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色彩轉譯在動畫角色形象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2023-10-27 16:18:06李卓玲彭月橙
美與時代·上 2023年9期
關鍵詞:赤色

李卓玲 彭月橙

摘? 要:研究中國傳統(tǒng)色彩的轉譯如何賦能當代動畫角色形象設計,以赤色為例,對傳統(tǒng)色彩的本土化起源、典型性特征與現代化探究進行分析,進而結合對典型作品案例與符號轉譯模型的研究,歸納出動畫角色形象從“意象符號”到“中介符號”再到“藝術符號”的色彩轉譯設計路徑,并通過原創(chuàng)動畫作品進行實踐驗證,設計完成以傳統(tǒng)文化為始源性資源、兼具當代審美契合點的動畫角色形象,以期為同類設計與研究提供思路,促進傳統(tǒng)色彩文化的傳播與傳承。

關鍵詞:轉譯設計;色彩轉譯;動畫角色設計;傳統(tǒng)色彩文化;赤色

基金項目:北京林業(yè)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重點項目“動畫專業(yè)課程線上線下復合教學模式模式研究”(BJFU2020JYZD012)研究成果。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色彩觀念體現著中華民族在地域環(huán)境、民俗習慣、歷史文化等因素影響下的生產勞動、情感認知與審美選擇,凝聚著人們在不同時代認知事物的智慧與描繪事物的經驗。時至今日,人們對傳統(tǒng)色彩的應用已深度滲透語言、視覺、表演、綜合藝術的諸多方面,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基于當代審美與應用情境對傳統(tǒng)色彩進行轉譯設計,往往能帶來雅俗共賞的效果,有助于增強觀賞者對作品的文化認同與精神共鳴。

動畫作為當代綜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動畫角色形象的過程中已然進入深度挖掘傳統(tǒng)色彩表現形式與意蘊內涵的新階段。國產動畫如何在角色形象設計環(huán)節(jié)從當代文化語境出發(fā),將傳統(tǒng)色彩的轉譯設計同動畫角色形象設計的理論技法相結合進行創(chuàng)作,是打造兼具個性、民族性與時代性的動畫角色形象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在傳統(tǒng)色彩中,五正色之一的赤色自古便作為五色之榮活躍在人們的物質與精神文化生活之中,被視為飽含藝術研究價值與展現民族文化特征的“國色”之一。以下將以赤色為例,對傳統(tǒng)色彩的本土化起源、典型性特征、現代化探究進行分析,進而結合優(yōu)秀影視動畫案例與原創(chuàng)動畫設計實踐,對傳統(tǒng)色彩轉譯在動畫角色形象設計中的應用展開研究,以期為同類設計與研究提供思路參考,促進傳統(tǒng)色彩文化的傳播與傳承。

一、中國傳統(tǒng)色彩中的赤色

(一)本土化起源:以自然五行為源

自然崇拜與五行學說為中華民族對色彩的研究奠定了基石。其中,自然中的赤色因古人對赤色物象的崇拜、對火屬性物象參與事物演變運轉的認知觀念而逐漸被賦予人文屬性。原始的日崇拜、火崇拜、血崇拜寄托了先民對光明的向往、對力量的渴望、對生命的敬畏,催生出先民們對赤色的崇敬。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中的事物進行觀察歸納,認為赤色是最原始的色彩之一,它同青、黃、白、黑相搭配可以調和出其他各種色彩。此外,人們還將赤色對應的物象作為描述其色象的直觀依據,如古代印染工藝中以槐花染過的布料為基礎、用蘇木汁染色三次而得到的顏色為赤。周人將尚赤的觀念融于禮樂之中,對朱砂、大漆等赤色物的廣泛使用進一步將自然之赤引入人類社會。戰(zhàn)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以“五行生勝”和“五德始終”剖判自然與人類社會的運轉,將五行生克與原始五行說中的五色相對應。在不斷發(fā)展、完善的五行理論體系中,赤掛靠火,火由木生而被水克,這種相生相克的觀念進而對色彩調制與搭配產生了重要指導意義,如火克金對應赤與白的混合,赤多白少便形成了各類的紅色[1]。

