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濤
2023 年初以來,國內(nèi)藝術品拍賣會、畫展、藝術博覽會上都出現(xiàn)了三年以來難得的人潮“爆滿”景象。內(nèi)地春季拍賣成交額相比去年和2019 年同期都有所增長;藝術精品大貨不斷在各個拍場上冒出;拍場成交率比前幾年也有明顯提升。但筆者注意到,數(shù)千萬元至上億元高價位的拍品成交似乎有些不足,一些原本有希望過億元級的近現(xiàn)代書畫與現(xiàn)當代藝術作品止步于千萬級。反而百萬元、十萬元數(shù)量級的拍品成交十分踴躍,許多年輕藝術家屢屢刷新拍賣紀錄。市場明顯出現(xiàn)了“恐高”與“搶低”共存的現(xiàn)象。
根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對2023 年11月結(jié)束的上海藝術品交易周中,ART021藝博會和西岸藝博會的成交統(tǒng)計,似乎也有類似的景象:觀展人潮不同以往的洶涌而入,各個展位上成交踴躍,但上百萬元成交的作品數(shù)量不如以往,十萬元以下,十幾萬元、幾十萬元成交作品占比明顯增加。許多畫廊也表示根據(jù)市場行情,在選品方面采取了避高就低的價格策略并加強了展前預售的操作。
在筆者看來,市場“恐高”或許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2023 年上半年各項經(jīng)濟數(shù)據(jù)未盡如人意,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從而造成市場流動性不足。收藏家們對于需要較多資金的高價藏品存在謹慎觀望的心態(tài)。一般來說,價格越高的藏品買家越少,針對拍場上某件精美大作,出價過億元的買家常常就只有幾個人,其中任何一二位買家不出手,都有可能導致競價停滯不前。
第二,參與消費性藝術收藏的人群日漸壯大。尤其是那些新生代藏家,更喜歡去買一些具有獨特個性,能打動自己,價格又不貴的作品。他們往往不在乎將來是不是一定能獲得很好的投資回報,這在上海幾個藝博會上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第三,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未必適合投資。高價位藝術品常常體現(xiàn)出作品的重要性,比如,藝術家的代表作或精品力作,是更值得珍藏的。但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看,由于買得起高價藝術品的人數(shù)量有限,高價品在未來一定時間內(nèi)的投資回報比未必會很高,這可能歸因于其投資回報的“邊際效應”已經(jīng)趨向遞減。但如果對藏品的選擇得當,低價藝術品也可能比高價藝術品有更大的增長空間。趁那些有潛力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還不是很貴時“進場抄底”,是非常好的投資策略。這些低價藝術品并不包括那些知名藝術大師的“普貨”作品,而是指有著獨特創(chuàng)新個性和發(fā)展前景的新生代藝術家作品。
雅昌藝術網(wǎng)曾在2022 年做過一個藝術品價格區(qū)間年復收益率的對比統(tǒng)計。研究表明,收藏8-10 年后,有兩個購藏價格區(qū)間的藝術品年復合收益率最高,分別為5萬元-10 萬元和50 萬元-100 萬元;其次是1 萬元-5萬元;而收益率最低的是100 萬元-500 萬元和500 萬元以上??梢?,收益率最大或投資回報最好的區(qū)間大多不會在高價位上,而是常出現(xiàn)在那些人們都買得起的價位上。當然,價位過低的作品品質(zhì)大概率也不高,收益反而會下降。因此,那些品質(zhì)優(yōu)秀、作者被人們看好、價格還在低位的藝術品可能是藏家們的首選。
舉個例子,一些實力雄厚的知名收藏家也常會購買一些價格不高的藝術品,投資效益十分顯著。2014 年,收藏家劉益謙夫婦在美國紐約高古軒畫廊用6.4萬美元(約合43 萬港元)買了一幅喬納斯·伍德的作品《M.S.F.魚紋罐4 號》。在2023 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上,這件作品拍出了1557.5 萬港元,9 年升值了35 倍。該藝術家另一件類似的作品《M.S.F.魚紋罐7 號》,在2023 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拍出1792 萬港元,創(chuàng)下最高價紀錄;2011 年,藏家唐炬曾用45 萬元購藏了一件陳飛的作品《目露兇光》;而在2023 年中國嘉德秋拍上,陳飛的另一件作品《星星堆滿天,我還是只愛月圓》拍出了874 萬元,創(chuàng)下了藝術家最高拍賣紀錄。在此粗略估算一下,《目露兇光》至少已增值十倍!
如何由低價作品入手收藏?筆者認為,首先,收藏者要購買自己真正喜歡和了解的藝術家作品。許多藏家還希望自己的藏品未來能夠保值增值,這個難度就會大許多。此時,藏家要多學習相關的美術史、研究藝術市場過往的脈絡,以及相關藝術家作品市場的走勢;其次,要借助畫廊,尤其是那些知名畫廊和拍賣行的眼光挑選作品,即收藏那些被畫廊代理的藝術家的作品,被知名拍賣行上拍且成交不錯的藝術家作品;再次,藏家要有良好的收藏心態(tài),自己喜愛的藏品,即便未來有可能投資不成功,沒有賺到錢,但藝術欣賞帶來的滿足感會補償一切。藝術投資屬于長線效應,藏家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