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選萍
青松常綠,四季蔥郁。它不畏嚴(yán)寒、不懼冰雪,不隨季節(jié)變遷而衰榮。松樹的經(jīng)冬不凋、受雪尤青,代表了不畏艱難、堅強不屈的品質(zhì)。松樹樹干挺拔,樹冠直觸云霄,亦是棟梁之材。因此,松成為眾多文人筆下的“??汀保麄兠钍贮c染,賦予松美好的精神品質(zhì)。
【飛花妙語】
一、孤松之高潔
凌風(fēng)知勁節(jié),負雪見貞心。(范云《詠寒松》)
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宋之問《題張老松樹》)
二、新松之棟梁
千歲盤老龍,修鱗自茲始。 (元稹《西齋小松二首》)
風(fēng)雪折勁木,澗松摧為薪。(白居易《續(xù)古詩十首·其四》)
三、蒼松之隱逸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太上隱者《答人》)
青松夾路生,白云宿檐端。(陶淵明《擬古九首·其五》)
【解令飛花】
一、松喻堅貞高潔之性
青松臨寒不凋、臨風(fēng)不倒,雪不能毀其志、寒不能改其性,不論環(huán)境多么惡劣,它都能守住本心,保持住品格。正如中國古代一些文人,他們讀圣賢書,摒棄外在的功名利祿,而注重精神意志的升華和品性操守的堅定。松的意蘊美與人的高潔美相一致。因此,古詩詞中的松已經(jīng)不僅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植物,它還蘊含著獨特的精神內(nèi)涵和主觀情感。如范云的《詠寒松》:“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凌風(fēng)知勁節(jié),負雪見貞心?!痹姼鑼懗隽怂蓤詮娡Π蔚男蜗蠛蛣C然高潔的氣概。“修條”與“密葉”是青松之形,“勁節(jié)”與“貞心”是青松之神。青松傲然獨立,凌霜冒雪依舊青翠挺拔。它那風(fēng)雪不動的巍然和穩(wěn)若磐石的堅貞,寄寓了詩人的理想人格。
又如宋之問的《題張老松樹》中“歲晚東巖下,周顧何凄惻。日落西山陰,眾草起寒色”四句,寫詩人于冬日黃昏之時徘徊山間、環(huán)顧四望,只見草木凋零、景色凄然。接下來筆鋒一轉(zhuǎn),“中有喬松樹,使我長嘆息。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山間那棵高聳凌云的松樹,讓詩人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敬慕之情:做人要像這棵松樹一樣,歲寒而不凋,孤直而高潔。詩人贊揚松樹所具備的堅貞、高尚的節(jié)操,不管處在什么環(huán)境下,也不論遇到何種誘惑,都能夠守住自己的本心。
二、松為廟堂棟梁之材
松樹高聳挺拔、粗壯堅硬,樹干挺直不彎,樹冠直入云霄,自古就被用作建筑宮殿的棟梁之木。松樹的這一特點正好契合了一些讀書人的人生追求:發(fā)憤讀書,立功當(dāng)代,名垂青史。這些讀書人往往自比青松有才識、堪大用,正如元稹在《西齋小松二首》中所寫:“松樹短于我,清風(fēng)亦已多。況乃枝上雪,動搖微月波。……清風(fēng)日夜高,凌云意何已。千歲盤老龍,修鱗自茲始。”小松樹有清風(fēng)、白雪、明月相伴,精神飽滿,高風(fēng)亮節(jié)。同時,松樹的實用性也是詩人要突出表現(xiàn)的,小松雖小卻是棟梁之苗芽,枝干終將遒勁,能堪大用。由此可見,松作為棟梁之意,一是精神層面上的高潔志遠,二是功用層面的有才有識、堪為大用。
而白居易的《續(xù)古詩十首·其四》中“雨露長纖草,山苗高入云。風(fēng)雪折勁木,澗松摧為薪”四句,卻反其道而寫之。山上的樹苗在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直入云天;而澗底的松樹面對風(fēng)雪摧折,雖已長成參天大樹,卻被砍伐為柴薪。詩人通過山上樹和澗底松的對比,突出了澗底松的不幸遭遇,表達了自己雖才高于世卻不得重用的憤懣不平之情,批判了統(tǒng)治者壓制打擊人才的不合理現(xiàn)象。
三、松比深山隱逸之士
松一般生長于山間或者澗底少人處,詩人寫松,有時是在寫一種悠然自得的隱逸情懷,一種不為塵囂所染、我自清風(fēng)四面的風(fēng)致。郁郁青松,悠悠白云,青與白,松與云,其形象與色調(diào)往往令人聯(lián)想到云山深處的隱者。 太上隱者的《答人》中“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兩句就寫出了這樣的情景。據(jù)《古今詩話》記載,這位隱者的來歷不為人知,曾有人當(dāng)面打聽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只寫下這首詩。詩句中“偶來”兩字表明其行蹤自由無羈,不可追躡?!案哒怼眲t見其恬淡無憂?!八蓸洹薄笆^”,陳設(shè)景致古樸簡約,卻富于深山隱逸之情趣,一位淡泊隱者的形象躍然紙上。
