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公望富陽

2024-01-11 10:04:00葉劍秀
牡丹 2024年1期
關鍵詞:居圖黃公望富春山

葉劍秀

元代畫圣黃公望在富陽,至今還在。

富陽,屬杭州,古稱富春。夏日時節(jié),沿杭州至富陽的滄桑驛道,溯富春江而上,入富春山幽谷,追尋那幅曠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去了。

在竹林疏影的結廬處,與黃公望先生相遇。先生在660年前隱居于此,至今依然衣袂飄飄,與蔥郁青山融為一體,閱覽富陽山水,閑看云卷云舒。夜闌物靜,澗溪鳴奏,蟲吟淺唱,擎臂揮毫,落筆竹紙,畫山畫水,畫石畫林,畫世風,畫天地,亦畫自己。以富春山水為藍本,藝術的淬煉與升華至臻至美,情感的宣泄與訴求達到巔峰。春秋星月作證,四季風雨相影相隨,漫長的光陰傾注了先生所有的思索和才情,凝結為一幅曼妙唯美的畫作,一出世便成了不朽傳奇。

黃公望先生精神矍鑠,安靜地端坐畫室正堂。

上前拜見,躬身行施世紀之禮,問曰:“先生的富春山居圖現(xiàn)在何處?”

先生手捻銀須,搖頭答曰:“在它該在的地方?;蛏⒙涿耖g,或在富陽山水中?!?/p>

又問:“如此珍貴名畫,先生為何不留在身邊?”

先生笑曰:“山水在于人心,畫從心出,人人心里皆有一幅畫?!?/p>

再問:“先生能否再畫一幅富春山居圖?”

先生嘆道:“貧夫老矣。彼時富春山水蒼遠遼闊,人跡罕至,此時富陽林茂水潤,天地豐盈,我再也難以作出如今的美好畫卷了?!?/p>

“如何才能畫出山水的風骨和靈魂?”

先生凝望窗外,思忖片刻:“用腳步去丈量,用心去感悟,直到把山水讀懂、品透,山水的樣態(tài)、血脈、精髓、靈魂就注入在心里了。相由心生,了然于胸便是如此了?!?/p>

先生該歇息了。作別先生,循著當年先生行走的蹤跡,去探尋人類與萬物生態(tài)的生存奧秘。

富陽的陽光是富裕的,山水也澄澈俊美,草木嫵媚而多情,尤其富春山的百種竹林,足以讓人心胸曠達。

時光仿佛很遙遠。在一個春和景明的麗日,黃公望攜家眷乘坐一只木船,沿富春江緩緩行駛,來到富陽廟山船埠,停船上岸,踏岸不久便是“畫潭醉月”,一尊巨大的觀音石像下一汪清潭,仿佛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彎醉月,清輝如碧,這里就是黃公望初入富陽的水岸碼頭,直通廟山塢。隨著歲月的變換和大自然的更迭,江水早已退卻,山邊水岸地貌也沒了蹤影。當年風塵仆仆的往事悄聲塵封在歷史的記憶里。從現(xiàn)存的一段山塢古道上,當年系船用的木樁和小石洞斑駁著光陰的印記,依稀還能尋到一絲殘存的遺跡。

黃公望尋幽隱居正是從這個碼頭開始的。

廟山塢名字源于凈因院,宋英宗治平二年改稱凈因寺,鼎盛時期有1000多名和尚。如今寺院原址不在,觀音塑像猶存,大約就是寺院的遺址了。

進入廟山塢,青山疊翠,溪泉歡歌。踏著鋪滿落葉松軟的山間幽徑,漫步在綠水青山之間,頓感 “夾竹蕭蕭竹萬竿,春晝陰晴人不知”,心靈得到一次徹底的凈化和洗禮。

站在一處峻拔的巖石上俯瞰,兩峰之間有一個山頭,形狀酷似一只反扣的筲箕,山泉從石縫林隙間潺潺流出,故稱筲箕泉。這里便是黃公望先生當年隱居作畫的地方。

黃公望在林木蔥郁的廟山塢結廬定居,群山環(huán)抱一片平坦綠地,舉首望天,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小洞天是黃公望生活起居的場所,到處充滿生活氣息。廚房的灶頭、柴火、水缸,客廳的古舊八仙桌,還有一側的木床、木箱、衣柜,一應俱全。而與小洞天廊坊相連的茶樓,臨溪而建,擺放著茶桌和木椅,由此可以窺見黃公望先生淡泊的心境。

