像(DWI)。肝臟局灶性病變與肝實質之間的對比在T2WI和DWI序列上明顯增加,但表觀擴散系數(shù)值沒有明顯變化。而3D-T2WI快速自旋回波MRCP必須在注射前采集。

另一方面,采用縮短序列時間和減少成像序列的簡化MRI方案已被開發(fā)用于減少成像時間、患者不適和潛在成本。初步研究報道,聯(lián)合T2WI和肝膽期的簡化方案在HCC的檢測中得出了與常規(guī)方案相似的陰性預測值[15]。聯(lián)合T2WI、肝膽期和DWI的簡化方案可能是結直腸癌肝轉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患者隨訪的一種有效替代方案[16]。然而,目前關于簡化方案的有效性或在不同臨床情況下應使用的序列尚未達成共識,仍需進一步研究。

EOB-MRI在肝臟腫瘤中的經(jīng)典臨床應用

1.肝細胞癌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見的肝臟原發(fā)性惡性腫瘤,是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7]。與大多數(shù)實體癌不同,HCC無需病理學證據(jù)即可進行診斷。相對于其他對比劑,Gd-EOB-DTPA既可提高富血供HCC的診斷準確性,又可提高乏血供及亞厘米級HCC的檢出率,還可用于HCC生物學行為、治療決策和預后評估,因此,Gd-EOB-DTPA對于HCC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價值。

在HCC診斷中的價值:ECA-MRI對HCC的診斷能力優(yōu)于CT,然而,對于直徑≤2 cm的HCC,其診斷準確度和敏感度仍不足[18]。相關研究表明,對直徑≤2 cm的HCC,不同的評估方法會影響部分患者的術前巴塞羅那臨床肝癌(barcelona clinical liver cancer,BCLC)分期[18],從而影響治療方案的選擇。EOB-MRI的肝膽期圖像較CT或ECA-MRI對HCC(尤其是≤2 cm的HCC)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診斷準確度[19]。

典型HCC表現(xiàn)為增強動脈期高強化(arterial phase hyper-enhancement,APHE)且門脈期或平衡期廓清,診斷相對容易。EOB-MRI與ECA-MRI對典型HCC的診斷能力相當。然而,這種典型表現(xiàn)只見于少數(shù)直徑在1~2 cm的小結節(jié)。慢性肝病患者??梢妰H在EOB-MRI肝膽期顯示的乏血供結節(jié)。最近有學者將這些結節(jié)命名為“無APHE的肝膽期低信號結節(jié)”[20]。從分子學角度看,OATP1B3的表達水平與HCC的分期有關。當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dysplastic nodules,DN)進展為早期HCC時,甚至在動脈化之前,這種多肽的表達已經(jīng)降低,從而在肝膽期病變呈低信號。這些結節(jié)中有一定比例含有癌前病變或HCC,2年和3年轉變?yōu)楦谎〩CC的累計發(fā)病率分別為11.1%和15.9%[21]。此類結節(jié)有可能轉變?yōu)楦谎〩CC的危險影像征象包括T2WI和DWI呈高信號、生長速率≥1.8×10-3/天(腫瘤體積倍增時間≤542天)、含脂肪成分及檢出時直徑≥10~15 mm[22]。當無APHE的肝膽期低信號結節(jié)出現(xiàn)以上征象時,建議進行活檢,如有必要應及早治療。

基于這種情況,亞太肝臟研究學會、日本肝臟學會、韓國肝癌協(xié)會-國家癌癥中心的指南將對比劑廓清的定義擴展到EOB-MRI肝膽期[23]。相關研究顯示,結合EOB-MRI移行期低信號特征的簡化LI-RADS對于診斷≤30 mm的HCC較LI-RADS v2018具有更高的敏感度,而特異度沒有降低[24]。然而,使用肝膽期低信號特征作為診斷標準是有爭議的,有研究顯示它可能以降低特異度為代價來增加敏感度[25,26]。北美和歐洲指南目前并未納入肝膽期低信號特征,而僅在LI-RADS中作為輔助惡性征象,主要原因是在北美和歐洲,診斷標準旨在對HCC進行高特異性診斷,這些患者可能僅根據(jù)影像學表現(xiàn)接受肝移植治療;而在亞洲,由于HCC的高發(fā)生率,診斷標準旨在對早期HCC進行高敏感性診斷,適用于基于局部消融治療為主的治療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約10%的HCC由于過表達OATP1B3而在EOB-MRI肝膽期呈高信號[5,6]。這種表現(xiàn)提示HCC侵襲性較低,預后較好,這類病變通??梢婑R賽克征(病變內(nèi)低信號區(qū)與高信號區(qū)混雜)、結節(jié)內(nèi)結節(jié)、假包膜和/或乏血供環(huán)。