(二)典型性特征:以人文倫常為核

隨著朝代的更迭,色彩以物為依托在思想觀念、宗教倫理、社會階級等因素的影響下深入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諸多方面,逐漸形成道德倫常與人文意義決定色彩客觀實在性的特征[2]。傳統(tǒng)色彩之赤也因多與崇明、敬神、尊禮、尚德、納吉、消災等內容相聯(lián)系而被賦予相應人文倫常的內核。如在五方正色觀念中,赤色同南方相對應,形成“南赤”的定式組合用于識別方位、分辨尊卑與陰陽。人們在祭祀活動中以鮮血祭拜神靈,賦予赤色以偉大、神秘之感。兩漢時期,赤被視為德色,儒家思想強化了色彩與社會倫理道德、封建等級的聯(lián)系,標準正色的赤色物象大多象征權力與尊貴。在民間,赤色多與褒義象征相關,如赤色兆氣與物品多寓有祥瑞之意;赤色多為傳統(tǒng)節(jié)慶活動的主色調,象征興旺、喜慶與歡樂;赤色臉譜或服飾常用來表現角色的熱情、忠勇、真純與賢明。此外,赤色在特定情境中也會體現出貶義象征,同災、傷、失、疾、怒等內容相聯(lián)系。六朝以后,紅同赤混用的現象日趨頻繁,唐宋之間,“紅”作為常用顏色詞逐漸開始代替“赤”,白話文運動后,單音顏色詞“赤”進一步傾向于向復音顏色詞“紅色”進行轉變[3]。在這段漫長的過程中,赤色在某些領域的運用得以保留并與時俱進,而紅色則承襲了部分赤色象征,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被賦予新的人文內涵。

(三)現代化探究:以自然科學為鑒

17世紀后半葉,英國科學家牛頓揭開了光色之謎,光、眼、物三者間的關系逐步構建起后牛頓時代西方色彩研究的核心與色彩實踐的基礎,出現了諸多基于物理學與化學研究色彩的方法[4]。近代以來,西方的色彩理念傳入中國,為研究傳統(tǒng)色彩的客觀屬性提供了新的角度與途徑。其中對赤色波長、色溫、色調的剖析從自然科學的角度揭示了赤色在本能層給人帶來迫近、炎熱、刺激、易疲勞感受的原理,進而在反思層易使人產生激動、興奮、緊張的情緒和外向、剛烈的印象。當代國內諸多藝術工作者在復興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語境下,探尋傳統(tǒng)色彩的自然五行之源、考究其人文倫常之核與用色技法以發(fā)掘東方色彩的經驗智慧,亦通過跨學科的方式參考自然科學領域的理念,研究傳統(tǒng)色彩貢獻于當今社會生活的途徑,尋找人文與科學之間的平衡點,促使傳統(tǒng)色彩更加開放、包容,更具有科學說服力,為傳統(tǒng)色彩的現代化應用增添了新機[5]。

二、赤色轉譯設計在影視動畫中的應用分析

“轉譯”的本義是指將一種語言以媒介形式翻譯成表意相同或相近的另外一種語言,轉譯中以轉換與表達為核心的方法如今已跨學科在諸多領域的研究之中得到運用。其中,色彩轉譯是指將色彩無形的人文意蘊、給人的感性意象等內容向有形的、能表達相應情感或意象的設計產物進行轉換,赤色轉譯設計便是以赤色為例,將傳統(tǒng)色彩的人文內涵轉換向適用于特定情境下表達相應情、意的設計產物。影視動畫作為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的藝術形式,隨著融媒體與數字技術的發(fā)展已成為當下傳統(tǒng)色彩借助轉譯設計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形式之一。以赤色為例對優(yōu)秀影視動畫作品中傳統(tǒng)色彩的轉譯設計進行分析,有助于發(fā)掘傳統(tǒng)色彩轉譯設計的有效途徑。

