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望岳》的儒家文化意蘊

2023-11-07 09:57:11朱思蓉
語文天地 2023年7期
關(guān)鍵詞:望岳泰山杜甫

朱思蓉

《望岳》是歷代流傳的經(jīng)典作品。本文從泰山的文化意義、杜甫弘毅的君子人格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解讀此詩,向文本更深處探析。

一、泰山的文化意義

一般認(rèn)為,此詩作于736年(玄宗二十年)以后,杜甫于洛陽應(yīng)試不第,遂歸鄉(xiāng)里,后漫游各地,《望岳》即杜甫于山東多地漫游途中所作?!搬纷诜蛉绾?齊魯青未了?!遍_篇即點出詩人游覽之處為泰山,泰山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沉淀深厚,歷代君王會在太平盛世親臨泰山進行祭祀,以祈求國運昌盛、百姓安康,此種儀式被稱為封禪。封禪的主要作用除了君王為宣告自己之功業(yè)以外,《禮記》曾記載:“祭天則燔柴也,天謂日也;祭地,瘞者,祭月也?!?鄭玄注、孔穎達正義、呂友仁整理:《十三經(jīng)注疏叢書·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48頁)由此可知,《望岳》并非一般意義的游記詩,而是有著上古祭望山川之意的游記詩。杜甫當(dāng)然無意僭越,更無意妄擬王者望祭之禮,只因詩人在年少時親臨唐玄宗封禪泰山時的盛大儀仗,曾深受震撼,詩人再次瞻望泰岳,只為感受泰山之莊嚴(yán)神圣,以詩的形式延續(xù)望祭之禮的遺意。

杜甫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具有典型的“士”之品格。但此時李唐王朝逐漸式微,時王不懷天下、不望山川、不憐百姓,而士子心懷之望之憐之。究其根源,此為《詩經(jīng)》以來的傳統(tǒng),《王風(fēng)·黍離》“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程俊英、蔣見元著:《詩經(jīng)注析》中華書局2017,第210頁)心懷天下,憂國憂民,即為黍離之悲。杜甫此刻也經(jīng)歷著同樣的心境,杜甫落第以后對自身以及現(xiàn)實政治的迷茫,雖心中有弘毅之志,然現(xiàn)實卻無弘毅之徑?!搬纷诜蛉绾?”詩人初見泰山時被泰山之壯觀神奇所吸引,不自覺流露出艷羨之情,此句極其傳神,“夫”本身并無實際意義,但卻不可或缺,正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因此,“夫”字使此句獨出心裁。接下來開始正式寫泰山如何的壯觀,杜甫并未化用前人語言形容泰山,如謝靈運《泰山吟》:“岱宗秀維岳,崔崒刺云天?!倍抛用擂饤墏鹘y(tǒng)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而以距離之遠來烘托泰山之高,突出泰山地理位置的獨特性、與五岳其他山的最大異處究竟在何處。杜甫之作,在當(dāng)時并未受到關(guān)注,但后世學(xué)者對“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之句評價頗高,正如明代莫如忠曾說:“齊魯?shù)浇袂辔戳?題詩誰繼杜陵人?”

泰山為五岳之長、眾山之宗,于歷代王朝及君王而言,其代表國家之強大、江山之穩(wěn)固、百姓之安逸,登泰山以審視現(xiàn)實政治、宣揚本朝功績;登泰山于儒家詩人杜甫而言,有對照高尚的道德要求、審視自己的言行、不斷完善自己的重要作用。正如《易》所言:“觀我生,君子無咎。觀其生,君子無咎。”朱熹解為:“戒居此位得此占者,當(dāng)觀己所行,必其陽剛中正亦如是焉,則得無咎也……其戒辭略與五同,但以‘我’為‘其’,小有主賓之異耳?!碧┥接诖颂幤鸬焦┚訉徱曌约旱陌駱幼饔?。于詩人言之,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曾作詩歌云:“昔我游山東,憶戲東岳陽”。可見,在杜甫晚年困頓窮厄、深懼客死他鄉(xiāng)之時,曾回憶起自己平生之所志,最難忘記的、最先想起的只有泰山,因泰山于詩人有特殊的意義。杜甫游歷泰山,除了感慨泰山之壯麗外,還乞求泰山給予自己指點,追問自己何去何從,借此排遣心中的復(fù)雜情緒,試圖從此尋找自己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路徑。據(jù)當(dāng)代學(xué)者考證研究,杜甫少年時期曾親眼看到了玄宗封禪泰山時的壯觀儀仗,本次盛大的封禪儀式給少年杜甫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這也是引起杜甫出仕愿望的重要原因。初登泰山,報國之志與進士不第的矛盾在杜甫心中激蕩,但見泰山之巍峨遼闊,圣人的余跡仿佛還激蕩在齊魯大地之間,杜甫一掃進士不第的陰霾,滋生出萬丈的豪氣,“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此刻的杜甫雖前途迷惘,但堅定了登臨高峰、延續(xù)文脈的信念。

