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得意蒼洱山水處,流連古國名勝間
——楊升庵與李元陽的大理情緣

2023-12-20 00:17:18楊鯤峰
大理文化 2023年11期
關(guān)鍵詞:元陽大理

●楊鯤峰

曹丕《典論·論文》有言:“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比欢谥袊膶W史上,唐代浪漫主義詩仙李白在“賜金放還”趕出皇城長安后,失意來到東都洛陽時,邂逅比他小十歲的現(xiàn)實主義詩圣杜甫。兩顆詩星一年中僅有三次斷續(xù)交往,卻因志同道合結(jié)為夢里常相憶的終身知音,令人驚奇罕見。

無獨有偶,在祖國的西南邊陲云南大理,明代四川狀元楊升庵也在充軍發(fā)配云南蠻瘴之地永昌(保山)時,與比自己小十歲的大理名士李元陽結(jié)為忘年至交,成為大理白族文化史上的千古佳話。

相逢何必曾相識。有幸的是,楊升庵與李元陽相識在蒼山洱水之間,成了忘年知交。雖然,之前兩人沒有在京城同朝為官(李元陽高中之日,正是楊升庵落難之時),也并未曾有一面之緣,但李元陽也因秉公執(zhí)事、剛直不阿得罪權(quán)貴,屢受排擠貶謫。因此,兩個落難文人喜遇知音,一見如故。李元陽對楊升庵敬佩有加,對其遭遇深表同情,常在精神和物質(zhì)上予以關(guān)照,兩人常常攜手同游散心。得意蒼洱山水處,流連古國名勝間。將橫遭貶謫、飽受壓抑的仕途失意之情釋放在美麗的山水中。

暢游點蒼山

嘉靖九年(1530年)早春二月,楊升庵在四川安葬完父親回到云南戍所,李元陽也因母親去世守喪賦閑在大理,便邀約楊升庵點蒼之游。楊升庵喜之至極,如期而至。在稱之為“古代游記不朽名篇”的《游點蒼山記》中寫道:“及至葉榆之境,一望點蒼,不覺神爽飛越。比入龍尾關(guān),且行且玩,山則蒼龍疊翠,海則半月拖藍,城郭奠山海之間,樓臺出煙云之上,香風滿道,芳氣襲人。余時如醉而醒,如夢而覺,如之久臥而起作,然后知吾向者之未嘗見山水,而見自今始。”

大理默游園初次相見,就像當年李太白在洛陽酒家跟杜甫初次見面時說“早在娘肚子里就相識”一樣,兩位失意文人無比欣喜。后來,他倆各自談到初次會面的印象時,李元陽說:“然觀先生不飾容貌,不炫技能。即布衣野老邂逅丘畝之上,先生晏然與之談,而忘日之西夕也?!辈丫煹奈娜伺c面前的狀元郎楊升庵作了對照說:“文人在廟廊,非親昵不敢近,在草野則布衣鄙人皆得從之游?!闭媸恰岸Y失求諸野!”楊升庵則說:“見中溪神貌如臨水月,鄙吝自消,聆其語如聞洪鐘,令人頓醒。”

楊升庵到大理時,巧遇四川洪雅人大理太守楊仲瓊在大理古城東六里的洱海之湄修建洱海四大名閣之一的浩然閣落成,誠邀楊升庵與李元陽一起登閣觀賞蒼洱美景。幾人“授幾而酌,把酒臨風”,從王勃的《滕王閣序》談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由古文運動的領(lǐng)袖韓愈談到新樂府運動領(lǐng)袖白居易。酒酣興盡,楊升庵作《海風行》,李元陽作《浩然閣記》。

此后,兩人便開始了點蒼之游。

登斜陽峰麓的龍尾古城壽康樓,舉目關(guān)迤,洱河如玉帶,閭里若棋局,樵童牧笛,漁歌帆影。登水月樓,楊升庵連吟《龍關(guān)歌》三首:

其一

鷲頭峰古接仙氛,龍尾泉香石溜分。

爨婦洗酥凝白雪,樵童叫笛響青云。

其二

清海橋下海波涼,月白霜清木葉黃。

驚鷂聯(lián)翩穿遠樹,沉魚撥剌避鳴榔。

其三

雙洱煙波似五津,漁燈點點水粼粼。

月中對影遙傳酒,樹里聞歌不見人。

登天生橋觀“不謝梅”,李元陽講述洱海大黑龍被小黃龍打敗后,撞開西洱河絕壁出逃的傳說;上江風寺聽下關(guān)風,楊升庵探尋風伯雨師駐江風寺的緣由。兩人在天生橋窺“一線天”,探“龍打洞”,在絕壁上尋找龍鱗龍爪和張果老留下的驢蹄印,在“漢諸葛武侯擒孟獲處”碑前懷古。行吟蒼洱,美不勝收,楊升庵題“百二山河”碑。窺天生橋,險要天生。楊升庵作《天生橋》:

絕壁從地起,險要自天生。

至今江流水,猶作鼓磬聲。

夜宿海珠古寺,靜候龍關(guān)曉月,月夜乘舟海門閣飲酒,楊升庵留詩:

夜泊有仙舸,上月當水中。

佳賓愛明月,游子驚春風。

復至龍尾關(guān),由混混亭升真覺庵,兩人到寶林寺看茶花,點蒼瑞雪如銀,古寺茶花似火。夜宿樹聲樓,楊升庵作《詠寶林寺茶花》詩:

綠葉紅英斗雪開,黃蜂粉蝶不曾來。

海邊珠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臺。

楊升庵與李元陽還小憩萬松蔭下,在圓海寺汲泉煮茗,拄杖到鶴頂寺竹林中盤坐酌酒,于紅日西墜、玉洱涌金時縱觀“鴛浦夕照”佳景。

暮投“蒼洱馳名第一山”的感通禪寺,班山樓孤燈夜坐,夜聞僧誦有錯,李元陽力推楊升庵校注《六書》,一住20 天,悉心研究古音韻,寫成千字韻著《轉(zhuǎn)注古音略》。李元陽因此題班山樓為“寫韻樓”,以此表達對楊升庵的敬仰之情。明末清初,著名畫家、詩人、和尚擔當來大理時也住此樓,彌渡清光緒舉人大理知事鄧鴻逵因此撰感通寺聯(lián):