(一)《大戲登場》:赤色轉譯設計賦能視覺語言表現

2023年河南衛(wèi)視元宵奇妙游節(jié)目中的《大戲登場》講述了女孩在元宵節(jié)串門時被正在練習的戲班所吸引,不愿同母親回家吃元宵而是選擇留在戲班磨煉技藝,以期學有所成、登臺表演的故事。節(jié)目將傳統(tǒng)色彩之赤的人文意蘊融入具有現代風味的元宵節(jié)情境之中,實現了傳承與創(chuàng)新之間的和諧。節(jié)目開篇,女孩的母親身穿赤紅衛(wèi)衣、手提蓋有赤色方紙的元宵紙包,兩抹赤色在黃調古鎮(zhèn)場景中對觀眾的關注焦點進行引導,促使觀眾快速理解故事的開端。在藝術表現方面,赤色、黃色粒子以水墨形式揮灑交融,在“五行相生”說中,火可生土,火對應的“赤”與土對應的“黃”屬于相生的顏色,相生色搭配由此給人以和諧之感。在主次關系方面,火先于土的級別也使得赤色在黃調的環(huán)境中得以突出,襯托了被赤色所強調的人與物的中心地位——母親與女孩為情節(jié)的主角,赤衣男女青年為戲曲傳承的主體,而元宵則是節(jié)日的主角。在情感氛圍層面,人物的赤色衛(wèi)衣、背景中的赤色對聯(lián)、燈籠、掛布寓有納吉祈福之意,渲染了喜慶、歡樂的節(jié)日氛圍。在角色塑造方面,母親上衣的赤色較深,暗示了母親有魄力、直爽、外向的性格和身為長輩的地位。女孩上衣的赤色更為鮮明,體現了其倔強、活潑的性格和旺盛的生命力,隱喻新一代是戲曲藝術傳承、發(fā)揚的希望。在主題展現方面,象征物欲享樂的糖葫蘆從女孩手中滑落,赤梅迎寒而立,表現了大戲登場需藝精于勤的意旨。

(二)《霧山五行》:赤色轉譯設計賦能動畫角色形象

2020年由六道無魚工作室制作發(fā)布的網絡動畫片《霧山五行》,講述了主角聞人翊懸為尋救母之藥擅自開啟了巨闕神盾的封印,守護封印的麒麟以主角的親友為人質,要求主角尋回在封印開啟時走失的小麒麟,促使主角踏上尋回麒麟子之旅的故事。作品活用赤色對主角聞人翊懸進行設計,將傳統(tǒng)“五行”學說借助符合現代審美趣味的藝術性處理進行再現。在“意蘊提取”階段,設計者提煉出正氣、張揚中附帶些許痞性、直面挑戰(zhàn)的勇武等內容與赤色的人文意蘊相適配。在“意形轉換”階段,設計者依據提煉出的意蘊元素選定與赤色系產生關聯(lián)的設計元素的原型,并以其主次關系進行區(qū)分。如主角在火浣狀態(tài)下的形象以赤色火焰為主要的設計元素原型,以赤色飄帶為輔助的設計元素原型。赤對應的火可生土,隱喻了火行使者被土行使者尊重的關系,而火被水克,暗示了火行使者與水行使者間的糾葛沖突。常被視為火焰象征的赤也可直觀詮釋主角的火屬性能力,體現角色外向、張揚的性格。在“形意表達”階段,設計者從造型與色彩方面對動畫角色形象展開設計。如主角由深褐色粗線勾勒的發(fā)梢在火浣狀態(tài)下被赤色、金色的火焰代替,以凸顯不屈的戰(zhàn)意與爆發(fā)的力量。鳳尾般向后舒展的五條赤色飄帶不僅在形式上易于進行夸張的形變處理,還對角色愈挫愈勇、于險境中能夠爆發(fā)涅槃的力量進行隱喻。經過藝術化處理的赤色物象與角色一往無前之勇氣、剛柔并濟之靈氣、不屈不撓之正氣的精神面貌相輔相成,進而服務于作品“知行合一”的主題。

通過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我們將影視作品《大戲登場》中赤色轉譯設計賦能視覺語言表現的途徑與“符號轉譯模型”進行結合,可以提煉出赤色轉譯設計的核心途徑。進而結合動畫作品《霧山五行》中赤色轉譯設計賦能動畫角色形象設計的方式,歸納出運用赤色轉譯設計進行動畫角色形象設計的流程(如表1)。流程的第一階段需要設計者從多元的視角出發(fā),對角色的人文內涵進行解析,提煉出與赤色相適配的“意象符號”。接著在“意形轉換”階段,基于提煉出的意蘊選定在形式層面可與赤色系產生關聯(lián)的“中介符號”,對諸多“中介符號”的主次關系進行區(qū)分。之后在“形意表達”階段以“中介符號”為基礎,從造型與色彩方面設計具有藝術特征的、符合動畫需求的“藝術符號”,最終完成動畫角色的形象設計。

