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超
老家屋后有片地,靠著河邊,方方正正,蔥蔥蘢蘢,那是母親的菜園。母親會按著時節(jié),在園子里栽種青菜、青椒、西紅柿、茄子、蔥蒜等各式各樣的蔬菜。茄子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南梁詩人沈約《行園詩》中提的“紫茄紛爛漫,綠芋郁參差”,顯然便是后者了。
河沿邊長著兩株小桑樹,夏秋兩季,絲瓜藤、吊瓜藤爭先恐后,緣樹而上,不約而同結(jié)出長長短短的瓜來,懸在枝下。冬瓜藤像拉上夏夜的夢境,順著河沿將瓜蔓拖曳很長,幾只大肚皮的冬瓜欲藏其間,半遮面孔,欲說還羞地向人顯擺著自己肚量的博大。
菜園的邊上并沒有插上籬笆,夏天起,母親會種上十幾棵玉米。秋天一到,它們就吐出紫紅色的纓子。像蓄勢待發(fā),接下來在它們窈窕的腰際,就會孕出結(jié)實的棒子來。似熟未熟,手掐冒漿時,母親就會每天摘三兩個,或煮著吃,或掰下玉米粒下到稀飯里,要是在粥里放點青莧菜,要不就是新鮮的紅薯葉,加一點鹽,做成菜粥,那樣喝起來有味多了。
秋風里,七星瓢蟲用小腳緊緊扒著菜葉的邊緣,小心翼翼,吃著綠葉,飲著晨露。飽餐過后,張開振翅,伸個懶腰,慢悠悠地飛走了。明天餓了的時候,是否還會再來,沒人知道。小時候,我們順著大人的說法,叫它“花大姐”,無意中竟盜用了《紅樓夢》中襲人的名字,想想真是有趣,那很可能和它穿著的花衣裳有關(guān)吧。
幾棵小苘零落其間,高的高出蔬菜很多,像個巨人,便是矮的也超出蔬菜好幾個頭。它們的枝頭結(jié)著毛茸茸的青饅饅,有的看起來已經(jīng)圓鼓鼓的,也許要不了幾個秋日,便會成熟。小時候,貧瘠的鄉(xiāng)村哪里有零食,我們將苘饅饅當作零食。順著饅饅邊緣,輕輕撕開,里面有潔白的種子,吃到嘴里,甜絲絲的。
如今,母親年紀大了,莊上的人家也越來越少,他們大多搬到集鎮(zhèn)上住了。她和少言寡語的父親在一起,不知會不會感到老村的孤老?有了菜園子,操勞一輩、閑不住的母親便有了依托,她會時不時地到園里拔草、刨地、松土、澆水、施肥,忙得不亦樂乎。有時回老家,我會陪著母親到園子里一起干干活,摘摘辣椒,套套瓜花,種種蔬菜。早些年,年幼的女兒還在蹣跚學(xué)步呢,竟學(xué)著她的奶奶栽種南瓜,有模有樣,就像范成大筆下的“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上也粫?,文字有時難以描繪出孩童心里的情趣。
菜園里的蔬菜靜靜地出芽、開花、吐蕊、結(jié)果,以一年一度的生命姿態(tài),陪著我的父母在歲月里靜靜行走,經(jīng)歷風雨,經(jīng)歷悲歡,漸漸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