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慧
小時候,我常常穿著紅花大棉襖,踏一雙絲絨小棉靴,有模有樣地挎著喜慶的帆布包,手中攥著張紅色的鈔票,便覺得自己握住了整個世界。無論風多么大,溫度多么低,我總是按捺住激動的心情,興沖沖地向超市跑去。
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貨架間,充斥著兒時的歡聲笑語,收銀員阿姨拉出飲料箱,不厭其煩地為我報著價格,順便輕敲正在冥思苦想的我的腦袋,笑道:“人小鬼大!”有時我沒帶夠錢,收銀員阿姨豪邁地一揮手:“沒事,下次補齊就好!”我連聲道謝,第二天馬上補足錢款。
在小超市里,時間過得非常快,一晃就天色沉沉,街上也有了一絲涼意。密密的樹葉間,蒼老的路燈出其不意地閃爍起來,然后在夜里長久地亮著。
另一種消磨時光的方式是去菜市場,賣菜的人熱情叫賣,買菜的人絡繹不絕。小小的我蹦蹦跳跳,左看看右看看,總有無窮無盡的好奇。我總在母親買肉時看攤主剁骨頭。刀一上一下,發(fā)出“砰砰”的巨響,刀落下時,我總會不由自主地眨眼,錯過攤主剁骨頭的精彩瞬間。這可把我為難壞了,我用手撐住眼皮,試圖讓它無法動彈,可眼皮往往輕巧地從指間滑走,再迅速地眨一眨。
我還覺得肉攤上的電風扇很有趣,好奇地問:“為什么要系一條紅帶子呢?”母親隨口答道:“為了趕走蒼蠅?!蔽覅s不認可這個答案。那條如火焰般在空中“燃燒”的紅帶子,一定是為了讓菜市場更暖和一點兒而存在的。
我最喜歡去豆腐攤。一大塊雪白的嫩豆腐安靜地趴在那兒,輕輕一碰就全身顫抖,著實可愛。老板用刀一劃,一撥,一鏟,稱重、報價后用塑料袋裹住手,抓起秤上仍不安分地抖動的豆腐,再拎著袋子的兩個提手向前一兜,雪白如玉的豆腐就乖乖地窩在袋子里,等待買家把自己帶走。我一直驚嘆于老板切豆腐的高超技藝。他翻來覆去地倒騰著豆腐,一塊塊豆腐方方正正,沒有絲毫損傷,宛如魔術一般。正因為如此,每次隨母親去菜市場,我總要問:“今天去不去豆腐攤?”
時光的腳步匆匆而去,但只要在外面看見路燈亮了,就知道要回家了。社區(qū)的快速發(fā)展席卷了小超市,收銀員阿姨每日推著裝滿商品的小推車穿梭于高大的貨架之間,盡管比以前更加忙碌,她每次見到我時依舊會笑著摸摸我的頭。菜市場改造升級,攤主們把營生搬進了購物環(huán)境更好的生鮮店,不大的店面足以滿足大部分買菜人的需要。
長大后,我漸漸不想去外面了,常常在桌前枯坐,等待陽光亮起又暗淡。偶爾出去,看著陌生的景色漸漸變得熟悉,不禁感慨萬千,時間仍舊流逝,沒有誰能阻止。
好在路燈照常亮了起來,飛蟲們依舊一擁而上,影子也開始跟隨人們的腳步。
回家的路,并沒有變。
(責任編輯/李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