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合肥,230001)
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是指通過人工受精、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方式,幫助不孕的夫婦順利懷孕[1]。因為患者對生殖技術不熟悉,所以會產(chǎn)生恐懼、擔憂等不良情緒,影響到其睡眠質量,無法很好地配合治療,嚴重的還會引起醫(yī)療糾紛,從而影響輔助生殖技術的成功率[2-3]。輔助生殖手術是ART治療中重要的一步,如果在這一步中出現(xiàn)了任何的失誤,都會給患者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而其護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醫(yī)療服務的質量和手術的成功與否[4]。對不孕癥患者進行標準化的護理,并在整個過程中進行階段式健康宣教,是改善不孕癥患者治療效果、增加成功懷孕概率的關鍵。本文旨在探究標準化護理與階段式健康教育模式結合在輔助生殖護理中的應用及對睡眠質量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進行輔助生殖技術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觀察組年齡30~45歲,平均年齡(35.21±5.62)歲,平均不孕年限為2.1~3.2年,體質量42~61 kg,平均體質量(51.12±5.23)kg。對照組年齡31~46歲,平均年齡(35.67±5.42)歲,平均不孕年限為2.2~3.4年,體質量43~63 kg,平均體質量(51.27±5.36)kg。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jīng)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 納入標準 1)滿足《不孕不育診治技術規(guī)范》[5],需進行ART的患者;2)首次使用ART助孕;3)患者配合度良好。
1.3 排除標準 1)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和腫瘤;2)患者的依從性較低,對臨床治療干預有較高的抵觸情緒;3)有精神疾病或者精神失常的患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在第一次就診之后,分發(fā)一本助孕手冊,指導夫婦進行全面地檢查,指導其配合促排卵治療,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對取卵的配合,胚胎的培養(yǎng),移植手術的注意事項等進行詳細地講解。在治療時一對一地告訴患者下次就診時間和注意事項。
1.4.2 觀察組 觀察組給予標準化護理與階段式健康教育模式結合護理。1)制定階段式標準化健康教育模式,周期性地劃分整個助孕治療階段,在每一個治療節(jié)點,以診治配合的要求和患者教育的實際需要為依據(jù),自編一份標準的護理答疑手冊。在每一個治療節(jié)點上,針對性地開展患者診治引導和教育。讓患者對每階段就診過程有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2)制定階段式計劃,第一階段主要介紹初診、復診等內(nèi)容,并簡要說明復診的意義,協(xié)助患者做常規(guī)檢查,并建立患者的助孕檔案;第二階段根據(jù)患者的體征,對患者做卵巢功能反應的評價,制定手術方案,并向患者說明取卵時的注意事項;第三階段進行胚胎移植,對膀胱充盈,術后臥床活動及飲食等有關事項給予解釋性指導;第四階段利用超聲技術對胎兒情況進行觀察,并對胎兒進行定期檢查。3)加強細節(jié)管理,對患者的護理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評價,例如可為了方便患者線上教育服務,在生殖中心設立客戶服務部門,針對不同治療環(huán)節(jié)中的患者教育需求,在患者下班的空余時間開展微信直播課程,在課后進行一對一的解答,并向患者介紹有關ART的手術程序,直到患者了解程序為止。4)加強心理疏導,不孕患者通常會有比較大的心理壓力,所以護理人員要仔細地傾聽患者的訴求,并詳細地回答患者在整個過程產(chǎn)生的問題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科學的評價,制定個體化的心理咨詢方案。5)加強護理質量,對于卵巢過度刺激、出血等常見的并發(fā)癥,護理人員應該盡早向患者普及相關的癥狀和體征,并做好對高危人群的觀察就診,這樣才能讓并發(fā)癥被及時、有效地處理。定期組織護士學習標準化患者管理手冊,將護士對患者常見問題的指導標準化,降低不同護理人員之間的護理差距,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顧。
1.5 觀察指標 1)2組患者不同階段健康知識認知水平比較,對2組的助孕患者進行ART健康知識的測評。主要內(nèi)容有:助孕知識、基本流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等。總分為100分,對4個階段進行評分。2)2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在護理前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6]來評定患者的睡眠質量。共有9個條,總分21分。分數(shù)越低表示睡眠質量越好。3)2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比較,2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對比。應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7]、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8]對2組的焦慮、抑郁狀況進行評定。HAMA由14項指標組成,每項指標的總和就是總分數(shù)。評分≤7分為無焦慮,8~14分為可能焦慮,15~21分為焦慮,22~29分為明顯焦慮,>29分為嚴重焦慮。HAMD有17項指標,所有指標分數(shù)加在一起就是總分?!?分為正常,8~17分為可能抑郁,18~24分為肯定抑郁,>24分為嚴重抑郁。
2.1 2組患者健康知識認知水平比較 在4個階段中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認知水平評分都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健康知識認知水平比較分)
2.2 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2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評分在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在治療后睡眠質量都有所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的睡眠質量評分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2.3 2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 2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在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在治療后HAMA、HAMD評分都較治療前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的HAMA、HAMD評分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分)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數(shù)據(jù),在育齡夫婦中不孕不育的患者已經(jīng)占到了20%,它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的疾病,輔助生殖技術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它可以讓更多的人實現(xiàn)做父母的夢想[9]。然而很多進行輔助生殖技術助孕的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消極的情緒,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和社會適應問題,這嚴重影響到治療的效果[10-11]。因此,必須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進行標準化的護理,并輔以階段性的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4個階段的健康知識認知水平評分都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為采用標準化護理和階段式健康教育模式結合,以健康教育為主,分階段逐步進行,流程標準化細節(jié)化。該方法在護理工作中貫徹始終,既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臨床水平,又可以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有針對性的、差異化的健康指導,從而提高患者疾病知識掌握水平。2組患者在治療后睡眠質量都有所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的睡眠質量評分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原因為對患者進行標準化的階段式健康教育,向患者進行疾病知識的宣傳,減輕患者的不安情緒,逐步推行助孕流程,增加了患者就醫(yī)的信心,從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2組在治療后HAMA、HAMD評分都較治療前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的HAMA、HAMD評分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原因為階段式教育和標準化護理的實行通過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知識普及,可以給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對患者進行規(guī)范化的流程管理,可以讓患者對治療行為有更好的了解。這樣可以幫助患者對助孕治療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幫助患者做好自己的心理準備,使患者能夠積極地配合醫(yī)生的治療,緩解不良的情緒。
綜上所述,在采用輔助生殖技術妊娠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通過對患者進行階段性的健康教育,配合標準化的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助孕治療的有關知識,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睡眠質量。
利益沖突聲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