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十五分外明,望著月亮,我想起了古人望月懷遠、寄托情感的諸多趣事。
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發(fā)出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千古奇問。他神思飛躍,追問的是宇宙、人類的起源問題。就是這輪明月映照了大自然的永恒與人類生命的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在這首詩里,張若虛超越前人,突破了人生短暫的感慨,而是富有哲思地指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此“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張若虛從月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
杜甫筆下的那一輪明月,“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抒發(fā)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時代的特征,離亂之痛和內(nèi)心之憂熔于一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這位憂國憂民的大詩人也有氣勢磅礴的月亮之詩,“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這壯闊的自然景色與詩人的老病、孤舟相映襯,形成了難以言說的寂寥。
李白筆下的月光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借助月光寫出了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濃情蜜意。詩中“床”不同于今日的床,也不是坐具,而是庭院中的井欄,圍著庭院中的井欄踱步,才有了舉頭、低頭的形體動作。思鄉(xiāng)的情感是由月亮引發(fā)的,為什么月亮能夠引發(fā)一處相思、兩地閑愁?月亮高懸天空,月輝灑滿大地,即使相隔千里,也在同一個月亮的照耀下,除月亮之外,沒有哪個物象是能夠引發(fā)人們這樣的情思。
月亮這個意象既能引發(fā)人們的美好情感,也能引發(fā)凄涼的感傷。如“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是蘇軾懷念亡妻所作。月亮清輝下,短松岡之上,埋葬著蘇軾的妻子,是多么的悲涼。“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fēng)漸緊,為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借月斥責(zé)負心漢,意思是說,風(fēng)呀,請你吹散月亮邊上的烏云,讓它照到我那負心漢,可見女子的癡情。
還是那輪明月,今人仍望月懷遠?!拔艺驹诤0渡习炎鎳呐_灣省遙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蕩漾,阿里山林濤在耳邊震響,臺灣同胞我骨肉兄弟,我們?nèi)杖找挂拱涯銈儝煸谛纳稀薄霸铝链砦业男摹保@些美好的詞句和抒發(fā)的情感,顯然是從古人那里脫胎而來,由此可見,即使歲月更迭、自然永恒,人類的情感也是古今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