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玄佁
中國古代繪畫的底子,一為織物,一為紙。中國現(xiàn)存之古畫中,絹底為多,紙底殊為少見?!吨袊媽W(xué)全史》謂:古畫本多用絹,宋以后始兼用紙,明人又繼以綾。
故宮博物院所藏“三希堂”墨寶,系為紙底之書法。所謂“三希堂”墨寶,一為《快雪時晴帖》,東晉王羲之所書;二為《中秋帖》,羲之第七子獻(xiàn)之所書;三為王珣《伯遠(yuǎn)帖》,中國賞鑒家名之曰素箋本。東晉禁碑尚帖,與北方異尚,故世稱“北碑南帖”,這種帖的底子悉為紙底書法。王羲之在會稽嘗宴集朋儔于山陰之蘭亭,傳其《蘭亭序》即書于今浙東所出之竹紙上,唯原跡已殉葬昭陵。
《蘭亭序》與繭紙
據(jù)中國研究古物及賞鑒家的話,他們以為王羲之(世稱王右軍)所書之紙,即為側(cè)理紙,張應(yīng)文則注明為水苔所造。但水苔中并無堅韌之纖維,造紙亦不可能。趙希鵠《洞天清祿集》謂:
北紙用橫簾造紙,紋必橫。又其質(zhì)松而厚,謂之側(cè)理紙?;笢貑柾跤臆娗髠?cè)理紙是也。南紙用豎簾,紋必豎。若二王真跡,多是會稽豎紋竹紙。蓋東晉南渡后,難得北紙。又右軍父子多在會稽故也。其紙止高一尺許,而長尺有半。蓋晉人所用,大率如此,驗之《蘭亭》押縫可見。
按,王羲之現(xiàn)存之《快雪時晴帖》高七寸一分,《中秋帖》高八寸四分,與上述之大小相差不多,可見晉代并無較大之精制紙張,與今浙江之手工造竹紙一幅二開之大小相等,其定為南方紙張,不無相當(dāng)理由。
王羲之書法所用之紙,說法各有不同,而對于《蘭亭序》,尤難斷定其所用之紙張。按王書《蘭亭序》為唐太宗心愛之物,將崩之時,密語高宗,當(dāng)以《蘭亭序》為殉,是一代名物,已經(jīng)殉葬昭陵。今所傳者,悉為虞、歐、褚諸人之摹本,真本為何紙所書,實已無法證明。日本正倉院藏有王羲之書法二種,其中真草《千字文》一卷。據(jù)日本文學(xué)者錄,系盛唐時傳入日本。又,故宮博物院有王氏父子書二件。此三件紙張各不相同,但與文獻(xiàn)中所言之繭紙,則不相類?!短m亭序》是否書于繭紙,皆無從查證。晉代有否此繭紙之創(chuàng)明,即成一問題。如以蠶繭之形狀而言,質(zhì)厚重,紋理縱橫,晉代制紙術(shù)未臻完善,用棉料樹皮制成名貴紙張,形容其外表似繭殼,則有可能性,蓋斯坦因發(fā)現(xiàn)之紙,均為破布棉料所造。古代造紙,發(fā)紉于棉麻樹皮,皆為不可置疑的記載,側(cè)理紙為晉代物,繭的外形與側(cè)理同。晉有繭紙,僅與側(cè)理之名稱有別而已,惟材料是否為枲,尚須加以研究。
晉人寫書,多用麻紙,可知晉代出產(chǎn)麻紙之豐富,繭紙當(dāng)為麻所制,陳槱《負(fù)暄野錄》言之尤詳:
《蘭亭序》用鼠須筆書,烏絲欄繭紙,所謂繭紙,蓋實絹帛也。烏絲欄即是以黑白織成,其界行平布縷為紙。
此文中謂繭紙實蓋絹帛也。布縷為紙,實即破布造紙,惟其外形似繭,故又疑為織物。其形容繭紙,遇水成窠臼狀,可知其厚度及不滲水,如薄而滲水之紙,則四處滲開,不能成為臼狀。今北方棉紙、高麗棉紙,均遇水成臼狀,其造紙時之植物液汁非常豐富,故成半滲水狀態(tài)。高麗紙外形亦如繭,是現(xiàn)在保存的古紙形式之最好標(biāo)本。
董源與澄心堂紙