奇花異馬各千古;

名士高僧共一樓。

至今,寫韻樓雖已不復存在,但大理一帶還流傳著歌謠:

四川狀元郎,流放在云南。

寓居寫韻樓,文章天下?lián)P。

感通寺峰巒拱衛(wèi),古木蔥蘢,殿宇軒昂,環(huán)境清幽。小住感通寺,李元陽還召邀大理名士與楊升庵同游,結(jié)伴徜徉莫殘溪,漫步木板橋,在“恩彼靈株”的龍女花下暢飲,于悟通禪意的古木林中行吟。講唐代高僧李成眉“禪杖生枝葉,佛像夜空來”的故事,談無極大師法天朝覲明太祖朱元璋時“馬嘶花放”的奇聞。

清風明月作賓主,高山流水話知音。好友相隨,心曠神怡,聽暮鼓晨鐘,觀飛瀑流泉,沉醉在名山勝水之中,楊升庵詩思如潮,寫了《感通寺》及《感通四首》詩。

感通寺

岳麓蒼山半,波濤黑水分。

傳燈留圣制,演梵聽華云。

壁古仙苔見,泉香瑞草聞。

花宮三十六,一一遠人群。

陽春三月,大理風光旖旎,風花雪月景致迷人。感通寺寫韻樓小住后,楊升庵、李元陽又北行五里上玉局峰玉局寺,憑吊“南詔德化碑”的書寫者唐代御史、詩人杜光庭,尋找杜光庭隱仙玉局的遺跡,懷想天寶之戰(zhàn)唐玄宗開邊擴張,楊國忠好大邀功,致使鮮于仲通和李宓的二十萬中原子弟“三軍潰衄、元帥沉江”的殘酷史實。

離開玉局寺向西南前行,兩人過“疊坳承流,水色瑩澈,其中石子粼粼,青碧璀璨,宛如寶玉之麗”的清碧溪。到弘圣寺(一塔寺)考證隋文帝時建造的浮圖塔與岣嶁詩碑。然后北行二里,登中和峰問古蒼山神祠。

蒼山神祠位于大理城西蒼山主峰中和峰東麓南支,南詔王異牟尋仿中原王朝將境內(nèi)名山勝水封為四瀆(瀾滄江、金沙江、黑潓江、怒江)、五岳(東岳烏蒙山、南岳無量山、西岳高黎貢山、北岳玉龍雪山、中岳點蒼山),蒼山神祠就是祭祀中岳蒼山的神廟。唐貞元十年(794 年),天寶戰(zhàn)爭后的四十年,異牟尋繼位后,為了改善南詔與大唐王朝之間的關(guān)系,與大唐使者崔佐時及南詔清平官等重臣在蒼山神祠會盟,接受冊封,并發(fā)誓永遠歸附唐朝。

在蒼山神祠,楊升庵與李元陽重溫南詔史上民族團結(jié)的歷史篇章,盛贊南詔王異牟尋的遠見卓識。

雖說時至三月,但海拔4092 米的中和峰上澗松縈云,巖雪映日。兩人在祠后的問俗亭中酤酒更酌,俯瞰大理壩中城郭樓觀及漁帆隱現(xiàn)的萬頃海波,高吟南詔清平官楊奇鯤的“風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嵐影洗還清”及元朝烏蒙道宣慰副使李京的“水繞山光山繞城,萬家煙樹一川明”……

酒足飯飽,夕陽依山,兩人下山投宿三塔寺,晚登鶴云山。日落風寒,寺寂山空。仰望高聳入云的三塔,眺望直插蒼穹的蒼山,楊升庵奇思妙想,欲與好友跨鶴飛升,同觀仙人對弈,寫下《崇圣寺》《游三塔寺晚登鶴云山》兩首感懷詩。

投宿寺中,正值龍女花盛開。龍女花為大理奇花,唐時感通寺班山樓前有一株,傳說為感通寺龍女為感激住在龍?zhí)哆吶找拐b《龍女經(jīng)》的高僧所變。《大理志稿》載:“花瓣如同玉蘭,花蕊殷紅,云南只此一樹。”此前,楊升庵住感通寺時聽李元陽講過龍女花的傳說,并與其在樹下共飲,但為時較早,尚未開花。聽說寺中龍女花開,難得一見,便在寺僧引領(lǐng)下與李元陽同去觀賞。

流連龍女花樹下,但見花朵冰心玉潔、香氣襲人。楊升庵浮想聯(lián)翩,由瑤池圣母想到玉皇大帝,從西域印度想到大漢國中,寫下《觀三塔寺龍女花》:

天女來看龍樹花,空香隨步惹瓶沙。

煙花點綴慈云薄,韶景流連慧日斜。

鬘髻曉沾三昧雨,羅錦夜妒六銖霞。

偷銜野鹿羞塵世,共命巢禽隔海涯。

水泛暗通金母島,風飄曾到玉皇家。

誰教博望來西域,不并蒲桃上漢槎。

流連累日,兩人登標空玉柱覽云霞于襟袖,上雨銅圣閣敘觀音銅雨緣由。于七樓八殿間漫步瑞鶴觀,小憩留月軒。凈手焚香,盤坐讀書樓;芒鞋藜杖,相入瀑布溪……

幾天后,楊升庵、李元陽到松螺疊翠的帝釋寺,在應樂峰下聽天樂。第二天,北渡白石、雙鴛兩溪,抵蘭峰無為寺。

無為寺與崇圣寺并稱大理國皇家寺院,是國王出家、遜位為僧及國中傳武讀書之地,相傳為天竺高僧贊陀崛多所建。來到寺中,兩人登翠華樓前的駐蹕臺,懷想元世祖忽必烈革囊渡江后揮師大理,翻越蒼山,首駐無為寺的歷史。觀賞“撐天霜干龍鱗繞,指地鳳枝虎尾回”(清僧廣見《唐桫》詩)的唐杉。在曬經(jīng)坡觀“晴川秧雨”,臨雙鴛溪聽松聲泉韻。品讀“聲如磬玉,清晰可聽”的汝南王玉磬碑;暢飲“山泉甘冽,疫則飲之”的觀世音救疫泉。尋訪段寶姬與南中七賢賞蘭的蘭苑,參拜青蒼突兀、高出峰畔的閣老巖……

