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靜
(鄭州工商學院,鄭州 451400)
陽明之學從一開始很注重實踐,重視“行”是其學說的特色。王陽明早期提倡“知行合一”,認為“人須在事上磨煉做工夫”,如此才“有益”[1]。在他看來,行事不可“懸空”“著空”,而要本諸“事物”,講求實學。此外,王陽明晚年所重訂《大學古本》,以《禮記》為準,不同意朱熹《大學今本》的綱領條目次序,以此來證明自己“致良知”工夫路向的合理性。王陽明重訂《大學古本》既有考證、又有辨?zhèn)?這種旨在求真的考據(jù)做法,也是務實精神的體現(xiàn)。王陽明之后,其門人后學多有分歧,形成少有能全面繼承陽明之學的所謂“王學末流”。自清初以降,王學末流多被斥為“游談無根”的空疏之學,四庫館臣認為:“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學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如王守仁之末派皆以狂禪解經(jīng)之類。空談臆斷,考證必疏?!盵2]直到當代,也有學者認為“王守仁的心學開一代空疏學風,影響極大”[3]。
事實上,王學末流的情況非常復雜,依據(jù)地域和各自學術思想的不同,可以對王學末流進行不同的派別劃分。但無論怎么劃分,他們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實學”傾向,不能把王學末流一味斥為“空疏”。
在對陽明之學的繼承上,王學末流各有偏失,其中一些人偏重“良知”現(xiàn)成,不重視踐履的工夫,發(fā)展到極端就出現(xiàn)了所謂“禪”或“狂”的人物,他們的學說也被輕易地冠以“空疏”。但是,具體到個人來看,他們并非全是空疏之學,言行中也并非沒有實學的成分,只是被他們的學說所遮蔽,隱而不彰罷了。
王畿是王陽明的大弟子,黃宗羲在《明儒學案》將之列入浙中王門。他一生致力于宣傳王陽明的“致良知”學說,認為良知當下現(xiàn)成,不看重應事的能力。他說,“學當致知見性而已,應事有小過不足累”,并且援禪入儒,“每講,雜以禪機,亦不自諱也”[4]7274。他過分強調(diào)良知本體,而拋開了實事實功,并把王學引向了禪學化。劉宗周批評他說“直把良知作佛性看,懸空期個悟,終成玩弄光景,雖謂之操戈入室可也”[5]8,黃宗羲也批評他“躋陽明而為禪”[5]703,后人也多因之而稱王畿之學為“禪”。不過,王畿思想中仍保留有王學中的實學成分,他說“若能于日用貨色上料理……乃見定力?!盵5]204他仍肯定“下學之實事”“知識聞見”和“務于經(jīng)世”,不過只是重心在先天本體,在他晚年與錢德洪的信中也稱自己疏于踐履。因此,稱王畿不務實功、全是空疏,是不妥當?shù)摹?/p>
聶豹、羅洪先,《明儒學案》歸之于江右王門。他們以“復見本體為學的”,創(chuàng)“主靜”“守寂”說,把認識活動和道德修養(yǎng)全視為向內(nèi)的“歸寂”過程。他們的歸寂說在當時即很少有人認可,牟宗三對其更有激烈的批評,“把陽明良知教弄成面目全非的古怪樣子,而又自稱王學,此豈非別扭之甚乎?及門不及門誠有別也,其不屬于師門之義理甚顯然也”[6],連他們未及師門的事都拿來指摘了。而當代學者也認為歸寂說“倒向反觀內(nèi)聽的神秘主義”,“在理論上是沒有出路的”[7]。然而,聶豹雖說主張歸寂,但他本人在事功的實學上卻可圈可點。在華亭縣任上,他“首革積宿胥猾侮法剝民之弊”,免去征銀,“以補民間積逋”[8]卷39。羅洪先更認為“儒者學在經(jīng)世”,在他去官后,常與鄒守益等王門諸子切磋學問,然未絕意仕宦,“至人才、吏事、國計、民情,悉加意咨訪,謂‘茍當其任,皆吾事也’。”[4]7279可見,他們并非全部摒棄實學的。
