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娟 山東省東營市第一中學 苑忠國 山東省東營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中生面對著多元思潮影響,如何構建高中思想政治課,實現(xiàn)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學生態(tài),已經(jīng)成為高中教育不可忽視的問題?;诖耍疚膹乃颊n程、課程思政兩個角度討論高中思想政治課建設路徑,認為教師思政水平、課程體系、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總結等對思想政治課建設都有直接影響。這也意味著提高教師在這些方面的工作水平,才能構建良好的高中思想政治課體系,為高中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提供根本保障。
高中階段和小學、初中不同,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情感、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進入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職業(yè)觀等形成的關鍵時期。同時,高中生即將面臨高考,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擁有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和正確的職業(yè)觀念。因此,在此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他們形成科學完整的“四觀”。高中思想政治課建設就是為此而服務的,該項工作能夠將所有資源進行整合利用,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將高中思想政治有關的概念、理論內化,從而形成良好的家國情懷、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等品質和能力。
核心原則 首先,一直以來,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并沒有得到教學管理者的充分重視,其地位遠遠不如數(shù)理化等主要學科,如此便造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對落后,不利于學生的思想成長。因此,必須將思想政治課融入高中課程體系的核心當中,這是確保課程思政核心位置、提升思政課地位的根本前提。其次,在素質教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大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要明確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根本任務,要將家國情懷、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等能力和品質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目標。
融合原則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各學科的教育不再是單打獨斗,而是需要彼此融合,這是社會需要綜合型人才所決定的。因此,思政課的建設過程必須要形成融合意識:需要將其他學科融合進來,形成課程思政建設氛圍;要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合進來,增加思想政治課教學素材,提高思政課的親和力;要將職業(yè)觀念、心理健康、創(chuàng)新意識等思想融合進來,保證學生的多元發(fā)展;要將社會時政新聞、熱點新聞融合進來,從而做到案例教學。
系統(tǒng)原則 高中思政課貫穿高中階段,所以需要對思政課進行科學設計,這樣才能符合知識學習的規(guī)律和思想成長的規(guī)律,切不可一蹴而就。換言之,高中思想政治課建設必須要系統(tǒng)化,要由易到難,形成縝密的知識點。同時,教師要想方設法地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思政知識結構,既能提高學生思政學習的效率,也能夠讓學生將概念、理論等轉化為自身能力。以部編版思想政治必修一為例,教材安排的知識順序和構成是“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社會主義以及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非常縝密的知識體系。
數(shù)字原則 在信息時代,人們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需要對接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將數(shù)字化教學融合進來。首先,要積極地建立思想政治數(shù)字校本教材,目的是將本地思政元素、思政資源融入其中,提升思政課程的親和力。同時,借助數(shù)字校本教材也能夠有效地將思政教師、其他學科教師、社會領域代表、教育專家等集合起來,共同圍繞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想碰撞,不斷推陳出新,保證思想政治課建設動態(tài)化、科學化。其次,要在思政課程中推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這將有利于高中思政課打破時空限制,讓高中思政課可以走向課下、走進社會,利于實理結合,確保學生將思政概念和理論內化。
高中政治課建設必須要抓住教師、課程體系、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總結六大關鍵點,綜合權衡,認真設計,保證六個維度緊密咬合,共同組成良好的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彼此推動的思想政治課發(fā)展機制。如此,讓高中生在思政課以及其他學科學習當中,都可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師資建設水平 首先,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師資力量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2020 年教育部發(fā)布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教師需要根據(jù)專業(yè)特點、學科特點,將包含家國情懷、政治認同、法律道德、傳統(tǒng)文化、人文素養(yǎng)的思政素材融合進來,要保證各個學科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高中階段必須要認真分析課程思政,積極地打好提前量,培養(yǎng)廣大教師課程思政意識,構建出良好的思想政治學習氛圍。其次,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其他學科教師都應具備良好的思想教育能力?!傲⒌隆敝傅氖墙處熥陨硪械滦校朴谝陨碜鲃t,擔當學生學習的模范;教師需要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學生明白品德的重要性,讓學生的品德意識樹立起來。只有如此“立德”,才能保證“樹人”這一目標得以達成。高中思想政治課是“立德樹人”的學科,意識形態(tài)教育屬性十分強烈,其內容比較抽象,概念眾多、理論深奧,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為了保證學生能夠理解這些概念、理論,并且將它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抓住教師師資建設這一環(huán)節(jié),積極投入更多精力。主要是培養(yǎng)專業(yè)的思政教師,同時鑒于課程思政建設之需要,培養(yǎng)各學科教師的思想教育意識,確保思政課程、課程思政雙管齊下。最后,要形成系統(tǒng)的培訓方案,提高思想政治教師以及其他學科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意識。高中教學管理人員要善于憑借地方及中央的各類學研活動來促進專業(yè)思政教師和其他學科教師的溝通、交互,一同來構建課程思政建設體系,既能讓專業(yè)思想政治教師成為其他學科教師思想政治學習的引領者,也能夠讓專業(yè)思政教師廣泛接觸其他學科教師,借鑒他人的思想政治教學經(jīng)驗,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
做好課程體系設計 從宏觀層面來看,需要形成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兩個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前者要以統(tǒng)一思想政治教材為核心;后者要以學科知識教學為核心,有機滲透思想政治教育?;诖?,為了提升思政課程的親和力,思政教師要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職業(y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學,有效促進學生思政理論的內化,形成良好的家國情懷、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等能力和品質。以部編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為例,思政教師需要結合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將“何心隱”的有關介紹融入其中。何心隱是明朝人,放棄原本非常具有前途的仕途,轉而投身到顏鈞門下,積極推廣“無父無君非弒父弒君”以及“會統(tǒng)天下”的觀點,他的諸多觀點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屬于空想社會主義,但與空想社會主義如出一轍。通過引入這樣的案例,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空想社會主義不僅存在于國外,在中國古代同樣存在具有這樣思想的人。如此可以避免學生總是推崇國外學術的現(xiàn)象,使學生形成文化自信。由此可見,課程體系設計必須要著眼于宏觀、微觀兩個層面,要以宏觀視角來審視,以微觀視角來調整,確保思想政治課具有相應的教育作用,為培養(yǎng)具有文化自信、思想抱負的人才做出積極貢獻。