楊升庵留詩《游無為寺》與《觀汝南王玉磬碑引》,李元陽也揮筆留《友人約游蘭峰無為寺》。

離開無為寺,兩人又到鶴云寺仙女池畔坐嘯,經(jīng)石云寺過獨木橋升寶華寺。李元陽安排兩個弟弟在百花叢中煮酒相待,醉后夜臥草庵,快活無比。

過四日,前往上陽溪村后尋訪遺愛寺中的羅剎洞。再去探訪楊升庵“心甚慕之,而不得見”的無底潭(蝴蝶泉)。蝴蝶泉環(huán)境清幽,波光蝶影,楊升庵由此想到莊周漆園夢蝶,說“今春始見,喜而賦此”,寫詩《蝴蝶戲珍珠》:

漆園仙夢到綃宮,栩栩輕咽裊裊風。

九曲金針穿不得,瑤華光碎月明中。

過蝴蝶泉到上關(guān),由水月樓放舟南向金榜寺,觀青巔寺巨人跡,再登正對點蒼十九峰的雞額山,于席間觀蒼山積雪,玉帶晴云,酌酒相慶,戀戀不舍。飯畢,在船家再三催促下,繼續(xù)向南至觀音阻止羅剎背盟逃逝的鐵雨崖、赤文島,登天鏡閣,楊升庵題聯(lián):

異峰斜插水中東是水西是水;

杰閣遙臨天外上有天下有天。

最后,于暮色中在洱水龍祠辭舟登閣。

點蒼山游是楊升庵貶謫云南之后與李元陽游覽時間最長、觀賞景點最多、最為盡興的一次。為此,楊升庵在其《游點蒼山記》中寫道:“自念放逐以來得此佳游,真如隔生事矣。”并將這次暢游中與李元陽唱和的詩匯為《點蒼雜詠》。

流連浪穹劍川

嘉靖十年(1531 年)暮春,楊升庵李元陽又結(jié)伴同游浪穹(洱源)寧湖(茈碧湖)、海西海與劍川石寶山。途中,兩人專程慕名前往鄧川拜訪人稱“三不動”的兩依先生楊南金。

詩人幸會,分外欣喜,楊南金熱情招待兩位名士浴溫泉,并在“三宜亭”中飲酒賦詩。楊升庵作《鄧川楊少參兩依莊》:

名公妙年辭京華,飄然歸來乘云槎。

天上烏啼御史府,海邊龍臥神仙家。

東山老子興不盡,南華真人生有涯。

空余蟠胸濟世策,日對鄰叟談桑麻。

詩中贊美兩依莊秀麗的自然環(huán)境,稱頌楊南金棄官歸隱的崇高氣節(jié),同時也為楊南金空懷濟世之才、終老田園而惋惜。

在鄧川玉泉兩依山莊與楊南金作別,兩人經(jīng)彌茨河過下山口普陀崆到浪穹泛舟寧湖(茈碧湖)。

寧湖又叫浪穹海子,西靠羆谷山,山上有“澄碧樓”,約與洱海同時形成。《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載:“西五十里,曰羆谷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惫式熊氡毯ㄔ蛟O寧北賧又叫寧湖)。

寧湖山光水色相映成趣,鳶飛魚躍詩情畫意,古往今來是文人雅士必游之地。時值暮春,寧湖畔岸柳拂堤,桃李爭妍,蒲葦競秀,景色美若江南。李元陽在其《重游石寶山記》中寫道:“三日丙辰,經(jīng)浪穹,見蒹葭楊柳、沃野腴疇,宛如江南。”楊升庵宛若置身故里,即興吟成《過浪穹寧湖二首》:

峰頭才見一泓幽,沙尾驚看四岸舟。

沅水羅紋看并色,嘉陵石黛迥添愁。

秦源欲問桃花渡,楚澤渾迷杜若洲。

亦有滄瀾舊歌曲,晚來乘興又扁舟。

鳧雁唼喋菱荇光,翡翠嬉游蘭苕芳。

古寺雙林帶煙郭,平湖十里通春航。

遠夢似曾經(jīng)此地,游子恍疑歸故鄉(xiāng)。

桃源仇池到處有,浮萍梗泛悲蒼茫。

船到湖心,舟子引觀寧湖奇景“水花樹”。清澈見底的深水中,由下而上冒起一串串璀璨晶瑩的小水珠,剔透耀眼,不斷上涌,越積越多,形成一大株掛滿珍珠的水花樹,十分奇絕。楊升庵手提青絲玉色酒壺,與好友李元陽縱情觀賞山峰流云繞樹,湖中水花綻放,詩酒寄情山水,心情格外暢快,寫下《觀寧湖躍珠》:

手挈青絲白玉壺,青山游遍屬狂夫。

靈峰樹繞云千壁,茈谷花深雪滿湖。

龍女鏡中梳石發(fā),鮫人波面擲明珠。

揮毫卻憶千年事,醉歸煙綃看水圖。

李元陽在楊升庵“浮萍梗泛悲蒼?!本渲兴坪趼牫鲇衅磦兄?,便和詩一首,予以寬慰。

尋山至浪穹同楊修撰

蘼蕪行盡綠毿毿,五岳尋仙得盍簪。

沃土藿花飛陌上,春湖蒲柳似江南。

綠陰傍郭千家潤,山色搴帷四面嵐。

休向萍蹤?quán)碉h泊,殊方風俗等閑諳。

并在泛舟游湖結(jié)束時寫下《寧海泛舟別升庵》,再次于精神上安慰好友。

寧海泛舟別升庵

天墮湖光碧水流,柳絲三月上蘭舟。

江皋裊裊紫芳亂,沙渚盈盈琪樹秋。

南國蘼蕪牽客思,東風杜若悵君游。

扣舷莫遣悲歌發(fā),風雨蛟龍底事愁。

告別浪穹寧湖,楊升庵、李元陽在前往劍川途中慕名觀賞海西海。

海西海位于洱源縣牛街鄉(xiāng)龍門壩,為斷陷溶蝕洼地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三面環(huán)山,一面連壩,山中竹樹成林,湖中有海映山“澄潭竹樹”奇觀,是明時鶴慶府的八大名景之一。