王艮所創(chuàng)立的泰州學派,主張見在之知,崇尚天性。泰州的后學受人指摘尤甚,“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龍蛇,傳到顏山農(nóng)、何心隱一派,遂復非名教所能羈絡?!盵5]703而泰州學派的何心隱是很有齊家平天下的構想的,他“搆萃和堂以合族,身理一堂之政,冠婚喪祭賦役,一切通其有無,行之有成?!盵5]704雖說這有點類似于烏托邦的做法,但也不失為可貴的實踐。而在政事上,他“嘗以術去宰相”[5]705,用計謀除掉了嚴嵩。因此,稱之為空疏,恐怕未當。
泰州的崇尚天性,更有著擺脫當時倫理束縛的意味,發(fā)展到后來,便出現(xiàn)了被時人稱為“異端之尤”的人物——李贄。李贄因為自已的一些叛逆思想,在當時已被視作猖狂無忌憚的小人,不能齒及。而在師承上來看,李贄確屬泰州學派。他曾師事王艮的兒子王襞,并數(shù)次問學于王艮的再傳弟子羅汝芳。他與王陽明的心學有難以割斷的聯(lián)系。李贄雖被稱作“狂”,被視為“異端”,但他本人的思想?yún)s是務實的。他生活于士風空疏的明中晚期,他看到當時的學者“但知為人,不知為已,惟務名,不肯務實”[9],都把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視作求取功名利祿的手段,沒有人將它用于修齊治平,所以,他主張學者應當“要使人務實學,道期心得”[10],強調(diào)學者之學,必在“百姓日用處”,可見他是反對空疏之學的。
以上所列的王門后學,以通行的實學觀點來論,他們都偏向于注重良知本體,不注重應事實功。但是,這些不偏重于經(jīng)世踐履的人仍然是有許多務實的地方的,可謂是“虛中有實”。
偏重良知本體的王學末流尚且注重實學,那些本就偏重于應事實功的人,他們在實學上的作為更是隨處可見了。
浙中王門的錢德洪,與王畿同師王陽明。黃宗羲在比較二人異同時說:“龍溪(王畿)從見在悟其變動不居之體,先生只于事物上實心磨煉?!盵5]226可見,他是重視踐履工夫的。錢德洪堅守師說,力辟王學中空疏的禪學化風氣。他主張本體和日用實踐不可分離,“除卻應酬更無本體”,認為要在實事磨煉上“致良知”。后人評價他說:“德洪徹悟不如畿,畿持循亦不如德洪。然畿竟入于禪,而德洪猶不失儒者矩矱云?!盵4]7272此外,他還有一點少有人注意到的地方,他在《論學書·與陳兩湖》中寫道:“格物之學,實良知見在功夫……于此體當切實,著衣吃飯,即是盡心至命之功?!盵11]這一說法,無疑開了王艮“百姓日用即道”的先河。
浙中王門中,偏重于實學的人還有黃綰和張元忭,他們都是反對王學末流的空疏流弊的。黃綰師承王陽明,他的一生注重實學,晚年所著《明道編》,對于一些政事的見解很有見地。而他對性理之學卻不很在行,著作大多是關于實學的,他是個長于實學而疏于性理的人[12]。張元忭是王畿的學生,“自未第時即從王畿游,傳良知之學”,然“篤于孝行,躬行實踐”,“矩矱儼然,無流入禪寂之弊”;他在從政時,“嘗抗疏救御史涍,又請進講“列女傳”于兩宮,修二南之化”[4]7289。他批評自己老師的禪學化傾向,發(fā)揚了王陽明學說中實有實功的一面思想。
鄒守益師承陽明,在江右王門中以信守師說聞名。他主張“戒慎恐懼以致良知”,并強調(diào)道德涵養(yǎng)與踐履工夫的重要,黃宗羲認為“姚江之學,惟江右得其傳”[5]333,即是針對鄒守益而言的。鄒守益的一生,無論是歷官還是落職閑居,從未間斷過講學,而其講學又以弘揚師說、傳播王學為旨歸。在廣德判官任上,他“撤淫祠,建復初書院,與學者講授其間”[4]7268;在事功上,他也很有建樹,“官福建僉事,擒殺武平賊渠黃友勝”;在王陽明平宸濠之亂時,他與陽明共同出征,“宸濠反,與守仁軍事”[4]7269。
