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夢寧
黃瓜霜霉病又名露菌病,俗稱跑馬干、黑毛、瘟病等,主要侵害葉片,也侵害莖和花序,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fā)病,是日光溫室最嚴重的流行性病害。該病蔓延迅速,給黃瓜生產(chǎn)帶來巨大威脅,嚴重影響農(nóng)民收入。為篩選出安全、高效的藥劑,本文選取了幾種防治黃瓜霜霉病的常用藥劑進行了田間對比試驗,對其藥效進行準確評價。
一、材料與方法
(一)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濟源市軹城鎮(zhèn)西灘新村的日光溫室,土壤質(zhì)地為壤土,pH為7,有機質(zhì)含量2.3%。前茬作物為番茄。
(二)試驗材料
1.試驗作物為黃瓜,品種為盛綠8號。黃瓜于2022年3月中旬育苗,4月上旬定植,5月中旬開始采收。黃瓜種植采用寬窄行種植模式,寬行間距60 cm,窄行間距40 cm,株間距40 cm。每667 m2黃瓜撒施摻混肥料(N:P:K=21:19:5)50 kg作底肥。2022年4月28日施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防治白粉虱,5月11日施用18%啶蟲脒·氟啶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防治蚜蟲,未使用其他防治黃瓜霜霉病的藥劑。
2.試驗藥劑: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66.5%霜霉威鹽酸鹽水劑(深圳諾普信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巴斯夫植物保護(江蘇)有限公司],8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興農(nóng)藥業(yè)(中國)有限公司]。
(三)試驗設(shè)計
試驗共設(shè)5個處理。處理1:每667 m2施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250 g;處理2:每667 m2施用66.5%霜霉威鹽酸鹽水劑100 g;處理3:每667 m2施用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40 mL;處理4:每667 m2施用8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25 g;處理5:為清水對照(CK)。每個處理設(shè)4次重復(fù),共20個小區(qū),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個小區(qū)面積12 m2。各小區(qū)栽培條件和田間栽培管理一致。
(四)試驗實施情況
試驗共施藥2次。4月20日,黃瓜平均10.2片葉,霜霉病發(fā)病初期噴施第1遍藥,施藥當天陰天,棚內(nèi)相對濕度76%,溫度26℃;4月27日,噴施第2遍藥,施藥當天晴天,棚內(nèi)相對濕度53%,溫度25℃。施藥器械使用3WBD-16型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工作壓力0.2~0.4 MPa,圓錐噴頭。施藥采用二次稀釋法,進行全株莖葉噴霧,用水量為675 L·hm-2。
二、調(diào)查時間及方法
(一)調(diào)查方法
田間調(diào)查采用4點取樣法,每點調(diào)查2株的全部葉片,每片葉按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百分率分級記錄。
分級標準: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6%~10%;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11%~25%;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26%~50%;9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50%以上。
(二)調(diào)查時間和次數(shù)
調(diào)查共開展2次,第1次時間為4月27日(第1次施藥后7 d),第2次時間為5月4日(第2次施藥后7 d)。
(三)藥效計算方法
(四)安全性
每次施藥后3 d、藥后5 d、藥后7 d,目測觀察并記錄藥劑對作物有無藥害、對其他非靶標生物有無影響。
(五)分析方法
采用鄧肯氏新復(fù)極差(DMRT)法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三、結(jié)果與分析
(一)防效
由表1可知,各藥劑處理相對防效均在63.03%以上。采用鄧肯氏新復(fù)極差法測定藥劑間防效差異結(jié)果顯示:第1次施藥后7 d,各處理的相對防效在63.03%~
71.45%,其中,處理3防效達71.45%;處理1顯著低于其他處理;處理2顯著低于處理3,與處理4間存在顯著性差異,未達到極顯著性差異。第2次施藥后7 d,各處理相對防效均在74.58%以上,各處理的相對防效在74.58%~84.22%。其中,處理3的防效達84.22%;處理1顯著低于其他處理;處理2與處理4間無差異,均顯著低于處理3。
(二)安全性
第1次施藥后3 d、藥后5 d、藥后7 d,第2次施藥后3 d、藥后5 d、藥后7 d,各個小區(qū)黃瓜生長正常,無褪綠、斑點、白化等藥害癥狀,未發(fā)現(xiàn)對蜘蛛、瓢蟲、草蛉等非靶標生物有影響,各處理使用安全。
四、結(jié)論
試驗結(jié)果表明,試驗藥劑對黃瓜霜霉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為8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66.5%霜霉威鹽酸鹽水劑,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的防治效果不夠理想,可能是因為使用年限較長,病原菌產(chǎn)生了抗性。
防治黃瓜霜霉病應(yīng)以預(yù)防為主,一般發(fā)病前或始見病斑時進行第1次施藥,根據(jù)病害發(fā)展情況間隔7 d再次施藥,一般連施2~3次。建議將試驗藥劑交替使用,可以延緩抗性的產(chǎn)生。
(責任編輯? ?劉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