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康
同治十一年(1873)農歷十二月初六日,《申報》刊載申報館《新譯英國小說》廣告:
今擬于《瀛寰瑣紀》中譯刊英國小說一種,其書名《昕夕閑談》,每出《瑣紀》約刊三四章,計一年則可畢矣,所冀者,各賜顧觀看之士君子,務必逐月購閱,庶不失此書之綱領,而可得此書之意味耳。據西人云,伊之小說大足以怡悅性情,懲勸風俗,今閱之而可知其言之確否。然英國小說則為華人目所未見、耳所未聞者也,本館不惜翻譯之勞,力任剞劂之役。拾遺補缺,匡我不逮,則本館幸甚。
《昕夕閑談》為愛得華·布威·利頓長篇小說《夜與晨》的上半部,它并非最早現(xiàn)身中國的外國小說。此前《申報》曾連續(xù)刊載《談瀛小錄》《一睡七十年》與《乃蘇國奇聞》,但都已改頭換面,或說某寧波人搭乘的貨船在海南島附近遭遇臺風,或稱“從一舊族書籍中檢出”,或云“出師青?!保瑸楸阌谧x者接受,煞費苦心地抹去外國小說痕跡。雙句對偶標題及結束處加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續(xù)談”等套語,全如傳統(tǒng)章回小說。介紹《昕夕閑談》的廣告,既激發(fā)人們獵奇心理,同時標榜“怡悅性情,懲勸風俗”,“雅俗共賞”。廣告中“務必逐月購閱”透露了最重要目的,申報館推出翻譯小說是為了吸引讀者,擴大銷路,從而增加利潤。
小說上卷連載結束后,申報館又出版單行本:“本館所譯英國小說上卷業(yè)已裝訂出售,每本取錢二百五十文。諸君子欲閱者即至本館購買可也。”下卷卻是不再翻譯連載,《申報》上也不再見外國小說蹤影。人們長久以來形成的閱讀習慣尚不適應這類作品風格,于是介紹外國小說的計劃被中斷,甚至申報館所辦的報刊在近三十年內都不再刊載小說。
那時外國小說還不具備進入中國的條件,除讀者審美趣味與欣賞習慣不適應外,譯者隊伍弱小也是關鍵原因。光緒二十四年(1898)七月初一日《中外日報》曾刊載《映中翻譯公司專譯外洋文字價目》:
漢文、洋文:不逾五百字,洋拾二圓;不逾一千字,洋二拾圓;不逾一萬字,洋百六拾圓。按原底稿扣算。
五百字以下的翻譯竟要十二元,如此昂貴表明其時翻譯力量的稀缺。然而其時確也有人嘗試翻譯外國小說,這是后來翻譯小說大規(guī)模進入的先導。
光緒二十二年七月,梁啟超為宣傳維新變法創(chuàng)辦《時務報》,內設“域外報譯”專欄的目的,由其《本館告白》所示:“使吾華士夫周知中外情事?!倍g小說《英國包探訪喀迭醫(yī)生奇案》,就載于創(chuàng)刊號此專欄。該報先后連載五篇福爾摩斯偵探案,歷時一年有馀,均由上海廣方言館畢業(yè)的張坤德所譯,它們隨著《時務報》風靡全國而傳至各地。后來各種偵探小說紛紛在中國登場,證明當時《時務報》題材的選定獲得了讀者認可。中國讀者對諸如遺產繼承、因奸致殺、利益不均等案件內容并不陌生,而破案過程沒有菩薩顯靈或冤魂托夢,全靠嚴密的邏輯推理與科學的偵探手段,情節(jié)隨著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地推進而跌宕起伏,這些都使讀者耳目一新。故事宣傳的公平公正原則,最后好人伸冤,惡人受罰,都與中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思想相合拍,而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又與傳統(tǒng)的勸善懲惡精神相符合,這些都有助于克服閱讀時可能產生的障礙,翻譯小說首先以偵探故事立足的原因也在于此。
光緒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外日報》刊載《譯印〈巴黎茶花女遺事〉》廣告:
