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魯
鄧稼先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950年,留學美國的他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yè)當年,他就毅然回到祖國,要用自己的所學回報祖國母親。
1958 年的一個深夜,鄧稼先對妻子許鹿希小聲說道:“我要調(diào)動工作,今后家里全靠你了。做好了這件事,我這一生就過得很有意義,就是為它死了也值得!”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這是國家對你的信任,我當然會支持你!那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你要調(diào)到哪里呢?干什么工作?”
“這個有嚴格的保密規(guī)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希望你能理解?!?/p>
許鹿希一聽就明白了,再也沒有追問。
這一年7 月,北京西北郊的一片高粱地里悄悄聳立起了一座四層的紅磚樓房。神秘的樓房北面,還有稻田、菜地和一些低矮的農(nóng)舍。
34 歲的鄧稼先帶著胡思得、孫清和、朱建士等十幾位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就在這座神秘的小樓里,開始了新中國研制原子彈的前期理論探索。在幾年后,隨著一聲聲驚天巨響,新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橫空出世。而這一切,正是從這座神秘的紅磚樓房里悄悄起步……
有一天,鄧稼先的兒子平平和女兒典典看到幾個月不見的爸爸突然回家來了。
“爸爸!”姐弟倆同時撲進爸爸的懷抱,“您知道嗎,媽媽總說你是草原上的牧馬人呢!”
“牧馬人?”鄧稼先一邊脫著大皮靴一邊笑著說,“是呀是呀,我們在那里牧馬、放羊、放牧潔白的云朵……”
“我知道,那朵大大的蘑菇云,也是爸爸‘放牧’的!爸爸,您太偉大了!”
“不,那不是爸爸一個人的功勞,那是很多叔叔阿姨用汗水、淚水和生命換來的!這朵蘑菇云,是我們國家最堅強的‘核盾’,有了它,誰也不敢再欺負我們!”
鄧稼先這次回來,有一個特殊的任務,他要接待一位從遠方來的客人——他的大學同學、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學家楊振寧。
當鄧稼先和楊振寧緊緊擁抱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的眼睛里都閃爍著晶瑩的淚花。
“見老了!稼先,你們在那里……一定很苦吧?”楊振寧端詳著鄧稼先的白發(fā)和皺紋說。
“沒什么!”鄧稼先笑了笑,指著平平說,“只要我們多吃一點兒苦,他們這一代,就會多一些快樂、安寧和幸福!”
鄧稼先(左)和楊振寧在一起
聽著兩人的對話,平平的腦海里仿佛閃過了很多畫面——
爸爸和叔叔們扛著沉重的儀器,在茫茫的風雪中艱難地行走著;寶石一樣的星星,在寥廓的天空中閃耀,爸爸和叔叔們睡在冰冷的帳篷里;天太冷睡不著,爸爸和叔叔們圍著篝火,一邊吃著干糧,一邊討論著工作,有的叔叔,手里捏著還沒吃完的干糧就睡著了……
臨別之際,楊振寧忍不住問了一個困擾他已久的問題:“我聽說有一個美國人參與了中國原子彈的研制工作,這是真的嗎?”
告別老朋友后,鄧稼先馬上向上級請示是否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在得到可以如實相告的答復后,他連夜給楊振寧寫信,明確告知:中國的原子彈、氫彈全部都是中國人自己造出來的!
收到信的楊振寧由衷地為祖國高興,也發(fā)自內(nèi)心地欽佩鄧稼先和他那些并肩戰(zhàn)斗的同行,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然,研究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有一次,試驗失敗了,墜地損毀的核彈碎片四散在試驗場地上。
鄧稼先讓大家待在原地,自己卻顧不上輻射的危險,一個人沖進了試驗場地。他想要查清楚失敗的原因,甚至不由自主地撿起了碎彈片。這讓鄧稼先的身體受到了過量的輻射,嚴重影響了他的健康……
1986 年7 月29 日,這位為我國核試驗事業(yè)奉獻了畢生心血的愛國科學家告別了人世,終年62 歲。而就在臨終前不久,他還起草了一份我國核武器未來發(fā)展的建議書。
“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連克千重關,群力奮戰(zhàn)君當先。捷音頻年傳。蔑視核訛詐,華夏創(chuàng)新篇。君視名利如糞土,許身國威壯河山。哀君早辭世,功勛澤人間?!遍L期領導我國核試驗事業(yè)的張愛萍將軍含淚為鄧稼先寫下了這樣一首悼詞。
鄧稼先在核試驗現(xiàn)場
平平和典典知道,爸爸這一代人最堅定的理想就是:“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鄧稼先和他的戰(zhàn)友們揭開了原子彈和氫彈的奧秘,讓生活在蘑菇云陰影下的中國人擁有了自己的“核盾”,為國家和人民立下了大功。平平懂得,爸爸這一代科學家奮斗了一輩子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1999 年,鄧稼先和其他 22位科學英雄一起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在四川省梓潼縣,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舊址“兩彈城”里的鄧稼先舊居內(nèi),安放著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的一比一復制的模型。
中國成功引爆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鄧稼先最后簽字確定的設計方案。他還同于敏等人一起投入了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于方案”,我國成功研制出了氫彈,并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兩年零八個月后試驗成功。
以鄧稼先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們響應國家號召,毅然決然背井離鄉(xiāng),來到荒漠戈壁,他們隱姓埋名,把自己全部的青春與熱血奉獻給了祖國的國防事業(yè),向世界展示了何為“中國速度”,何為“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