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招君,謝寶華*,梁燾茂,王豐雨,鐘森林
(1.廣州粵有研礦物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651;2.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fā)研究所,廣東 廣州 510651;3.稀有金屬分離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651)
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和科技進步,作為“戰(zhàn)略金屬”的鈦因其密度小、熔點高、耐腐蝕等特性,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國民經(jīng)濟各個領域。自然界中鈦資源主要以鈦鐵礦和金紅石形式存在,其中鈦鐵礦是最主要的含鈦礦物之一,全球儲量占整個鈦儲量的93%以上。鈦鐵礦屬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礦物,晶體少見,常呈不規(guī)則粒狀、鱗片狀、片狀等,鈦鐵礦化學成分為FeTiO3,含TiO252.66%,是提取鈦和二氧化鈦最主要的礦物原料[1-4]。
鈦鐵礦比重大,具有弱磁性和導電性,工業(yè)上對于鈦鐵礦的分選一般采用重選、磁選、電選、浮選等單一或多種工藝聯(lián)合進行。浮選是利用礦物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來選分礦石的一種方法,也是回收鈦鐵礦的有效手段,其中浮選用捕收劑起著關鍵作用。目前對鈦鐵礦浮選捕收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油酸、羥肟酸等為代表的捕收劑方面。捕收劑對礦物浮選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鈦鐵礦浮選的捕收劑主要以MOH 為代表的脂肪酸皂類為主,該類捕收劑來源廣泛,成本較低,但也因此存在成分不穩(wěn)定、性質變化、分選效果不穩(wěn)定的問題。
油酸(Oleic Acid,OA)化學式為C18H34O2,是一種不飽和Omega-9 脂肪酸,其中浮選用油酸鈉由油酸加NaOH 皂化制得,是由憎水基和親水基兩部分構成的化合物,有優(yōu)良的乳化力、滲透力和去污力,在溫水中有良好溶解性,常用作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礦業(yè)方面廣泛應用于氧化礦物的浮選,對鈦鐵礦具有良好的捕收性能。
苯甲羥肟酸(Benzohydroxamic Acid,BHA)結構通式為RC(O)NHOH,是由苯甲酸甲酯與鹽酸羥胺反應得到。在水溶液中由于羥基氫與肟基氫能產(chǎn)生氫離子,因此BHA 的水溶液具有弱酸性。研究表明,BHA 可以浮選錫石、黑白鎢礦、鈦鐵礦等金屬氧化礦[5-6],但關于OA 及BHA 與鈦鐵礦的作用機理研究較少。筆者從鈦鐵礦界面性質研究出發(fā),通過單礦物浮選、捕收劑吸附量、電位及接觸角測定對比分析了OA 及BHA 對鈦鐵礦浮選性能影響的差異,對新型捕收劑研發(fā)及應用有指導意義。
制備鈦鐵礦單礦物的原礦樣為攀鋼集團礦業(yè)公司密地選鈦廠微礦浮選鈦精礦,經(jīng)顯微鏡下人工挑選得到鈦鐵礦單礦物。采用X 衍射分析及顯微鏡檢測,發(fā)現(xiàn)單礦物中含有少量的榍石、鈦磁鐵礦和輝石,掃描圖像如圖1 所示,其純度約為98.37%,多元素分析見表1。
表1 鈦鐵礦的主要化學成分Table 1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ilmenite %
圖1 鈦鐵礦MLA 掃描圖像Fig.1 MLA scanning images of ilmenite
造成單礦物純度達不到100%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鈦鐵礦(Ilmenite)與榍石(Titanite)、綠泥石(Chlorite)、普通輝石(Augite)連生,其顆??p隙可見充填網(wǎng)脈狀榍石、綠泥石(見圖2(a)),鈦鐵礦與斜長石(Plagioclase)連生(如圖2(b))。