二、弘毅的君子人格

杜甫的遠祖為杜預(yù),祖父為杜審言,家族世守儒道,杜甫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2011年,第100頁)杜甫同樣具有弘毅的君子人格,對現(xiàn)實政治、百姓生活情況多有關(guān)注。杜甫是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代表詩人,其詩歌多反映現(xiàn)實政治情況,他的詩歌也被稱為“詩史”?!锻馈芬辉娍此茣鴮懺娙说翘┥街?實際上還暗含詩人對于現(xiàn)實政治的關(guān)心。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繪泰山之概貌,即一眼可望的泰山之壯美秀麗和高聳雄偉的形象,此句意在解釋上句“青未了”之原因。“造化”一詞常出現(xiàn)在古代詩文當(dāng)中,意謂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化育,《莊子·大宗師》曾曰:“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郭慶藩,《莊子集釋》,中華書局2013年,第232頁。)以“鐘”字賦予自然萬物以生命,寓神奇和秀麗于泰山,且唯此一山。隨著詩人邊行邊望,因泰山之高,有陽光處則曉,此為山之陽面;無陽光處則暗,此為山之陰面,是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但是詩人用一“割”字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賦予泰山以力量,突出泰山遮空蔽日之奇景,最終使靜之泰山獲得動之力量,本句看似寫泰山所形成的陰、陽差異,卻以泰山背后的自然之意創(chuàng)生出禮法奠基之事。因天下之義,首先奠基于陰陽造化,此乃古代人類生活的根基,原始典籍多有記載,如《尚書》有“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之說。據(jù)《莊子·田子方》記載:“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fā)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此句“所陳述的‘生萬物’‘物生焉’的內(nèi)在動力之源是‘沖氣為和’‘交通成和’的天地萬物自身固有的陰陽二氣?!?劉峰存,《“陰陽”“五行”的發(fā)生、演變與合流》,《意林文匯》,2020年第6期)回到現(xiàn)實政治,若宮室城池象征國家政治的基礎(chǔ)建設(shè),那么“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則意味著重新思考何為天下之義,這才是國家政治的基礎(chǔ)。當(dāng)城池頹壞、國家政治衰敗之時,回到黍稷的生長,此乃回到天下之義的本原、政治文明的開端。正如詩人后期經(jīng)歷過安史之亂后作詩感慨:“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痹娙艘琅f將目光聚集到山河草木之處。而此時的泰山雄渾壯闊,造化萬物,杜甫于此思接千載、神游八荒,感萬物生氣,嘆國運磅礴。

本詩題目雖為《望岳》,但詩人并非靜止不動地“望”,而是“邊行邊望,邊望邊向高處走”(丁高奎、陳喜敏,《浩歌望“東”岳,意氣還相傾——杜甫〈望岳〉研究綜述及教學(xué)建議》,《語文教學(xué)與研究》,2020年第5期)。“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庇晌⒅?以小見大,是詩人將視線集中于山中的云氣,因見云氣之壯闊而心生感慨,為之激蕩?!皼Q眥”意謂為了看夠而努力睜大眼睛,故感到眼眶似有決裂之感?!斗珠T集注杜工部詩》曰:“蓋‘決眥入歸鳥’則人目眥決裂入鳥之歸處,言所望之遠也?!?杜甫:《分門集注杜工部詩》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第1頁)此解緊密結(jié)合詩句闡釋詩意,但是未免流于表面。詩人表面寫自己為望鳥而極目望之,實際上此眼不光是詩人之眼,更是其心眼。泰山之景壯觀至極,景物多到令人眼花繚亂,作者之所以選擇書寫歸鳥,因鳥尚有歸處,而詩人卻不知何去何從,與“肅肅鴇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程俊英、蔣見元著:《詩經(jīng)注析》中華書局2017年,第346頁)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詩人之迷茫不僅僅是身無所安,還是心無所歸,與身無所安相比,心無所安更可悲。再觀“決眥”二字非常生動,體現(xiàn)了詩人被泰山云海之壯闊而吸引時的神態(tài)。歸鳥本為返林歸巢之鳥,本應(yīng)于薄暮之時返巢,此時歸鳥卻依舊停留于此,而詩人與歸鳥一樣依舊留戀此處,蘊藏著詩人對祖國山水、黎民百姓的惦念之情,更可見詩人高尚、弘毅的君子人格。