黃公望先生在畫作的題記中,曾經有過這樣的描述:“此富春山之別徑也,予向構一堂于其間,每當春秋時焚香煮茗,游焉息焉。當晨嵐夕照,月戶雨窗,或登眺,或憑欄,不知身世在塵寰矣。額曰‘小洞天”。

大抵是取“別有洞天”之意。

南樓臨溪、臨巖而建,是黃公望先生的畫室兼書房,這是他和朋友們潑墨揮毫、詩畫互酬之地;也是他嘔心瀝血,經六七年之久,創(chuàng)作“富春山居圖”的地方。一幅古畫懸掛在壁上,一張畫案正中而放,讓人不禁聯(lián)想起黃公望創(chuàng)作“富春山居圖”的場景。走進南樓,一股墨香迎面而來,案上筆墨紙硯儼然,仿佛黃公稍時便會走入舍內,作起畫來。

“至正七年,仆歸富春山居”,是黃公望先生親手所留,刻于石,碑猶在。

黃公望是帶著輝煌的身世和模糊的名片來富陽的。

黃公望(1269年~1354年),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元四家之首,本姓陸,名堅,漢族,平江常熟人氏,字子久,號一峰。少時聰穎好學,但命運多舛。父母早亡,被養(yǎng)父收留,改黃姓,更名公望,三十歲拜師學畫。年輕時在衙門里做過小文員,大約45歲時,在一個叫張閭的官僚手下做椽吏,后因張閭犯了官司,黃公望遭誣陷,蒙冤坐牢。出獄后加入“全真教”,漂泊民間,云游四方,以詩畫自娛,并曾賣卜為生。由于長期浪跡山川,領略萬物情韻,五十歲對山水產生了濃厚興趣。常觀自然奇麗景色,得之于心,運之于筆,如癡如醉。隱居富陽后,終日山中靜坐,摹寫山景。

黃公望晚年一直隱居在杭州富陽筲箕泉附近,元順帝至正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辭世,享年八十六歲。

黃公望的籍貫頗有爭議,眾說不一,分別有杭州、松江、富陽、衢州、徽州和永嘉等說法,江蘇常熟說居多。所有的據理力爭似乎都可以忽略,記住他是華夏民族的中國人便是根本。

黃公望先生為何對富陽情有獨鐘,到此隱居?

傳說中神仙赤松子曾駕鶴經過此地,見群山環(huán)繞,蓊郁蔥蘢,瀕臨富春江,環(huán)境優(yōu)雅,因而鶴鳴不止,雙翅舞動祥云,一時霧嵐蒸騰,仙氣縈繞,因此世人認定此處人杰地靈,物華天寶。黃公望是畫圣,但也是凡人。先生篤信天道,便沖著這靈秀山水隱居下來。

傳說終歸是虛幻的民間向往。依照黃公望先生的閱歷與智慧,他的選擇必有更加充分的理由。

富春江畔,獨坐在暖陽下,穿越時空的隧道,聆聽凈因寺悠遠的梵音,緩緩翻動歷史典籍的冊頁,去尋覓黃公望先生當年的步履和蹤影。

北宋熙寧六年,蘇東坡任杭州通判時,騎馬從杭州到富陽,曾在廟山塢造訪,并留有《凈因院竹軒》詩一首:“軒前有竹百余竿,節(jié)節(jié)渾如玳瑁斑。雨過風清談般若,瑯玕聲撼半窗寒?!边@首詩鐫刻在一塊巨石上,見證富春山的景致和意蘊。

