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鴻彪,黃國濤,陳芳平
股骨粗隆間骨折占全身骨折的 3.49%[1],是老年人最常見的髖部骨折類型,隨著我國社會不斷步入老齡化,導致股骨粗隆間骨折發(fā)生率進一步上升。該類型骨折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骨折多數(shù)為老年患者,多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貧血等疾病,臟器的代償功能較差,如果保守治療,患者需長時間臥床,易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包括疼痛、并發(fā)肺部感染、尾骶部壓瘡、殘疾、生活質量下降和病死率[2],因此手術治療已成為粗隆間骨折的主要治療方法,其中最常見的手術方式為髓內固定系統(tǒng)。手術治療前必須對患者進行術前風險評估,臨床工作中對于無明顯臟器病變,評估能夠耐受手術,首選手術治療。但有時對于術前個別檢查評估不足,部分少見并發(fā)癥的認識不足,往往給患者帶來災難性的打擊。其中術前血常規(guī)檢查提示血小板減少,極易讓手術醫(yī)師忽視其嚴重性,而其中有種少見疾病與之相關,就是遺傳性血小板減少癥最常見的類型之一是MYH9 相關疾病,如果臨床工作中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評估,將影響預后和康復。筆者于2021 年12 月診治1 例股骨粗隆間骨折合并MYH9,本文報道該病的診治過程,為臨床診療過程提供參考,現(xiàn)報告如下。
女性,67 歲,緣于入院前5h 騎兩輪電動車不慎摔傷致右髖部疼痛,呈持續(xù)性鈍痛,活動受限不能站立行走,即時無人事不省,無頭痛頭暈,無惡心嘔吐,無胸腹痛,無大小便失禁,無口干煩躁不適,未予任何處理即診我院,急診攝片示右股骨粗隆間骨折。擬“右股骨粗隆間骨折”予收住入院。既往發(fā)現(xiàn)血小板減少50 余年,無出血傾向,未治療。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素規(guī)律口服“格列苯脲2mg qd,阿卡波糖0.1g bid,二甲雙胍0.5g qd,維格列汀50mg qd”規(guī)律“甘精胰島素10 單位皮下注射,每天16∶00”。10 余年外院行子宮肌瘤手術(具體不詳)。發(fā)現(xiàn)“帕金森病”1年,服用美多芭0.125 qd 治療。入院診斷:(1)右股骨粗隆間骨折(Evans Ⅴ and AO A2.3 );(2)糖尿病;(3)帕金森綜合征;(4)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癥;(5)子宮肌瘤手術治療史。
圖1、2 為術前髖關節(jié)CT 三維重建
圖3、4、5 為術后X 線片及術后CT 三維重建,提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
入院尿常規(guī)檢查(2020-12-15) :酮體,潛血,蛋白質等陰性,葡萄糖3+。生化全套:葡萄糖14.70mmol/L,肌酐95umol/L,尿素氮10.2mmol/L,肌酸激酶961IU/L。血常規(guī):白細胞11.23×109/L,中性粒細胞比率74.4%,血小板52×109/L 血紅蛋白94g/L。血鏡檢:血小板減少,體積增大。凝血功能/肌鈣蛋白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術前血液科會診意見要求,完善各項檢查,擇期手術(ANA、抗dsDNA、ENA 一周二次;骨髓穿刺;備血小板困難),麻醉術前訪視無麻醉禁忌,患者受傷前生活自理,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易出現(xiàn)相關并發(fā)癥,有手術指征,將情況告知患者及家屬,最終要求手術治療,遂于早期氣管內全身麻醉下行右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INTERTEN),術中出血量約50ml。術中輸注“A”型去白懸浮紅細胞4 單位。
術后過程。
(1)手術當天復蘇室麻醉師報告腹壓高,拔管困難;(2)第一天,推注呋塞米不敏感,尿量無明顯增多,未重視;(3)第二天,患者出現(xiàn)心律失常(房顫)、心肌損傷、無尿;(4)第三天,患者因“急性心力衰竭、陣發(fā)性心房顫動、心肌損傷待查、冠心病可能、急性腎衰”轉入CCU。轉入當天出現(xiàn)神志反應遲鈍,雙下肢無力,不排除腦血管意外;持續(xù)微量泵入呋塞米,仍然無尿,效果不佳;靜脈置管過程中突發(fā)“心跳呼吸驟?!?;立即予心肺復蘇,持續(xù)胸外心臟按壓,恢復自主心跳后轉入ICU。轉入ICU 后診斷:急性心力衰竭、心跳呼吸驟停復蘇后,急性冠脈綜合征可能,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右股骨粗隆間骨折、糖尿病、陣發(fā)性心房顫動、腎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貧血、低氧血癥5.ICU 予以CRRT,營養(yǎng)支持,抗感染等綜合治療,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肝功能損害、復雜性尿路感染、右髖部切口愈合不良、滲液。術后復查:生化全套:葡萄糖21.41mmol/L,肌酐378umol/L,尿素氮427mmol/L,肌酸激酶326IU/L,AST64.9IU/L,ALT60.1IU/L,胱抑素3.45,腎小球濾過率42.1。BNP6169—10767pg/ml,CTNI0.06—1.22ug/l(0-0.01)。降鈣素原6.17ng/ml。血化室報告:血涂片提示:(1)中性粒細胞胞質內可見淡藍色條狀包涵體;(2)血小板少見,請結合臨床。
