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文潔
2022年,我畫了這批小畫,它與我以往創(chuàng)作的題材和表現(xiàn)方式略有不同。以往我的作品大多數(shù)表現(xiàn)城市建筑。一座座工廠植入城市郊區(qū)和周邊鄉(xiāng)鎮(zhèn),導致優(yōu)美的鄉(xiāng)間多了一份現(xiàn)代感,于是開始關注這樣奇特的風景。每次從南寧回柳州、從柳州來南寧的路上,都隨處可見這樣的風景。一片片稻田、一片片甘蔗地、被劈開的大山前有一座座灰白透明的水泥廠展現(xiàn)在眼前。這是現(xiàn)代化進程中某些被人遺忘的慘敗而破碎性的風景,是一種矛盾體的存在,現(xiàn)代化工業(yè)建設與鄉(xiāng)間田園美景的一種矛盾沖突。我以理想化的美,優(yōu)雅而細膩的線條,高雅而明亮的色彩,具有裝飾性趣味的平面圖形來表達它。但作品中隱約能感到一絲絲的憂傷,同時也有一份獨自的寧靜。也許這就是作為一位女性特有的直覺和感傷。由于個人審美的偏愛,自己從中找到了一種符合自身性格和偏愛的精神性、表現(xiàn)方式和繪畫語言?,F(xiàn)在,我用這樣的繪畫感覺運用到我們?nèi)粘kS處可見的小風景中,如海邊、公園、鄉(xiāng)間小道等平常而沒有特定意義和象征意味的風景。畫面整體上是在同明度色調(diào)里追求色彩的細微變化,運用點、線、面等基本元素構成畫面基本框架,畫面具有平面的裝飾性趣味。我是想通過畫一些小景小畫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和創(chuàng)作方法,但是能夠保持自己繪畫的審美和藝術感覺。
繪畫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讀畫需要自己站在畫前自我感受。說到讀畫,2023年,上海、杭州、蘇州等地的美術館、博物館舉辦具有一定含金量的展覽。4月,懷著感恩的心,踏上了看展讀畫的路。由于我是學習油畫的,想要看到西方各個時期的油畫還是比較困難的。這次能有機會到上海博物館、浦東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等展館觀看展覽,內(nèi)心十分激動與興奮,同時心懷感激。在出發(fā)前,我往行李箱里放幾把芝麻糖。到了杭州的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匆匆忙忙吃了早餐后就直奔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廳的作品讓我們目不暇接,恨不得多長幾雙眼睛,可以四處掃射,還可以看累了換一雙眼,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時間過得很快,展廳里的人越來越多。雖說在展廳聽到很多山寨版的講解,看到網(wǎng)紅拍照打卡,但至少,他們知道跨進這樣上檔次的展廳看展是自豪的,知道這個展覽的重要性。很快到午飯時間了,肚子開始呱呱叫了,但舍不得離開(離開展廳就進不來了,一天只可以預約一次)。來到過道,從包里拿出幾顆芝麻糖,迅速塞到嘴里,喝幾口水,感覺酒足飯飽一般,活力滿滿,繼續(xù)看展。直至下午,我們離開人群擁擠的展廳。午餐就是幾顆糖,晚餐開始狼吞虎咽,什么淑女形象都拋之腦后了。
繪畫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需要我們用眼睛、用心去看。它是細水長流絲絲入扣進入我們的生活,是心無旁騖永恒的存在。正如尼采所說:“我喜愛的是,像森林和海洋動物那樣,有好大一會工夫茫然自失,在輕輕的迷茫之中蹲著沉思,最后從遙遠之處喚回自己,把自己引誘到自己這里。”
蔣文潔/ 花卉之一 40cm×50cm 2022年
蔣文潔/ 花卉之二 40cm×50cm 2022年
↑蔣文潔/公園之一70cm×80cm 2022年
↓蔣文潔/公園之二70cm×80cm 2022年
↑蔣文潔/嶗山小景之一70cm×80cm 2022年
↓蔣文潔/嶗山小景之二40cm×50cm 2022年
↑蔣文潔/嶗山小景之三30cm×40cm 2022年
↓蔣文潔/鄉(xiāng)間小景之三40cm×50cm 2022年
↑蔣文潔/藍雪40cm×50cm 2022年
↓蔣文潔/麻黃梁小稿40cm×50cm 2022年
蔣文潔/ 潿洲島之一 60cm×80cm 2022年
蔣文潔/ 潿洲島之二 30cm×40cm 2022年
蔣文潔/ 鄉(xiāng)間小景之一 60cm×70cm 2022年
蔣文潔/ 鄉(xiāng)間小景之二 40cm×50cm 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