歐陽德與鄒守益同屬江右王門,同樣信守師說,力挽王門后學的空疏流弊。他主張要在踐履處見良知,他說“離事物則無知可致,亦無所用其致之之功”[5]366,認為離開了事物踐履就不會有良知。他在事功上,也有可稱道的地方,其學“精思力踐,日有所自得,則遂以其學施諸政事”,如知六安時,為民興利除弊,“汰冗役,罷苛法……”[8]卷34,可見,他是很注重實踐的。后人對他的評價是“德器宇溫粹,學務實踐,不尚空虛”[4]7277。
江右王門中反對空虛、主張務實的人還有劉邦采和劉文敏。劉邦采對陷入禪學和狂蕩一路的王學末流都加以駁斥,“守仁倡良知為學的,久益弊,有以揣摩為頓悟,縱恣為自然者,邦采每極言排斥焉?!盵4]7283他的從兄劉文敏也反對虛悟,“……征諸倫理事物之實,無一不慊于心,而后為圣門正學,非困勉不可得入也,高談虛悟,炫末離本,非德之賊乎?”[4]7285他同樣是看重務實的。
薛應旂,歷來很少有人提及,卻是一位很重實學的人物。他師從歐陽德,是王陽明的再傳弟子,《明儒學案》將之列入南中王門。歐陽德的“學務實踐,不尚空虛”對他是有影響的。他說“古之學者,知而為行,事即為學。今之學者,離行言知,外事言學。”[5]593他是反對王學末流空談良知,不尚實際風氣的。
王艮創(chuàng)立的泰州學派,其后學有失之狂蕩的,但他的“百姓日用即道”,卻顯示了極強的實踐精神。王艮曾夢“天墜壓身,萬人奔號求救”,他“舉臂起之”,可知他是有很強的經(jīng)世愿望的。師事王陽明后,倡“百姓日用即道”,“于眉睫之間,省覺人最多”[5]709。他的門徒眾多,散布于各行各業(yè),如朱恕是樵夫,韓貞陶瓦為業(yè),夏廷美是農(nóng)夫,這些人當然是務實不虛的。
焦竑是王學末流中偏重實學的重要人物,他師承耿定臺、羅近溪[5]830,是王艮的再傳弟子(耿定向師承王艮,羅汝芳師承顏山農(nóng))。焦竑在明后期是以心學聞名的,但他力避王學末流的空疏學風,并從事于博學考據(jù)的學問。他“博極群書,自經(jīng)史至稗官、雜說無不淹貫,善為古文,典正馴雅,卓然名家?!盵4]7393他不僅篤志經(jīng)史,且潛心考據(jù),成為名重一時的考證學大師。而在其學術體系中,經(jīng)世致用的分量是很重的,他說“夫?qū)W不知經(jīng)世,非學也”[13]。焦竑不為考據(jù)而考據(jù),由文字而通語言,由語言而通義理,對乾嘉學術大有影響。他的經(jīng)世觀念,由清初的學者發(fā)揚光大,是明清間學術風氣轉(zhuǎn)換期的關鍵人物。
劉宗周曾師從許孚遠,許雖對泰州王學有所批評,但對陽明心學卻甚為推重,“篤信良知,而惡夫援良知入佛者”[4]7286。這種師承,使得劉宗周與心學發(fā)生了重要的聯(lián)系,并影響到他的務實精神的形成。他說:“應事接物,相為表里,學者于天下不能遺一物?!盵5]1576他是強調(diào)篤實的實學的。不僅如此,他也特別強調(diào)經(jīng)世致用,他“重民命”“厚民生”[5]1508,多次上疏為民請命,彈劾奸黨,聲援東林,匡救時艱。
明清之際的實學,有著與宋明理學迥然不同的面貌。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他們無疑都是以明心見性為目的的,彼此之間只是工夫路徑的不同。而明清之際的實學,更多的以經(jīng)世致用為目的。梁啟超認為:“清學之出發(fā)點,在對于宋明理學一大反動?!盵14]而事實上,清初的實學并不是與王學全部對立的,他們中的許多人都與王門后學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