亞厘米級HCC在臨床上并不罕見,美國肝病研究協(xié)會(AASLD)和歐洲肝臟研究協(xié)會(EASL)的指南建議僅對>1 cm的病變進行明確診斷。而一些亞洲指南診斷標準不受病灶大小的限制,可實現(xiàn)亞厘米級HCC的盡早診斷和治療。相關研究表明,聯(lián)合應用EOB-MRI肝膽期低信號、動脈期強化和擴散受限征象可明顯提高亞厘米級HCC的診斷敏感度,同時有助于鑒別HGDN等癌前病變[27]。我國《2022版原發(fā)性肝癌診療指南》推薦肝硬化患者采用該方法進行診斷。我國學者Huang等[28]研究表明,具有HCC典型影像學特征的亞厘米結節(jié)與HCC的病理學診斷密切相關,且結節(jié)<1 cm是總體復發(fā)率和早期復發(fā)率均較低的獨立相關因素。另有研究報道,亞厘米級HCC患者在立即治療(包括化療栓塞和消融)和觀察等待進展為顯性HCC之間的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沒有顯著差異[29]。因此,亞厘米級HCC如何準確診斷以及是否應積極治療仍需進一步臨床驗證。

在HCC生物學行為評估中的價值:已有研究證實EOB-MRI對HCC生物學行為的預測價值,包括分子亞型、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免疫治療反應及術后復發(fā)。分子亞型:細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陽性HCC在祖細胞亞型HCC中具有更強的侵襲性。相關研究顯示,腫瘤邊緣不規(guī)則、動脈期瘤周強化、肝膽期較低的腫瘤-肝實質信號強度比值(≤0.522)以及較低的腫瘤-肝實質ADC比值(≤0.820)是預測CK19陽性HCC的獨立影響因素[30]。EOB-MRI 肝膽期的等-高信號特征有望作為Wnt/β-catenin突變型HCC的影像標志物[31]。MVI:其與HCC患者預后相關,是腫瘤侵襲性生物學行為的表現(xiàn)之一。腫瘤邊緣不規(guī)則、動脈期瘤周強化、肝膽期瘤周低信號是MVI的危險因素[32,33]。免疫治療反應:相關研究顯示W(wǎng)nt/β-catenin無突變的野生型HCC較Wnt/β-catenin突變型HCC更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34],EOB-MRI 影像特征有可能成為預測患者對免疫治療反應性的方法之一。Sun等[35]研究認為腫瘤邊緣不規(guī)則及肝膽期瘤周低信號是PD-1陽性的獨立預測因子,可為HCC患者免疫治療的選擇提供依據(jù)。術后復發(fā):多種影像征象均與患者術后復發(fā)有一定相關性,如腫瘤大小、腫瘤邊緣不規(guī)則、動脈期瘤周強化、肝膽期瘤周低信號以及衛(wèi)星結節(jié)等[32]。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不同診斷醫(yī)師對于上述征象的識別存在很大主觀性,觀察者間差異很大,對預測效能有一定影響。

在HCC分期、治療決策和隨訪中的價值:HCC治療的特點是多學科參與、多種治療方法共存??茖W分期、選擇最佳綜合治療方案是改善HCC患者預后的關鍵。臨床上主要根據(jù)患者病灶的大小、數(shù)量、部位、侵襲性及肝功能情況制定治療方案。

HCC切除術后5年腫瘤復發(fā)轉移率高達40%~70%,早期HCC根治性治療后肝內(nèi)復發(fā)率仍較高,生存率不理想,這可能與術前未能發(fā)現(xiàn)轉移灶有關[36]。潛在可疑小HCC會影響部分患者術前BCLC分期。EOB-MRI較CT對HCC的分期敏感度和準確度均有提高,可提高HCC患者的總體生存率,降低總體死亡率和疾病特異性死亡率[37]。一項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在增強CT和ECA-MRI后行EOB-MRI可以分別改變28%和19%患者的治療前分期和治療方案[38]。此外,EOB-MRI還可定量評估肝功能,為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依據(jù)[37]。

