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欣,王贇霞,尚怡研,魏煥煥,3,海夢璐,李曉棟,3,王梅云,3,譚紅娜,3*
(1.鄭州大學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河南 鄭州 450003;2.河南大學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河南 鄭州 450003;3.河南省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河南 鄭州 450003;4.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放射科,河南 鄭州 450008)
乳腺癌是女性癌癥相關(guān)死亡主因[1],組織學分級為預后相關(guān)因 素[2]。MR 彌散加權(quán)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能定量分析組織微觀結(jié)構(gòu),無創(chuàng)評價病變性質(zhì)。影像組學可量化腫瘤異質(zhì)性,為個體化治療提供依據(jù)。本研究觀察DWI 瘤內(nèi)及瘤周影像組學預測乳腺癌組織學分級的臨床價值。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2017 年1 月—2020 年12月河南省人民醫(yī)院700 例經(jīng)手術(shù)病理確診的單發(fā)浸潤性乳腺癌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4~82 歲、平均(48.9±10.2)歲;均接受規(guī)范乳腺MR 檢查,圖像質(zhì)量滿足分析要求;其中,組織學分級Ⅰ級23 例、Ⅱ級453例、Ⅲ級224 例;排除孕期/哺乳期患者、MR 檢查前曾接受穿刺活檢、放射及化學治療或資料不完整者。因Ⅰ級病例數(shù)少,將Ⅰ+Ⅱ級病例合并分析。按8∶2 比例將患者分為訓練集(n=560,含381 例Ⅰ+Ⅱ級和179 例Ⅲ級)及測試集(n=140,含95 例Ⅰ+Ⅱ級和45例Ⅲ級)。本研究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2)倫審第(124)號];檢查前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GE Discovery 750 3.0T MR儀、專用乳腺相控陣表面線圈掃描乳腺。囑患者俯臥,使雙乳自然下垂,以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序列采集軸 位DWI,TR 3 000 ms,TE 78 ms,F(xiàn)OV 340 mm×340 mm,矩陣128×128,層厚5 mm,層間隔0.5 mm,b為0、1 000 s/mm2,NEX 1。由具有12 年及17 年乳腺影像診斷經(jīng)驗的主治醫(yī)師及副主任醫(yī)師各1 名共同閱片,觀察病灶位置及大小。
1.3 病理學檢查 采用免疫組織化學聯(lián)合熒光原位雜交技術(shù)檢測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達。參照文獻[3]方法評估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ER)表達水平,以細胞核染色<10%為低表達、≥10%為高表達;將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Ki-67 表達分為低表達(細胞核染色≤20%)或高表達(細胞核染色>20%)。
1.4 影像組學分析
1.4.1 提取影像組學特征 由1 名具有6 年工作經(jīng)驗的影像科主治醫(yī)師以ITK-SNAP 軟件(Version 3.8.0,http://www.itk-snap.org)于DWI 中避開出血、壞死、囊變區(qū),沿病灶邊緣逐層勾畫腫瘤內(nèi)ROI(ROI瘤內(nèi));之后以聯(lián)影智能科研平臺系統(tǒng)V1.1 自動將其邊界外擴3 mm 和5 mm,得到相應瘤周ROI(ROI+3mm、ROI+5mm),并獲得瘤內(nèi)-瘤周ROI(ROI瘤內(nèi)+3mm,ROI瘤內(nèi)+5mm),見圖1。對ROI進行重采樣至體素1 mm×1 mm×1 mm,分別針對ROI瘤內(nèi)、ROI+3mm和ROI+5mm提取2 264 個影像組學特征,包括14 個形狀特征、18 個一階特征、72 個紋理特征和2 160 個高階特征。
圖1 于DWI 中勾畫乳腺病灶ROI 示意圖 A.ROI瘤內(nèi)(紅 色區(qū) 域);B.ROI+3mm(藍色區(qū)域);C.ROI+5mm(紫色區(qū)域);D.ROI瘤內(nèi)+3mm(紅色+藍色區(qū)域);E.ROI瘤內(nèi)+5mm(紅色+紫色區(qū)域)
1.4.2 篩選影像組學特征及構(gòu)建模型 分別以Z 分數(shù)歸一化、方差閾值法、K 最佳方法及最小絕對收縮和選擇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基于訓練集ROI瘤內(nèi)、ROI+3mm、ROI+5mm、ROI瘤內(nèi)+3mm及ROI瘤內(nèi)+5mm,篩選最佳影像組學特征,之后以高斯算法構(gòu)建相應影像組學模型(radiomics model,RM),獲 得 RM瘤內(nèi)、RM+3mm、RM+5mm、RM瘤內(nèi)+3mm及RM瘤內(nèi)+5mm;于測試集驗證各模型診斷效能。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以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組間行獨立樣本t檢驗;以中位數(shù)(上下四分位數(shù))描述偏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組間行Mann-WhitneyU檢驗。采用χ2檢驗比較計數(shù)資料。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評估各模型預測乳腺癌組織學分級的效能,并以DeLong 檢驗進行比較。采用校準曲線評估模型校準度,以決策曲線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評估其臨床實用性。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訓練集與測試集患者年齡、絕經(jīng)狀態(tài),病灶位置和大小,以及HER-2、ER、PR 及Ki-67 表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700 例乳腺癌患者一般資料、病灶MRI 和病理資料
