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勇,梁 文**,趙亮慶,錢華麗,周治國,高鐵燕,羅新文,焦芝琳,李慶華,余壘柱,祝千惠,季鵬章,3**
(1.文山州質量技術監(jiān)督綜合檢測中心,云南 文山 663600;2.云南中醫(yī)藥大學 中藥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3.云南中醫(yī)藥大學 南藥研究院中藥材栽培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500)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根和根莖供臨床使用[1].三七主產(chǎn)地為中國云南、廣西等?。▍^(qū)),云南文山是三七的道地產(chǎn)區(qū),文山州的低緯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形成文山三七道地性的決定因素[2].三七用于治療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3]等.自古以來三七被普遍應用在多種方劑中,如復方丹參丸、地奧心血康、云南白藥、血塞通等.近年來,三七除應用在醫(yī)藥行業(yè)外,也被廣泛用于化妝品和保健品,每年對三七的需求量達到8 000 t[4].三七是中國最常用大宗藥材之一,但因其適宜生境狹窄,要有特定的溫度、光照、水分,種植范圍較小,僅分布在北緯 23°30′附近的中高海拔地區(qū),主要為云南、廣西等地,忌連作性很強,可流轉土地輪作緊張,已致其連作障礙十分嚴重[5].文山州是三七的道地產(chǎn)區(qū)和主要產(chǎn)區(qū),受三七連作障礙的影響,三七種植地逐漸向外擴展,在大理、紅河、普洱等地均有種植,且種植面積正在不斷擴大[6].三七適應種植海拔也從1 200~2 000 m 的地區(qū)轉向更高海拔、高緯度的低溫地區(qū)引種,造成其種植帶逐漸向以冬春季極端低溫和易持續(xù)低溫天氣為主的北方轉移[7-8].目前有關不同產(chǎn)地三七種植地三七總皂苷及其土壤礦質元素、水質的相關性報道較少.本文對昆明、曲靖、保山、楚雄、紅河、文山等不同三七產(chǎn)區(qū)的92 個樣本中三七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進行分析,同時對其中45 個土壤樣本礦質元素、灌溉水質進行分析,旨在探討不同產(chǎn)地三七種植地三七總皂苷及其土壤礦質元素、水質的相關性,了解不同產(chǎn)地、土壤礦質元素、水質對三七總皂苷含量的影響,為三七異地引種種植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和參考.
1.1 供試材料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分別從云南省昆明市(K)、曲靖市(Q)、保山市(B)、楚雄彝族自治州(C)、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H)、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W)共6 州市三七種植基地采集正常生長、長勢一致的三年、二年生三七樣本共92 個;采集土壤樣本45 份及其對應灌溉水樣本45 份,具體信息見表1.將采集到的92 個三七樣本(主根)去泥洗凈,自然晾干,粉碎至細度350 μm以下,干燥密封備用.
表1 樣品信息表Tab.1 Sample Information
1.2 實驗方法
1.2.1 三七皂苷質量分數(shù)測定 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法(HPLC、UPLC)檢測92 個三七樣本(主根)三七總皂苷含量.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膠為填充劑,乙腈和水為流動相,GB/T19086—2008 法[9][V(乙腈)∶V(水),0 min,20∶80;6 min,30∶70;14 min,40∶60;20 min,30∶70;30 min,20∶80]進行梯度洗脫;流速每分鐘0.5 mL;檢測波長203 nm;精密稱取對照品人參皂苷Rg1、Rb1 及三七皂苷R1 加70%甲醇制成含對照品約1 mg/mL 的溶液,繪制標準曲線.稱取三七粉末樣品2 g,加入8~10 倍量甲醇,超聲提取60 min,離心,重復提取3 次,合并上清液,濃縮,然后用0.5 μm 濾膜過濾,定容至50 mL.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法進行檢測.根據(jù)對照品溶液質量濃度的標準曲線計算提取液的質量濃度.
1.2.2 灌溉水檢測 用GB 5084—2005 中的方法分別檢測45 個灌溉水樣本的pH、氯化物、硫化物、鈣、鉀、鎂、硼、全鹽質量濃度(mg/L)[10].
1.2.3 土壤檢測 GB 15618—2018 中的方法分別檢測45 個土壤樣本的酸堿度、全氮、有效磷、全鉀、全鈣、全鎂、有效硫、有效硅、有機質和重金屬鉛、砷、鎘、汞質量比[11].