三、用行舍藏的達觀態(tài)度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傳統(tǒng)士人家族,是一個“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的特權(quán)世家。年少的杜甫碰上了最繁華的盛唐,彼時的他意氣風(fēng)發(fā),猶如一只驕傲的鳳凰,“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墻”,參加科舉期待入仕。正如《大學(xué)》所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入仕于士子來說,不光是提升個人修養(yǎng)之路徑,還是實現(xiàn)個人理想、改變國家現(xiàn)實狀況的必經(jīng)之路。杜甫的仕途并不順利,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杜甫自越歸東都舉進士卻慘遭落第,杜甫雖名落孫山卻依舊懷揣著昂揚意氣,“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此時的杜甫躊躇滿志,依舊懷抱出將入相的幻想,開始漫游各地,“忤下考功第,獨辭京尹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逼硗挥我蚤_眼界,以揚聲譽。

孔子自述其為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辈⑷缡窃u價顏回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圣賢即使處貧窶之境但不以其累心,于生存困境之中卻仍然能夠“弦歌不輟”和“不改其樂”,榮辱得失、窮達貴賤皆能圓融自通?!锻馈窞槎鸥M士落第、于齊趙漫游時所作,此時杜甫進士落第而內(nèi)心迷茫不知歸處,但用則行道于世,舍則藏道在身,杜甫依舊發(fā)出“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理想,這是作為儒士的杜甫所持有的堅定信念。“會”在杜詩中曾單獨出現(xiàn),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此字為唐人口語,多解為“一定要”,如果把“會當(dāng)”僅解作“應(yīng)當(dāng)”,既不夠準(zhǔn)確,又鮮有神奇之趣,應(yīng)解為“一定要”。由此可見,杜甫并不滿足登上山頂一覽壯闊之景的心情,還有無畏艱難、勇敢攀登高峰、俯視一切的決心和氣概,正如泰山藐視一切之氣勢,更表現(xiàn)出杜甫的思想和眼界。此句大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以小天下”之感。朱子解此句為“此言圣人之道大也……此言所處益高,則其視下益小,所見既大,則其小者不足以觀也。”(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2011年,第333頁)此時杜甫之心境與孔子之心境有相通之處,因人之眼界不斷突破,雖所行道路有驚險之處,但終以內(nèi)在超然忘我之境界來審視外物之動蕩、煩擾。

根據(j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biāo)準(zhǔn)(2017年版)》中關(guān)于文本解讀的要求,在欣賞《望岳》時,除了看到詩人的豪情壯志之外,更應(yīng)該欣賞詩人作為儒士所特有的文化精神,教師在教學(xué)中要有意引導(dǎo)學(xué)生深層探析詩歌背后的文化意蘊,繼承、實踐和弘揚儒家讀書進仕、修齊治平的思想,鼓勵學(xué)生在面對挫折時依然勇敢前行。

猜你喜歡
望岳泰山杜甫
杜甫寫《望岳》時登上泰山了嗎?——與張思橋先生商榷
中華詩詞(2023年10期)2023-02-06 06:02:48
泰山之行
《“望岳”香臺文創(chuàng)設(shè)計》
泰山日出
《登泰山記》的打開方式
杜甫改詩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2:42
望岳
中國自行車(2018年4期)2018-05-26 09:01:31
絕句
兒童繪本(2018年4期)2018-03-12 21:16:44
杜甫與五柳魚
团风县| 威海市| 灵川县| 枣庄市| 包头市| 临清市| 景宁| 常熟市| 赤水市| 林周县| 鲁甸县| 潼关县| 凌海市| 金门县| 宁国市| 安图县| 包头市| 岫岩| 靖边县| 兴安县| 成武县| 偏关县| 渝中区| 神池县| 偃师市| 广西| 泗洪县| 南充市| 普兰店市| 仁寿县| 太保市| 嘉兴市| 宣威市| 海兴县| 庆安县| 丰顺县| 仁化县| 南乐县| 扬中市| 顺义区| 萨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