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樂晨
我從小就有個教師夢,高考后,我盤點了一下自己的優(yōu)勢:從小熱愛閱讀,知識面廣;課堂效率高,思維緊跟老師,積極發(fā)言,勤做筆記;擅長寫作,中學時代即在雜志發(fā)表過累計數(shù)萬字的作品……既然有優(yōu)勢,自然要多加發(fā)揮,再加上語文一直是我發(fā)自內心喜歡的學科,所以一番考量后,我以江蘇省6000多名的成績,堅定地報考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定向師范生,也成為我所在的縣級市這一屆定向師范生里的文科最高分考生。
做出這樣一個選擇,在一些人看來或許有些不值,但四年后的今天,我想告訴你,在自己喜歡且適合自己的道路上行走,不用迷茫,不會焦慮,無須攀比,只用專注地向上攀登——我所度過的,是多么美好的大學生活啊!
披荊斬棘,樂在其中
剛升入大學的我并未找對學習方法,在大一的期末考試中交出了一份不盡如人意的答卷。看著那些并不高的分數(shù),我驚覺從前的榮光已如過眼云煙。痛定思痛,我開始了披荊斬棘而樂在其中的重啟之旅。
根據(jù)學校數(shù)據(jù),僅2021年在校的約7個月時間里,我的圖書館用座時長已達900小時。而圖書館外,我也書寫著自己幾年的精彩。
我在早晨6點的食堂里讀過書,至今記得《靜靜的頓河》主人公形象分析、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等知識伴隨著早餐的香氣在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我在宿舍樓的電梯口背過書,身后的窗戶倒映出樓宇的燈火,眼前是有關情緒理論的筆記;我在宿舍和無數(shù)間教室里練過字,硬筆書寫流水行云,軟筆揮灑酣暢淋漓;我在不少活動里追過光,詩詞大會多環(huán)節(jié)奪魁,“三行詩”活動奪得第一,假期自律打卡活動全勤;課堂上,我能流利地說出《西河·金陵懷古》中多處用典的出處和喬治·艾略特的原名;考試時,我能不假思索地寫下伊阿宋、美狄亞和格勞刻分別來自何處這樣精確的細節(jié)……
王安石有句詩說得好,“成如容易卻艱辛”。在中學時代,曾有人覺得我在語文上的付出和我取得的考試成績不成正比。實際并非如此,他們只能看見我一場場考試的成績和考前的輕松狀態(tài),而不關注我的課堂效率有多高,也不知我已積累了多少年。我從小學時就開始廣泛閱讀文學、歷史相關的書籍,并記住了其中的許多內容。家里我平素翻閱的《夜航船》一直是無注釋的版本,里面提及的絕大多數(shù)古人,我在讀它之前都已知道。寫歷史相關的文章時,為確保所提及的事件的年份正確,我還會對照《資治通鑒》等書籍來核對,哪怕它們只在文章里占一小段。
一番辛勤,終有獲益。大二時我有幾門課的考試分數(shù)頗高,在班上數(shù)一數(shù)二。到了大三,所有要進行筆試的科目,我得分均在87分以上,還有不少90分以上的,順利拿到了獎學金。
積極應試,
讓愛好經(jīng)得起考驗
雖然在學??荚囍腥〉昧烁叻?,但為了應對未來要面對的教師資格考試和教師招聘筆試,我仍不敢懈怠。我開始分析自己應對考試的能力是否達標,并試圖通過訓練來讓自己更進一步。
答題的速度是應對任何考試都不容忽視的重要細節(jié),畢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中學時代,我寫語文試卷的速度就快得驚人,許多時候大多數(shù)人才寫到試卷第一頁的下半部分,我就已經(jīng)開始寫第三頁了,這歸功于我對知識點的熟悉和對做題方法的熟練掌握。做選擇題時,很多選擇題的選項我一眼掃過去就能判斷是否正確。我甚至可以自行調控做題的速度,給每道題分配最適宜的時間。高中時語文考試的時長是兩個半小時,一開始我會留一個小時來寫作文,后來發(fā)現(xiàn)有時時間不夠,還沒有產(chǎn)生靈感,便改為留一個半小時給作文,讓自己有充分的時間來構思,因此寫出過不少佳作。但我也并非盲目追求速度,那些作文以外的題,絕大多數(shù)時候我都可以做到速度又快、正確率又高地完成。若不能二者兼顧,則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好好衡量孰輕孰重了。