三、赤色轉譯設計在動畫角色形象設計中的應用實踐

原創(chuàng)動畫作品《山河表里》將隔太行山與黃河東西相望的山西與陜西擬作人型仙靈,講述了身為故友的兩靈在一次民間社火中重逢同游,并合力解決了社火中因妖魔而起的走水危機的故事。作品在設計陜西省擬人角色“陜”的角色形象時,以上述基于赤色轉譯設計進行動畫角色形象設計的流程為依據,通過“意蘊提取—意形轉換—形意表達”三個設計階段展開對角色形象的設計,以增強角色的視覺表現力,引起觀眾同角色的情感與文化共鳴(如圖1)。以下結合該角色對動畫角色形象設計中的色彩轉譯設計思路進行分析。

(一)意蘊提取:人文內涵向“意象符號”的提煉

動畫角色形象設計中的“意象符號”是指設計者對角色的人文內涵進行解析后提煉出的核心人文意蘊,即角色預期給觀眾帶來的核心情感印象、呈現的價值主張等內容。意蘊提取階段對動畫角色人文內涵的解析需要立足于角色的基本屬性,如角色的身份背景、角色的性格、角色在動畫故事中的定位和角色的表演特點;結合作品的整體基調,如作品所體現的主題、整體的情感氛圍和故事所處的世界觀;把握作品受眾的情感需求與審美選擇,如積極的價值取向、經典的文化符號;考量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與社會熱點事件的影響,如對社會正能量的呼吁、傳統(tǒng)復興的關注。以多元的視點關注文化的顯性特征,將其同傳統(tǒng)色彩的人文內涵相適配,有助于在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把握傳承相系的精神、情感、文化脈絡,在塑造兼具文化底蘊與個性魅力的角色的基礎上弘揚傳統(tǒng)色彩文化。

作品《山河表里》中的角色“陜”從上述角度出發(fā),選取傳統(tǒng)色彩中的赤色,通過方案的迭代篩選,從角色屬性中提取出熱情好客、豪爽慷慨的性格特質、誕生于民間社火盛典的煙火氣、參與共奏表演的主人公感、迎難而上的奮進感等內容同赤色相適配。在作品的整體基調中提取跨越時代的傳承感、和諧共進的氛圍、故事架空世界觀的玄幻感同赤色相適配。在受眾情感需求與審美選擇中提取故友重逢的喜悅與激動、陜地社火民俗活動的喜慶與歡樂同赤色相適配。在時代精神與社會事件中提取和諧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tǒng)文化復興的主旋律同赤色相適配。之后,作品借助氛圍參考圖、角色氣質參考圖、角色體型參考圖、裝飾元素參考圖等,初步對上述“意象符號”進行視覺化定調,為意形轉換階段奠定基礎。

(二)意形轉換:“意象符號”向“中介符號”的轉換

動畫角色形象設計中的“中介符號”是指設計者選取的能表現“意象符號”情感屬性的設計元素原型。在意形轉換階段,設計者需要基于“意象符號”與作品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選定在形式層面與傳統(tǒng)色彩產生關聯(lián)的“中介符號”,將無形之意轉換為有形的設計元素原型。在這個過程中,設計者需要保證選取的設計元素原型的情感屬性同“意象符號”基本一致,這就要求設計者密切關注受眾審美變化的趨勢,從同類作品或經典案例中積累一定的審美經驗,從當前受眾對物象的普遍性審美判斷出發(fā),減少設計轉譯的偏差。爾后,設計者需要區(qū)分諸多“中介符號”中的主次關系,對主要的設計元素原型進行強調,引導其成為觀眾的記憶點。

作品《山河表里》中的角色“陜”以前一階段提煉出的“意象符號”與陜西本土文化環(huán)境為依據,從赤色系物象給人的情感印象出發(fā),對“中介符號”進行選擇,并對符號整合后意蘊重塑的效果進行評估,調整形成角色形象最終的“中介符號”。陜西曾為十三個朝代的首都,角色“陜”從古都繁華的氛圍基調出發(fā),選取易使人感到光明與興盛之感的赤色神獸,由鳳凰涅槃而生的特性選取“赤鳳”作為主設計,隱喻陜地在日征月邁中的發(fā)展中不斷推陳出新的格局。作品以唐代《簪花仕女圖》中女子的發(fā)飾、給人帶來明麗熱情之感的赤發(fā)、象征“天下大明”的明光鎧、凸顯靈動柔美之感的赤色飄帶、仰韶文化中期的圓圈紋、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的水波紋等元素作為輔助,共同構成角色整體的“赤鳳”造型(如圖2)。