清康熙《鶴慶府志·名景》載:“澄潭竹樹,潭名小西湖,其先為密箐也。一夜水泛成海,廣袤約十里許,奇石玲瓏聳峭,無一不堪下拜者,四面值荷花開時,宛然一幅西子照鏡圖,每當夕陽時,一泓澄碧如冰盤,凝視不見其底,有竹修修然,參差于老樹間,在水最深處,飄搖如荇藻,冬春間,放梅花一兩枝,似可以手探取,及以舟篙觸之,深不可及。”

每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五是海西海耍海歌會,屆時,附近洱源、劍川、鶴慶三縣白族青年男女匯集于此,或泛舟水中,或登山環(huán)海,彈三弦、對情歌,不少青年在歌會上結(jié)成終生伴侶。為此,古往今來,遷客騷人、宿儒名宦紛至沓來,觀看海映山奇觀,留下墨跡。

來到海西海,果然名不虛傳,蓮花山下,海中清波嫵媚。楊升庵、李元陽泛舟海上,船到海中,果然看見水中老樹參差、修竹搖曳、梅花間放,看上去仿佛伸手可取。于是,兩人用備好的鐵鉤系在繩子上去鉤取枝葉。然而,到繩子放完了,也沒有鉤到水中的竹樹梅花。收繩一量,放入水中的繩子長達六十丈。

棄舟上岸后,楊升庵寫下“澄潭竹樹”四個大字,并覺得海西海淵魚適意,野鳥忘饑,宛若桃源,便作絕句二首,為海西海添彩。

題海西海

一鑒連空碧似銀,四山環(huán)抱競嶙峋。

淵魚適意堪論道,野鳥忘饑自習人。

岸柳未凋經(jīng)歲雪,隴梅先放隔年春。

拂衣得道來棲息,何必桃園去問津。

為此,《鶴慶府志·名景》“澄潭竹樹”載:“有修撰楊升庵同侍御李中溪載繩一舟,以鐵鉤系繩頭,鉤取枝葉,繩沒盡,竟不能至竹樹所,收繩量之,足六十丈,嘆為奇觀,題‘澄潭竹樹’四大字及詩兩絕而返?!?/p>

清康熙《鶴慶府志》修撰佟鎮(zhèn)也曾在游海西海后寫《澄潭竹樹歌》。

離開海西海,經(jīng)牛街翻越拉渣坡,過甸南、沙溪上劍川石寶山。在山上,或騎或步,兩人“挽手而上,歷覽洞壑”。同飲圣泉水,共拜觀音堂,于石鐘寺洞外聽鐘,在中巖頂崖巔望佛,與寺僧舉杯相勞,賦詩醉宿。

從石寶山下來,且觀且行,楊升庵、李元陽投宿沙溪寺登街興教寺。正值寺中海棠怒放,古艷照人。又逢春雨剛過,寺院內(nèi)香霧空蒙,兩樹海棠風搖素影,露浥瓊葩??吹窖┚`霞鋪的海棠花不畏春寒料峭、挺然獨立開放在荒村古寺的仙姿神韻,不由觸景生情。楊升庵想到自己因“議大禮”觸怒皇帝而遠謫云南,李元陽官至翰林,但因為看不慣官場黑暗,借故辭官還鄉(xiāng)賦閑。想到兩人共同的命運,楊升庵感慨萬分,揮毫潑墨在寺院墻壁上題《興教寺海棠》詩:

兩樹繁花占上春,多情誰是惜芳人?

京華一朵千金價,肯信空山委路塵!

李元陽當即寫《和楊太史詠興教寺海棠》詩予以慰藉:

意濃姿淡浣新紅,山館相逢二月中。

區(qū)別要君重著意,山榴躑躅熳成叢。

國色名花委路旁,今年花似去年芳。

莫言空谷知音絕,也有題詩玉署郎。

從劍川回來,農(nóng)歷四月初八,李元陽參加當?shù)厝罕娕e行紀念釋迦牟尼生日的浴佛慶典。楊升庵前去觀看,以豐富的想象力描述了浴佛慶典的神奇場景,并在天雨香花、日華云彩、尊宿儒仙那里領(lǐng)悟到心靈的洗禮、境界的超脫,寫下《四月八日觀李中溪浴佛會》。

時至五月,楊升庵、李元陽同游大理古城。蒼山雪風送爽,古城花香四溢。兩人逛府洽,登軍門,來到綠玉溪上的雙鶴橋邊,忽見一個衣著儉樸的白族農(nóng)家女子在橋頭賣雪,楊升庵覺得很好奇。等李元陽介紹說雪是從蒼山頂上裝在竹籃子里,用新草鞋踏實后背下來,加上蜂蜜糖稀作冷飲賣時,楊升庵口占《滇南月節(jié)詞》:

五月滇南煙景別,

清涼國里無煩熱。

雙鶴橋邊人賣雪,

冰碗啜,

調(diào)梅點蜜和瓊屑。

問古雞足巍寶

嘉靖二十一年(1542 年),應麗江土司木公(號雪山)之邀,楊升庵上賓川雞足山石鐘寺為《木氏宦譜》及《雪山詩選》作序。同時邀約回大理為父守喪的好友李元陽、永昌至交張含同游雞足山。

因為張含“久待不至”,楊升庵與李元陽住翠竹環(huán)繞的牟尼庵,便編寫《雞足山志》。有空時,兩人常到祝圣寺藏珍樓品評唐代吳道子和宋代書畫家米芾的字畫,進佛塔寺觀賞雞山八大美景之“塔院秋月”,上石鐘寺的水潭邊叩擊“聲徹三千界”的石鐘崖,登懸崖遠眺飛珠濺玉的玉龍瀑布,攀羅漢壁探秘明初大理學者楊黼隱居20年寫《白古通紀》的楊黼洞,登天柱峰金頂寺楞嚴塔縱覽雞足山四觀八景。還徘徊在大雄寶殿前,欣賞一樹長著針形、圓形與扁形三種葉片的觀音柳。