除此之外,我更加重視鍛煉自己向來引以為傲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在中學和大學的課堂上,我就憑借這種能力,在課堂上頻頻發(fā)言,以至于讀《哈利·波特》,看到書中被同學們稱為“萬事通”的赫敏的課堂表現(xiàn)時,竟有種一見如故之感。為了使思維更加活躍,我除了搜集、挑選和閱讀各類書籍、資料,還會在閱讀時盡可能地聯(lián)想一些有關聯(lián)的詞匯、形象,加強它們在腦海里的記憶聯(lián)結。比如當讀到法國作家瑪格麗特·尤瑟納爾的《哈德良回憶錄》創(chuàng)作雜記時,我注意到其中有提及一位名叫海亞姆的波斯人,便迅速想起有一本在圖書館書架上見過但尚未深入閱讀的書——《夜空的撫慰》,書中主人公正是他。此外,我還會利用洗漱、食堂排隊之類的碎片時間,用自言自語或在腦海中浮想的方式進行成語接龍、詩詞“飛花令”等小游戲。
學習之余,我很期盼的事,往往是在苦學之后的下午,在校園內買一杯飲品,和晚飯一起用畢,再繼續(xù)投身學習。也不是多喜歡那飲品,更多的是想去買一種“心情”——那是在每日的忙碌間偶得的悠然和愜意。后來想起范成大有一句“一杯且買明朝事,送了斜陽月又生”,其字面之意大約正可作為我那時心情的注腳。
我,第一名,
遙遙領先的那一種
在大三和大四,我與教師資格考試的筆試酣戰(zhàn)兩年。我將取得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要考的3門筆試科目各考了4次,并非因為我始終通過不了,而是在筆試通過乃至面試也已合格之后,我仍在不斷爭取考出更高的成績。最終,我以比第一次考的分數(shù)累計多出29分的成績,回饋了這一段時日來的努力付出。
對于教師招聘筆試,我早早定好了目標:我要成為和我考同張試卷的同戶籍定向師范生里的第一名,并且要遙遙領先。
我靜靜回想這幾年做的準備。除去語文方面的知識,關于教學,我也有許多感悟。我曾有過3所學校的見習、實習經(jīng)歷,短則兩周,長則一學期,并曾以實習老師的身份給學生上過幾十節(jié)課。在實習中,無論是學情分析還是教案準備,抑或是課后反思的過程,都給了我不少啟迪。
考前的最后幾天,我仍在朗讀、背誦高中教材里的每篇文言文課文及注釋,其他課文及有關知識我也仔細琢磨了一遍又一遍。我讀得喉嚨嘶啞,背得乏力,卻習以為?!@種狀態(tài)已在我近年來各種考試的備考中出現(xiàn)過。
考試的日子到了。進考場前,我并不緊張,而是態(tài)度從容。出考場后,我卻不像以前那樣自信了,因為我感覺試卷上的題目有些難以發(fā)揮出我的優(yōu)勢,從前的一些經(jīng)歷告訴我,這樣的情況意味著我的成績極有可能與預期的出現(xiàn)偏差。但我即刻開始調整心態(tài),做好接受失敗的準備。雖有擔憂,但出成績后,我的分數(shù)還是很高,順利完成了最初立下的目標。我想,這也是我這么多年厚積薄發(fā)的結果。
考完后,我沒有松懈,依然遨游在學海書山。5月和6月我共讀完了30本書。與文字為伴的夜晚是那樣溫馨靜謐,剛好能安放一篇圖爾尼埃的《皮埃爾或夜的秘密》。我行走在一排排書架間,步履和心情一樣輕盈。在校園的最后一晚,我仍在圖書館看書直至閉館,離校后也一如既往,曾在5天內閱讀達32個小時。閱讀不僅幫助我取得好成績,而且助我開闊視野、提升素養(yǎng)。
記得考前的最后一個月,我曾寫下王勃的一句詩“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送給自己。我慶幸自己走的是一條枝葉青蔥的路,也慶幸自己一直珍惜沿途的風景,未曾辜負自己的認真和熱愛,終能夠立于巔峰,識得東風面。放眼望去,萬紫千紅,風光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