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珊珊
1993年初,我的長子出生,父母遠道趕來紐約,在白皚皚的雪景里,迎接家中的第一個外孫。數(shù)月之后,父親余光中寫了《抱孫》一詩,讓我感而動之的,不僅是他獲孫之喜,還有他在詩中帶出我降世的情景:宛如從前,島城的古屋/一巷蟬聲,半窗樹影/就這么抱著,搖著/搖著,抱著/另一個初胎的嬰兒,你母親。
就這樣,一個男嬰誕生,在我初為人母之際,不僅讓我貼身抱住滿懷的生之奧妙,也讓我品嘗了三十五年前另一對父母所歷經(jīng)的那一片心境。讀罷此詩,熱淚盈眶之際,我驀然醒悟,一種看似清淡的關(guān)系,背后其實有著怎樣的記憶。而一種關(guān)系似乎總要和其他的關(guān)系相互印證,才能看得清明透徹。
所謂清淡的關(guān)系,其實也只是自我赴美求學(xué)以后。初到堪薩斯州讀書,狂熱于西方中世紀、文藝復(fù)興、塞尚與畢加索的藝術(shù)史之余,只能偶在圖書館的中文報刊上與父親神交一番——但即使這樣也是奢侈的。例外是在赴美翌年,父母相偕來美,探望在美的三個女兒。去密歇根看了佩珊后,我們即和幼珊四人一車從俄勒岡“長征”至加州的一號公路。自從兩地相隔后,和父母團聚的日子總共不超半年,而和父親的就更少了。家書總由母親執(zhí)筆,報告身邊大小事務(wù);而通越洋電話時,也總是母親接聽居多。然而每教我哽咽不能自已的,總是接獲父親手書時。在他那一筆不茍的手跡之后,是平時難以察覺的感情,似乎他的大喜大怒,全濃縮到他的文字之中了。
初識父親的人,少有不驚訝的。在他浩瀚詩文中顯現(xiàn)的魂魄,儼然是一氣吞山河、聲震天地的七英尺之軀。及至眼前,儒雅的外表、含蓄的言行,叫人難以置信這五英尺剛過的身材后,翻躍著現(xiàn)代文學(xué)中的巨風(fēng)大浪。但將近一甲子的創(chuàng)作力和想象力,又讓人不得不驚詫于那兩道粗眉及鏡片后,確實閃爍著一代文豪的智慧之光。許多朋友就曾向我表示:“你父親實在不像他的文章!”至少他假想成真的一個女婿就這么認為——我的先生即戲稱他為“小巨人”。父親那種外斂而內(nèi)溢的個性中,似乎隱藏了一座冰封的火山,仿佛只有在筆端紙面引爆才安全。
然而能和書中的父親相互印證的一件事,就是父親坐在駕駛盤后面時,那時常覺得他像披著盔甲沖鋒的武士,不然就是開著八缸跑車呼嘯來去的選手。這倒不是說父親開車像那些玩命之徒,而是他手中握的是方向盤而不是筆時,似乎憑借的更是一種本能,呼之即出而不再有束縛。
我們四姊妹小的時候,父親在坐鎮(zhèn)書房與奔波課堂之余,常與我們戲耍、講故事。愛倫·坡的恐怖故事在父親講來格外悚然,他總挑在晚上,將周圍的電燈關(guān)掉——在日式老屋陰影暗角的烘托下,父親對細節(jié)不厭其煩地交代,語氣聲調(diào)的掌握,遣詞用字的講究,氣氛已夠幽魅詭異的了。而講到高潮,他往往將手電筒往臉上一照,在尖叫聲四起時,聽者講者都過足了癮。他也常在夏夜我們做功課時,屏息站在我們桌前的窗外陰森而笑,等我們不知所以抬頭尖叫時,即拊掌大笑。這方面,父親有似頑童。
1971年,父親應(yīng)美國丹佛寺鐘學(xué)院之聘而前往教書。那一年是他較為悠閑的一年,遠離臺北,教職又輕,十分滿足了我們對父親角色的需求。那一年,我十三歲,剛上初中,在離家十分鐘的一所公立中學(xué)注了冊。自此,每天早上即由父親開車送往。在那十分鐘之內(nèi),我們通常扭開收音機,從披頭士、瓊·貝茲一直聽到鮑勃·迪倫?;嘏_灣后,父親力倡搖滾樂,原因不僅在其動人心弦的節(jié)奏,更在其現(xiàn)代詩般的歌詞。
西出丹佛城的“陽關(guān)”,回到臺北故居后,似乎一切又走上往日的軌道,上學(xué)的上學(xué),上班的上班。父親又開始陷入身兼數(shù)職的日子:從教授、詩人、評審、譯者、兒子到丈夫。而“父親”在眾人瓜分下,變得只有好幾分之一。我常想,一個人要在創(chuàng)作上有所成就,總要在家人和自我間權(quán)衡輕重。在父親數(shù)十本的著作后,是他必須關(guān)起門來,將自己摒于一切人聲電視機車應(yīng)酬之外,像閉關(guān)入定,犧牲無數(shù)的“人情”,才能進入自我,進入一切創(chuàng)作的半昏迷狀態(tài)。
