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屬于精神心理疾病的一種,有著較高的患病率、復發(fā)率和自殺率。一旦患上抑郁癥,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降低學習和工作效益。生活中,大部分人在面對抑郁癥患者時不知該如何相處,也不了解日常治療和護理的要點,特別是抑郁癥患者身邊的親友,因為對疾病了解較少,在面對抑郁癥的各種癥狀、行為時會產生誤解,嚴重影響雙方身心健康。為了促進抑郁癥患者早日康復,在與其相處時,應格外注意方式、方法,下面介紹一些關于呵護抑郁癥患者的方法。
尊重、被理解對于抑郁癥患者很重要。抑郁癥患者表現(xiàn)出各種異常行為或癥狀,不是因為患者的性格和惰性等因素,主要是因為疾病導致患者難以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緒。很多患者內心的痛苦不被外人所知,且難以一次性表述清楚,因此在與抑郁癥患者相處時,要嘗試理解和尊重患者。
此外,要多傾聽患者的言語表達,不要隨意評價和批評患者,要專注交流,這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對抑郁癥患者造成傷害。而且,認真傾聽可以了解患者所要表達的真實需求,了解事情真相,給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幫助。
在與抑郁癥患者相處時,溫暖、穩(wěn)定、舒服的狀態(tài)對抑郁癥患者來說非常重要。很多患者喜歡獨處,所以可以嘗試與其達成共識,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給予一定的自由空間;對于容易發(fā)泄和哭泣的患者,要積極給予陪伴,在保障患者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給其充分的發(fā)泄空間。抑郁癥患者的內心非常脆弱,需要足夠的關心和愛護,與其相處時,不要表現(xiàn)出一些不必要的責任、要求和影響等,應注意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或不適癥狀,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要積極就醫(yī)。此外,最關鍵的是要引導患者建立自信和積極的態(tài)度。
抑郁癥患者的承受能力往往要遠低于正常人群,對事物的敏感程度高,特別是在發(fā)病情況下,一些微小的事情或者情感變化,都會導致其壓力過大。因此,如果沒有對患者進行過專業(yè)醫(yī)學評估,或者有醫(yī)生的指導,嚴禁帶患者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運動、聚會等,也不可以采用網絡搜集到的治療和干預方法對患者進行干預,這些方法不僅無法幫助患者穩(wěn)定病情,甚至會引發(fā)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在嘗試邀請患者時,要允許拒絕和中途退出。
不要頻繁質問患者疾病方面的事情,特別是詢問患者“為何患病”,要多引導患者,或者說一些陪伴的話語,如“我會陪你一起度過”。還有就是要避免指責患者,因為他們對于“不努力、責任心差、不認真”等標簽非常敏感,這種指責的話語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引發(fā)更嚴重的心理問題??梢試L試對患者說“遇到困難時,我們大家一起想辦法”。
專業(yè)醫(yī)生除了會綜合評估患者疾病狀態(tài)外,還會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各種內外在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后,制訂個性化且針對性較強的治療方案。這不僅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更加全面的治療支持,也會提高家屬對抑郁癥的了解。
在與身邊的抑郁癥患者相處時,應該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學會正確的相處方式,幫助患者早日擺脫疾病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