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雪林
“這株梧桐,怕再也難得活了!”
人們走過禿梧桐下,總這樣惋惜地說。
這株梧桐,所生的地點,真有點奇怪。我們所住的房子,是分給兩家住的,這株梧桐,恰恰長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說是兩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階,雖僅有其一,由屋前到園外的路卻有兩條—一家走一條,梧桐生在兩路的中間,清蔭分蓋了兩家的草場,夜里下雨,瀟瀟淅淅打在桐葉上的雨聲,詩意也兩家分享。
不幸園里螞蟻過多,梧桐的枝干,為螞蟻所蝕,漸漸地不堅牢了。一夜雷雨,便將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樹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來,樹身上居然透出許多綠葉,團團附著樹端,看去好像是一棵棕櫚樹。
誰說這株梧桐不會再活呢?它現(xiàn)在長了新葉,或者更會長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復(fù)從前的美蔭了。
一陣風(fēng)過,葉兒又被劈下來。拾起一看,葉蒂已被嚙斷了三分之二—又是螞蟻干的好事。哦,可惡!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求生的志氣。
螞蟻又來了,風(fēng)又起了,好容易長得掌大的葉兒又飄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葉,整整地忙了一個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個夏天。
秋來,老柏和香橙還沉郁地綠著,別的樹卻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護定它青青的葉,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貯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風(fēng)如敗子,日夜在它耳畔絮聒?現(xiàn)在它的葉兒已去得差不多,園中減了蔥蘢的綠意,卻也添了蔚藍(lán)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為喜悅,上面沒有遮蔽,可以酣飲風(fēng)霜了。它們臉兒醉得楓葉般紅,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樹,在它們頭頂上瑟瑟地悲嘆。
大理菊東倒西傾,還掙扎著在荒草里開出紅艷的花。牽牛的蔓,早枯萎了,但還開花呢,可是比從前纖小。冷冷涼露中,泛滿淺紫嫩紅的小花,更覺嬌美可憐。還有從前種麝香連理花和鳳仙花的地里,有時也見幾朵殘花。秋風(fēng)里,時時有玉錢蝴蝶,翩翩飛來,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動。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兒的冷香里!
這時候,園里另外一株桐樹,葉兒已飛去大半,禿的梧桐,自然更是一無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樹干,兀立在慘淡的斜陽中。
“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們走過禿梧桐下,總是這樣惋惜似的說。
但是,我知道明年還有春天要來。
明年春天仍有螞蟻和風(fēng)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選自《小學(xué)生閱讀與寫作》2010年第12期,略有改動)
品讀
在寫作方法上,這篇文章有以下特點:一、托物言志。作者表現(xiàn)了梧桐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生命力,揭示了人生并不總是一帆風(fēng)順,面對困難與挫折,我們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二、欲揚先抑。作者一開始先極力描寫梧桐瀕臨枯死的狀態(tài),以及惡劣的環(huán)境,后面通過寫梧桐居然長出許多綠葉突出了作品的主題。三、側(cè)面襯托。如“老柏和香橙還沉郁地綠著”“年近古稀的老榆,護定它青青的葉”,但它們最終都禁不住西風(fēng)而“瑟瑟地悲嘆”,跟樂觀堅強的梧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四、運用類比。大理菊、牽牛花、連理花、鳳仙花都在冷冷涼露中頑強地活著,開出花朵來,顯示出生的力量,作者歌頌它們,其實也在歌頌梧桐,使得梧桐體現(xiàn)出來的頑強生命力有了普遍意義。五、首尾呼應(yīng)。文章以禿的梧桐在不同季節(jié)的變化為線索來組織材料,且首尾呼應(yīng)。開頭借路人發(fā)出的惋惜聲落筆(“這株梧桐,怕再也難得活了!”),結(jié)尾再次寫人們的惋惜(“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照應(yīng)開頭。但作者并未就此結(jié)束,一句“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給人們帶來了希望。
本欄目插圖:趙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