也許,黃公望先生之前到過凈因寺,看到蘇東坡留下的詩作,有所觸動,熟記于心。在駛往廟山塢的船上,他忽然來了靈感,遂和詩一首《題蘇東坡竹》:“一片湘云濕未干,春風吹下玉瑯玕。強扶殘醉揮吟筆,簾帳蕭蕭翠雨寒?!边@或許詮釋了他當時隱居富陽的本意。

三百多年過去,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皇族后裔朱耷,追隨黃公望足跡尋訪富春山,吟詩一首曰《富陽》:“凈云四三里,秋高為森爽。比之黃一峰,家住富陽上?!边@首詩作佐證了黃公望先生當初選擇富陽的理由。

無獨有偶,又三百多年過去,中國潑墨畫大家、書法家張大千尋訪富陽,面對黃公望結廬隱居地,感慨萬千,也吟出了一首《富陽》:“云起云收百態(tài)陳,山頭磥砢自粼粼。平生低首黃公望,結宅應須住富春?!备魂枺淮航?,富春山,人間仙境,魅力無窮,難怪一代畫圣傾情于此了。

回溯黃公望先生坎坷人生,少時飽讀詩書,才學豐盈,卻無有施展抱負和才華的平臺和機遇,意外的牢獄之災,堵死了馳騁仕途的通道,所有的念想變成了落魄和絕望。還好,他手里還攥著一支神筆,從此以縱情的筆墨傾訴和宣泄內心的孤獨與才華。

黃公望選擇了隱居,這是過去失意文人的無奈和悲哀。

隱居,需要尋得一處山清水秀、幽靜超脫的地方。黃公望流連江南幾十年,足跡踏遍江浙的角角落落,哪里值得安身皈依,他自有青睞。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备淮荷津暄哑鸱鍘n疊翠,山下的富春江浩渺含蓄,內斂迤邐,極其符合圣賢隱居的意愿。

或是富陽獨特的山水風貌發(fā)出的召喚和請柬,或是黃公望先生的心向往之,一切便是天遂人愿了。

黃公望先生從西湖赤山埠碼頭到富陽廟山塢碼頭,結廬隱居小洞天,史書上沒有準確的時間。從相關資料推算,此時黃公望已經是古稀之年了。

年齡似乎不是一道坎,閱歷才是生命的轉折和升華。黃公望曾經走過饑荒、迷惘、榮耀、牢獄等人生的崎嶇之路,所有的理想和豪情,被殘酷的現(xiàn)實變?yōu)閴趑|,經過天道合一的參悟,榮辱不驚,慣看秋月,他歸隱富陽時,帶著遠離塵囂的安靜,已經洗脫半生的倦意,身心早已回歸到自然的簡約和灑脫。

黃公望先生的另一個身世不能淡忘,他是全真教徒,得到過師傅真?zhèn)?。全真道又稱全真派,主張儒、佛、道三教歸一,即以“三教圓融、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奉《道德經》《清靜經》等為主要經典,倡導天人融合。

黃公望生活在十四世紀,正遇百年大變局,一個馬背民族,依仗彪悍的武力征服中原,征討中亞、東歐,建立政權。元朝穩(wěn)固后,將人類劃分為四個等級,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蒙古人為最高層,色目人歸二類,常被重用,非顯即貴,社會地位較高,漢人指南宋遺留的族群,劃為底層,被稱南人。

黃公望屬底層的南人身份,想要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幾乎無望。迷??鄲?,看不到一絲生命的希望和亮光,為了生計和尋求精神的慰藉,他加入了全真教,把灰暗的人生托付給了天地自然。

全真教以積極的、正能量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道曰今生,佛說來世”,故認為人的生命及靈魂應遵從自然,想得到延續(xù)和閃光,須形神兼蓄。

全真教的理念和特點,與山水畫中的技法頗為相似,豁然達觀,才見神韻。黃公望隱居富陽,不為修煉道行,也不為消遣郁悶,只為寄情山水,潑墨人生,以畫明志。

隱居富陽期間,黃公望從七十歲到八十六歲十余年間做了什么?這樣高齡的老人能做什么?

