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蒙 陳姝
20世紀50年代劉蒙與父母合影
盡管父親去世已經30多年,但是我從未覺得父親已經離開了我們,他的骨灰撒在巍峨險峻的太行山、蒼莽遼闊的淮海大地、依山傍水的山城重慶等曾經戰(zhàn)斗生活過的地方,撒在與他血肉相連的人民群眾中。
父親曾經說過:“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題上‘中國布爾什維克劉伯承之墓12個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榮?!睍r隔80多年,我再讀這段話時,深切感受到父親心中對黨的一片赤誠之心,對共產主義的一片忠貞之情。他給了我人生奮斗的無限動力。
我父親1892年出生在重慶開州區(qū)一個貧苦的家庭,幼年喪父,他主動承擔起家庭重擔,以干農活和擔煤為生。雖家境貧寒,但他學習成績卻十分優(yōu)異,是參加最后一屆科舉考試并且榜上有名的晚清秀才。父親在革命潮流的影響下,青年時代就萌發(fā)了富國強兵、拯救民眾于水火的思想。
1911年,父親參加了辛亥革命,正式投身于革命隊伍之中,又參加了護國、護法戰(zhàn)爭。1916年3月,在攻克豐都縣城時,他的右眼不幸中彈,從此落下了終身殘疾。父親右眼中彈后,需要手術,醫(yī)生認為眼部神經分布很密,非常敏感,如果不用麻藥的話,根本無法忍受疼痛。然而為了保護腦神經,不影響工作,父親拒絕使用麻藥。在手術中,父親一聲不吭,忍受著巨大的疼痛,他怕自己昏過去,默默地數著醫(yī)生手術中劃刀的次數,直到數到72刀后手術才完成。父親超人的毅力讓我難以想象。
1923年秋,父親與共產黨員吳玉章等人結識,接觸到馬克思列寧主義,他深刻意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把中國引向光明,并于1926年5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北伐戰(zhàn)爭打響后,由于父親熟知川軍情況,他被國民黨中央任命為負責四川軍事工作的中央特派員,參與組織發(fā)動了瀘(州)順(慶)起義,為共產黨的武裝斗爭史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回首父親的革命生涯,他是一位出生入死的軍人,身上11處負傷,9處重傷,是一個真正被子彈打了一身的人。在后來的大大小小的戰(zhàn)斗中,父親雖然只有一只眼睛有視力,但每次都是親臨前線,和指揮員們一起部署作戰(zhàn)。
在父親的戎馬一生中,令我感慨的還有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指揮的許多重大戰(zhàn)役。其中,1947年6月,我父親與時任中原軍區(qū)、第二野戰(zhàn)軍政治委員鄧小平一起,率領10萬大軍渡過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直插國民黨統(tǒng)治的心腹地區(qū),留下了“劉鄧大軍”的傳說。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黨中央提出要建設一支現代化、正規(guī)化的國防軍。在新形勢面前,父親毫不計較名利,他辭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職務,主動向中央提出去辦軍校的建議,主張“治軍必先治校”,要培養(yǎng)軍事干部。
劉伯承在軍事學院辦公室工作
1951年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在南京成立,父親擔任院長兼政治委員。在南京軍事學院工作期間,父親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大聲朗讀俄文。早飯后,就開始緊張的工作。晚間,他總是靜靜地一個人在書房里度過,工作非常認真。他寫的教案總是一改再改,先用鉛筆,再用紅筆,最后用毛筆改,一直改到滿意為止。有一次,他工作太認真,書房里燈線燒著了也不知曉,依然全神貫注地批改文件,最后是別人發(fā)現了,趕快跑進去把他拉了出來。
父親是一個生活很有規(guī)律、做事特別認真的人,不管春夏秋冬,他很少參加娛樂活動,幾乎把休息時間都用在學習和工作上了。他不辭勞苦,親自組織并動手翻譯教材,親自編寫教學大綱,主持軍事科學理論專題研究,培訓教員和講授重點課目,讀書譯著,孜孜不倦,翻譯了190多萬字的國外資料,并寫下300多萬字的軍事著作。
