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十五夜①望月寄杜郎中②
[唐]王 建
中庭③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④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注釋】
①十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的夜晚。
②杜郎中:名杜元穎,郎中是官名。
③中庭:庭院之中。
④盡:全,都。
【大意】
庭院中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寒鴉,清冷的露水無聲地打濕了桂花。今夜月光明亮人人都抬頭仰望,不知道這茫茫的秋思落在了誰家呢?
【點(diǎn)評】
這首詩是詩人在中秋夜望月時(shí)所作的。詩的前兩句寫中秋夜特有的月下美景,渲染出一幅清冷幽寂的月夜圖畫;后兩句才落回“月”字,由望月帶出綿綿情思,卻并不直說,而是以一個(gè)余韻悠長的結(jié)尾表現(xiàn)月下懷遠(yuǎn)的心緒,給人以無限遐想。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約830),許州(今河南省許昌市)人,唐代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他擅長寫七言歌行的樂府詩,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著有《王司馬集》等。
(摘自《給孩子讀的古詩詞 清麗婉約》,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