1.2.4 數(shù) 據(jù) 分 析 使 用Excel 進 行 數(shù) 據(jù) 整 理、SPSS21.0 進行相關性、主成分分析、多重比較分析.
2.1 二年生三七和三年生三七皂苷質量分數(shù)測定結果測定了6 個州(市)共92 個二年生、三年生三七樣品三七皂苷質量分數(shù),具體結果如表2 所示.二年生三七63 個樣本皂苷質量分數(shù)平均為5.60%,從高到低依次為文山>保山>昆明>楚雄>紅河>曲靖,最大值是文山市81 號樣品(8.9%),最小值是石林縣45 號樣品(3.9%),各地區(qū)間皂苷含量不具顯著性差異.三年生三七29 個樣本皂苷質量分數(shù)平均為7.87%,文山>楚雄>保山>昆明>曲靖>紅河,最大值是文山富寧縣86 號樣品(13.2%),最小值是紅河瀘西縣37 號樣品(5.7%),各地區(qū)間皂苷質量分數(shù)具有顯著性差異.依據(jù)GB/T 19086—2008 第5.7 條規(guī)定三七(主根)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合格品≥5.0%,優(yōu)等品≥5.5%.二年生三七合格率平均為73.16%,從高到低依次為保山(100%)>文山(93.75%)>紅河(58.33%)>曲靖(53.85%)>昆明(25%)>楚雄(0).三年生三七合格率平均為100%,各地區(qū)三年生樣本皂苷含量均合格.
表2 二年生和三年生三七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Tab.2 Total saponin contents of two years and three years P.notoginseng
2.2 種植土壤檢測結果共研究了6 個州、市共45 份種植土壤13 個成分質量比,多重比較(Duncan 新復極差法)的結果顯示:不同地州土壤中全氮、全鈣、有效磷、有效硅、有機質、汞和pH等7 個成分差異并不顯著,有效磷、全鉀、全鎂、鉛、鎘和砷等6 個成分差異顯著(表3).全氮平均值為0.19%,保山>曲靖>文山>紅河>昆明>楚雄;有效磷平均值115.9 mg/kg,昆明>文山>曲靖>紅河>楚雄>保山;全鉀含量平均值1.88 g/kg,保山>紅河>文山>昆明>曲靖>楚雄;全鈣平均值3.24 g/kg;保山>紅河>文山>昆明>曲靖>楚雄;全鎂平均值3.36 g/kg;保山>昆明>紅河>文山>曲靖>楚雄;有效硫平均值64.3 mg/kg,昆明>曲靖>楚雄>文山>保山>紅河;有效硅平均值226.91 mg/kg,昆明>曲靖>楚雄>文山>保山>紅河;有機質平均值48.25 g/kg,曲靖>保山>文山>楚雄>紅河>昆明;鉛平均值74.32 mg/kg,文山>保山>紅河>昆明>曲靖>楚雄;鎘平均值0.65 mg/kg,曲靖>文山>紅河>昆明>保山>楚雄;汞平均值0.181 mg/kg,文山>紅河>曲靖>昆明>保山>楚雄;砷平均值83.81 mg/kg,紅河>文山>保山>昆明>曲靖>楚雄;pH 平均值5.46,紅河>保山>曲靖>楚雄>文山>昆明;在本研究中,所研究土壤pH 均小于6,偏酸性.綜合分析可見,在6 個地州中,8 種土壤礦質元素保山、昆明等含量高,而文山為中等水平.文山土樣4 種重金屬含量均位居1~2 位,其中鉛、汞質量比最高,分別為96.11、0.23 mg/kg.文山州7 個樣本重金屬砷質量比均超標.推測可能是多年種植三七時使用了多種農(nóng)藥,導致了砷等重金屬的積累.
