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云升媽媽
我家孩子喜歡吵鬧,像個調(diào)皮的“小惡魔”。他爸爸常常為此發(fā)脾氣,每次對話結(jié)束時都會帶一個傷害孩子的“話尾巴”。一開始我并未在意,直到一件事的發(fā)生,我才意識到“話尾巴”不僅會讓孩子難過、難堪,嚴重時還會讓孩子陷入自我認知的誤區(qū)。
那天吃飯時,孩子要給爸爸倒水,爸爸高興地把杯子遞過去,可孩子畢竟小,勁兒不夠大,水剛倒一半就灑了。孩子見狀,立刻拿起抹布擦,爸爸也很感動,夸孩子長大了懂事了。誰知一不小心,孩子把抹布蹭到了爸爸飯碗里,爸爸瞬間變臉,生氣地說:“看你弄得,飯都吃不成,怎么這么不穩(wěn)當,毛手毛腳的,以后別幫忙了,越幫越忙!”好好的氣氛,被爸爸幾句話破壞了,孩子也變得不安、自責,小聲啜泣著。就這幾句“話尾巴”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打擊了孩子做事的積極性。孩子本意是好的,出錯是無心之舉,作為家長,我們應(yīng)給予鼓勵、支持和理解,而不是在指責和批評中期待他改變。
作為家長,我們不僅關(guān)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更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我和他爸爸不希望他玩手機、看電視。孩子多看一會動畫片,爸爸就會嚴厲苛責他。這種教育方式一開始還管用,次數(shù)多了,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抗,只要爸爸一批評他,他就會生悶氣,有挫敗感,甚至自卑,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蛟S換種方式跟孩子溝通,也能得到想要的效果??梢造o下心來,耐心給孩子講道理,告訴他爸爸媽媽這樣做的原因,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意和父母的良苦用心。
作為家長,我們要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而非批評與指責。給予孩子欣賞的目光,有利于增進親子關(guān)系和相互之間的信任,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zhì)。給予孩子欣賞的目光,就會看到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yōu)點,看到他一點一滴的進步,堅持鼓勵他,耐心教導他,平和看待他,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yōu)點發(fā)揚光大。
從此刻起,別讓我們的“話尾巴”傷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