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廣州地區(qū)2021—2022年冬春季兒童螞蟻螫傷85例臨床分析

2023-11-10 11:16:10李軍李珮珊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23年10期
關(guān)鍵詞:皮疹皮質(zhì)激素粒細胞

李軍,李珮珊

螞蟻是一種社會性昆蟲,屬于昆蟲綱膜翅目蟻科,僅在我國華南地區(qū)已知種類就可達200種以上[1]。常見導致螫傷的螞蟻有黑螞蟻、小黃家蟻、紅火蟻、熱帶火蟻等,叮螫后常有局部過敏反應,嚴重者可致殘致死[2-4]。廣州位于華南沿海地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秋季螞蟻螫傷較為常見,冬春季相對少見。2021—2022年度冬春季節(jié),本院門診就診的螞蟻螫傷兒童患者較往年同期明顯增多,且目前相關(guān)臨床分析多為夏秋季病例的報道,因此,為了明確本輪非應季兒童螞蟻螫傷的相關(guān)特點,筆者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3月因螞蟻螫傷來院就診患兒的臨床資料,總結(jié)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納入2021年12月—2022年3月,因螞蟻螫傷就診于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皮膚科的患兒。診斷標準:①有明確螞蟻螫傷病史;②典型臨床表現(xiàn):螫傷處瘀點,周圍水腫性紅斑,可有水皰及丘疹、風團,局部常有刺癢和灼痛感,伴或不伴全身變態(tài)反應[5]。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年齡<18歲并能隨訪追蹤治愈信息者。排除標準: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或年齡≥18歲或不能隨訪追蹤治愈信息者。

1.2數(shù)據(jù)采集 收集患兒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過敏史、螫傷時間、螫傷地點、就診時間等;臨床資料包括:患兒的癥狀與體征、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治療情況、預后與轉(zhuǎn)歸等。

1.3治療評估 治愈標準:①典型皮疹消退;②無局部刺癢和灼痛感;③無全身變態(tài)反應。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病例特征(性別、年齡、螫傷時間及地點、就診時間、過敏史)、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治療措施、轉(zhuǎn)歸與預后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病程與各影響因素關(guān)系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著性水平設定為0.05。

2 結(jié)果

2.1一般情況 本研究共納入螞蟻螫傷患兒85例,其中男50例,女35例;年齡9個月~9歲,平均(4.87±1.55)歲,<1歲患者1例;2021年12月、2022年1月、2月、3月廣州市月均最高氣溫分別為(21.16±3.87)℃、(19.68±3.67)℃、(16.25±4.44)℃和(26.26±2.94)℃;螞蟻螫傷發(fā)生在12月者48例,1月者20例,2月者5例,3月者12例;螫傷時間:6時—12時18例,12時—18時54例,18時—21時11例;21時—24時2例;螫傷地點以公園、草叢、樹林、小區(qū)綠地等區(qū)域為主;就診時間在螫傷后當天~10 d,90.59%在螫傷5 d內(nèi)就診;2例既往曾有螞蟻叮螫史;10例患兒為易過敏體質(zhì),余否認過敏史。

2.2臨床資料

2.2.1癥狀與體征 85例患者中,3例可見全身散發(fā)丘疹或風團樣皮疹;另1例全身皮膚潮紅、顏面腫脹、呼吸困難、氣促;78例(91.76%)伴有瘙癢;59例(69.41%)伴有疼痛;85例均有局部紅腫(圖1a),64例(75.29%)有水皰(圖1b),其中13例為大皰(圖1c);總計皮疹數(shù)為142處,足踝及足部73處,下肢50處,手部10處,上肢8處,軀干1處;46例僅1處皮疹,其他病例為2~5處皮疹。

2.2.2輔助檢查 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異常21例,其中白細胞升高20例(23.53%),最高值17.10× 109/L,白細胞降低1例(1.18%),4.70×109/L;21例(24.71%)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增高,16例(18.82%)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40例(47.06%)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增高,27例(31.76%)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10例患兒進行生化指標檢查,其中1例輕度低鉀(3.28 mmol/L),其他未見異常。10例患兒進行凝血功能檢查,均未見異常。10例患兒進行心電圖檢查,其中2例竇性心動過速,其他未見異常。

2.3治療方法

2.3.1局部治療 螫傷處予以堿性液體(5%~10%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糠酸莫米松乳膏或鹵米松乳膏)。水皰及破損處常規(guī)換藥處理,外用抗生素(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

2.3.2系統(tǒng)治療 62例口服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71例口服甲潑尼龍片;11例出現(xiàn)白細胞計數(shù)≥12.0×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0%、皮膚破損及膿性分泌物,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或阿奇霉素;1例出現(xiàn)全身癥狀患兒,予腎上腺素、糖皮質(zhì)激素等治療,同時行心電監(jiān)護,吸氧,保持氣道通暢。

2.4轉(zhuǎn)歸與預后 85例患兒,1例在急診留觀室治療后,癥狀好轉(zhuǎn),門診隨診治療痊愈;其他患兒均門診就診治愈。本組病例預后良好,病程約5~17 d,將病程(y)與各影響因素(年齡x1、性別x2、發(fā)病時間x3、螫傷皮疹數(shù)目x4、是否伴有水皰x5、白細胞計數(shù)x6、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x7、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x8、是否口服糖皮質(zhì)激素及計量x9、是否繼發(fā)感染x10、病程平均氣溫x11)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建立模型方程y=6.31+2.67x10+0.55x4,回歸方程顯著性檢驗F=14.42(P<0.01);變量x10、x4的偏回歸系數(shù)顯著性檢驗t值分別為4.19(P<0.01)、2.41(P<0.05),其余變量均被剔除(P>0.05)。