明代戲曲家李日華崇敬黃公望,通過潛心研究,對黃公望的初隱行為與蹤跡做過細致的描述:“黃子久終日只在荒山亂石叢木深筱中坐,意態(tài)忽忽,人莫測其所為,又每往泖中通海處,看激流轟浪,雖風雨驟至,水怪悲詫,亦不顧。”

《秋山招隱圖》是黃公望歸隱廟山塢之初所畫,構圖繁密,山頭多置礬石,敷以淺絳色彩。畫成,黃公望手書題跋:“結茅離市廛,幽心幸有托。開門盡松檜,到枕皆邱壑。山色晴陰好,林光早晚各。景固四時佳,于秋更勿略。坐綸磻石竿,意豈在魚躍。行忘溪橋遠,奚顧穿草履。茲癖吾儕久,入來當不約。莫似桃源漁,重尋路即錯?!边@是作者癡迷于山水的性情表述,猶如他的畫,隨意、恣肆。

黃公望置身于富春山中,每日的功課就是看山、品水,在他眼里這里的山石、林木是靈動的,具有生命的個性和靈魂。

另一幅《富春大嶺圖》畫作,是黃公望應友人之約所畫,從畫面中可窺見作者復雜、奔放的心態(tài):宏闊的大嶺山上,危峰高聳,堅韌挺拔,直沖云霄。懸崖峭壁間,云蒸霧繞。忽有溝壑密布,深不可測,轉瞬,近觀幾處山石裸露,遠看幾株落寞樹影,不經意間溝底崖畔點綴幾叢雜草野花,令人目不暇接,恍然身臨其境。

縱觀畫幅全景,壁立千仞,既相隔又相連。漫山樹木碎石飄逸,如夢如幻,遠處幾座房舍、亭閣,若隱若現(xiàn)。順山勢溢逸出一條小溪,溪上有橋橫跨。溪旁,似村非村,有稀疏人家,在灰蒙的蒼穹下,空曠寂寥。沿村街有蜿蜒石徑,消失在大山密林深處……

富陽山水賦予畫家靈性,黃公望不負富陽。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72歲時為道友無用師所繪,取景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四季輪回中,他背上畫具,頭戴竹笠,日升而出,每天行走數(shù)十里,風雨無阻,常獨身孤零地坐在石頭上,看山看水,看樹看石,神情極為安靜專注。他把山勢起伏,林巒深秀,蒼茫簡遠的富陽山水草記于紙,熟記于心。開始創(chuàng)稿于至正七年(1347年),時斷時續(xù),歷經數(shù)年,至正十年,他83歲,為此圖作題時,尚未最后竣稿,直到兩年后才完成全幅長636.9厘米,寬33厘米的傳世之作。

《富春山居圖》以長卷的形式,活靈活現(xiàn)描繪出松石挺秀、云山煙樹、錯落村舍的自然景象,畫風獨樹一幟,淡雅俊逸,構圖疏密有致,變幻無窮,筆法自出新意,平中見奇,飽含仙風道骨之神韻。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世稱藝術精品。

明代畫家鄒之麟在題跋中稱此圖“筆端變化鼓舞,圣而神矣!”