圖2 鈦鐵礦掃描電鏡BSE 圖像Fig.2 BSE images of ilmenite sample
1.2.1 單礦物浮選
單礦物浮選試驗采用XFG-76 型掛槽浮選機,主軸轉速為2 000 r/min,容量為40 mL。礦樣采用-74 μm 鈦鐵礦。
為確定浮選的最佳pH 值,單礦物浮選試驗每次取鈦鐵礦4 g,加適量去離子水至設定液面,充分攪拌使其分散,用NaOH 和H2SO4調節(jié)浮選礦漿pH 值。然后加入一定量油酸或苯甲羥肟酸,再攪拌3 min。充氣,刮泡。對泡沫和尾礦進行烘干,稱重,計算鈦鐵礦回收率。
其次,在最佳pH 下,開展了浮選藥劑用量試驗,捕收劑OA 與BHA 濃度范圍選擇100~350 mg/L。
1.2.2 吸附量測定
每次取1.0 g 鈦鐵礦礦樣放入離心管中,加入40 mL 去離子水,在78HW-3 恒溫磁力攪拌器上攪拌2 min,用NaOH 和H2SO4調節(jié)pH 值,加入OA或BHA 攪拌3 min 后,將離心管置于GL-20G-II 型冷凍離心機中高速離心,離心后取離心管上清液進行紅外光譜測定。測定使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Nicolet Is 50),在500~4 000 cm-1范圍記錄FTIR光譜,表征捕收劑與礦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1.2.3 Zeta 電位測定
采用瑪瑙研磨將礦樣磨細,通過篩分最終得到小于4 μm 的試驗礦樣,每次試驗取25 mg 置于燒杯中,加入40 mL 去離子水,按單礦物浮選試驗最佳條件加藥調漿,用磁力攪拌器攪拌5 min 后取樣在Zeta Plus 型Zeta 分析儀上進行礦物表面ζ 電位測量。共11 組試驗,每個試驗測量3 次,取平均值。
1.2.4 接觸角測定
采用CA200 自動型光學接觸角測量儀測定OA、BHA 分別與鈦鐵礦作用前后的接觸角的變化,通過計算機軟件模擬得出接觸角近似數(shù)值。
當捕收劑OA、BHA 用量都在200 mg/L 時,進行不同pH 值下鈦鐵礦浮選試驗,研究pH 值對鈦鐵礦浮選的影響,尋找最佳pH 值,結果如圖3 所示。試驗結果顯示,當pH 值小于5 時,隨著pH 值逐漸增大,OA、BHA 對鈦鐵礦回收率逐漸增大;當pH值大于5 時,隨著pH 值逐漸增大,OA、BHA 對鈦鐵礦回收率逐漸減小,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確定最佳pH值為5.0。結果表明,相同pH 條件下,BHA 浮選鈦鐵礦略優(yōu)于OA。
圖3 pH 值對鈦鐵礦回收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pH value on ilmenite recovery
將OA 和BHA 浮選溶液pH 值控制在5.0,在不同捕收劑濃度條件下進行捕收劑用量浮選試驗,結果如圖4 所示。由圖4 可知,捕收劑OA 與BHA 濃度為100~200 mg/L 時,隨著捕收劑濃度增大,鈦鐵礦回收率迅速增大,當捕收劑濃度在200~250 mg/L 時,出現(xiàn)相對較為平緩的曲線,但是當捕收劑濃度大于250 mg/L 后,隨著捕收劑濃度增大,鈦鐵礦回收率開始下降。綜合考慮回收率和藥劑用量,確定OA 和BHA 最佳用量為200 mg/L,回收率分別達84.33%和87.56%。結果表明,BHA 在相同捕收劑用量下,浮選鈦精礦回收率高于OA。
圖4 捕收劑濃度對回收率的影響Fig.4 Effect of collector concentration on recovery
捕收劑OA、BHA 與鈦鐵礦作用前后紅外光譜如圖5 所示。由圖5 可知,經(jīng)BHA 捕收劑作用后,鈦鐵礦的紅外光譜發(fā)生明顯變化,出現(xiàn)新的吸收峰。在鈦鐵礦與BHA 作用后的紅外光譜中,1 644 cm-1處的吸收峰為苯環(huán)的特征,1 753 cm-1處的峰為C=O 伸縮振動吸收峰,3 478 cm-1處的峰是BHA中N-H 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在水中,BHA 捕收劑在鈦鐵礦表面發(fā)生了化學吸附,與Ti4+發(fā)生絡合作用生成四元或五元螯合環(huán)化合物,其中五元螯合環(huán)化合物最穩(wěn)定[1,7-9],烴基疏水,從而使鈦鐵礦上浮,作用過程中以化學吸附為主,同時也存在物理吸附。