不料,后因庵內(nèi)失火,所有詩文志稿被焚,楊升庵惆悵不已,題詩:

方知太古淳然在,自悔文章一畫多。

漫撥雪中消焰盡,尋思議禮竟如何。

在山期間,李元陽還與楊升庵寓居自己當年在雞足山發(fā)奮苦讀的結(jié)廬處賓蒼閣。應李元陽之邀,楊升庵題賓蒼閣聯(lián):

賓壺酒盡人皆醉;

蒼山雪冷我獨餐。

同時還寫下了大有太白詩風的《雞足山歌》。

君不見葉榆雞足山,一峰垂三趾。

翰音巽羽宛相似,章亥步窮未之記。

但傳釋迦當入滅,金縷田衣付迦葉。

梵王衣缽不經(jīng)傳,千載下待生彌勒。

華首門高飛構(gòu)懸,遙梯正對點蒼山。

峰攢十九溪十八,鷲頭鷲尾相彎環(huán)。

山頂嘗宿四時雪,上界清涼無六月。

太行百梯那可同,楚臺三休暫懸絕。

金波寶焰攝身光,峨嵋瓦屋非荒唐。

星劫電影不思議,神經(jīng)怪牒難推詳。

功德八池七花凈,暝鳥露猿學禪定。

護法開迷龍象筵,窈窕崎嶇兔鹿徑。

我辭承別到南滇,登臨足跡遍山川。

碧雞金馬王褒頌,蒟醬邛竹司馬篇。

中溪仙吏縣車早,傍水分云弄浩淼。

石堂摩崖丹不磷,高河長吟青未了。

邀余欲往意遲留,靈境棄捐今白頭。

靈庵張圖索余作,煙翠逼人興如躍。

臥游心動比風幡,聊將虛寂鎮(zhèn)囂煩。

半壁天姥悠揚夢,無影竹林規(guī)磨言。

楊升庵還與李元陽結(jié)伴,三至巍山問古,得到“能文翰、工詩畫、有魏晉風骨”的蒙化土知府左禎(左正)的禮遇。在此期間,楊升庵、李元陽與土知府左禎、蒙化府指揮使張璧、嘉靖庠生左明理、歲貢朱寰、正德舉人朱光霽等巍山名士郊游唱和,為巍山名勝寫下了許多詩。

冷泉庵,巍山古城名勝,環(huán)境清幽,因庵內(nèi)古井清泉甘冽無比而得名。楊升庵寓居庵中、曾寫《中秋寓蒙冷泉庵》:

可憐三五夜,明月?lián)P清光。

見光千萬里,愁人天一方。

客游感時節(jié),秋風生微涼。

遠行念當歸,何為久他鄉(xiāng)。

四座且勿喧,聽我苦辛章。

苦辛不可道,聽之令君老。

屈子多憔悴,盧同無往還。

吟情韋曲往,愛靜習池山。

皋壤從吾好,煙霞傍子閑。

題詩滿修竹,凈掃錦苔斑。

并題寫下“冷泉古井”石刻和庵聯(lián):

池花春映日,

窗竹葉鳴秋。

后來,蒙化名士康熙年間舉人劉訥、貢生孫縉、陳愷、庠生武襄文等閑游冷泉庵時,各寫一首《冷泉庵懷楊升庵先生》詩,借以表達對楊升庵的懷念之情。

楊升庵與李元陽慕名登上王城遺址,倍感朝代興替,楊升庵在天寶寺的天花板上題詩《游山即興》:

二妙此日攜,雙林押遁棲。

禪僧香霧窟,樵子碧云梯。

寶樹飚埃凈,曇花色相迷。

有為應嘆法,詩句續(xù)燈題。

楊升庵還留下了一些與巍山文友的唱和詩:《酬左三(左禎)鶴銅雀硯之贈》《張崇象璧新居》,左明理寫《呈楊太史升庵》,可見楊升庵與蒙化名士之間的友情。

除了詩歌,楊升庵還為蒙化(巍山)的風景名勝題寫了好幾副楹聯(lián)。

圓覺寺,又名大寺,位于巍山城東三公里的靈應山下,為明蒙化土官知府左氏于成化元年(1465年)為其母所建。寺外千年古柏群中有“浮屠削玉”的明代雙塔和塔包百年古樟樹奇觀。

圓覺寺居高臨下,南臨巍寶山,北眺點蒼,樓閣寺觀層疊錯落。有一次,楊升庵、李元陽與朱光霽同游“蒙化十六勝景”之一的大小寺。時值隆冬,瑞雪紛飛,屏風山上銀妝素裹。登上象鼻山巔的大寺,依欄觀賞大圓覺寺十二景,遠眺馬鞍山下瓜江如帶,環(huán)抱古城,雪霽雨停,煙靄縹緲,群峰拱閣。楊升庵即景生情,題寫楹聯(lián):

一水抱孤城,煙緲有無,主杖僧歸蒼莽外。

群峰朝疊閣,雨晴濃淡,倚欄人在畫圖中。

后來,此聯(lián)在昆明西山華亭寺、通海秀山兩處各改一字,流傳千古,可謂“一副狀元聯(lián),歌詠三名勝”。

文昌宮,俗名龍?zhí)兜?,始建于漢,初為當?shù)赝林褡寮例埖凝埻鯊R,后改為道觀,稱文昌宮。文昌宮前有龍池,后有文龍亭,“龍池煙柳”為巍寶山八景之一,自古是文人墨客游覽之處。

楊升庵到此一游,題聯(lián):

明鏡無分圓缺相,

孤云不系來去心。

楊升庵還在三鶴洞景區(qū)題聯(lián):

云去云來山不動,

花飛花落自生香。

除了詩聯(lián)外,楊升庵還在其《滇載記》《滇程記》《南詔野史》等著作中,如實記述了南詔歷史和南詔發(fā)祥地巍寶山。在《南詔野史》中,楊升庵寫道:“唐太宗貞觀初,其父舍龍,又名龍伽獨,將奴邏自哀勞避難至蒙舍川,耕于巍山?!?/p>