在黃公望紀念館,展廳里擺放著臨摹的《富春山居圖》。駐足凝望,恍若走進畫中:秋林蒼郁,樹木蕭瑟,一峰一狀,一樹一態(tài)。山石或濃或淡,均以干而枯的筆法勾勒,疏朗簡秀,清爽瀟灑,遠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見筆痕。水紋用濃枯墨勾寫,偶加淡墨復勾。樹干或兩筆輕畫,樹葉或橫點,或豎點,或斜點,勾寫松針,或干墨,或濕墨,或枯筆。山和水全以干枯的線條寫出,惟樹葉有濃墨、濕墨,顯得山淡樹濃,皆隨意而柔和。

凝神觀畫,仿佛徜徉林間,或漁人垂釣,或一人獨坐茅草亭中,倚靠欄桿,看江水流動?;腥魰r間靜止,物我兩忘,近樹沉雄,遠樹含煙。遠山隱約,但覺江水茫茫,水天一色,波光瀲滟。夕陽映照,漁舟唱晚,樵夫晚歸,似乎聽到了山風低吟的聲音,溪水流韻,仿如有古琴洞簫的悠揚余音,縈繞耳際……?

一卷《富春山居圖》,描繪出富陽古典的山水之美,驚艷幾個朝代,以獨特的人文基因和內涵,賦予古今富陽豐厚的文化底蘊。一幅畫,成就一座城,解析富陽千年文化的密碼,是國內外文人學者、專家達人,共赴一處,重新打量、認知和審視這片山水的緣由。

黃公望先生的巔峰畫作,囊括了他晚年的一腔心血和精神訴求。《富春山居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但這幅流傳于世的經典紙本水墨名畫的命運,與作者坎坷人生極其相似,顛沛流離,漂泊離散。

1338年秋天,友人子明(無用)向黃公望索畫,黃公望遙想富春山水,潑墨《富春山居圖》“子明卷”。圖上款識:“子明隱君將歸錢唐,需畫山居景,此贈別。大癡道人公望。至元戊寅秋?!?/p>

《富春山居圖》完成后,黃公望將此圖題款送給全真教同門師弟鄭樗(字無用),從此這幅畫開始了600多年的延宕傳奇。

明代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傳到書畫家沈周手里。當沈周把畫交給一位朋友請他題跋時,沒想到那位朋友的兒子,心生歹念,把畫偷偷賣掉,狡辯說畫不慎失竊。沈周捶胸頓足,放聲大哭,千辛萬苦弄到手的《富春山居圖》,如今卻不翼而飛,懊悔不已。

沈周痛心疾首之余,憑著記憶,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真跡原圖在民間沉沉浮浮,無數(shù)次被倒賣移主,一直到嘉靖年間,傳至安紹芳手中。隆慶四年,被無錫畫家談志伊收藏。萬歷二十四年,又被明末杰出書畫家董其昌所購得,奉為珍寶,題曰:“此卷一觀,如詣寶所,虛往實歸,自謂一日清福,心脾俱暢”。董其昌晚年又把這副名畫賣給了宜興收藏家吳正志,到清朝順治年間,傳到了孫子吳洪裕手里。吳洪裕視此畫為生命,珍愛有加。吳洪裕臨死之際,囑后人燒《富春山居圖》給自己殉葬。就在國寶即將付之一炬的危急時刻,吳洪裕侄子吳靜庵“起紅爐而出之”,把畫搶救了出來。畫雖得救了,中間卻燒出幾個連珠洞,斷為一大一小兩段,從此《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使這幅藝術作品慘遭損害,成為歷史遺憾。

殘畫前段畫幅雖小,但比較完整,被后人稱之為“剩山圖”;后段畫幅較長,但損壞嚴重,修補較多,被稱為“無用師卷”。重新裝裱后的《剩山圖》,自康熙八年后,幾易其主,長期流轉于民間收藏家之手。

清1745年,乾隆得到了一本《富春山居圖》,愛不釋手,驚喜過望,在畫的空白處題寫道:“偶得子久《山居圖》,筆墨蒼古,的系真跡”,篤定這就是黃公望的真跡墨寶。 1746年,乾隆皇帝花了兩千兩銀子,購得《富春山居圖》后半段《無用師卷》,剪燭粗觀,思慮再三,依然認為“舊為真,新為偽”。其實《山居圖》是明末文人臨摹《無用師卷》而成,后人為牟利,將原作者題款去掉,偽造了黃公望題款,以假亂真。乾隆是一個鑒賞家,雖然認定后得到的《富春山居圖》是假的,但因為這幅作品“有古香清韻”,“非近日俗工所能為”,也心存疑慮,一時難斷,等待“他日之辨”。乾隆帝招來懂書畫的眾臣鑒賞,清廷梁詩正、沈德潛等大臣,明知《山居圖》是贗品,迫于皇帝權威,不敢道破真相。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慶帝編纂《石渠寶笈》三編,《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始得正名,洗去塵冤。?