歷代紙張是否專用于書畫,文獻(xiàn)匯錄,殊為貧乏,惟澄心堂紙則素為書畫家所推崇,故可定為書畫專用紙。據(jù)歷代文獻(xiàn)所記,并未說明澄心堂紙為南唐后主李煜所造,僅謂以此紙使董源作畫而已。
澄心堂紙實于公元942年以前業(yè)已制造。吾人不妨尋求澄心堂創(chuàng)建時間,以為澄心堂紙之佐證。澄心堂實于公元937年業(yè)已建筑,所謂澄心堂紙實南唐皇室用紙,故以宮殿為名。
董源為南唐畫家,曾用澄心堂紙作開先寺風(fēng)景畫,據(jù)沈存中、米元章著錄,所見董畫,均為紙底,又有云李公麟作畫好用澄心堂紙,根據(jù)澄心堂紙之形質(zhì),當(dāng)是書畫專用紙,不能與其他紙張一概而論。按今存之董畫,有并非狹幅者,但紙質(zhì)悉為樹皮所制,所謂狹幅與宮廷特制品不同,則唐末書畫用紙已是普遍情形,不限于皇室。
如南京汪逵《淳化閣帖辨記》謂《淳化閣帖》系澄心堂紙所拓,又有謂宋代宋祁修《唐書》以澄心堂紙起草,宋版《文選》以澄心堂紙印布,宋本書以澄心堂紙作副葉,于此可證澄心堂紙民間使用甚多,與宮廷特制者有別。宋代仿造,在民間則遍地皆是,當(dāng)時的宣紙,皆混稱為澄心堂紙。
《富春山居圖》與生紙
宋代皇室愛好繪畫,并設(shè)畫院(翰林圖畫院),故作風(fēng)悉為工整的技法。而此種工整技法,對于繪畫材料,必須求其平滑精致,方可使畫面光輝。因此,除了對于顏色頗有新的精制品外,底子方面,以絹對于工整繪畫較為適合,故宋絹為歷代以來的精品。紙,在此時期即呈停滯狀態(tài)。而書畫用紙,大都仿制前代作品。
大體上,宋人的書畫紙,均為加工制品,但所謂文人筆墨,則有用半制品的生紙,《洞天清祿集》:
米南宮……類作墨戲不專用筆,或以紙筋,或以蔗滓,或以蓮房,皆可為畫。紙不用膠礬。不肯于絹上作一筆。
此種墨戲的紙張,即今所謂生紙。觀其不用膠礬一語,則宋代的加工紙,其中有糨、梅天水、蠟、黃蘗、膠、礬、石灰、粉等副料,及各種顏色(箋紙)、金、銀,而半制品則表面粗毛。
元代追求高逸風(fēng)韻與色彩淋漓,所采取的紙底,不必如唐人澄心堂紙的平滑,宋人澄心堂紙的堅韌,即使是前代文人所棄的生紙,尚未加工的半制品,正好為元人發(fā)揮墨韻的工具。故元人作品,不但以紙底為多,且大部分為半制品的粗生紙。
元代有四大家,即倪瓚、王蒙、黃公望與吳鎮(zhèn)。此四大家,作畫均用紙底。王蒙或用精制紙外,倪、黃二家,線條如秋草,兩邊生毛,非生粗紙張,反不能表現(xiàn)其作風(fēng),隨筆點染,如為絹素熟紙,反掩其墨華風(fēng)采。在這種情形之下,元代書畫用紙究以何種紙張最為普遍,不難想象。
元刊書籍中紙張,既有駕宋之上者,則書畫用紙亦有精制之品。試觀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之紙底,為樹皮棉料紙之半制品,其精制加工者,反為畫家所不取。蓋元人之水墨畫,非生紙不能表現(xiàn)其風(fēng)格,精制砑光紙不能顯現(xiàn)其放逸的筆觸。故元代書畫紙以半制品的生紙為主,較精者,僅王蒙及人物畫家用之而已。
(作者生前系上海同濟大學(xué)教授,本文節(jié)選自《中國繪畫材料史》之《書畫用紙的歷史研究》,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