此書為西國著名小說家所撰。書中敘茶花女遺事歷歷如繪,其文法之妙,情跡之奇,尤出人意表,加以譯筆甚佳,閱之非獨豁人心目,且于西國俗尚亦可略見一斑,洵為小說中出色當行之品,非尋常小說所可同日語也?,F(xiàn)與《新譯包探案》《長生術》二種合印出售,每部白紙價洋三角,竹紙洋二角五分,不折不扣。如欲購者,請向昌言報館及各書坊購取可也。
此書由不懂外文的林紓與法國巴黎大學畢業(yè)的王壽昌合譯,幾家報紙同時多次刊登廣告,一時間讀者們多已知曉這部纏綿凄惻的愛情作品。盡管舞廳、劇院、社交及法國的浪漫情調等中國未曾有,但主人公馬克格尼爾的美麗善良與其命運的悲慘形成強烈反差,真摯的愛情不得不屈服于門第等級觀念與金錢勢力的壓迫,這些元素在中國古代愛情小說里多可找到。這部作品引起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的強烈共鳴,故而嚴復有“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蕩子腸”之語。上述廣告又告訴人們,這部作品與福爾摩斯探案“合印出售”,而偵探與言情小說正是翻譯小說進入中國的兩個橋頭堡。
在戊戌變法失敗與庚子國變使中國面臨瓜分危機的背景下,政治小說譯本也開始出現(xiàn)。梁啟超《譯印政治小說序》宣稱“小說為國民之魂”,而“政治小說為功最高焉”。他在日本創(chuàng)辦的《清議報》從創(chuàng)刊號開始先后連載《佳人奇遇》《經國美談》,兩書結集出版時的廣告也凸顯引入政治小說的目的。光緒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四日《新聞報》《商務印書館五月份三次出版新書》介紹《佳人奇遇》時寫道:
吾國小說,大半托詞于才子佳人,于政治上一無關系,適以靡民氣而毒社會耳。是書亦以巾幗須眉對照合寫,然純系國家大事,絕無我國舊小說俗套。
光緒二十七年正月,《清議報》第七十冊《政治小說〈經國美談〉全書印行告白》則稱:
此書乃日本前駐中國公使矢野文雄君所著,中國某君所譯。借希臘之古事,寫政治之意見,描寫英杰之豐采,振國民之精神,在日本實僅見之奇書,在中國則政治小說之嚆矢也。本報此前每期附刻幾篇,諸君想亦見其大略。茲合前后兩編,……想亦海內外志士之所快睹歟?
光緒二十九年五月,《大陸》第七號《日本小說〈政海波瀾〉》內容與此相
類似:
小說者,國民之影也,其感人也易,其入人也深,各國之興,胥由于此。本社恫我國民政治思想之薄弱,因擇有關政治之小說譯之以行世。是書名為《政海波瀾》,雖曰日本小說,而其情事與我相類。至于言論思想,且有我國民所不及者。茲已出版,愛國志士宜亟讀之。
其時一些外國政治小說相繼譯出,如鄭貫公的《摩西傳》、“憂亞子”的《累卵東洋》、“中國逸人后裔”的《日本維新英雄兒女奇遇記》與馮自由的《女子救國美談》等,而《佳人奇遇》則被印至七版之多。但這類作品偏于迎合政治斗爭需要,人們初讀時頗有新鮮感,不久便會厭倦“開口便見喉嚨”式的直白呼吁。光緒三十年以降,新譯政治小說已難見蹤影,而言情、偵探類卻是越出越多。
人們逐漸愛讀翻譯小說,這可是出版界的商機,以翻譯小說為主業(yè)的出版社應運而生。光緒三十年九月,《新小說》第十一號刊載《小說林社特別廣告》:
泰西論文學,推小說家居首,誠以改良社會,小說之勢力最大。我國說部極幼稚不足道,近新書惟譯著矣,然統(tǒng)計不及百種。本社爰發(fā)宏愿,籌集資本,先廣購東、西洋小說三四百種,延請名人翻譯。復不揣梼昧,自造新著,或改良舊作,務使我國小說界范圍日擴,思想日進,由翻譯時代漸進于著作時代,以與泰西諸大文豪相角逐于世界,是則本社創(chuàng)辦之宗旨也。
