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霞 徐亞文 田艷波
8月1日,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wù)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全國雙擁辦聯(lián)合發(fā)布2023年“最美擁軍人物”先進事跡。孫德建的故事也由此為更多人所知——他堅守榮軍護理最繁重、最艱巨的崗位20多年,常年照顧多位生活不能自理的榮譽軍人,先后數(shù)次承擔護理危重榮譽軍人任務(wù)。
頒獎儀式上,當被問到“為什么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榮軍醫(yī)院”時,他的回答很簡短:“這是我家啊。”
一個“家”字,道盡了孫德建的陪伴和守望,安撫著榮譽軍人們的挫折和傷痛,更詮釋了人間的溫暖和牽掛……
2000年底,孫德建從部隊退役,入職黑龍江省榮譽軍人康復(fù)醫(yī)院,當了一名護理員。
孫德建說:“我的爺爺、父母都曾在榮軍醫(yī)院工作過。我是在榮軍醫(yī)院出生、長大的,那里就像我的另一個家。退役了,我選擇回家,去守護這些家人。”
盡管以前耳濡目染,對護理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可真正進入角色,孫德建還是遭遇了短時間的“不適應(yīng)”。
那時,榮軍醫(yī)院有30多位傷殘軍人,大多是在服役期間因戰(zhàn)、因公、因病致殘的一至四級傷殘軍人。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90多歲,最年輕的只有23歲。他們或不能行走、或不能言語、或永久地失去了記憶。孫德建的工作,就是當他們的手和腳,幫他們洗臉、刷牙、吃飯、翻身……
一級傷殘女軍人張永琴,曾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入院休養(yǎng)幾十年。由于年齡大和各種病情等,她已不能咀嚼,甚至連吞咽都很困難。
為了給老人補充營養(yǎng),孫德建就把魚刺一根一根挑出去,再把魚肉和飯菜拌在一起,榨成糊狀喂她??删褪沁@樣,老人依然無法下咽。每喂一勺飯,大半勺會被她吐出來,鼻涕、口水也跟著一起淌出來。
“第一次給張姨喂飯的那天晚上,回到家里我都沒有吃飯?!睂O德建回憶道,“一看見飯菜,就想到工作時的場景……”
為了克服困難,孫德建想出一個辦法。因為喜歡吃蘋果,每次給張永琴喂飯時,他就帶上一個蘋果:“張姨,您吃一口飯,我就咬一口蘋果。您看,這個蘋果是甜的,您的飯也是甜的,我都吃進去了,您也多吃點,少吐一點……”反復(fù)多次后,孫德建終于克服了心理障礙。
孫德建做起護理工作來心細如發(fā)、不怕臟累,大家也習慣了他的照料和陪伴,都親切地喊他的小名“大波”。
三級傷殘軍人畢長明,患有開放性肺結(jié)核,大家在護理他的時候都小心翼翼。2008年底,畢長明的病情突然加重,還伴有大量咳血,在康復(fù)醫(yī)院治療幾天后病情仍不見好轉(zhuǎn),醫(yī)院決定將他轉(zhuǎn)到大慶結(jié)核防治醫(yī)院治療,并派孫德建去護理。
已經(jīng)定下婚期的孫德建,二話沒說就陪著去了大慶。那時,畢長明的雙肺有80%已失去功能,呼吸困難,吃頓飯都會累得大汗淋漓。一天晚上,孫德建正在陪護床上休息,就聽畢長明微弱的聲音傳來:“大波,我肚子脹得厲害,我想……”
孫德建立即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他戴上橡膠手套,給他注入兩支開塞露。可長時間臥床,畢長明的糞便已經(jīng)形成糞石,開塞露也不起作用了。為了緩解老人的痛苦,孫德建就用手一塊一塊地往外摳……
“事后,看著畢叔長舒了一口氣,跟我說舒服多了,我就高興?!睂O德建回憶,“第二天,畢叔想吃西瓜……我記得那天他吃了生病以來最多的東西。遺憾的是,幾天后,畢叔還是沒扛過去……那是我第一次經(jīng)歷那樣的場面,腦子一片空白。從那以后,我暗暗發(fā)誓,要對他們更好點,再好點,他們太不容易了?!?h3>二
除了日常照料工作,孫德建一有時間就陪榮軍們聊天,大家也把他當成無話不說的親人。
“大波啊,自從住進來,我就再沒出去過,外面的樓都那么高了,啥時候能見見啊?”
“我當兵時在丹東的東溝,離海邊只有十幾公里,但當時的條件和部隊的紀律,一直都也沒有機會到海邊看看大海,受傷后就更不敢想了?!?/p>
…………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這些話,他們只當“夢想”跟大波嘮嘮,沒想到,卻烙進了孫德建的心里。
2017年夏,孫德建和同事們陪同榮譽軍人周宏峰和陳寶林到北京錄節(jié)目。他知道兩位榮軍都有登長城的愿望,錄完節(jié)目后,就決定帶他們?nèi)サ悄教镉L城。
上山坐纜車,纜車均速靠近,需要人迅速登上小車廂。這對常人要求不高,但對孫德建一行卻有點“冒險”,“同事先拿著輪椅跑上纜車,我抱著宏峰,抓住時機穩(wěn)穩(wěn)地上去了,上去以后就讓他坐在我腿上;寶林瘦一點,就由另外兩名同事帶著?!?/p>
一級榮譽軍人周宏峰40多歲,因傷造成高位截癱。他體重近70公斤,日常抱著都有點吃力,更別說是坐纜車了。
下纜車后,孫德建已是滿身大汗??吹诫x烽火臺還有好幾百米的臺階,周宏峰心疼孫德建,死活不肯上去。孫德建急了:“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來都來了,最后一點你咋不上了?”