局部治療作為手術的替代方法,在HCC的治療中起著關鍵作用,主要包括消融治療、TACE和經(jīng)動脈放射栓塞(trans-arterial radio-embolization,TARE)、立體定向消融放療。在臨床實踐中,選擇一種最佳方法準確識別被治療病變的影像特征及早期發(fā)現(xiàn)腫瘤復發(fā)對于及時為患者選擇最佳治療方案非常重要。目前采用的HCC治療反應評估標準包括修改版實體瘤療效評估標準(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歐洲肝臟研究學會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標準和LI-RADS治療反應(LI-RADS treatment response,LI-RADS-TR)均是基于增強表現(xiàn)進行評估,而未納入EOB-MRI肝膽期征象。已有研究證實EOB-MRI在HCC局部治療后評估中的價值,其有助于識別存活腫瘤、壞死腔、受損肝組織及新發(fā)病變。肝膽期低信號單獨或聯(lián)合其他輔助征象(DWI和T2WI中等高信號)可提高檢測LI-RADS-TR存活腫瘤的敏感度,而特異度不變[39,40]。EOB-MRI肝膽期出現(xiàn)較厚的、結節(jié)狀、偏心性低信號區(qū)或不連續(xù)的低信號邊緣有可能對表現(xiàn)不典型的復發(fā)灶具有重要價值[41]。病灶邊緣出現(xiàn)薄的、連續(xù)光滑的APHE且肝膽期等信號區(qū)被定義為良性表現(xiàn),其與水腫和動脈栓塞相關的周圍灌注改變有關,這一表現(xiàn)可能持續(xù)長達1年,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治療病灶體積縮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局部治療術后影像學表現(xiàn)不盡相同,肝膽期低信號和T2WI高信號區(qū)也可能與局部治療后肝細胞功能改變有關[42]。為了使HCC患者得到適當?shù)闹委煿芾?放射科醫(yī)生必須了解與局部治療相關的常見治療后影像學表現(xiàn),并對治療前后的影像進行全面比較。

2.肝內(nèi)膽管細胞癌

肝內(nèi)膽管細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第二常見的原發(fā)性肝臟腫瘤,EOB-MRI的特征性表現(xiàn)對于ICC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準確性。腫塊型ICC在增強CT或ECA-MRI動脈期呈環(huán)狀或條帶狀邊緣強化,中心區(qū)富含纖維成分而呈延遲強化,可能伴有周圍肝內(nèi)膽管擴張。較少見的強化方式是類似HCC的早期強化表現(xiàn),在小病灶中更常見,其纖維間質相對較少。與ECA不同,EOB-MRI移行期對比劑從細胞外間隙進入膽管,因此,相對于周圍呈高信號的肝實質,病變表現(xiàn)為低信號(假性廓清)。在肝膽期,ICC缺乏OATP1B3通常呈非均勻低信號,表現(xiàn)為富含腫瘤細胞的邊緣區(qū)呈低信號,中心區(qū)富含纖維間質使對比劑滯留而顯示出靶征,是其特征性表現(xiàn)[43]。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纖維或促結締組織增生成分的存在,部分HCC和一些少見的良性病變?nèi)缬不匝芰鲆部杀憩F(xiàn)為靶征,此時難以與ICC鑒別。

EOB-MRI還可用于ICC預后評估,存在衛(wèi)星結節(jié)、肝內(nèi)轉移、包膜侵犯提示預后不良[44]。

3.肝轉移瘤

檢測小轉移灶:部分腫瘤肝轉移(如CRLM)可行手術治療或經(jīng)術前化療轉化為可切除狀態(tài),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然而,相當大比例的CRLM病變小于1 cm,增加了檢測難度。結合肝膽期和DWI圖像檢測小于1 cm的CRLM敏感度為93%(CT僅為42%),其使用改變了45%病例的手術計劃,并與更好的生存率相關[45]。因此,EOB-MRI在肝轉移瘤診斷及治療前評估中具有重要價值。

