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居住在小城鎮(zhèn)的三寶媽:生三寶后壓力很大,我想把7歲的雙胞胎女兒送入寄宿制學校,以減輕自己的負擔。身邊親戚的孩子們,身為中學生卻沒有對未來的規(guī)劃。問他,喜歡什么專業(yè)?哪座城市?以后要干什么工作?答案都是“不知道”。這些孩子家境不錯,平時也會去大城市旅游、參加夏令營,但是他們大多數(shù)空余時間都用來補課,只有考試成績才是大人最關(guān)心的。如果是大人和小孩坐在一起吃飯,孩子們幾乎是沉默的,不是玩手機,就是發(fā)呆。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怎么做才能培養(yǎng)好孩子呢?
莫莫:莫莫建議,首先盡量不要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寄宿。寄宿這種方式只是表面上解決了孩子玩手機的問題。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只關(guān)注成績,不在乎親密關(guān)系。很多壞因子通過外界的壓抑來控制,可能有一天,它反彈得很厲害。
寄宿制會拉遠孩子與父母的心靈距離。上了初中,孩子的心門就封閉起來了。對撫育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會從無話不談變成客客氣氣,禮貌又陌生。與之相反,小時候頑皮、常把父母惹生氣卻與父母建立親密關(guān)系的孩子,長大了優(yōu)秀、孝順。因為,孩子獲得了父母足夠的關(guān)注,釋放了很多的壓力,在離開父母上大學、工作后面對自由時,不容易變得沉淪。
其次,家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寒暑假把孩子們帶到大城市去生活一段時間。不是蜻蜓點水式的旅游或游學,是陪著孩子租房住一段時間。去幾個大學校園參觀,去圖書館聽講座,去菜場買菜,去大城市的培訓機構(gòu)上課,甚至跟著父母出差,去開開會、吃吃飯、看看大人的世界。
還有,建議家長多跟孩子聊一聊職場。帶孩子去跟不同職業(yè)的人吃吃飯、聊一聊,開闊眼界。
有孩子會問媽媽:為什么我們不能像A那樣住大別墅?為什么我不能像A生活在某個城市?媽媽很誠實地告訴他:這需要好幾代人的努力。父母的努力只能把你托舉到A爸爸出生時的起跑線。如果你足夠努力,你的孩子可以擁有A那樣的資源。
只要一代比一代好,就是底氣與尊嚴。這些真相與撞擊,會幫助孩子從青少年就認識社會,在高考后他不會有“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的感覺。
小城鎮(zhèn)的家長往往只能看到高考,只能把孩子托舉到高考。高考之前,孩子皆平等。高考之后,孩子才面對現(xiàn)實世界?,F(xiàn)實太殘酷,是讓孩子上大學后接受各種打臉與撞擊好呢?還是趁早一點點滲透給他好呢?建議選擇后者,有些事早些做,益大于弊。
在小地方,家長可以再走一步:借助各種資源,幫孩子認知更寬廣的世界。家長可能要賺錢養(yǎng)家糊口,又要照顧老小,忙得沒空學習。但是,我們要心存謙卑,經(jīng)常學習。不要一副“我什么都懂,我比你對”的家長嘴臉。在孩子面前,多一些平等的對話,問孩子“你情緒怎么樣?”“你心里開心嗎?”“你喜歡現(xiàn)階段的自己嗎?”多向孩子誠懇地發(fā)問,鼓勵他聊一聊感覺、心靈、夢想、未來。對自己認知之外的事情,保持謙卑、開放的態(tài)度。
家長要傳遞給孩子的是:我的知識和能力有限,我也有很多不懂的事情,但是我傳授給你的人生態(tài)度,會引導你走人生的路。即使那條路,我夠不到、理解不了,你也會遇到貴人,也會有福氣,萬事萬物會來幫助你。
如果做到這一步,無論你身在豪門還是寒門,無論你是大城市還是小城鎮(zhèn),你都可以養(yǎng)育出優(yōu)秀的孩子。
(專家支持:情感專欄作家耶雅億)
編輯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