孫德建,男,漢族,黑龍江省方正縣人,1982年5月出生,1998年12月入伍,2000年12月退役,2017年7月入黨,黑龍江省榮譽軍人康復(fù)醫(yī)院榮管科護理班班長。2023年獲評第四屆全國“最美擁軍人物”。
看到周宏峰不為所動,孫德建只能用激將法:“宏峰,你是不是不信任我了,不相信我能帶你們上去?”
“大波,你這是說的啥?我還能不信你?你說行,那咱們就上?!迸_階彎彎曲曲,孫德建連背帶抱,終于把周宏峰帶上烽火臺。稍作休息后,他又跑下去把陳寶林背上來。
在回程的大巴車上,孫德建累得睡著了,周宏峰開始默默流淚,忍不住低聲念叨:“大波可真是太累了,他的衣服都能擰出水?。∧憧纯此哪?,曬得通紅,我……”
2018年7月,在康復(fù)醫(yī)院黨委的安排和組織下,?33位榮軍踏上了“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擁軍重任”的圓夢之旅,孫德建帶領(lǐng)護理團隊,準備了各種應(yīng)急藥品和設(shè)備,負責他們的全程護理工作。整個旅程前后歷時9天,途經(jīng)多個城市,總行程3000余公里。
在遼寧營口鲅魚圈海邊,年過七旬的榮軍王存文,躺在海水里,高興得像個孩子,他說:“我終于完成了多年心愿,人生不虛此行。”不能下水的榮軍們,也都被孫德建和同事們抱到沙灘上,讓他們聽聽海浪的聲音,感受海風的清涼。
在大連老虎灘旁,經(jīng)公交司機師傅同意后,孫德建和同事們把榮軍們連人帶殘疾車一塊搬上公交車,讓他們體驗一次公共交通;在丹東鴨綠江邊,榮軍們逐一被抬上鴨綠江斷橋,大家齊聲高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9天時間里,孫德建常常熱淚盈眶,他忘記了勞累和緊張,也沉浸在榮軍們的幸福和滿足中。
新冠疫情期間,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孫德建連續(xù)800多天堅守在榮軍醫(yī)院,沒有回過距離僅百米的家。他說:“家里人可以互相照顧,而榮軍們只有我們這些親人。”
那段時間,孫德建不僅是護理員,還是送水工、修車工、理發(fā)工……記得有一天,就孫德建一人值班,可是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沒有聽到榮軍們房間里的呼叫器響。
“是呼叫器壞了嗎?”孫德建心里有些不踏實,便開始一個個房間地檢查。
“大波啊,呼叫器沒壞。我們就是心疼你。我們少按一下,你就可以少動一下,能多休息一會兒……”
近乎一致的回答,讓孫德建熱淚盈眶:“有這些家人心疼,我的付出,值!”
得知孫德建獲評第四屆全國“最美擁軍人物”,最高興的就是這些榮軍了。孫德建是悉心照料他們的人,是帶他們圓夢的人,也是陪他們走到最后,給他們體面和溫暖的人……孫德建的當選,也包含著國家和社會對榮譽軍人的尊崇。
那年,榮軍醫(yī)院剛從安達市搬到哈爾濱,榮軍馬繼臣的身體狀況很糟糕,需要提前準備“裝老衣服”。
可剛到哈爾濱沒多久,人生地不熟,孫德建一大早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店鋪,最后才在一家小店找到了比較合適的“裝老衣服”,他仔細檢查了一番便往自己身上套,想試試大小。老板不禁奇怪:“你不是買‘裝老衣服嗎,咋能自己穿上?”
孫德建笑笑說:“都是家人,沒那些講究……”
等孫德建買完“裝老衣服”趕回榮軍醫(yī)院時,馬繼臣已經(jīng)被送去上級醫(yī)院搶救,他又帶著衣服趕過去。孫德建早上出門時,馬繼臣的意識還算清醒,但此時已經(jīng)半昏迷,嘴里嘟囔著:“大波,我要回家。”
孫德建問:“哪塊兒是你家?”
馬繼臣說:“我要回榮軍醫(yī)院。”
對馬繼臣來說,榮軍醫(yī)院就是他的家,大波就是他的親人。
孫德建抱著馬繼臣哭:“哥,我?guī)慊丶?。?/p>
凌晨2點多,孫德建把馬繼臣帶回榮軍醫(yī)院,守著他,陪他說話,嘗試喂食。第二天中午,馬繼臣在?“家里”安詳離世。
從事護理工作20多年,孫德建送走了多名榮譽軍人?!拔夷茏龅牟欢啵褪亲龊米o理工作,給他們最后的溫暖,讓他們有尊嚴地離開?!?/p>
看著每天忙碌的孫德建,常有榮軍勸他:“大波,你其實可以有更好的去處,不該這么陪著我們。”
孫德建懂得榮軍們的心思:他們把自己當家人,替自己考慮,可也擔心他真的離開榮軍醫(yī)院。
每每這時,孫德建就笑著說:“放心吧,我可舍不得離開這個家,離開咱們這些家里人?!?/p>
(徐亞文單位: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退役軍人事務(wù)局;田艷波單位:黑龍江省榮譽軍人康復(fù)醫(yī)院)
編輯/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