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馮的故事
四年級的小馮是留守兒童,生活起居主要由奶奶照顧。奶奶對小馮的學習尤為上心,希望他可以健康成才。然而,由于學習基礎較薄弱,小馮對做作業(yè)有較大的抵觸情緒,且常常拖欠作業(yè),被老師留堂。完成作業(yè)讓小馮倍感壓力,與此同時,奶奶一看到小馮被留堂就會責備他,祖孫關系變得愈發(fā)緊張。
“我是不是真的像奶奶說的那樣,啥也干不好呢?別人常說奶奶年紀大了,要理解老人家,其實我也好想跟奶奶好好溝通呀!”小馮難受地蜷縮在床上,苦惱地嘟囔著。
小馮同學想讓年長的奶奶聽懂和接受自己感受和想法,該怎么辦呢?
來自廣州市海珠區(qū)12355青少年服務中心(鳳陽站)一線社工陳雅詩的回信
親愛的小馮同學:
你好!
聽到你的苦惱,我深感理解。學習壓力以及與奶奶的溝通難題,確實令人感到無助。當前,許多像你一樣的同學也是由祖父母照顧,這被稱作“隔代教育”,你的例子并非個例,同齡人中也有很多類似情況。請相信,每個人都有潛在價值和能力,只是需要時間和努力發(fā)掘。
奶奶的責備源于對你的關心與期望,期望你未來有好的前程。奶奶年歲已高,她表達的方式可能讓你感到受傷,但請你相信她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溝通不僅是語言交流,情感傳遞和理解更為關鍵。你可嘗試簡單直接地表達感受和需求,讓奶奶了解你的困擾,同時也需要你耐心傾聽她的想法,尊重她的感受,并展示你的進步和努力。如分享作業(yè)完成情況和小成就,讓奶奶看到你的成長。溝通需要雙方努力,學會溝通的小技巧,如:傾聽并尊重對方、正向表達自己的需求等,你們的關系定會更加和諧。
一線社工陳雅詩
一線社工陳雅詩為家長支招
傳統(tǒng)教育理念未必適合現(xiàn)在的孩子,特別是隔代教育的祖父母輩,首先需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接納孩子,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其次,可以改變家庭溝通方式。與孩子溝通時,宜用溫和、激勵的語氣進行溝通,避免責備。當發(fā)現(xiàn)孩子學習上出現(xiàn)問題,可以先詢問他的想法和感受,比如被留堂的原因有哪些?期待家長提供哪些幫助?
了解孩子的學習困擾,給予指導和支持,增強他的自信和自主能力。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培養(yǎng)正確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關注他的興趣特長,提供發(fā)展和展示的機會。這樣,孩子將更愿與家長分享心事,實現(xiàn)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