圖5 鈦鐵礦與捕收劑作用前后的紅外光譜Fig.5 IR spectra of ilmenite before and after interaction with collectors
而鈦鐵礦與OA 反應后,在2 928 cm-1和2 851 cm-1分別出現(xiàn)了油酸鈉中飽和烴CH2的反對稱和對稱伸縮振動峰,在1 639、1 512、1 403 cm-1處出現(xiàn)新特征峰,油酸鈉-COOH 中的氧原子與鈦鐵礦表面的Ti3+或Fe2+形成化學鍵,從而化學吸附在礦物表面[10]。
礦漿溶液中礦物表面電性的變化主要是由于礦物表面離子在水中與極性水分子相互作用,發(fā)生溶解、解離或者吸附溶液中的某種離子所引起的。礦物表面與不同藥劑作用時的吸附不同,會引起礦物表面的電性差異[11]。對吸附前后動電位的變化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捕收劑在礦物表面的吸附行為,鈦鐵礦表面的動電位以及OA、BHA 吸附之后的動電位變化如圖6 所示。
圖6 捕收劑與鈦鐵礦作用前后的電位Fig.6 Potential of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llector and ilmenite
在弱酸性和弱堿性環(huán)境中鈦鐵礦表面活躍離子主要為鈦、鐵離子。加入OA 與BHA 之后,鈦鐵礦表面的動電位均發(fā)生負移,說明捕收劑在鈦鐵礦表面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吸附,捕收劑的加入使鈦鐵礦表面ζ 電位向負移動,從移動距離可以說明BHA 相較于OA 在鈦鐵礦表面的吸附量增多,容易捕收鈦鐵礦[12]。從圖6 可以看出,在整個試驗pH 范圍內,鈦鐵礦在較強酸性水溶液中顯示正電,在堿性水溶液中顯示負電,這是由于鈦鐵礦在強酸性溶液溶解生成Ti4+、Ti(OH)3+、Ti(OH)22+、Ti(OH)3+和Fe3+、Fe2+等離子使溶液帶正電;在等電點附近,鈦鐵礦表面吸附Ti(OH)4、Fe(OH)+、Fe(OH)3-等離子使溶液不顯示電性;堿性溶液中鈦鐵礦表面吸附TiO32-、Fe(OH)3-等離子使溶液帶負電。
加入表面活性物質,使分散于水中的礦物顆粒包裹在表面活性劑膠束中,提高礦物表面的疏水性可以使礦物更傾向于與表面活性劑結合,更容易被包裹。采用接觸角測量儀測定油酸、苯甲羥肟酸分別與鈦鐵礦作用前后的接觸角,用以說明油酸、苯甲羥肟酸與鈦鐵礦作用前后疏水性強弱,結果如圖7 所示,圖中所注釋的角度越大,則固體表面越是親水性的,即液體較易潤濕固體,表示潤濕性越好;注釋角度越小,則固體表面越是疏水性的,即液體不容易潤濕固體,容易在表面上移動。結果表明,沒有加入捕收劑時、加入油酸時和加入苯甲羥肟酸時鈦鐵礦的接觸角分別為130°、84°和66°,可以看出油酸和苯甲羥肟酸與鈦鐵礦作用后,所測的角度逐漸減小,疏水性增強,說明苯甲羥肟酸與鈦鐵礦作用后疏水性更強,更有利于浮選,這與前面浮選試驗結果一致。
圖7 不同條件下鈦鐵礦的接觸角Fig.7 Contact angles of ilmenit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1)當?shù)V漿pH 值為5.0,濃度為200 mg/L 時,捕收劑油酸和苯甲羥肟酸具有良好的技術經(jīng)濟性,鈦鐵礦的回收率分別達到84.33%和87.56%。
2)通過紅外光譜測定可以說明油酸、苯甲羥肟酸在礦漿中均與鈦鐵礦表面發(fā)生了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以化學吸附為主,油酸與苯甲羥肟酸分別在鈦鐵礦表面與Ti4+發(fā)生絡合作用形成三元、四元或五元螯合環(huán)化合物。
3)油酸、苯甲羥肟酸分別與鈦鐵礦作用后其表面ζ 電位向負移動,相較于油酸,苯甲羥肟酸移動幅度更大,說明其在鈦鐵礦表面的吸附量更多,更容易捕收鈦鐵礦。
4)油酸和苯甲羥肟酸與單礦物鈦鐵礦分別作用后礦物表面疏水性增強,有利于鈦鐵礦浮選,且苯甲羥肟酸的疏水性能優(yōu)于油酸。
綜上所述,通過單礦物對比試驗闡明了油酸和苯甲羥肟酸與鈦鐵礦作用后浮選性能的差異:苯甲羥肟酸與鈦鐵礦作用后捕收效果明顯,疏水性增加,更有利于鈦鐵礦的浮選,新型鈦鐵礦捕收劑的研發(fā)主要以增加碳鏈長度或改變疏水基結構為主,對于新型捕收劑的研發(fā)具有指導意義,為研發(fā)新型藥劑奠定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