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酶的命名,1973年由Smith和Nathans提出:用屬名的頭1個字母和種名的頭2個字母,組成3個字母的略語,表示寄主菌的物種名稱;如有菌株名,再加上一個字母,即第4個字母表示菌株; 1種特殊的菌株,具有幾個不同的限制與修飾體系,則以羅馬數(shù)字表示在該菌株中發(fā)現(xiàn)某種酶的先后次序。例如:EcoR I,第1個大寫字母E為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的屬名的第1個字母;第2、3兩個小寫字母co為其種名的2個字母;第4個字母大寫R表示所用大腸桿菌的菌株編號。再如,流感嗜血菌(Haemophilusinfluenzae)用Hin表示。例如,從流感嗜血桿菌d株(Haemophilusinfluenzadd)中先后分離到3種限制酶,則分別命名為Hind I、Hind Ⅱ和Hind Ⅲ。
限制性內(nèi)切酶符號前3個字母為其來源菌株的拉丁名縮寫形式,根據(jù)現(xiàn)有的外文字符使用規(guī)范,“生物學中屬以下(含屬)的拉丁文學名要用斜體字母”表示,所以,前3個字母用斜體形式編排。第4個字母表示菌株,一般表示菌株的字母都用正體形式。
DNA聚合酶是PCR反應(yīng)的重要工具。同限制性內(nèi)切酶命名方法類似,耐熱DNA聚合酶也與其來源菌名稱有關(guān)。例如:TaqDNA聚合酶、PfuDNA聚合酶、TthDNA聚合酶等,前3個字母都是表示來源于生物的,第1個字母是其來源生物的屬名的首字母,第2、3個字母是其種名前的2個字母。因此,這3個字母都應(yīng)該用斜體,并且首字母要用大寫;因為TaqDNA聚合酶是從一種水生棲熱菌(Thermusaquaticus)yT1株分離提取的,PfuDNA聚合酶是來自耐熱菌Pyrococcusfuriosus的一種DNA聚合酶,TthDNA聚合酶是來自嗜熱細菌Thermusthermophilus的一種DNA聚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