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娣|浙江省杭州市袁浦中學
使用錯題集是師生在教學中常用的糾錯方法,用好錯題集對學生糾正錯誤、掌握知識具有重要意義。初中英語教學涉及的知識點,雖然不是很難,但學生在學習中還是會因為學習習慣不好等原因而不能很好地掌握,使用錯題集對解決這樣的問題尤其有效。然而,在初中英語糾錯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僅僅是把沒有做對的題目抄寫在錯題集上,不會對題目進行歸納整理,而且不管講評之后是否已經(jīng)掌握,全部都“謄”到錯題集上。這樣簡單地使用錯題集,往往導致糾錯教學的效果不佳,出現(xiàn)教師反復講解、學生反復出錯的情況。基于這樣的實際,筆者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新錯題集的使用方式,借用醫(yī)生看病的相關術語,開展了“病歷本”輔助下的“定期隨訪”式初中英語糾錯教學的實踐探索。
“病歷本”輔助下的“定期隨訪”式初中英語糾錯教學包括“病歷本”和“定期隨訪”兩個關鍵要素。
所謂“病歷本”,指的是記錄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或問題的文字歸因和糾正情況的專用本子。相較于傳統(tǒng)的錯題集,“病歷本”除了要收集學生做錯的題目外,還要有學生做錯題目的具體時間,以及學生借助小組合作學習、同伴協(xié)助、教師指導等形成的錯誤原因分析等。它旨在讓學生明確出現(xiàn)錯誤或問題的根源。
所謂“定期隨訪”,是指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定期的檢查和指導,以幫助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并最終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岸ㄆ陔S訪”其實是一種再學習的過程,即通過強化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反芻”和“回爐”,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它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復習鞏固的習慣。
“病歷本”的建立要基于對學生答錯的題的“診療”,并明確“病歷”登記的要求。
1.課上集中“診療”
這是傳統(tǒng)課堂中糾錯教學的最基本模式,要求教師在全批作業(yè)的基礎上,對學生答錯的題進行細致分析和講解。在作業(yè)評講時,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題目涉及的知識點以及解題的關鍵、思路、技巧、步驟等等,并在題目旁邊一一添加注釋。這種課堂上集中“診療”比較寬泛,且對題不對人。
2.導師“掃雷”式“診療”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程度,讓學生在學習小組中進行一對一結對,以便讓學力相對高的學生幫助學力低的學生。筆者稱前者為“同伴導師”,后者為“徒弟”。同伴導師的作用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比如在課堂的pair work 中幫助徒弟完成對話,在課外完成對徒弟的單詞或課文背誦檢測,等等。一般情況下,一個小組有六名學生,正好有三名同伴導師和三名徒弟,如果組員人數(shù)是單數(shù),那么能力特別強的學生要“收”兩個徒弟。
“掃雷”式“診療”的意思是指在訂正錯題時,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小問題。同伴導師要對徒弟的作業(yè)本進行仔細檢查,確保其訂正正確,同時還要認真閱讀徒弟所作的注釋,如發(fā)現(xiàn)徒弟的注釋有缺漏或有錯誤,則要責令其補上或者訂正。除此之外,同伴導師還要針對徒弟做錯的題進行定期抽查,抽查的方式可以是向徒弟提問,也可以是要徒弟做練習。教師對同伴導師和徒弟實行捆綁式評價。
3.“病歷”登記
經(jīng)過同伴導師的“掃雷”式“診療”后,學生第一次在“病歷本”上記錄下了“病情”及“治療方案”。為了使“病歷本”更好地發(fā)揮作用,教師要對“病歷”登記提出如下要求:
(1)范圍清晰,簡單高效
很多題目相互雷同,并且不典型,登記的意義不大。比如聽力、閱讀和情景對話是沒有必要抄到“病歷本”上的。對于這類題目,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由徒弟講一遍給同伴導師聽,確保已經(jīng)理解即可。而對語法題、詞義辨析題等,則必須登記下來。
(2)格式統(tǒng)一,一目了然
為了便于學生查找和學習,“病歷本”應統(tǒng)一格式。筆者對“病歷本”格式的規(guī)定如下:必須在開頭用英語寫清楚時間,如“Oct.10th,Thursday”,以便后續(xù)“定期隨訪”的安排;必須注明訂正的是哪一塊內(nèi)容,如“《作業(yè)本》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中的Section A 1a~1d”;用藍筆抄寫題目,用黑筆訂正,并寫清楚答題理由。
具體而言,不同的題型可以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對此,筆者的要求如下:對于單選題、單詞拼寫題和句型轉(zhuǎn)換題,學生須抄下全題,并填上正確答案;對于完形填空題和詞語填空題,學生應抄下要求填空的詞所在的句子,并填上正確答案;對于寫作題,一般情況下,沒有得優(yōu)秀的學生要在“病歷本”上重新寫作,并標出自己覺得優(yōu)美或者有亮點的句子。
1.三天后的“普通門診”
筆者把第一次“隨訪”稱為“普通門診”。對外語學習來說,記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筆者把“普通門診”的時間定在學生建立“病歷本”的三天后,即根據(jù)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理論,當學生對學到的知識開始遺忘的時候。“普通門診”的“醫(yī)生”是同伴導師。同伴導師要就“病歷本”上的題目,逐一對徒弟進行測試或者分析。試舉一例如下:
( )A year has____months,and____month is December.