經(jīng)Z 分數(shù)歸一化、方差閾值法、K 最佳方法及LASSO 算法,分別基于ROI瘤內(nèi)、ROI+3mm、ROI+5mm、ROI瘤內(nèi)+3mm及ROI瘤內(nèi)+5mm選出21、8、8、17、12 個最佳影像組學特征,見圖2、3 及表2。
表2 基于不同ROI 選出的最佳影像組學特征(個)
圖2 采用LASSO 算法行特征系數(shù)壓縮的示意圖 A.ROI瘤內(nèi)+3mm;B.ROI瘤內(nèi)+5mm
圖3 基于ROI 篩選出的最佳影像組學特征及其系數(shù) A.ROI瘤內(nèi)+3mm;B.ROI瘤內(nèi)+5mm
RM瘤內(nèi)、RM+3mm、RM+5mm、RM瘤內(nèi)+3mm及RM瘤內(nèi)+5mm在訓練集的AUC 分別為0.750、0.724、0.749、0.833及0.807,在測試集分別為0.723、0.718、0.736、0.759及0.782(圖4 及表3)。訓練集中,RM瘤內(nèi)、RM+3mm及RM+5mm的AUC 均小于RM瘤內(nèi)+3mm和RM瘤內(nèi)+5mm(P均<0.01),而前3 者AUC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測試集中各模型AUC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校準曲線提示各模型校準度均較高(圖5)。DCA 顯 示,在訓練集,閾值為0.02~0.88 時,RM瘤內(nèi)+3mm和RM瘤內(nèi)+5mm的臨床凈收益更大;而在測試集,閾值為0.40~0.72 時,R瘤內(nèi)+3mm和RM瘤內(nèi)+5mm的臨床凈收益更大(圖6)。
表3 各RM 預測乳腺癌組織學分級的效能
圖4 各RM 預測乳腺癌組織學分級的ROC 曲線 A.訓練集;B.測試集 圖5 各RM 的校準曲線 A.訓練集;B.測試集 圖6 各RM 的DCA 圖 A.訓練集;B.測試集
乳腺癌預后與多種因素,如腫瘤大小、腋窩淋巴結(jié)(axillary lymph node,ALN)轉(zhuǎn)移與否及組織學分級等密切相關(guān)。組織學分級是乳腺癌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目前臨床主要以 Scarff-Bloom-Richardson 分級系統(tǒng)評估乳腺癌組織學分級,分級越高意味著惡性程度越高、預后越差。
雖然組織學分級較高乳腺癌的表觀彌散系數(shù)(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明顯低于組織學分級較低者(P<0.05)[4],但ADC 準確性易受選取ROI 及乳腺癌異質(zhì)性強等因素影響,術(shù)前根據(jù)傳統(tǒng)DWI 預測乳腺癌組織學分級的價值有限。影像組學預測乳腺癌HER-2 表達水平[5-6]、ALN 轉(zhuǎn)移[7]及新輔助治療效果[8]等的效能較高,而預測乳腺癌組織學分級的相關(guān)研究尚少[9]。WANG 等[10]基 于MRI 構(gòu)建RM 以預測乳腺癌組織學分級,其在測試集和驗證集的AUC 分別為0.76 和0.72。黃裕存等[11]以T2WI 影像組學預測訓練集及測試集乳腺癌組織學分級的AUC 分別為0.80 和0.81。本研究基于DWI 構(gòu)建的RM瘤內(nèi)在訓練集和測試集的AUC 分別為0.750 和0.723,與WANG 等[10]結(jié)果相仿而略低于黃裕存等[11]結(jié)果。
腫瘤周圍實質(zhì)往往蘊含著與腫瘤進展緊密相關(guān)的病理生理學信息[12],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腫瘤生物學特性[13]。目前對于如何界定乳腺癌瘤周范圍尚無統(tǒng)一標準。HAO 等[14]基于術(shù)前增強MRI 瘤內(nèi)及瘤周4 mm構(gòu)建RM 預測浸潤性乳腺癌導管內(nèi)成分,所獲RM瘤內(nèi)+瘤周在訓練集和測試集的AUC(0.82、0.82)均高 于RM瘤內(nèi)(AUC=0.78、0.76)及RM瘤周(AUC=0.70、0.81)。MAO 等[15]的結(jié)果同樣顯示RM瘤內(nèi)+瘤周預測效能最佳,在訓練集和測試集的AUC 分別為0.87和0.85。本研究基于DWI 勾畫瘤周3 mm 和5 mm ROI 并建立RM,發(fā)現(xiàn)各模型中RM瘤內(nèi)+瘤周的AUC 更高,且RM瘤內(nèi)+3mm與RM瘤內(nèi)+5mm預測效能相當;DCA 顯示,閾值為0.40~0.72 時,RM瘤內(nèi)+瘤周的臨床凈收益更大,提示聯(lián)合瘤內(nèi)及瘤周影像組學的臨床價值更高。
綜上,DWI 瘤內(nèi)及瘤周影像組學均可有效預測乳腺癌組織學分級;聯(lián)合瘤內(nèi)+瘤周影像組學診斷效能更高。但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分析,且缺乏外部驗證,有待進一步完善。
利益沖突:全體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郭亞欣研究設(shè)計和實施、數(shù)據(jù)和統(tǒng)計分析、查閱文獻、撰寫和修改文章;王贇霞、尚怡研、魏煥煥和海夢璐圖像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jù)分析;李曉棟和王梅云指導、研究設(shè)計;譚紅娜指導、研究設(shè)計、審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