劉宗周的蕺山學派,在明末有很大影響。梁啟超說:“明清嬗代之際,王門下唯蕺山一派獨盛,學風已漸趨健實?!盵15]蕺山門下的黃宗羲、陳確雖然仍倡導以“慎獨”為宗旨的心學,但是,在實踐中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健實學風。黃宗羲是劉宗周的學生,非常強調(diào)篤行的實學,他反對不治六經(jīng),束書不觀,只顧空談的作風。他在《明夷待訪錄》中批評君主專制,并提出了各項的治國措施,重視發(fā)展經(jīng)濟,提倡工商皆本,凡是有利于經(jīng)世致用的的真才實學,他都加以倡導。陳確與黃宗羲同師承劉宗周,他主張讀書為學要務實,經(jīng)世致用。面對社會現(xiàn)實問題,他常提出批評,并付諸改革實踐。例如,他著《葬論》,在喪葬活動的一系列內(nèi)容上提出自己的主張,倡立“葬親社”,改革喪葬陋俗。他作《大學辨》,目的是為了糾正當時重知輕行的學風,另外,他的敢于懷疑圣學,無意間開了辨?zhèn)蔚娘L氣。
明末清初的東林學派是最以經(jīng)世致用著稱的,他們中的許多人雖不屬于王門,卻與王學末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顧憲成曾問學于南中王門薛應旂,他在早期求學的時候,有人對他說:“舉子業(yè)不足以競子之學,盍問道于方山薛先生乎?”[5]1376可見師承上,他屬于王門的別派。顧憲成在自己的著作《商語》《小心齋札記》里多次提到王陽明及其后學,“無善無惡”“良知說”的名目[5]1388,何心隱、李贄、管志道等王門后學多次成為他評論的對象。高攀龍也同樣受到王門后學影響,他在著作中對王陽明及其后學有所批評也有所贊同,他反對王學末流的空疏,但對王陽明并沒苛責,他說:“陽明之良知至矣,及其末流,上者益工,下者益下,則非陽明本指也?!盵5]1394一生“篤信良知”的許孚遠,與顧憲成、高攀龍相交甚密。高攀龍曾贊譽許孚遠說:“許敬庵先生之學,以無欲為上,自是迥別世儒?!盵5]1428劉宗周也常與高攀龍論學,“(劉)長師許敬庵,而砥礪之友則劉靜之、丁長孺、周寧宇、魏忠節(jié)、先忠端公、高忠憲”[5]1512。除了顧憲成、高攀龍,東林學派中受王門后學影響的還大有人在。如錢一本,黃宗羲稱他“先生之學,得之王塘南者居多”[5]1436。再如顧允成,他是顧憲成的弟弟,曾“游于薛方山之門”[5]1468,從學經(jīng)世之學。
自王陽明以其“良知”說鼓動海內(nèi)后,“門徒遍天下,流傳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4]7222,再加上王門后學的大力推廣,明清之際的學者想擺脫王學的影響也不現(xiàn)實。但在明清間學風轉(zhuǎn)變之際,他們摒棄了王學中虛的因素,而王學的實學因素,被他們加以吸收利用,這就形成了清初實學與王門后學迥然不同的實學面貌。
王門后學并非一味的空疏之學。盡管他們長談“義理”,時?!暗缚铡?但在實學方面,他們也多有涉及,只是彼此的偏重不同。而王門后學中的實學因素,也并沒有隨著明朝的衰亡而消失,在明清之際興起的實學,仍與王學末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王學末流之所以被后人簡單地概以“空疏”,主要原因在于中國的學術似乎歷來肩負著治國平天下的使命,而王學興盛在明中后期,這時的明王朝已經(jīng)日薄西山,它的局勢已經(jīng)不是某種學術所能挽救了。在這樣的情形下,王學末流就顯得不合時宜。崇禎年間,天災人禍,有種種人才、糧餉、流寇等方面的問題,而劉宗周仍在向崇禎帝說“皇上亦法堯舜而已矣”[5]1509,難免皇帝會對他有“迂哉”之嘆,而后人也多因此指責王學末流的無用。對學術寄予過高的期望,一旦發(fā)現(xiàn)它不能治國平天下,就認為它空疏無用,這種觀點是有待商榷的。因此,稱王學末流空疏雖無不可,但如果過于苛責,顯然是不甚妥當?shù)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