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元帥陳毅在半個多世紀(jì)的革命生涯中功勛卓著,留下了許多為人稱頌的革命業(yè)績。新中國成立后,他雖身居高位,卻仍保持著革命者和人民公仆的本色。他不僅嚴(yán)于律己,同時對家人有針對性地嚴(yán)立家規(guī),嚴(yán)格要求他們一切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不能為個人搞特殊。其清廉家風(fēng)為人稱頌。
1950 年春,陳毅的父母千里迢迢來到上海看望闊別20 多年的兒子。陳毅見到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父母,非常高興,噓寒問暖后便安排二老在家里住下。
平時陳毅和夫人張茜工作都很忙,根本沒有太多時間陪二老游覽上海。時間一長,陳毅父親就在家待不住了。他靈機(jī)一動想出“妙法”,即每到周六下午就給在上海工作的侄子陳仁農(nóng)打電話,請他作陪游覽。陳仁農(nóng)每接到電話就向單位請上半天假,還私下叫陳毅秘書備好車。伯侄倆約定:千萬別讓陳毅知道,一定要保密行動。就這樣,他們神不知鬼不覺一連游玩了3 次。
到了第4 個周六,兩人早已約定好要去大海邊觀光一番。誰知中午時分,陳毅突然給陳仁農(nóng)打電話,叫他下午不要再請假,還說請他下班后去家里吃晚飯。陳仁農(nóng)知道伯父和自己的“秘密行動”露餡了。
那天晚飯后,陳毅坦率地與父母“約法三章”:一是不得隨意動用公車;二是不要借用他這個市長的名義外出辦事;三是考慮到當(dāng)時上海情況特殊,沒有特別的事,不要隨意外出。
陳毅的父親聽罷,一邊嘆息一邊笑道:“我們‘遵命就是了?!?/p>
在陳毅如此“約法三章”管束下,陳毅的父母在上海大約住了三個多月。見兒子兒媳工作實在太忙,加之確實不習(xí)慣大城市的生活,二老便決定回老家。
陳毅送別父母時,既風(fēng)趣又認(rèn)真地說:“你們回去了,以后隨時還可以來。但這一次‘約法三章的前兩條,在何時何地都不能改呀!記住,那可是支持兒子的工作?。 ?/p>
知子莫如父,“挺”子也莫如父。陳毅的父親呵呵笑道:“娃,你放心吧,我終生不給你丟臉就是了!”
1954 年,陳毅任國務(wù)院副總理,從上海調(diào)到首都北京工作。陳毅心念父母,便把二老接來同住,兩位老人在京期間,一直深居簡出。回川時,陳毅又與父母進(jìn)行了第二次“約法三章”,“別人很敬重你們,把你們當(dāng)作革命老人。你們這次回去,我又想到三條,不知能不能行?”父親理解兒子,笑瞇瞇問道,“又有‘約法三章?好,說給我們聽聽?!?/p>
陳毅便開口說道,“一是回川后衣食住行自理,不驚動當(dāng)?shù)卣?;二是做一個普通公民,不驚動鄰里;三是堅持原則,不為親友的無理要求牽線搭橋?!备改赣H聽了不住地點頭,齊聲說道,“應(yīng)該!”
后來,兩位老人回四川成都后,托人在興隆巷的一個大院里租了兩間私房,二老一直嚴(yán)格要求自己,始終遵守著與陳毅立下的“約法三章”,每日像普通百姓一樣生活,一住就是好些年,左鄰右舍誰也不知道他們是陳毅的父母。直到1959 年,陳毅途經(jīng)成都,無意中談到要去看望父母。在座的同事全驚詫了,關(guān)切地問,“伯父、伯母何時來的成都!住哪里?”陳毅笑著說,“他們回川多年了,我也沒去過他們的住所……不關(guān)你們的事,我去看看就行了?!?/p>
摘自《清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