預測及評估療效:相關研究顯示基線EOB-MRI肝膽期特征可以預測CRLM患者的化療反應[46]并與預后或生存存在相關性[47]。部分CRLM經(jīng)過有效化療后在影像上出現(xiàn)原有病灶消失(disappearing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DLM)。但DLM達到放射學完全緩解并不意味著能夠同時達到病理學完全緩解,55%的DLM病例在病理學上仍可發(fā)現(xiàn)存活腫瘤,33%的殘留病變在2年內(nèi)進展[48]。DLM的判斷取決于將DLM定義為“消失”的成像方式及其檢測CRLM的敏感度和特異度。與CT、超聲造影及PET相比,EOB-MRI對DLM殘留病變的預測準確度更高[49]。

新輔助治療也與不良反應有關,如脂肪性肝炎或肝竇阻塞綜合征(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SOS)。SOS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其特征是肝小血管受損,在接受化療(特別是奧沙利鉑)的CRLM患者中常見。EOB-MRI肝膽期檢測SOS的敏感度為75%,特異度為96%~100%,主要影像學表現(xiàn)為彌漫性外周網(wǎng)狀低信號(由于小葉中心肝細胞受損)和肝靜脈周圍持續(xù)均勻強化(三葉草征),這些征象可能提示患者在2年內(nèi)具有更高的疾病進展率[50]。歐洲胃腸道和腹部放射學會(ESGAR)推薦使用EOB-MRI檢測接受化療的CRLM患者SOS。

4.FNH和FNH樣病變

FNH是肝臟常見的富血供良性病變,典型特征包括中央瘢痕、中心動脈、輪輻狀血流及存在Kupffer細胞。據(jù)報道,在診斷小于3 cm的FNH時ECA-MRI的敏感度差異很大(范圍從20%~80%),而EOB-MRI對這類病變的診斷準確度很高。肝膽期高信號、多分葉形態(tài)是FNH的診斷標準,23%~59%FNH表現(xiàn)為均勻強化,23%~66%FNH表現(xiàn)為外周高信號環(huán)(由于OATP3B1的過表達)[5]。

良性增生性結節(jié)可見于化療后、慢性酒精性肝病或其他疾病患者的肝臟。此外,在肝臟血流動力學改變的情況下,如Budd-Chiari綜合征,也可見富血供結節(jié)。病理上,這些結節(jié)與FNH相似,統(tǒng)稱為FNH樣結節(jié)。盡管FNH樣病變通常較小,但其在EOB-MRI圖像上的影像特征與FNH類似[5,6]。

5.肝腺瘤

分子病理學的進展使肝腺瘤可分為8種亞型,其出血和/或惡變的風險程度具有臨床意義。肝腺瘤的影像學表現(xiàn)差異很大,EOB-MRI可提高對肝腺瘤主要亞型的診斷能力[51]。肝細胞核因子(HNF)-1α-失活型腺瘤在EOB-MRI圖像上具有特征性表現(xiàn),由于細胞內(nèi)含脂,其表現(xiàn)為反相位信號較同相位減低,病變信號較均勻,動脈期輕度強化,100%的病例在肝膽期呈低信號。炎癥型腺瘤在MRI上也有特征性表現(xiàn),在T2WI上表現(xiàn)為明顯高信號,動脈期強化明顯,此外,環(huán)礁征(由于擴張的肝竇在T2WI上表現(xiàn)為外周更高信號)可出現(xiàn)于40%的病例中[52]。據(jù)報道,約14%的肝腺瘤在EOB-MRI肝膽期呈等或高信號,其中未分化型腺瘤發(fā)生率約11%,炎癥型腺瘤發(fā)生率約14%,β-catenin激活型腺瘤發(fā)生率約59%[51],因此,必須在肝膽期高信號的肝臟局灶性病變鑒別診斷中考慮到這類肝腺瘤。

6.血管瘤

肝血管瘤通常在ECA-MRI上表現(xiàn)為漸進性持續(xù)強化,在平衡期呈高信號。相反,其在EOB-MRI上不表現(xiàn)為持續(xù)強化,在肝膽期呈低信號,這是由于Gd-EOB-DTPA比ECA更快從血池中代謝,在使用EOB-MRI評估時應考慮到這一點,重要的是在動態(tài)期發(fā)現(xiàn)特征性表現(xiàn),如外周結節(jié)狀強化和T2WI較高信號。部分血管瘤在EOB-MRI動脈期或門脈期顯示早期完全強化,而少見的硬化性血管瘤在肝膽期可呈現(xiàn)靶征,因此,EOB-MRI對肝血管瘤的診斷并無明顯優(yōu)勢。