各出版機構都不甘落后,小說翻譯很快形成迅猛發(fā)展勢頭,《時報》主筆陳景韓曾言:“翻譯之業(yè),于今大盛,其間尤以小說為最多。”為便于讀者接受,一些譯者將“于我中國習慣不相合處多所更改”,然而這卻降低了進入翻譯隊伍的門檻。當時譯作的標注花樣繁多,如“譯述”“編譯”“譯演”“譯意”“譯編”“意譯”“演譯”等,忠實原著標注“翻譯”者卻很少,其時合格的譯者并不多。當時人曾分析這種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其尤黠者,稔知譯書之價倍于著述之稿也,于是閉門杜造,面壁虛構,以欺人而自欺焉”,“甚至學堂生徒,不專心肄業(yè),而私譯小說者,亦不一而足”。當然,也有人有意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或是為迎合讀者喜好而篡改原作。
一些統(tǒng)計能清楚顯示翻譯小說數(shù)量的猛增:光緒三十一年共出八十八種,翌年增至一百七十八種,光緒三十三年則為二百七十種,日報所載增速尤甚,光緒二十九年至三十年共載二十五種,而后三年則猛增至一百五十八種,為前者六倍。這是由于辦報者發(fā)現(xiàn)刊載翻譯小說“實能助讀者諸君清興”,致使“定購新聞者已漸漸增加”。然而,讀者并非可一味蒙騙的冤大頭,迅猛增加的勢頭曇花一現(xiàn)。到了宣統(tǒng)朝,新出譯作數(shù)量急劇下跌,有些已出作品卻在不斷再版,這表明讀者見識漸廣,已學會篩濾,他們并沒有拒絕翻譯小說,而是只愿青睞于優(yōu)秀譯作。
五四新文化運動發(fā)起者此時也參與了小說翻譯。
胡適于光緒三十二年十月《競業(yè)旬報》第五期發(fā)表《暴堪海艦之沉沒》,并于篇首寫道,選譯這篇小說,是因為它“真正可以給我們中國人做一個絕好的榜樣”。宣統(tǒng)元年(1909)七月,胡適又在《安徽白話報》第一期發(fā)表《國殤》,篇末按語云:“我尤愿我國無數(shù)之賣國賊,日夜諷誦斯言也?!笨梢娝轻槍鴥惹闆r而選擇翻譯對象。
魯迅的翻譯活動也始于此時。宣統(tǒng)元年閏二月二十七日,《神州日報》刊載《贈書志謝》:
會稽周子樹人研精文學,歐美近世名著,籀讀有年。乃與其弟作人有《域外小說集》之刻。譯筆雅健,無削趾適履之嫌。凡所采錄,皆文海之新流,歐西文豪之宏著,聲價之高,蓋可知矣。昨承贈閱,特志謝于此。
這是目前所知有關魯迅、周作人文學活動的最早記載,因其形式為廣告,長期不為學界知曉?!渡裰萑請蟆放c《時報》還刊登了魯迅自擬的廣告:
是集所錄,率皆近世名家短篇。結構縝密,情思幽眇,各國競先選譯,斐然為文學之新宗,我國獨闕如焉。因慎為譯述,抽意以期于信,繹辭以求其達。先成第一冊,凡波闌(蘭)一篇,英一篇,俄五篇。新紀文潮,灌注中夏,此其濫觴矣。至若裝訂新異,紙張精致,在近日小說中所未睹也。每冊小銀員(元)三角,現(xiàn)銀批售及十冊者九折,五十冊者八折??偧氖厶帲荷虾S⒆饨绾篑R路乾記弄廣昌隆綢莊。會稽周樹人白。
晚清廣告中,還有一些關于魯迅文學活動的記載。如光緒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中外日報》刊載的《上海商務印書館續(xù)出最新小說七種》,就稱他與周作人合譯的《紅星佚史》“以奇古之筆出之,誠為說部中石破天驚,不可無一,不可有二之作”;光緒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外日報》刊載的《昌明公司出版新書》則稱贊《月界旅行》云:“是書即為科學小說,專啟發(fā)國民新理想。”若要了解五四新文化運動發(fā)起者晚清時翻譯活動及社會反響,上述廣告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