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時人號“海岳外史”“襄陽漫仕”,自號“鹿門居士”。北宋著名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襄陽(今屬湖北)人,后遷居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曾任校書郎、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故人稱“米南宮”。米芾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世號“米顛”。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且精于鑒別,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書畫自成一家。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并稱“宋四家”。
《臈白帖》,紙本。縱30.5厘米,橫23.7厘米。哲宗元祐七年(1092),四十二歲的米芾知雍丘縣。蘇軾曾于元祐四年六月,往揚州訪米芾,觀米芾藏帖。七年九月又至雍丘朝夕交流書法。因雍丘距京較近,米芾也曾拜訪蘇軾。這幾年米芾書法在技法上已趨于成熟,對自己的作品也更加自信。
釋文:
臈白十五斤謹上納知彼 無故以致此后過時矣 門中康勝芾頓首 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