A.twelfth;twelve B.twelve;twelve C.twelfth;the twelfth D.twelve;the twelfth
對這樣一道題目,徒弟面對同伴導師的提問,不僅要選出答案,還要解釋理由。如果徒弟沒有回答出這兩個關鍵點,那么就算沒有過關。
2.兩周后的“專家門診”
筆者把第二次“隨訪”稱為“專家門診”?!皩<议T診”的時間為“普通門診”后的兩周后,“醫(yī)生”由筆者指定學生學習小組內(nèi)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筆者稱之為“英語小助手”)擔任。當天,英語小助手會在課余或自習時間對組內(nèi)的成員進行抽查。如果組員多次回答不上,那么英語小助手將會上報英語課代表;如果回答正確,英語小助手則會在“病歷本”的相應位置貼上一張笑臉表情小圖片。
3.一個月一次的“主任門診”
筆者把第三次“隨訪”稱為“主任門診”。相對于學生,教師更具權威性,所以“主任門診”的“醫(yī)生”由教師擔任。教師選擇一個月以來的學習重、難點,以此為內(nèi)容開設一堂習題課來對學生進行檢測。習題課的主要呈現(xiàn)形式是教師以幻燈片展示題目,隨機抽學生回答。為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教師也可以模仿《開心辭典》等節(jié)目的形式,設置必答題和搶答題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掌握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4.長期的“日常護理”“周會診”和“特診”
經(jīng)過上述三次“隨訪”,絕大多數(shù)學生基本能掌握所學知識,但還是會有小部分學習能力比較弱或?qū)W習自覺性比較差的學生不能完全掌握。對這部分學生,筆者實施長期的“日常護理”“周會診”和“特診”。一是“特約導師”的“日常護理”,即為上述小部分學生配備“特約導師”(由班里英語成績好且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每天見縫插針地對他們進行“日常護理”:幫助他們整理習題,為他們講解習題,并且抽查他們的掌握情況。二是“專家團”的“周會診”,即由各小組的英語小助手組成“專家團”(由英語課代表任團長),對上述小部分學生每周進行定期抽測,并根據(jù)抽測情況組織“周會診”,再根據(jù)“周會診”情況對他們提出要求。當然,要求要因人而異,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降低,以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教師的“特診”,即教師經(jīng)常不定期地對這小部分學生進行“特診”:可以是課堂上的隨機提問,也可以在自修課或課間進行一對一診斷。這樣的“特診”,配以相應的評價機制,還能有效促進“特約導師”的工作。
筆者在自己執(zhí)教的兩個班進行了實驗:一個班使用傳統(tǒng)的錯題集教學(作為對照班),一個班使用“病歷本”輔助下的“定期隨訪”式初中英語糾錯教學(作為實驗班)。一個學期下來,實驗班的期末考試成績在各項數(shù)據(jù)上都優(yōu)于對照班。但是在實踐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病歷本”輔助下的“定期隨訪”式初中英語糾錯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學生功課比較多,各門功課都有各自運行的機制,很難保證“定期隨訪”的實施。其次,初中生心智還不成熟,在繁忙的學業(yè)中難免會對煩瑣的“診斷”產(chǎn)生倦怠情緒。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后續(xù)的實踐中想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