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正式開課,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進行太空科普授課。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夢天實驗艙內(nèi)授課。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次太空課堂上有趣的太空實驗吧。
圖1 天宮課堂開課(圖/新華社)
朱楊柱取出一支蠟燭,桂海潮劃燃火柴點燃它。與地面上蠟燭的明亮、錐形火焰相比,空間站中燃燒的蠟燭火焰呈藍色,形狀近似球形。朱楊柱輕輕轉(zhuǎn)動蠟燭,火焰的形狀幾乎不變。
原理一起學(xué):
在空間站,微重力環(huán)境幾乎消除了浮力對流,燃燒后的氣體向各個方向運動的趨勢相同,因此不管蠟燭的方向朝向哪里,火焰都近似球形。
在地面,由于重力作用,燃燒后的熱氣上升,冷氣下降,形成了浮力對流,因此,蠟燭的火焰呈錐形。
此外,在空間站里,燃燒對流十分微弱,氧氣的補充不如地面及時,因此蠟燭的燃燒不如地面充分,火焰的溫度更低。
朱楊柱用水袋擠出一個水球,桂海潮用普通的乒乓球拍擊打,水球沒被彈出,反而粘在了球拍表面。朱楊柱拿出“秘密武器”——在軌運動時擦汗的干毛巾,將毛巾包在球拍表面,再一揮拍,水球變成了“乒乓球”。接著,朱楊柱和桂海潮各持一拍,你來我往地開始了“乒乓球”友誼賽。比賽結(jié)束后,朱楊柱還一口把“乒乓球”吞了下去。
原理一起學(xué):
水在太空中因為表面張力變成了球形。毛巾的表面布滿了疏水的微絨毛,有很好的疏水性能,水與其接觸時可以輕松滑落,不會被吸收,因此“乒乓球”可以被彈出去。
圖2 奇妙“乒乓球”實驗(圖/新華社)
圖3 動量守恒實驗(圖/新華社)
朱楊柱和桂海潮給夢天氣閘艙艙門貼上一米見方的標(biāo)準網(wǎng)格布,進行動量守恒實驗。只見兩位“太空老師”分別演示了兩個同樣大的鋼球撞擊、小球撞大球以及大球撞小球所產(chǎn)生的不同效果。
原理一起學(xué):
當(dāng)兩個同樣大的鋼球進行“動碰靜”時,根據(jù)動量守恒,可以計算得出兩個球“互換”了速度;當(dāng)“小碰大”時,可以計算得出小球進行反方向運動,大球以較慢的速度向前運動;當(dāng)“大碰小”時,可以計算得出大球的運動速度和方向不變,小球以更快的速度向前運動。
桂海潮拿出一個陀螺,這個陀螺可以縱向旋轉(zhuǎn),兩側(cè)均有握柄。飄在空中的桂海潮先握住靜止的陀螺,左右手交替抬高、放下,軀體并沒有變化,而當(dāng)朱楊柱讓陀螺快速轉(zhuǎn)動起來后,再做出同樣動作的桂海潮,身體明顯出現(xiàn)了轉(zhuǎn)動。
原理一起學(xué):
陀螺快速自轉(zhuǎn),產(chǎn)生了角動量,再改變它的方向時,角動量會發(fā)生顯著的變化。陀螺與航天員的手產(chǎn)生了反作用力學(xué),從而讓航天員輕松地轉(zhuǎn)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