3 討論

螞蟻在我國南方分布廣,種類多,加上近年來紅火蟻等新物種入侵,故螞蟻螫傷在南方地區(qū)較常見[1,6],兒童被螫傷比成人更常見。由于螞蟻種類、叮螫程度及個人體質(zhì)的差異,臨床表現(xiàn)輕重不一,少數(shù)可并發(fā)局部感染,重者可危及生命[7-9]。

2021—2022年度冬春季,本院門診確診的螞蟻螫傷的患兒較往年明顯增多,可能與本年度的暖冬氣候有關(guān)。男性患兒較多,3~7歲年齡段占比達88.24%。叮螫基本發(fā)生在戶外,發(fā)生時段多為下午。由此推測叮螫發(fā)生與患兒戶外游玩和螞蟻活動度有關(guān)。54.12%的患兒僅見1處叮螫皮疹(其他患兒2~5處皮疹),叮螫最多發(fā)生于足踝及足部。這說明了冬季螞蟻活動相對不活躍,未發(fā)生蟻群大規(guī)模攻擊現(xiàn)象。12.94%繼發(fā)局部感染,常與患兒易搔抓致皮膚破損有關(guān)。非應季的螫傷通常嚴重程度較夏秋季低,這可能反映了螞蟻毒液的季節(jié)性差異。全身變態(tài)反應少見,可能因為首次叮螫,也可能與冬季螞蟻毒液的生物堿及蛋白變應原含量較低有關(guān)[10-11]。4例有全身變態(tài)反應者中,僅1例追問到既往有被螞蟻叮螫病史,其他病例可能與首次叮螫反應小,易被忽視有關(guān),也可能與其他昆蟲叮螫引起交叉反應有關(guān)[12]。

本組病例中,僅部分患兒可見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增高,1例輕度低鉀,其他各生化指標、凝血功能、心電圖未見異常,提示非應季螞蟻叮螫對全身特別是臟器功能影響小,主要還是表現(xiàn)為皮膚過敏反應。本次觀察中發(fā)現(xiàn)螫傷皮疹數(shù)目多及繼發(fā)感染會使病程延長,提示對于螫傷的兒童,盡快脫離螞蟻接觸及防治繼發(fā)感染更為重要;同時也發(fā)現(xiàn)年齡、性別、發(fā)病時間、是否伴有水皰、白細胞計數(shù)、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是否口服糖皮質(zhì)激素、病程中平均氣溫等因素對病程影響不大,結(jié)果對臨床工作有一定指導意義,但需要更嚴格的臨床對照試驗進一步驗證。

亞熱帶地區(qū),即使冬春季仍有螞蟻螫傷的小高峰,但相對夏季來說,總體病情較輕。較小面積局部反應可局部外用止癢劑及中低效價糖皮質(zhì)激素,必要時口服抗組胺藥物治療。大面積局部反應可口服抗組胺藥和局部外用高效價糖皮質(zhì)激素,有嚴重傾向可給予單劑或短期潑尼松口服以減輕反應。并發(fā)局部感染可口服抗生素。出現(xiàn)全身性變態(tài)反應,必要時可靜脈用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13]。鑒于在冬春季螞蟻螫傷也可能有少數(shù)并發(fā)感染及嚴重病例出現(xiàn),家長及患兒仍需注意加強防護,進入公園、草叢、樹林等植被多的地方要注意暴露部位如手、足部位的保護,不觸碰、踩踏螞蟻及蟻巢。被叮螫后,立刻脫離該環(huán)境,使用堿性溶液或清水沖洗傷口,及時就診,防止感染。

猜你喜歡
皮疹皮質(zhì)激素粒細胞
經(jīng)方治療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發(fā)熱案1則
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治療腎病綜合征的研究進展
糖皮質(zhì)激素聯(lián)合特布他林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臨床效果觀察
多功能便攜式皮疹觀察尺的研制
護理學報(2017年12期)2017-12-05 13:07:59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生發(fā)Ⅰ號聯(lián)合局部注射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斑禿患者禿眉的臨床觀察
組合抗結(jié)核藥物致過敏性皮疹32例臨床分析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的治療進展
誤診為嗜酸粒細胞增多癥1例分析
糖皮質(zhì)激素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妊娠合并ITP的臨床觀察
盈江县| 岢岚县| 松滋市| 民乐县| 余干县| 曲沃县| 嘉义县| 和政县| 黎川县| 克东县| 德格县| 沿河| 新乡县| 阿尔山市| 赫章县| 睢宁县| 岳阳市| 阳高县| 东平县| 东山县| 乐陵市| 南靖县| 卓资县| 建湖县| 安庆市| 普兰店市| 四子王旗| 边坝县| 资兴市| 磴口县| 龙山县| 南京市| 阿拉善右旗| 涿州市| 六枝特区| 嘉定区| 南丹县| 轮台县| 海城市| 阳高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