1967年春天,我到了南京,和父親生活在一起,父親就成了我的老師。印象最深的是父親教我古文和書法,父親每天早上五點起床,也把我叫起來背書。讓我佩服的是,《古文觀止》的文章,父親幾乎每篇都能背誦下來,他也要求我每天學習《古文觀止》,背誦文章。我記得當時不愿意背誦《辨奸論》,父親告訴我,沒有背不出來的名篇,不要怕困難,勇者不懼。后來我花了半小時時間,熟練地背誦了《辨奸論》,父親說之所以讓我學習《辨奸論》,就是讓我要學習細致地觀察問題,把握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去認識問題的方法。至今,“有事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的句子我一直沒有忘記。
父親不僅教我學習了古文,提高了文化素養(yǎng),更重要的是教會我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法。比如,父親提出“深思斷行”,希望我們不管看書學習形成一個觀點,還是確定一個工作方法,在經過反復的思考,確定一個方向之后,就應以堅韌的毅力將它完成。
1972年,我離開北京到四川求學,臨別之前和父親聊天,對于那天的談話內容,我記得非常清楚。父親說,去了四川要經常給家里寫信,他希望我成為一個能克服困難的人。當我走出門的時候,父親問母親:“四川下雨多,我讓你給孩子買的雨鞋,買了嗎?”當時,我看著父母親的背影,鼻子一酸,情不自禁流下眼淚。
父親說,外文就像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門,多打開一扇門,就多一條認識世界和學習知識的途徑。父親鼓勵我要學好外文和國外的先進技術,更好地為國家建設服務。父親給我取名“蒙”這個字,是借用了“吳下阿蒙”的典故,三國東吳名將呂蒙奮發(fā)上進,父親希望我像呂蒙一樣,長大后成為國家有用之才?;仡櫸业娜松?,我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
在后來工作生活中,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父親慈祥的面孔,溫和的話語時常在我的腦海里浮現,給予我一種溫暖和激勵人心的力量,我就會振作精神,克服困難,勇攀高峰。
我從小在革命家庭中成長,父母親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也深深影響著我們這些子女,幫助我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勤能補拙,儉以養(yǎng)廉?!备赣H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廉潔的品行要靠平時儉樸的生活養(yǎng)成。只有工作上廉潔奉公,政治上才能無私無畏,這是父親一直倡導的作風。
西南解放后,我們一家人搬到重慶,父親就提出,虛假的資產階級生活,會養(yǎng)成真實的資產階級意識,讓大家注意不要因為黨和人民給了我們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就脫離群眾,忘記人民,貪圖享受,追求個人升官發(fā)財,形成新的資產階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父親始終保持廉潔奉公、艱苦樸素的革命本色。記得他有一件毛衣,袖肘都破了,他卻一直穿在身上,認為只要補補能穿,就堅決不穿新毛衣。在我剛上初中的時候,我穿過一件我姐姐穿過多年的舊式軍裝,其實我內心一點也不想穿,但是母親建議我把這件女舊式軍裝穿破了之后,就不再穿了,她還告訴我要向父親學習,父親的棉鞋都穿了好多年了,補了又補,只要穿著干凈整齊就行。就這樣,儉樸之風始終貫穿在我們家中。我也從父母親身上看到了老一輩革命家永遠與人民同甘苦、艱苦奮斗的本色。多年后,我更領悟到儉樸是一個人多么寶貴的品質,“勤能補拙,儉以養(yǎng)廉”也成為我的座右銘,受用終生。
劉蒙3歲時與父親合影
父親雖然去世了,但是他的革命品格風范永存我心。如今,我已年過古稀,但每天都會讀書、寫書法,關心時事,也會去父親曾經戰(zhàn)斗過的地方走走,每到一處就會寫下自己的感受。我曾經去了河北的紅河谷,抗戰(zhàn)期間,父親曾在紅河谷生活戰(zhàn)斗了六年。我參與了《劉伯承傳記》的編寫工作,創(chuàng)作過電影文學劇本《青年劉伯承》,也翻譯了多部作品。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感動于父親為革命工作犧牲和奉獻,感動于那一輩人為解放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
(責任編輯 崔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