隱逸之意旨,在陶淵明的《擬古九首·其五》中的“青松夾路生,白云宿檐端”兩句中也可略見一斑。青松生長在路兩邊,白云繚繞在檐間,詩人用這兩句來描寫東方隱士所居之地。青松贊東方隱士之風(fēng)骨,白云顯東方隱士之高潔,而這樣的描寫使得隱士的居所帶有一種清幽縹緲之感。詩句中,詩人為我們徐徐鋪開一卷青山隱逸圖,有了松,深碧清幽之意便從紙上流淌于讀者心中。
翻開中華詩詞的絕美畫卷,眾多詩人的情志抱負從松樹獨特的自然秉性中流淌出來,綿延千年,青蔥潤澤。詩人筆下的文字,有對青松的無限贊美,有對自我的復(fù)雜感懷。他們借松風(fēng)而歌,伴松影而思。于是,高潔之松、棟梁之松、隱逸之松便在他們筆下永遠姿態(tài)萬千、生機勃勃。
【拓展訓(xùn)練】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①深草里,
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擬嵇中散詠松詩②
[晉]謝道韞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萬仞條。
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③。
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搖。
注釋:①刺頭:指長滿松針的小松樹。②本詩是作者模仿嵇康的《游仙詩》而作,她傾慕嵇康,贊揚其無所畏懼的高尚人格。③王喬:即王子喬,傳說中的仙人。
1.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杜荀鶴的詩寫凌云巨松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認為稱贊大松“凌云”并不能說明有眼力。在小松如小草一樣幼小時就能識別出它是“凌云木”,從而加以愛護培養(yǎng),那才是有見識。
B.杜荀鶴的詩以松喻人,告誡人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識別人才,對有發(fā)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給予重視、關(guān)心和培養(yǎng)。同時對那些目光短淺、不識人才、不關(guān)心人才成長的人發(fā)出深深的慨嘆。
C.謝道韞的詩首聯(lián)用語古樸淺切,寫出了山上松隆冬不凋、鮮潔蒼翠的樣貌,初顯松樹品質(zhì)。整首詩摹景詠物,富麗精巧,全無雕琢之跡,呈現(xiàn)出情境渾融的意境。
D.謝道韞的詩雖是詠物詩,但人的活動始終參與其中,從遙望到休憩、瞻看,再到騰躍、頓足,人物形象鮮明,情感抒發(fā)自然。
2.兩首詩表達了不同的情感,請具體分析。
參考答案:
1.C(“富麗精巧”應(yīng)為“清麗自然”)
2.(1)《小松》:①通過刻畫小松成長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出身寒微的人在成才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自信、堅強、勇敢精神的贊美之情;②以松喻人,告誡人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識別人才,對有發(fā)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給予重視、關(guān)心和培養(yǎng),使之早日成才,同時對那些目光短淺、不識人才、不關(guān)心人才成長的人發(fā)出深深的慨嘆。
(2)《擬嵇中散詠松詩》:①借山上松寒冬不凋,表達對嵇康身上體現(xiàn)的超然物外、卓爾不群的名士氣節(jié)的神往,希望自己像嵇康那樣做個遺世獨立、不受世俗禮教羈絆的人;②通過王喬乘鶴升天的傳說,寫出了自己對于人生苦短、命運難測的傷感;③尾聯(lián)的感嘆,透露出詩人對時不我與、命運多舛的深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