清乾隆極為賞識以假亂真的“子明卷”,每觀賞一次就題詩一首,先后題跋48 年54處,印跡累累,凡空隙處,幾乎為之充塞,仍然意猶未盡,最終留下“以后展玩亦不復題識矣”的識款。一直藏于清宮內府。清亡后仍藏故宮,后入南京。解放前夕,被國民黨政府帶去臺灣,至今真?zhèn)味砭赜谂_北故宮博物院。

在我國畫史上,黃公望作為“元四家”之冠,對明、清山水畫影響巨大, 許多作品被當作范本。他的畫跡流傳至今, 據查有《富春山居圖》《富春大嶺圖》《溪山雨意圖》《快雪時晴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九珠峰翠圖》《水閣清幽圖》《洞庭奇峰圖》等50幅以上。黃公望著有《寫山水訣》一書,對山水樹石的筆墨、設色、布局、結構、意趣等都有精辟論述,此書被認為是南宋山水畫理論的真?zhèn)鳎敃r社會上摹本有十余種之多。

“剩山圖”同樣命運不濟,直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近代畫家吳湖帆所得。當時在浙江博物館供職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頗不平靜。如若讓這件國寶在民間輾轉流傳,不易保存,長期下去,再成遺憾,只有國家收藏,才是萬全之策。后來幾經周旋,吳湖帆被沙孟海的誠心感動,終于同意割愛。1956年,“剩山圖”收藏于浙江博物館,成為“鎮(zhèn)館之寶”。

2011年6月,臺北故宮博物院與浙江博物館等方面合作,推出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分隔360年之后,黃公望代表作品《富春山居圖》的兩半殘圖,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式合璧展出,傳世名畫跨世紀的骨肉親情,歷經百年風雨,終于得以彌合、重逢。

無論是富陽成就了黃公望,還是黃公望點亮了富陽,風景秀麗,一川如畫的富陽依然以渾厚嶄新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東方。

依依作別富陽,與黃公望先生道別。黃老先生揮手的神態(tài),依然淡泊寧靜,目光清澈通透,低語說道:無論何人何時來富陽,我都在這里,隱居早已成為歷史,來不來我都在,見證富陽的榮辱興衰。

責任編輯 李知展

猜你喜歡
居圖黃公望富春山
黃公望
黃公望的人生
小品文選刊(2023年4期)2023-04-28 22:05:52
龍門山居圖
公關世界(2022年13期)2022-08-10 06:35:06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為什么會分隔兩地?等
藝術啟蒙(2021年6期)2021-08-03 00:40:13
杭州 富春江邊富春山
藝術品鑒(2020年6期)2020-08-11 09:36:20
人生若覺無作為,愿君讀讀黃公望
意林(2018年1期)2018-02-01 16:23:46
富春山居圖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2
『富春山居』經典名作
詩書畫(2016年4期)2016-12-17 08:21:36
黔江区| 醴陵市| 镇雄县| 九龙县| 枝江市| 河津市| 毕节市| 阿拉善盟| 芒康县| 沭阳县| 星子县| 铜川市| 灌南县| 漯河市| 修水县| 长岛县| 扶余县| 汉沽区| 墨江| 滦南县| 麻江县| 大田县| 丰台区| 泸西县| 神农架林区| 景德镇市| 镇赉县| 久治县| 韶山市| 元江| 江山市| 山西省| 湖口县| 张北县| 滕州市| 民勤县| 登封市| 甘谷县| 普宁市| 宜宾市| 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