父親寫作時,既不一煙在口,也不一杯在手,憑借的全是他異常豐富而活躍的腦細胞。然而追在他身后永無了斷的稿債、演講、評審、開會,也常教父親咬牙切齒,當桌而捶。有時在全無防范下,他在書房里的驚人一拍,常使我們姊妹心為之一跳。只聽見他在房中叫道:“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永遠有找不完的人!”然而他從不當面推辭,寧可罵過之后又為人作序去也。習(xí)慣之后,我們也覺得好笑。
父親幾乎每天都伏案至深夜一兩點,寫畢即睡,從沒聽說他患過失眠,也沒見過他晚起。而他的睡姿有如臥倒的立正,仰面朝天、頭枕中央,雙臂規(guī)規(guī)矩矩地放在兩側(cè),被角掖在下頦,有如一個四平八穩(wěn)的對稱字。我們姊妹常覺這實在不可思議,卻從來沒有問過母親覺得如何。
父親在香港中文大學(xué)執(zhí)教的那十多年,我們?nèi)易≡诖髮W(xué)的宿舍里。宿舍背山面海,每天伴我們?nèi)朊叩氖峭侣陡凵系臑囦?,七仙嶺下的漁燈,而人間的煙火似乎都遠遠隱遁在山下了。我們姊妹當時漸近青少年的尾巴,雖仍青澀稚嫩,但在餐桌上有時竟能加入父母的談話。我們當時對中外文學(xué)都極為傾心,也略涉一二,偶爾也提些問題、表示看法,當和父親不謀而合時,即心中暗喜。與此同時的是訪客的精彩有趣,常吸引著我如磁石般定坐其間,聆聽一席席拋球般的妙喻,或一段段深而博的高論。然而在我如一塊海綿,將觸角怒伸、感官張開而飽吸之際,隱隱,幾乎自己也無所覺的,是有某種不安、某種焦慮,覺得這種幸福是一只漏網(wǎng),網(wǎng)不住時間這種細沙,在其無孔不入的剎那,一切將如流星般逝去。
而在我長大成人,遠到異國開辟另一片疆土后,常覺從前恍若隔世,眼前既無一景可溯以往,亦無一人能接起少時。不但先生是在新大陸相識的,一雙子女更是在新大陸出生的。生命變得有如電影的蒙太奇,跳接得太快太離奇,從一片景色過渡到另一片,從一群相識銜接到另一群時,這之間是如何一環(huán)環(huán)相連扣的呢?有何必然的脈絡(luò)、有何永恒的道理可循嗎?而在追溯到起點,在極度思念那遠方的一事一物而無以聊慰時,我拿起了父親的詩集。在以前忽略的那一字一行間,我步入了時光的隧道,在撲面而來的潮思海緒里,我不但走過從前的自己,還走入一個偉大的靈魂,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記憶。那是從舊大陸南遷而來的最后一批候鳥,帶著史前的記憶,在季候風(fēng)轉(zhuǎn)向而回不去的島嶼,一住就是一輩子。好在,今風(fēng)勢已緩,候鳥不但紛紛探首,亦個別上路,只有一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惘然。其實,于殷勤回歸之際,這片島嶼已成了他們的第二故鄉(xiāng),無論有形的、無形的都已根植在這塊土地上,成為照眼的地標。
我在父親的詩文中,找到這種失魂的囈語,一種移居他鄉(xiāng)的無奈。然而在鉛字中反映出來的,卻漸由無奈而接受而投入,追昔撫今,成為另一種鄉(xiāng)愁。而我,如今不也在新大陸上思念那海島的人與物、我的童年嗎?只不過物換星移,中間差了一代罷了。我仿佛隨時可以回去,卻又不能真正地回到過去。于是,我有些了然,有些傷痛,又有些釋然,像我父親一樣。畢竟,宇宙的定律是不輕易改變的,而血,總是從上游流到下游。
(摘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余光中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