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路過一個賣楊梅的攤位。小小的深紫紅的楊梅,看起來模樣喜人。他問,多少錢一斤?女攤主說,15塊。他把楊梅往盒子里裝。女攤主放到秤上一稱,23.4元。他剛說,23塊錢吧。女攤主極快速地抓了一顆做“補充”,說,24塊。
他覺得有點不舒服——這算不算強行推銷?就說,不要加,或者干脆減一顆,23塊錢,你看行不行?女攤主說,23.4元,不能少。他說,那我不要了。他不喜歡錙銖必較的還價,但才幾毛的零頭,一般攤主都不介意的。
女攤主說,給你,給你。他付過錢。女攤主還在念念叨叨,沒見過像你這樣的人……啰啰唆唆,沒完沒了。他的火氣突然上來了,想把楊梅往她臉上甩,終是忍住了。那個攤位,他不會再去了。
他又去了另一個賣小龍蝦的攤位。問,多少錢一斤?女攤主說,25塊。他拿起袋子,抓起一只只張牙舞爪的小龍蝦,不禁回想起小時候。一袋子的小龍蝦,女攤主放到秤上一稱,81元。說,你給80塊錢吧。又說,你再抓兩只。
他愣了愣,以為聽錯了。女攤主笑了,又說了一遍。他點點頭,說,哦哦,好的。順手抓了兩只,放進了袋子里。女攤主還說,蔥我也放進去了。他忙道,謝謝,謝謝。
這位女攤主的臉上,掛著淺淺的笑容。付完錢走出菜場,他又有些回過神來,后來的那兩只小龍蝦,是不是不該拿?人家是客氣呀。這個攤位,他一定會再去。
這兩位女攤主,一個添零一個抹零,雖然只是幾毛錢的區(qū)別,卻讓他體會到了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在商家與消費者之間,除了金錢與物品的等價交換,也許還得有些人情味,才會讓這段關(guān)系更為持久。
(摘自《好日子》 崔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