圖6 血涂片提示:中性粒細胞見包涵體,巨血小板,血小板減少
圖7 血涂片提示;中性粒細胞見包涵體,巨血小板
圖8 血涂片提示巨血小板,血小板減少
最后考慮血小板減少系MYH9-RD 引起,術后均未輸血小板,而是根據(jù)血常規(guī)提示血紅蛋白低,予以輸懸浮紅細胞等,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治療,最終患者恢復良好,辦理出院。出院隨訪1.2 年,目前患者可下床活動,能夠從事日常生活,平素偶有氣喘,2023 年2 月復查腎功能異常。
MYH9-RD 是一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颊弑憩F(xiàn)為巨大血小板,血小板減少和Dohle 體樣中性粒細胞包涵體為特征[3],隨著病程延長,大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白內障、腎病或感音型聽力受損,更有進展為終末期腎病和慢性肝損傷[4]。MYH9-RD 包括May-Hegglin 畸形、Sebastian 綜合征、Fechtner 綜合征和Epstein 綜合征。這四種綜合征自2003 年被認為是一種單一疾病,統(tǒng)稱為MYH9-RD?,F(xiàn)在將這些疾病統(tǒng)稱為MYH9 相關疾病(MYH9-RD),定義為一種生后即有大血小板性血小板減少癥和白細胞包涵體,并可能在生命任何階段合并進展性腎病、耳聾或白內障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5]。
MYH9-RD 臨床表現(xiàn)包括血液系統(tǒng)表現(xiàn)和血液系統(tǒng)外的表現(xiàn)。血液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其出生后就出現(xiàn)巨大血小板,血小板計數(shù)通常穩(wěn)定,少數(shù)患者處于正常范圍下限。其血小板減少的程度大多不嚴重,診斷比較容易,通過外周血涂片見巨大的血小板即可疑似為該病,進而進行血涂片免疫熒光的方法即可確診。大多數(shù)患者無自發(fā)出血,只有外傷、手術等才有明顯出血風險。危及生命的出血很少見。血液系統(tǒng)外表現(xiàn),隨著時間推移大多數(shù)患者發(fā)生聽力受損,嚴重可能導致重度耳聾[6],還有64%發(fā)展慢性腎病,43%發(fā)展終末期腎病及肝酶升高等。
MYH9-RD 的治療建議多學科管理,包括血液科、腎內科及耳鼻喉科等醫(yī)師協(xié)助治療。針對血小板減少或出血傾向的治療;(1)縫合外傷或手術切口止血;對于淺表出血可用浸有氨甲環(huán)酸紗布加壓,口腔出血可口服氨甲環(huán)酸漱口水漱口;(2)對于有明顯出血的可適當輸注血小板,但輸注血小板也存在感染性疾病的風險,所有只有在可能出現(xiàn)大出血或出血嚴重危及生命的情況下,可輸注血小板或提前預輸注,保證大手術的安全;(3)口服血小板生成素激動劑藥物艾曲泊帕,一些研究應用該藥進行術前準備,無出血增多及并發(fā)癥,也未輸注血小板。未擇期手術或其他侵入性手術做準備是可行的;(4)術前應用抗纖溶藥氨甲環(huán)酸,尤其低出血風險手術;(5)使用去氨加壓素可使該患者出血時間縮短,但仍缺乏針對MYH9-RD 相關臨床研究。針對腎病治療,一些研究顯示使用ACEI 或ARB 早期治療,可減少尿蛋白,進而延緩損害進展。針對白內障治療,有手術指征時可行手術治療。
本病歷入院前相關指標無明顯異常,唯有血小板計數(shù)低,臨床醫(yī)生對其認識不足,未在術前進一步深究,對其可能出現(xiàn)的術后并發(fā)癥評估不足,??漆t(yī)師只是關注骨折的本身,只是簡單地認為粗隆間骨折髓內系統(tǒng)手術時間短,出血少,血小板減少可以通過術中或術后輸血予以糾正出血并發(fā)癥,忽略了其他學科的關注,只是為了避免保守治療長期臥床所帶來的一系列并發(fā)癥,臨床醫(yī)生盡可能在無明顯禁忌的情況下盡早地實行手術治療,但術后因為一些罕見病帶來肝功能損傷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并發(fā)癥,加重患者經(jīng)濟負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作為骨科??漆t(yī)師,需多關注術前一些看似簡單的指標,且更要儲備自己的知識,才能保證患者手術安全。該病歷中涉及的罕見血液疾病,只為能夠為骨科臨床醫(yī)生提供診療經(jīng)驗,減少醫(yī)療事故及減少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