探究鳳羽鳥吊山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年)仲秋,楊升庵為探究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中關(guān)于鳥吊山的記載,與摯友李元陽相邀同游鳳羽。李元陽《送升庵先生還螳川客寓詩序》曾載:“是歲仲秋,先生既窮葉榆之源,探黑水之奧,窺羆谷、歷鳥吊,以究桑酈二子敘說《水經(jīng)》之故,而嘆其不誣?!?/p>

是年,楊升庵58 歲,為充軍云南第二十二年。李元陽49歲,值其父去世返鄉(xiāng)服喪第五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因為厭倦官場,李元陽自1541 年父親病故歸鄉(xiāng)服喪后,決意罷官退隱,悠游林下。為修崇圣寺三塔,在點蒼山麓筑室以居,營造翠屏草堂。楊升庵到大理后,便先寓居于此。

翠屏草堂枕峰腋寺,環(huán)境清幽避世。室內(nèi)“木無丹漆之華,墻無丹堊之飾,素屏木榻,瓦缶陶罌?!薄皹巧现脵唬厝?、釋、老、莊之書,三百余卷,香一爐,琴一張,酒一壺”。

時值仲秋,天朗氣清。李元陽邀楊士元等大理名士與楊升庵登樓啟窗,岸幘解帶,俯瞰碧光奪目的“鑒湖”(洱海)。碧波在望,青甸如拭。久別重逢,欣喜欲狂,置酒撫琴,放歌天地。兩位好友還倚水榭極目“綠野”川原野色,登高臺遠眺“艷雪”銀裝美景。漫步水月方丈、蒼霞別館,徜徉梅塢桃畦、竹坡菊徑,繞芙蓉池觀殘荷,上千秋崗聽松濤。停杖“曲肱亭”,舒眺“艷雪臺”……兩人或杖菊洗硯,枕石漱流;或寒沽問月,汲泉煮茗;或縹香品梵,釀桃澆書;或背琴攜酒,嘯傲山林……

略作休整之后,楊升庵與李元陽又開始了探究鳳羽鳥吊山之游。

是日,楊升庵與李元陽興致勃勃,由大理古城點蒼山麓的翠屏草堂出發(fā),經(jīng)鄧川舊州三塔后,登象鼻嶺,過上下水槽澗,翻越天馬山埡口進入鳳羽壩。

在當?shù)匚挠押拖驅(qū)У囊I(lǐng)下,楊升庵、李元陽一行先過鳳源橋經(jīng)大官路到鳳羽古鎮(zhèn),稍作歇息后上帝釋山。

帝釋山,因山寺中有帝釋像而得名。位于鳳羽鎮(zhèn)西羅坪山中和峰麓、白石江南的象鼻山上,東峙天馬山,南望鶴林點蒼,北鄰龍華。山寺紺宇琳宮、松廊桂院,山上有七寺四塔,寺中供奉著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釋迦牟尼和觀音三姐妹,是鳳羽規(guī)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寺觀群落,三清閣大門上有大理名士宋志軍題寫的“浪詔名山”匾。

帝釋山曾是鳳羽歷史上的佛教圣地,寺院始建于元代。山門是一個用劍川紅砂石建成的石牌坊,正上方雕刻著“帝釋名山”四字,左右有“雖然此地無佳景,幸有奇觀在上頭”的石刻聯(lián),字體端莊俊秀,牌坊蒼然古樸。寺觀建筑群坐西朝東,沿東西軸線自下而上,依次建有龍王廟、照壁、山門以及靈山寺、大覺寺、圣母寺、觀音寺、九蓮寺、睡佛寺及玉皇閣七寺和“虛空供養(yǎng)”“無量度人”“無量吉祥”“南天如意”四佛塔,寺塔錯落有致。各寺大殿均坐西朝東,各自獨立而又寺寺相通,渾然一體。寺院中供有惟妙惟肖的佛像,墻壁上繪有民族風格的壁畫,加上寺院中掛著的經(jīng)幡和佛座上的彩帶,佛教色彩非常濃厚。廟前的大石母河上有一座建于明嘉靖年間的龍王橋。過拱橋沿著山道上山,便可盡情觀賞寺觀群中的“七寺四塔”勝境。

帝釋山寺觀群地勢獨特、環(huán)境清幽,加之寺觀密集,有求必應。據(jù)說,明代高僧心明、擔當和尚曾在此講經(jīng)說法。

時值仲秋,鳳羽壩中金風送爽,帝釋山頭云霧繚繞。過大石母河上的龍王橋經(jīng)山門牌坊順山而上,但見山溪爭流,林鶯啼樹,徘徊七寺四塔,徜徉松廊桂苑,拜帝釋像,參觀音寺,仰如意塔,登玉皇仙閣,訪道人石室。銀鞍寶馬,玉壺清酒,盛情有加,楊升庵吟詩《帝釋山》。

帝釋山頭云滿溪,東庵飛雨西庵泥。

碧潭照眼石鯨動,翠微當面林鶯啼。

濛濛香霧花層濕,漠漠生煙樹點齊。

傍險銀鞍應未怯,玉壺清酒為君攜。吊山的傳說,楊升庵深為百鳥朝鳳、劫火殉身的鳳凰傳奇所動容,由物及人,想起仕途坎坷、是非難辨,詩思激蕩,寫下《鳥吊山》四首:

鳥吊山頭百鳥傷,刺桐茅竹隱斜陽。

九苞文采不復見,千古令人空斷腸。

鳥吊山頭鳥道微,梧葉隕黃青復稀。

九苞文彩誰得見,千古畫圖知是非。

萬壑松陰物候奇,相傳曾有鳳來儀。

留得一羽供禽吊,劫火殉身志不移。

從帝釋山下來,過白石江向北上羅坪山茶馬古道,松風盈耳,秋果飄香。勒馬遠眺,羅坪山玉屏峰與中和峰之間的白石江瀑布飛流直下,恍若置身匡廬。

過了彩鳳橋,來到梭標山,登上百鳥朝鳳的鳥吊山鳳凰臺。

鳥吊山位于鳳羽境內(nèi)的天然森林區(qū)羅坪山中峰,山上古道悠悠,澗水清澈。是候鳥長期南來北往遷徙形成的一個固定途經(jīng)地,其形成原因與候鳥遷徙路線和鳥吊山的環(huán)境條件有關(guān)。候鳥每年冬季從北部到南部遷徙,位于羅坪山群峰中段的中峰山體高大醒目,山頂處有一塊寬敞的小平臺,四周森林茂密,河流湖泊較多。因此,這里山體目標顯著,山上環(huán)境良好,是鳥類理想的棲息地,由西北飛往南方越冬的候鳥自古以來就在此做休憩和停留,造就了百鳥聚集的場景。明《一統(tǒng)志》載:“羅坪山,漢蒙細奴邏時,有鳳過此,遺一羽,今仲秋萬鳥來朝,歷千年弗易。”

古往今來,神奇的鳥吊山曾吸引了許多名人雅士前來觀光探究。我國著名典籍中晉人郭義恭的《廣志》、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唐代樊綽的《蠻書》、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以及《南詔野史》《鄧川州志》《浪穹縣志略》等許多地方史志都有記載。

夕陽隱竹,梧葉隕黃。聽完當?shù)匚挠殃P(guān)于鳥

曾聞鳳羽鄉(xiāng),昔有鳳來儀。

城郭今何在?人民半已非。

年年八九月,晰晰羽毛飛。

借問畢羅者,傷生亦胡為。

晚歸路上,羅坪山頂夕陽西下,村舍園圃青梅出墻??丈叫掠辏愿枘脸?,松間明月,石上清泉??匆姀洿暮舆吽F迷蒙,聽到鶴林寺里晚鐘悠揚,楊升庵游興未盡,吟詩《鳥吊山遇雨歸驟雨晚晴即事二首》:

彌茨河邊水霧濃,鶴林寺里咽昏鐘。

行人沖雨趨程急,馬似春墻傘似蓬。

白袷青衫馬上郎,虛傳尺素歇金裝。

長干斜路殘陽里,誰見青梅出短墻。

點蒼望月常相憶

應該說,在楊升庵貶謫云南的幾十年中,與李元陽在一起的時間也不算多,許多時候,楊升庵與李元陽不能見面,但兩人友誼俱增,常?;ハ嗨寄?。一旦消息斷絕,不知彼此下落,便往往焦急不安,魂牽夢縈,落筆成詩,借以寄托思念之情。

縱然拈筆更題詩,山水蕭條失光彩。有一年,楊升庵來大理與當?shù)匚挠训交ㄊ匈p花。花市上,櫻花爛漫,蘭蕙爭芳,游人如織。楊升庵頭戴葛巾,腰盤發(fā)辮,人面桃花仿佛醉了一般。然而,當時因李元陽復出為官沒有相伴,楊升庵悵然若失,成詩《大理春市因憶利仁甫》。

故人入我夢,明月常相思。身居戍所,楊升庵念念不忘李元陽往日的悉心照顧,也念念不忘大理的山山水水。一天夜里,楊升庵夢見與李元陽等大理諸友游感通寺,醒時卻是孤月懸窗,懷想當年小住感通寺時寄情山水的情景,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便披衣起床,伏案寫下《夢游感通寺簡諸友》:

李白題詩寺,文簫雁韻樓。

海光浮樹杪,山翠滴床頭。

熱想寒泉濯,春曾暖谷游。

暝鐘蘿月下,清夢一相求。

是啊,大理古城默游園中,摯友初識,楊升庵李元陽抵足品茗,把酒言歡。點蒼深處翠屏草堂里,兩人“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保ǘ鸥Α杜c李十二尋范十隱居》)雖然,好多時候不能在一起,但總是心心相印,彼此牽掛。

嘉靖三十一年(1552 年),楊升庵被巡撫召回四川瀘州修《蜀志》,并領(lǐng)戍役于蜀僑寓瀘州。李元陽當時已罷官退隱,溪畔筑室,與楊升庵同游鳳羽鳥吊山后,瞬間又是六年。摯友天各一方,生死未卜,徘徊溪畔,夕陽依山,子規(guī)盈耳,頓生思念好友之情,成詩《溪居寄升庵》:

山頭樹若薺,山麓回溪細。

岡隴自盤旋,日夕聞子規(guī)。

重水復重山,此中堪避世。

佳人殊未來,老卻山中桂。

李元陽多么希望與好友形影相隨,山中避世,然而賢者不見,音信杳然。一句“佳人殊未來,老卻山中桂”表達了對楊升庵的深深思念。

嘉靖三十八年(1559 年)春天,時年71 歲的楊升庵在寓居四川瀘州七年后,又被逮回云南戍所。按明律,流放充軍是有刑期的,從嘉靖四年到二十七年,不斷有老臣奏請赦免謫戍諸臣,嘉靖十六年(1537 年),刑部奏請赦還142 人歸田。然而,皇上對楊升庵這樣“議大禮”的中堅人物已恨之入骨,死死盯住楊升庵等八人不放,欲置之死地而后已,為此遲遲不下赦免令。遲暮之年的楊升庵萬般無奈,于返滇途中淚成《感懷吟》:

七十余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

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

李元陽與楊升庵自大理相遇后,兩人交情甚篤,李元陽被譽為“楊門七子之一”。當他驚悉“升庵先生由瀘至滇,涉路三千,歷日四十,竟淅夜衣”后,百般感慨,驚悲難眠,寫下《聞升庵太史復還滇戍》予以同情與慰藉:

聞說衰年又入滇,驚悲此夜不成眠。

避人諫草翻為累,絕代文章誰復憐。

坡老蹉跎終內(nèi)召,相如著述自籌邊。

莫將榮悴尤身世,此道由來合問天。

詩中,李元陽滿懷激情,想到蘇東坡因“烏臺詩案”六十歲流放海南,終在徽宗繼位、新皇太后攝政時特赦召回大陸;司馬相如因漢景帝不喜辭賦而被免官,但后來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召為郎官。而被世人稱為“才子”的好友楊升庵因“議大禮”充軍云南永昌,卻于古稀之年又復囚滇南。絕代才子無人憐惜,長歌當哭,發(fā)問蒼天。