(三)形意表達:“中介符號”向“藝術符號”的轉換

動畫角色形象設計中的“藝術符號”是指設計者對“中介符號”進行造型與色彩方面的藝術性整合與設計,從而得到的能夠復現“意象符號”、滿足動畫需求、具備一定藝術特色的動畫角色形象。在形意表達階段對設計元素原型進行藝術性處理的過程中,傳統(tǒng)色彩所依附的客觀事物根據組合方式、所處情境的不同而具備差異化的情感屬性,故需要設計者確保“中介符號”整合之后的“藝術符號”能夠對原本的意蘊進行重塑,這便要求設計者在多種方案中進行嘗試,進而選擇對設計元素原型進行組合與藝術性設計的恰當方式。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也需要關注元素間的變化與統(tǒng)一、對稱與均衡、對比與調和、節(jié)奏與韻律、比例與尺度、齊一與參差,從而增強動畫形象的藝術特色。

1.造型設計

形意表達階段的造型設計是以“中介符號”的形態(tài)特征為基礎,以形式美感與動畫既定的美術風格為導向,對“藝術符號”的形體進行設計以傳達特定的意蘊,為傳統(tǒng)色彩在色彩設計中的藝術化呈現做鋪墊。作品《山河表里》中的“陜”取牡丹品格高雅的內涵同角色的赤發(fā)相搭配,以牡丹作為頭飾將紅色長發(fā)豎起,借此展現角色熱情外向而不粗莽、有“放浪形骸”的灑脫而不失原則與底線的高潔。在服飾設計中,作品將“赤鳳”的形象與明光甲相融合,吉祥與光明的積極象征相輔相成,進一步對角色積極的精神面貌進行表現,同時暗喻角色將在動畫情節(jié)的危急時刻帶來事件向好發(fā)展的轉機。在配飾設計中,作品將赤色飄帶的上部同白鳥相融合,寓有“百鳥朝鳳”之意,暗示“陜”與眾多角色間的良好關系;將明光甲的肩甲與牡丹、羽片相結合,在剛勁中加入柔韌之感,暗示角色具有以柔化剛的智慧與謀略;以羽紋融入角色的衣飾,在表現女性形體柔美的基礎上隱喻角色心懷鴻鵠之志。角色身側的舞獅以一對金環(huán)為肢體浮于半空之中,為角色增添帶有民俗風味的玄幻感。此外,角色“陜”保留了手中蘋果、裙甲、腰鼓等物象的部分寫實特征,如維持了裙甲、腰鼓的基礎結構而在細部融入圓圈紋與水波紋,將腰鼓所系的綢帶設置為半透明的紗材質,以促進觀眾基于現實原型的特征對角色文化的特征進行感知。之后,依據分鏡腳本對角色在場景中的景別、動作的規(guī)劃,初步預估上述“藝術符號”的動效具有實現的可行性且繪制工作量適中,其中角色的飄帶、與鱗甲相融合的鳳尾存在與特效結合從而提升視覺表現力的空間。