表3 不同產(chǎn)區(qū)土壤樣品礦質元素質量比Tab.3 Content of soil mineral elements of samples i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2.3 灌溉水檢測結果共研究了6 個州、市共45份灌溉水8 個成分質量濃度,不同州市灌溉水質硫化物、鈣、鉀差異不顯著,氯化物、鎂、全鹽量和pH差異均不大(表4).氯化物平均值6.41±5.85 mg/L,紅河>曲靖>文山>昆明>保山>楚雄;硫化物無差異,皆為0.1 mg/kg;鈣平均值為31.75±22.26 mg/L,文山>紅河>曲靖>昆明>楚雄>保山;鉀質量濃度平均值為1.64±1.42 mg/L,紅河>昆明>文山>楚雄>曲靖>保山;鎂含量平均值為9.20±7.41 mg/L,紅河>昆明>文山>保山>曲靖>楚雄;全鹽質量濃度平均值為166.40±116.77 mg/L,紅河>文山>曲靖>昆明>楚雄>保山;酸堿度pH 平均值為7.65±0.74,偏堿性,楚雄>保山>紅河>昆明>文山>曲靖;7 項指標中,紅河氯化物、鉀、鎂、鹽質量濃度平均值最高,文山鈣平均值最高,全鹽量第2.
表4 不同地區(qū)水樣成分質量濃度Tab.4 Content of water samples in different regions
2.4 相關性分析
2.4.1 經(jīng)緯度、海拔與三七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的相關性分析、回歸分析 對經(jīng)緯度、海拔及二年生三七、三年生三七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進行相關性分析(表5).從表中可看出東經(jīng)與三七總皂苷為正相關,但不顯著;北緯、海拔與總皂苷有顯著負相關關系.二年生三七總皂苷與北緯相關性為-0.492,與海拔相關性為-0.682,三年生三七與北緯相關性為-0.577,與海拔相關性為-0.592.表明無論二年生三七還是三年生三七,北緯、海拔和三七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相關性是顯著負相關關系,并且受海拔影響更顯著.為了進一步尋找三七總皂苷與緯度、海拔之間的相互關系,對其進行了線性回歸分析(表5).結果發(fā)現(xiàn),三七總皂苷含量與北緯、海拔呈顯著負相關.
表5 經(jīng)緯度、海拔與總皂苷相關性、回歸分析Tab.5 Correlation of latitude and longitude, altitude and total saponin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2.4.2 種植土壤、灌溉用水與三七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的相關性分析 從選取的45 份樣品測定了土壤、水質各成分含量,并對各個成分與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進行相關性分析(表6).從表中可看出三七總皂苷與土壤中全鎂、重金屬砷、鉛、鉀、汞有極弱的相關性,相關性并不顯著.與酸堿度、有效硫、全氮、有效磷、全鈣、有效硅、有機質、鎘呈弱負相關,均不顯著;灌溉水中三七皂苷與酸堿度、鎂、鉀、全鹽量、鈣含量呈弱正相關,與氯化物呈弱負相關,但均不顯著.
2.5 樣本PCA 分析進一步對45 份樣品土壤和水樣18 種成分和三七總皂苷進行PCA 分析(表7).根據(jù)Kaiser 準則及累積貢獻率準則,前6 個主成分初始特征值均大于1 且累計貢獻率達74.390%,說明前6 個成分代表了云南6 個不同地區(qū)種植土樣和74.390%的變量信息.因此提取前6 個主成分因子進行分析.前6 個主成分的因子負荷量(表8),第1 主成分因子負荷量較大的是土樣中全鈣和有效硅,第2 主成分因子負荷量較大的是水樣中全鹽量、氯化物和鈣,第3 主成分因子負荷量較大的是土樣中全氮和有機質,第4 主成分因子負荷量較大的是土樣中汞、鉛和砷,第5 主成分因子負荷量較大的是土樣中鉀和鎂,第6 主成分因子負荷量較大的是三七皂苷、水樣中鎂和pH.
表7 不同地區(qū)三七土樣和水樣成分的PCA 分析Tab.7 PCA analysis soil and water samples of notoginseng in different regions
表8 旋轉成分矩陣Tab.8 The rotation composition matrix
三七對種植地的選擇有較高要求,多在海拔約為1 200~2 000 m,年溫差較小,常年濕潤的坡地[12].目前三七最適宜種植地為文山丘北縣、廣南縣、西疇縣、硯山縣、馬關縣,文山周邊部分地區(qū)也有適宜三七生長的環(huán)境[13].研究采集了6 個不同地區(qū)的三七進行質量分數(shù)測定,文山的三七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最高,其次是紅河,表明文山是三七的最適宜產(chǎn)區(qū).Li 等[14]測定了不同產(chǎn)地三七的皂苷的質量分數(shù),發(fā)現(xiàn)不同產(chǎn)地三七皂苷質量分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孫玉琴等[15]比較了云南省11 個產(chǎn)區(qū)的三七中人參皂苷 Rb1、Rg1 和三七皂苷 R1 的總質量分數(shù),發(fā)現(xiàn)不同產(chǎn)地三七中皂苷質量分數(shù)有較大差異.諸多研究者等也發(fā)現(xiàn)不同產(chǎn)地的三七皂苷含量存在顯著差異性[16-18].引種三七主要成分組成與道地產(chǎn)區(qū)具有一致性,但其主要成分質量分數(shù)與道地產(chǎn)區(qū)所產(chǎn)三七存在一定的差異[19].引種三七各皂苷含量隨年限遞增,不同月份各皂苷含量不同,二年生三七6、7 和9 月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未達藥典要求,三年生三七5 至12 月均符合藥典要求[20].由上述文獻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三七異地種植對三七總皂苷等成分的形成影響顯著.
