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靜斌
在新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呈現新的特點,勞動教育從形式走向了實質。當然,勞動教育僅靠學校單方面的力量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需要家校雙方協同努力。
家校協同開展勞動教育是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方法,勞動教育在實踐過程中可能會面臨許多問題。
一、家校協同在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現狀
首先,唯成績論的思想在學校和社會中占主導地位,大部分教育活動都圍繞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展開。學校教育任務繁重,教學壓力更大,教育資源傾向于應試教育。因此,一些學校會占用學生的勞動時間來彌補教學進度,勞動教育成為了形式化的產物,質量大打折扣。
其次,許多小學生的家長屬于年輕的80后、90 后,他們自身很少參與勞動實踐。加之,“雞娃”學習內卷化現象嚴重,家長忽視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很少參與日常家務勞動,有些學生不懂得勞動、不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缺乏對普通勞動者的尊重。
最后,家長缺乏教育經驗,學校又缺乏指導,這是導致勞動教育問題存在的另一個原因。勞動教育的開展需要有專業(yè)的教學技巧,盡管家校協同教育可以為家庭教育確立目標和標準,但是家長并非專業(yè)教育從業(yè)者,缺乏教育經驗,往往在勞動教育過程中執(zhí)行過于生硬。
二、家校協同在勞動教育中的實踐對策
針對家校協同視域下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實施,家庭和學校之間要加強交流,明晰各方權責。
第一,家校達成教育共識,建立共育的一致態(tài)度。
教師和家長在進行勞動教育時,應該保持正確的教育態(tài)度,避免對學生過于嚴厲,以免引起他們對勞動教育的抵觸情緒。作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可以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靈感,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他們熱愛勞動和尊重勞動的意識。
第二,家校明確各自權責,促進學生勞動成長。
家庭和學校應明確各自的責任,并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來促進學生的勞動成長。在勞動教育中,學校應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并通過勞動體驗來深入理解勞動精神的偉大。由于家庭和學校環(huán)境的差異,家校協同教育中的勞動教育形式會有所不同。因此,家庭和學校應充分發(fā)揮各自的環(huán)境優(yōu)勢,相互補充,以提升勞動教育的質量。
第三,提高溝通效率,引導家庭勞動教育。
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學校需要專注于新時代的數字傳媒和智能控制等新興科技手段,構建一個共享且互聯互通的勞動教育數字資源平臺,以實現校內優(yōu)質勞動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這些數字平臺,實現家校溝通的時空融合。例如,學??梢越⑽⑿湃海處熆梢约磿r分配學生的勞動任務,家長也能立即反饋學生的勞動情況。
第四,開設勞動教育“行走課堂”,提倡親子共同參與。
要真正體現勞動的教育,還需要到廣闊的社會中去歷練。學??梢越M織學生到實踐基地進行研學,聯手校級家委會、社區(qū)街道、公園、敬老院等建立教育共同體,構建多元的校外勞動實踐基地,并將這些資源巧妙地融入學校課程,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開放性課程體系。
第五,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激發(fā)家校共育新動能。
學校采用創(chuàng)新的評價機制管理勞動教育,學生的評價既注重結果,也注重過程;對家長的評價既肯定表彰,又有引導指導。學??梢蚤_展一系列活動,如“勞動之星”爭章、家庭小能手等,通過這些活動激勵和引導評價。同時,還可以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勞動時長、勞動方式和勞動體驗等數據,并整理家長的反饋意見。通過這些數據和意見的分析,學校不斷改進勞動教育的方式,提高勞動教育的育人效果。
勞動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家庭和整個社會的重要任務。在勞動教育的推進中,我們需要牢記協同育人的大教育觀,在統籌各方資源和力量的同時,動員全社會支持和參與勞動教育,使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得以切實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