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歷史,波濤壯闊。百年中交,帶給了中國乃至全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百年間,中交人踏遍荒涼,在無數(shù)陡峭的山間開辟公路,在海岸點亮一座座港口,與錦繡山河同框,與國家人民同行,中交集團用智慧與創(chuàng)新打造出暢通與宜居的城市。
企業(yè),不僅要產品一流,也要品牌卓越。近年來,中交集團爭當“走出去”的企業(yè)排頭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做世界共享的中國品牌。
長江口治理下的自主研發(fā)
五十多年前,一艘小小的挖泥船在急流中承載著疏浚的希望,而如今,十余艘“國之重器”面對堆積的泥沙嚴陣以待。
中國挖泥船發(fā)展的歷史,是與港口建設同步的。新中國解放后,為加快港口建設,我國自主疏浚裝備開啟了發(fā)展之路。1970年,江南造船廠自主建造了第一艘萬噸耙吸挖泥船,命名為“勁松”輪,名字出自詩句“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1世紀初,“新?;ⅰ陛喸趶V州文沖船廠順利交付,它的艙容量達13500方,開創(chuàng)了我國自主建造萬方級大型耙吸挖泥船的先河。
長江口水域風、浪、流影響復雜,通航密度大,維護疏浚難度高,為滿足深水航道治理所需,治理工程裝備不斷創(chuàng)新研發(fā),經歷了從外國進口到自己制造的升級。
據(jù)原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介紹:“原先我們大量采購20世紀70年代日本大規(guī)模建設港口以后剩下的裝備,后來感到不夠用,就由自己建造。我們在長江口治理工程中運用的許多大型機具都是原創(chuàng)的、獨一無二的。通過這個工程,我們形成了特有的、世界領先的一整套大型河口航道治理的先進技術和機具裝備?!蹦壳埃鞣N“智能化”疏浚裝備還在相繼下水,正在建設的15000方LNG動力耙吸式挖泥船還將實現(xiàn)國內首個全自動控制的“無人疏?!惫δ?,并填補了我國清潔能源動力在疏浚船舶應用方面的空白。
長江深水航道的治理工程把“長江經濟帶”的作用提升了一個數(shù)量級,目前長江口的集裝箱吞吐量已穩(wěn)居世界第一?!耙粌赡甑穆湮榫褪怯肋h的落伍”,中交緊跟國家發(fā)展步伐,深化高質量發(fā)展目標,在廣闊的長江口,中交品牌以高質量產品和智能制造為依托,越過險灘,破浪而行。
黃金水道的“金鑰匙”
長江,是我國東西運輸?shù)拇髣用},通航長度綿延2800公里有余。
每年5月,長江口深水航道進入洪淤季節(jié),這張縱橫廣闊的水運網,會從上游傾瀉而下4.8億噸重的泥沙。堆積的泥沙阻攔了來往的船只,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攔門沙”。
在一輪一輪的“治沙”方案中,“新海虎8”輪的出現(xiàn)無疑翻開了中國挖泥船發(fā)展史上特殊的一頁。它船舶總長130.3米、型寬25.6米、型深9.2米,宛如一只巨型猛虎保衛(wèi)著長江口深水航道的安全暢通。
自2012年12月26日建成出廠后,“新?;?”輪的施工足跡已經遍布我國天津港、青島港、上海港等多個港口,參與國內20余個重大項目。面對長江口嚴重的回淤,“新海虎8”輪充分利用艉駕駛艙和泥泵調速特性,把雙車、雙槳、雙側推和雙泥泵旁通作用發(fā)揮到極致,同時利用智能疏浚系統(tǒng),實現(xiàn)精準下耙施工,疏浚效能自動尋優(yōu),保障工程的有序推進。
3萬方泥沙,是“新海虎8”輪單船單日的吹填產量記錄,可以將一個標準足球場堆高4米有余。這得益于變頻泥泵無極調速的優(yōu)點,也是“新?;?”輪與其他主流耙吸船的不同之處。它可以根據(jù)土質與排距的不同,進行吹填工程的“私人定制”。
通過調節(jié)泥泵轉速配比和全船動力分配,實現(xiàn)高效吹填。多年以來,“新海虎8”輪在連云港徐圩港建設、長江下游12.5米深水航道南通段疏浚項目、上海金山海灘圍堰等吹填工程中都創(chuàng)造出了主戰(zhàn)首功的重大貢獻。
走向世界的中國名片
除疏浚工程外,中國路、中國橋、中國島也是中交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向世界推出的中國品牌名片。目前,中交的業(yè)務足跡已經遍布了世界157個國家和地區(qū),設立了289個駐外機構。
為打造新疆“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域,中交投資建設了新疆依吞布拉克至若羌高速公路(簡稱“依若高速”)。俯瞰新疆,這條寬闊平坦的大道綿亙在群山溝壑中,長度294公里,穿過了羅布泊和阿爾金山脈兩大“無人區(qū)”。施工前,為進行高速測量,14名測量員深入阿爾金山,收集工程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大山里的信號很弱,有時候為了尋找信號,往往要爬十幾個來回,才能完成一個點位的測量任務,算下來每天都要爬十幾座山。
“受傷是常事,有時看到石頭上的血,才知道自己又受傷了?!睖y量隊長劉曉鵬笑著說。再苦再累,也沒有人退縮。最終,兩個月時間里,44.2公里,他們測了兩個來回,實際徒手爬越里程超過180公里,復核了所有地形地貌原始數(shù)據(jù),標定出2210個中線樁位,為項目正式開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交建設者們與大國重器一起,參與到“一帶一路”相關工程的建設中,實現(xiàn)了“中國品牌,世界共享”的發(fā)展理念。中交集團副總經理陳重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中國基礎設施建設行業(yè)開拓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中交集團聚焦大交通、大城市領域,打造了一系列提高駐在國民眾生活水平的基礎設施項目,推動中國技術、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走向全球。
胸懷“國之大者”,中交自立自強,從建設家鄉(xiāng),建設國家,到建設天下,聯(lián)通世界的中交,用一位位建設者的血汗與青春,用科技賦能下不斷升級的“大國重器”,積淀出民族品牌通向世界最堅固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