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 卜 健
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移動對氣候產(chǎn)生重要影響,氣候又進一步影響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類活動。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移動影響全球氣候,進而對農(nóng)業(yè)、水資源等方面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影響。海洋運輸和航空等領域也需要了解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情況。因此,可以說氣壓帶和風帶對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了解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及變化,可以提高人們對自然環(huán)境的認識和應對能力,更好地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共生。高中地理中有關氣壓帶和風帶的知識理論性較強,對同學們的空間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好多同學對該部分內(nèi)容掌握得不是很好。下面主要介紹有關氣壓帶和風帶的學習技巧。
氣壓帶和風帶是地球大氣圈中的兩個重要概念,它們對于描述地球上的天氣和氣候變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氣壓帶是指地球大氣圈中分布著不同氣壓的區(qū)域。與氣壓帶相對應的是風帶,也就是在地球大氣圈中形成的不同性質(zhì)的大氣水平運動地帶。氣壓帶和風帶是密不可分的概念,通過研究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變化以及相互作用,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氣候的形成機制。
氣壓帶和風帶是大氣環(huán)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們了解全球氣候和天氣變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首先,氣壓帶的形成與太陽輻射、地球自轉和地形等因素有關。其次,風帶是在氣壓帶的基礎上,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等影響而形成的。赤道低壓帶和副熱帶高壓帶之間,形成東北信風帶和東南信風帶。在中高緯度,形成盛行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極地東風帶在北半球的風向是東北風,在南半球的風向是東南風。盛行西風帶在北半球的風向是西南風,在南半球的風向是西北風。風帶的方向其實可以根據(jù)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方向判斷。這里還有個簡單的技巧(也可以說是順口溜):除了盛行西風帶,北半球的風帶偏北,南半球的風帶偏南。例如,東北信風帶位于北半球,東南信風帶位于南半球。盛行西風帶的偏轉方向與半球的方向相反,如北半球為西南風,南半球為西北風。
同學們還需要注意的是,氣壓帶和風帶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季節(jié)等因素的改變,它們的位置、強度和范圍都會發(fā)生變化。
首先,氣壓帶會影響氣候。全球共分為7個氣壓帶,分別是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北半球)、極地高壓帶(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帶(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南半球)、極地高壓帶(南半球)??傮w上說,受低壓帶控制的區(qū)域,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較多,氣候濕潤,如熱帶雨林氣候就是在赤道低壓帶的控制下形成的。受高壓帶控制的區(qū)域,盛行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降水較少,氣候干燥。其中,暖高壓控制的區(qū)域(如副熱帶高壓帶),氣候炎熱干燥;冷高壓控制的區(qū)域(如極地高壓帶),氣候寒冷干燥。
其次,風帶也會影響氣候。風能使不同地區(qū)的熱量和水汽進行交換,因此對氣候產(chǎn)生重要影響。全球共分為6個風帶,分別是東北信風帶、盛行西風帶(北半球)、極地東風帶(北半球)、東南信風帶、盛行西風帶(南半球)、極地東風帶(南半球)。一般來說,從低緯度吹向高緯度的風,氣溫由高變低,水汽容易凝結,容易產(chǎn)生降水。從高緯度吹向低緯度的風,氣溫由低變高,不容易產(chǎn)生降水。從海洋吹向陸地的風,水汽較多,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風,水汽較少。例如,溫帶海洋性氣候就是在盛行西風帶的影響下形成的。
最后,氣壓帶和風帶的交替控制也會影響氣候。例如,地中海氣候就是在副熱帶高壓帶和盛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
地圖是學習地理的第二語言,在地理學習中,要在讀圖的基礎上學會填圖、繪圖,我們可以通過地圖了解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