此后,李元陽為楊升庵《七十行戍稿》作序,反復稱頌楊升庵“不衰、不躓、不憫、不朽”的“不朽之物”精神和永遠的人格魅力。

嘉靖三十八年(1559 年)七月,楊升庵于保山戍所去世。李元陽聞訊后悲痛萬分,欲哭無淚,寫《哭楊修撰升庵》五言長篇寄托哀思,高度稱頌楊升庵“獨特三禮儀、斧城不回頭”的崇高品質(zhì),并說楊升庵的去世是“天邊文曜落,地下不能留”,“點蒼山上月,千古恨悠悠”。

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初春,為了追尋往日的友情游蹤,65 歲的李元陽在其好友楊升庵謝世三年后,攜其弟及友人等再次重游鳳羽與劍川石寶山。李元陽《游石寶山記》中曾載:“至壬戌孟春,予偕弟元和、姊丈張斗,友人楊和,泛舟西洱,逾象嶺、觀鶴林寺、歷鳥吊山,遂乘興復至石寶……乃至舊游之地,追憶升庵,垠溪未嘗見此,今已下世,凄愴揮涕。固賦一詩,書之壁間,以寄吾思焉?!?/p>

游蹤與十六年前一樣,仍由鄧川舊州古道登象嶺,過天馬山入鳳羽。

登上象鼻嶺,在杳靄中回首千山,玉泉兩依山莊舊址依稀可見,李元陽不禁想起三十一年前與好友楊升庵拜訪楊南金的情景,想起楊南金《游鶴林寺》詩中所描述的鶴林勝景,不禁心馳神往,遙想鶴林寺,吟成《象鼻嶺》:

象鼻山頭下峽風,鶴林遙在翠云東。

看花不覺行來遠,回首千山杳靄中。

夜宿鶴林寺,李元陽品味觀音殿二十四孝木雕格子門的精湛技藝,探究海眼穴浩渺無涯的神奇景致。好雨無聲,隨風入夜;山寺空寂,鐘魚遞響。李元陽深感鶴林當屬勝地、鳳羽果真名鄉(xiāng),想到次日拂曉將再次登上有鳳來儀的鳥吊山,夜不能寐,枕上吟成《鶴林寺》:

鶴林當勝地,鳳羽自名鄉(xiāng)。

梵閣存前代,神祠說有唐。

鐘魚何日復,花鳥一春忙。

雨宿衣衾薄,征途促曉裝。

第二天早上,離開鶴林寺經(jīng)古鎮(zhèn)鳳翔,從古村起鳳過鐵甲村上鳥吊山。途中忽見銀河峰麓莊上蘭林村舍連阡陌,田疇映澄塘,禾黍飄香,積葉翻黃,待向路人打聽,方知是舊時大理國國王段思平的避暑勝地白王莊。

再次登臨鳥吊山鳳凰臺,故地重游。李元陽追憶故友楊升庵,百感交集,寫下《羅坪山鳥吊山二首》:

羅坪山上鳳凰臺,八月秋高百鳥哀。

設網(wǎng)當年誰作俑,忍令異羽盡成灰。

鳥吊山前禾黍香,路人云是白王莊。

量羊山斛今猶在,剩有西風積葉黃。

離開鳳羽,李元陽再次來到劍川石寶山。經(jīng)石鐘寺,在樵叟指點下過獅子關(guān),又南折飲玉女井,回到三十年前與摯友楊升庵的舊游之地。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楊升庵已謝世三年,故地重游,李元陽追憶故友,愴然泣下,在石壁上賦詩《登石寶山》,以寄托哀思。

登石寶山

劍海西來石寶山,凌風千仞猿猱攀。

巖唇往往構(gòu)飛閣,崖窟層層可閉阛。

恍疑片云天上落,五丁把住留人間。

霜痕雨溜石色古,璆琳瑯玕何足數(shù)。

老藤穿石掛虛空,欲墮不墮寒人股。

從石寶山下來,小住沙溪寺登街興教寺,又逢寺中海棠綻放?!巴洳恢巳ケM,春來還發(fā)舊時花。”睹物懷人,李元陽在墻上揮筆題《海棠憶舊》。

太史成都楊謫仙,昔游同賦海棠篇。

今日重來花樹老,回首春風三十年。

三十年中人事改,升庵垠溪皆不在。

縱然拈筆更題詩,山水蕭條失光彩。

光陰荏苒,楊升庵與李元陽的友誼已成為千古美談,而他們多次攜手同游大理山川名勝,留下許多詩詞歌賦與題刻楹聯(lián),極大地豐富了大理文化歷史,并為蒼山洱海增光添彩。

猜你喜歡
元陽大理
元陽梯田
做夢都要去大理
青年歌聲(2021年2期)2021-03-05 09:02:08
大理好風吹
音樂世界(2020年4期)2020-09-10 20:57:26
想念大理
民族音樂(2018年5期)2018-11-17 08:20:00
大理·一九八九
大理文化(2018年4期)2018-07-05 06:45:16
解讀“風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20:58:26
王平教授以溫補元陽法論治老年性失眠
最美最美的大理等著你
民族音樂(2016年4期)2016-12-06 02:50:35
李元陽本《十三經(jīng)注疏》研究述論
文教資料(2015年35期)2015-03-23 02:48:33
元陽印象
潍坊市| 晋州市| 滨海县| 灌南县| 阿坝县| 张北县| 昌吉市| 晋江市| 奎屯市| 龙口市| 扶风县| 大宁县| 巴东县| 屏山县| 静宁县| 乌拉特后旗| 乌鲁木齐市| 黄浦区| 安义县| 蓬莱市| 普陀区| 大洼县| 和顺县| 东乡族自治县| 墨竹工卡县| 卢龙县| 云阳县| 伊春市| 西宁市| 尉氏县| 景洪市| 长乐市| 德格县| 山西省| 青浦区| 武义县| 沅陵县| 成都市| 余庆县| 南雄市| 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