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楊梅熟了,與單位同事前往采摘的我,巧遇了當小學老師的侄女。當時,她帶著一隊曬得鼻尖冒汗的小學生,窸窸窣窣地趕來楊梅林里,交代這趟體驗課的主旨。
只聽侄女提高聲音說:“如今,大家都對寫作文沒什么興趣了,這是為啥?”
一個學生接茬:“ChatGPT都這么強大了,給個題目,一兩分鐘它就幫你寫好了,我們費那個腦筋干什么?”
其余的孩子紛紛附和:“ChatGPT聰明著呢,你只要提示高矮胖瘦、脾氣如何,它就會幫你寫《我的媽媽》提示天氣、班里的比賽口號,它就會幫你寫《校運動會》;提示時間、地點,它就會幫你寫《采楊梅》。老師,我們?yōu)樯哆€要上作文課?”
侄女顯然有備而來,她已經(jīng)把ChatGPT幾分鐘內(nèi)自動生成的《采楊梅》打印了下來。她告訴孩子:“這是老師昨晚換了三組不同的關(guān)鍵詞生成的《采楊梅》,ChatGPT已經(jīng)拿出了它最大的本事。”
小家伙們紛紛傳看,先是艷羨不已,要知道,他們寫這么長的文章得抓耳撓腮40分鐘,然而, 再細讀幾遍,他們就笑起來了——老天, 為什么ChatGPT翻來覆去都是一些車轱轆話?為什么它寫得像好幾年前的工作總結(jié)?通篇看下來,它為什么像一個攢了一肚子經(jīng)驗、卻心如槁木的老人家?在它的文章中,楊梅都是紫紅的、酸甜的、多汁的,富含果酸、果膠與維生素C的,可是,抬頭一看,明明楊梅果實有紅有綠、有紫有黑,半紅的頗酸,紫紅的酸甜,熟到烏黑的已經(jīng)散發(fā)出一股酒味,招來了好多螞蟻。在楊梅林里采摘,誰說一定會“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隨時要閃避嚶嚶嗡嗡的蜜蜂和蟲子,一面采摘,一面還要摘些葉子,把楊梅蓋起來,要不,大大的日頭一曬,楊梅上的果刺就曬軟了,就不新鮮。有的孩子的胳膊被樹杈刮出血痕,疼得齜牙咧嘴。有的孩子咬一口楊梅,吃出半截蟲子來,驚恐得大叫一聲。小伙伴們疊羅漢去采高處的楊梅,充當?shù)鬃男∨侄照谝Ьo牙關(guān)忍受小伙伴的分量,猛地,被小伙伴往嘴里塞進一顆楊梅,一松勁兒,全倒了……
采楊梅,哪會像ChatGPT寫的那樣,一定是歌聲嘹亮的、滿懷喜悅的,是被果香迷醉的?不不不,汗水流到脖子里,是那么刺癢;蟲子差點飛到鼻孔里,猛打了一個噴嚏,果樹向陽面的楊梅甜得齁人,背陰面的楊梅酸得倒牙;趕走了結(jié)網(wǎng)的蜘蛛,才采下了乒乓球大的楊梅……采楊梅的過程并不舒適。然而,經(jīng)歷了這勞作的辛苦與掙扎,最后,大家坐在溪水邊,吹著清風,濯洗雙腿,將裝著楊梅的小籃子浸入水流中漂洗時,那神仙不換的愜意,才會那樣溫柔甜蜜地撞擊人心。
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之后,孩子們自會領會到,身為人類,文章如何寫得過ChatGPT。
(摘自《青年文摘》 明前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