三七對環(huán)境要求比較特殊,要有特定的溫度、光照、水分,種植范圍較小,僅分布在北緯23°30′附近的中高海拔地區(qū),主要為云南、廣西等地[5].影響三七地理分布的主要生態(tài)因子為最暖季降水量、氣溫的季節(jié)性、海拔、等溫性、降水的季節(jié)性、月均溫范圍、最干月降水量、土壤體積密度和土壤質地[21].三七主根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以及各皂苷組分質量分數(shù)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較高的1 月低溫、大氣濕度、土壤Ca 含量,較低的緯度、7 月均溫是獲得三七主根高皂苷的關鍵[22].1 月降水量和年溫差是影響三七總皂苷的關鍵因子,降水較多的環(huán)境有利于黃酮的累積,卻對總苷、多糖和三七素的累積有抑制作用[23].周潤澤等[24]開展了不同溫度對三年生三七各部位皂苷質量分數(shù)的影響,也發(fā)現(xiàn)三七主根三七總皂苷含量在20 ℃處理時最高,高于15 ℃和10 ℃處理,表明在較高溫度下更適宜三七總皂苷的積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9086—2008 中 5.1.5 條規(guī)定,地理環(huán)境應選擇北緯23°30′附近,海拔1 200~2 000 m 之間的特定區(qū)域[9].根據(jù)國家標準GB/T 19086—2008 中5.7 條規(guī)定三七(主根)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合格品≥5.0%,優(yōu)等品≥5.5%為依據(jù),三年生三七樣本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主根)均達到優(yōu)等品以上;二年生三七合格率如表2 所示,約54%可評定為優(yōu)等品.從檢測出的二年生三七主根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分析來看,道地產(chǎn)區(qū)文山三七的合格率很高達93.75%.緯度較高的新產(chǎn)區(qū)合格率較低,如楚雄0、昆明25%、曲靖53.85%.可見緯度、海拔、溫度等環(huán)境生態(tài)因子會影響三七總皂苷的積累.本文的研究結果也印證了上述觀點.高緯、高海拔與三七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為顯著負相關關系,文山北緯23°30′附近的中高海拔是三七適宜區(qū)域,其三七總皂苷質量分數(shù)積累高,這部分詮釋了文山三七道地藥材品質形成的原因.
三七是云南乃至中國重要的中藥材,三七道地產(chǎn)區(qū)僅限于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等少數(shù)地區(qū).近年來,三七種植地不斷北擴,昆明、曲靖、楚雄、保山等地開始大面積種植三七,這些新產(chǎn)區(qū)三七的質量引起了廣大消費者和患者的關注.不同產(chǎn)區(qū)的土壤質量、水質可能會影響三七的質量和重金屬含量.本文研究結果表明高緯、高海拔會顯著影響三七總皂苷的積累,土壤和水質中的礦質元素對三七總皂苷含量影響較小.研究結果部分詮釋了文山三七道地藥材品質形成原因,并為新產(chǎn)區(qū)三七引種提供了可靠、科學的依據(jù).在新產(chǎn)區(qū)引種種植三七時,為保證三七質量達到2020 版《中國藥典》要求,選地時宜謹慎,要充分考慮適宜的緯度和海拔,避免過高的緯度和海拔.
緯度、海拔會顯著影響三七總皂苷含量,高緯、高海拔不利于三七總皂苷的積累;土壤和水質中的礦質元素對三七總皂苷含量影響較小.在新產(chǎn)區(qū)引種種植三七時,選地時宜謹慎,要充分考慮適宜的緯度和海拔,避免過高的緯度和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