在影像組學、影像-基因組學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應用

作為新興的放射學技術,影像組學、影像-基因組學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放射學領域的應用正在飛速發(fā)展,可幫助臨床進行治療決策、改善患者預后,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影像組學通過應用一系列算法高通量提取不同的特征來識別影像標志物,將醫(yī)學圖像轉化為定量數(shù)據(jù)。影像-基因組學結合了從醫(yī)學圖像中提取的大量定量數(shù)據(jù)和個體基因組表型。多項研究表明,影像組學、影像-基因組學所提取的EOB-MRI圖像特征在區(qū)分DN與小HCC、HCC及其亞型的診斷、HCC表型和基因型(CK19、β-catenin突變、MVI、免疫學特征或Ki-67表達)的評估以及HCC治療后反應、復發(fā)和生存預測、區(qū)分FNHs與腺瘤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53-56]?;贓OB-MRI的影像組學也開始用于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確定肝硬化的可能原因并預測慢性肝病患者肝切除術后肝功能衰竭的可能性,并可能有助于在CRLM患者中篩選適合手術切除的患者[57]。

AI基于不同的模式識別算法,利用大數(shù)據(jù)進行監(jiān)督學習或非監(jiān)督學習,可自動、快速、精準地識別解剖特征并檢測醫(yī)學圖像上的異常征象。在EOB-MRI中,AI可以無創(chuàng)性進行肝臟分段并計算其體積、預測肝纖維化并確定其等級(其診斷性能與MR彈性成像相仿)、評估肝功能、提高肝臟局灶性病變的診斷能力、預測HCC是否存在MVI等[58,59]。此外,AI還可以改善工作流程、優(yōu)化圖像質量(減少動脈期圖像中的運動偽影)和采集方案(減少檢查時間),并通過病變的共配準促進不同檢查之間的比較,從而實現(xiàn)腫瘤的分割和評估。

總 結

EOB-MRI的優(yōu)勢在于肝臟局灶性病變的定性、HCC的高敏感診斷、分期、治療方案制定及預后預測、肝轉移的檢測及治療方案制定、HCC和肝轉移的治療反應、肝臟功能的評估,其正在與新的診斷工具(如生物標志物、影像組學、影像基因組學和人工智能等)相結合,以開發(fā)新的影像標志物,使其在肝臟腫瘤的臨床應用前景愈加廣闊,有助于臨床醫(yī)生全面評估患者病情、制訂最佳治療方案、改善患者預后。同時,我們也需要正確認識EOB-MRI的優(yōu)勢與不足,開展更加嚴謹?shù)摹⒏哔|量的多中心臨床研究,促進相關成果早日進入臨床診療指南,使患者受益。

猜你喜歡
肝膽肝細胞結節(jié)
外泌體miRNA在肝細胞癌中的研究進展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
肺結節(jié),不糾結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54
發(fā)現(xiàn)肺結節(jié)需要做PET/CT嗎?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0:24
從氣、虛、痰、瘀辨治肺結節(jié)術后咳嗽
體檢查出肺結節(jié),我該怎么辦
肝細胞程序性壞死的研究進展
肝細胞癌診斷中CT灌注成像的應用探析
多處肝切除術在復雜肝膽管結石中的應用分析
巴塘县| 阿巴嘎旗| 松潘县| 南华县| 清远市| 柘荣县| 北安市| 罗定市| 运城市| 夏邑县| 和政县| 磐石市| 浦城县| 瑞安市| 昭觉县| 册亨县| 海丰县| 卫辉市| 商丘市| 高邮市| 佳木斯市| 上栗县| 沾化县| 沂水县| 常州市| 禄丰县| 福建省| 交城县| 古蔺县| 邹平县| 车险| 金湖县| 香格里拉县| 淄博市| 甘肃省| 庆云县| 德令哈市| 杨浦区| 昌图县| 隆尧县|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