明確思政教學目標 高中思政課建設必須要將教學目標作為重點,否則目標不明會讓教師失去參考、失去方向,進而導致思政教育進入形式化怪圈?,F(xiàn)階段思政教學的目標可以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其中,知識目標是基礎,能力目標是主體,情感目標則是上層建筑,三者是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的關系。一是知識目標。主要是將每一章節(jié)知識點(概念、理論)作為重點,需要學生充分理解概念和理論內涵。例如,在“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教學中,學生要理解社會主義之所以能救中國的原因是“社會主義是人民的選擇”。之前康有為、孫中山等仁人志士都在想各種辦法救中國,然而都失敗了。只有將共產主義作為理想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迎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因為中國共產黨將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己任,將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為目標,很好地凝聚人心,團結了大部分力量。二是能力目標。運用思政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去解決一些矛盾,包括人際關系矛盾、家庭矛盾等;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是用哲學觀點看待事情,通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進而分辨出偽善;創(chuàng)新能力,包括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觀點等。三是情感目標。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家國情懷、政治認同、法治意識,使其形成良好的社會情感,讓其建立社會責任感,這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最高目標。這也說明,思想政治課建設當中,若是將思政教學目標定位于多拿分,那么思想政治課的方向就錯了,和我國新一輪教育改革的目標背道而馳。
創(chuàng)新思政教學方法 思政課涉及大量的概念、理論,所以整個教學過程容易陷入刻板的怪圈。高中生也常常因為思政課過于呆板而不愿聽課,對教學內容有抵觸情緒。故而,高中思政課要實現(xiàn)“提質增效”必須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屬于不二法門。具體而言,教師要根據(jù)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學生學情、教學大綱等,采用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提高學生思想政治學習體驗。一是情境教學法。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時,播放《覺醒年代》中的相關片段,使學生深切領會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原因。二是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強來、強起來”時,融入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全民脫貧、太空站等相關內容,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讓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帶領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原因,進而使他們對黨形成政治認同。三是討論教學法。帶領學生討論時政、熱點新聞,分析其中的內涵,洞悉其中的關系,由此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養(yǎng)成關心國家、關心社會的良好習慣。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再將翻轉課堂等融入教學,可以進一步打破課堂時空限制,讓思政課堂向生活、向社會當中延伸,保證學生有效理解思政理論,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豐富思政教學手段 所謂“教學手段”,指的是互聯(lián)網(wǎng)、自媒體、教材(統(tǒng)一教材與校本教材)、教具、單位等,教學手段越豐富,越利于構建出具有親和力的思政課堂,可以讓學生多元學習需求得到滿足。一是互聯(lián)網(wǎng)。主要包括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可以搜集諸多學習資料,利于拓展學習;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可以實現(xiàn)慕課學習,讓名校名師資源得到科學利用。二是自媒體。包括快手、抖音、知乎等自媒體平臺,可以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提供一個相對開放的空間,保證學生思想政治學習可以有效延伸到社會當中。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了解到如今社會群眾在文化需求上的特點,進而結合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對我國基層社會文化狀態(tài)形成評價。三是教材。包括統(tǒng)一教材和校本教材,二者要組合應用,如此才能保證教材當中的知識與本地文化等融合起來,為課程思政、思政課程雙管齊下提供支持。四是教具。包括投影儀、智慧課堂等,這些都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有利于師生交互。教師有必要積極學習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讓思政課堂獲得足夠的技術支持。五是單位。指的是高中學校之外的文化單位、社會教育單位等,通過與這類單位合作,努力地提升高中思政課的社會性,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提供資源保障。
及時完成教學總結 高中思想政治課必須要重視教學總結工作,因為它是承上啟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師發(fā)現(xiàn)自身教學、學生學習二者問題的關鍵,是保證下一步教學獲得科學調整的前提。基于此,教師需要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分析學情,了解學生學習效果,分析影響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因素,進而不斷改善自身教學,提高思政教學質量。教學總結環(huán)節(jié)也要將學生納入其中,廣開言路,讓學生說出自身學習感受,這樣更利于教師了解教學效果。同時,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做到“立德樹人”,積極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善于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以便于動態(tài)了解學生,完善教學方案。總而言之,教學總結、學情分析緊密關聯(lián),教師要統(tǒng)籌安排,力爭通過信息化管理,保證二者都得以動態(tài)完成。
總之,社會需要綜合型人才,國家需要思想先進、能力出眾、品質高潔的人才,所以高中階段需要積極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學水平,務必要形成科學縝密的思想政治課系統(tǒng)。在具體建設過程中,需要抓住師資、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工具、教學總結等方面,全盤統(tǒng)籌,認真分析,讓所有資源得到合理化利用,最終實現(xiàn)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核心素養(yǎng),即良好的家國情懷、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等能力和品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