2.色彩設計

形意表達階段的色彩設計是設計者在造型設計的基礎上,對角色形象各部分的固有色進行設定,將傳統(tǒng)色彩藝術化地融入角色的配色之中,以增強角色的視覺表現力與生命力。一方面,中國傳統(tǒng)的五行學說在自然運轉與人文內涵方面賦予與五行相對應的五色相生或相勝的關聯(lián),為基于傳統(tǒng)色彩之赤的角色形象色彩設計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相生或相勝色在角色形象中的搭配可隱喻角色的性格、地位與命運。作品《山河表里》中的“陜”便以赤、黑相勝的沖突給人以視覺刺激,同時暗示角色曾經歷的坎坷與挫折;以赤、黃相生的和諧給人以安定之感,并對角色的友善進行隱喻。角色在整體配色中以赤黃、赤白為主,以赤黑為輔,寓有拼搏之奮勇、堅毅終可攻克險阻延續(xù)傳承之意。在角色的道具中,赤色飄帶象征了綿延的希望與不斷的羈絆,赤色腰鼓隱喻了“陜”對他人的鼓舞。另一方面,作品亦以西方色彩理論為依據,對色彩間的對比、協(xié)調、構成等內容進行設計。如角色發(fā)型的赤色具有較高的飽和度與明度,同頸部陰影與肩甲的低飽和度、低明度形成對比,引導觀眾對角色的面部進行關注,以凸顯角色的性格與精神狀態(tài)。在角色服飾的色彩設計中,作品以粉白漸變的衣裙與暗紫苑紅色的裙甲形成對比,表現女性形體柔美的同時暗喻“陜”豪爽外在之下細膩的內心,為故事情節(jié)中“陜”在處理社火中突發(fā)事件時的周全埋下伏筆。裙甲中的低調色占據了裙甲面積的70%以上,同時配以小面積中調色給人以厚重與力量感以穩(wěn)定角色的重心(如圖3)。之后,項目進一步對各元素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顏色標準進行設定,以便后續(xù)在動畫繪制的過程中進行顏色指定。此外,基于傳統(tǒng)色彩轉譯設計的動畫角色形象設計因題材、故事情節(jié)、應用領域等方面的多元化而呈現出差異化的特征,基于特定動畫角色形象設計的情境,探究有針對性的傳統(tǒng)色彩轉譯設計這一議題仍具有可廣泛拓展的研究空間。

四、結語

從“意象符號”到“中介符號”再到“藝術符號”的轉換劃定了形意轉譯過程中的關鍵節(jié)點,在不同節(jié)點把握傳統(tǒng)色彩相應的形意特征,賦能各“符號”的提取與轉換,有助于傳統(tǒng)色彩在動畫角色形象設計中意蘊與設計的轉譯。在國產動畫愈加重視角色才性、才情、才能、神韻和個體獨特生命力量的創(chuàng)作潮流中,以傳統(tǒng)色彩等民族文化、傳統(tǒng)文化作為創(chuàng)作的始源性資源,探索其與動畫角色形象設計、當代生活及審美的契合點,有益于打造特征突出、形神兼?zhèn)涞姆柣蜗?,在服務于動畫情?jié)與主題的基礎上,產生獨立于作品之外的人文內涵,激發(fā)更廣泛場域的文化共鳴。

參考文獻:

[1]彭得.中華五色[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261-265.

[2]蔣弘燁.在色彩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tǒng)色彩文化的思考——評《觀念之色:中國傳統(tǒng)色彩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2):2.

[3]吳建設.漢語基本顏色詞的進化階段與顏色范疇[J].古漢語研究,2012(1):10-17,95.

[4]帕斯圖羅.色彩列傳:紅色[M].張文敬,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3:173.

[5]黃仁達.中國顏色[M].上海:東方出版社,2013:6.

作者簡介:

李卓玲,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動畫與交互設計。

彭月橙,博士,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動畫與數字媒體藝術。

猜你喜歡
赤色
《女媧補天》之尋找五色石
赤色龍州
歌海(2021年4期)2021-11-07 12:43:12
一枚赤色郵票背后的歷史
赤色在中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與發(fā)展
藝術科技(2020年21期)2020-12-08 02:21:07
龜年鶴壽
寶藏(2019年9期)2019-09-25 06:56:38
赤色郵政戳記的發(fā)現與考證皖西烈士陵園管理處
以赤色恐怖來回答獸性的法西斯蒂
黨史文苑(2019年2期)2019-03-08 03:05:08
從赤色窺析中國傳統(tǒng)色彩在古建筑中的應用
藝術科技(2018年10期)2018-07-23 08:39:14
赤色郵政特征新論
中華蘇維埃赤色郵政袋
源流(2016年7期)2016-05-14 22:40:39
和政县| 西畴县| 济源市| 德昌县| 册亨县| 宝兴县| 驻马店市| 宝山区| 靖江市| 江安县| 漠河县| 阿坝县| 泗阳县| 永仁县| 铁岭县| 高要市| 靖宇县| 湖北省| 喀喇| 盱眙县| 铅山县| 岳阳市| 灌阳县| 合山市| 延安市| 榆林市| 井研县| 长垣县| 太湖县| 鄂伦春自治旗| 深圳市| 华安县| 华亭县| 临湘市| 伊金霍洛旗| 平利县| 漳平市| 临桂县| 德庆县| 汨罗市|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